1、学案8如何筛选、整合和概括文章的重要内容学案略语论述类文本阅读要关注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对文章论点及其他重要内容的筛选、整合并概括,无疑是阅读的重中之重,也是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的重要能力。对论述类文本重要内容的筛选、整合和概括,包括三项重要内容:一是文章主要观点,二是文章主要观点建立的理由或依据,三是关乎全文主旨的概念。考生应以这三项内容为核心,整体把握全文,能提取、概括出文章的重要内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与媒体良性互动应是执政共识河南兰考私人弃婴收养所的一场大火,“烧”出了一系列问题,也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关注。但是火灾发生5天,作为最高主管部门的民政部迟迟没有回应舆
2、论关切。针对此次事件,人民日报记者归纳了公众关注的相关热点问题,于1月8日致电民政部寻求回应,结果打了15通电话,在不同的司局处室被来回“踢皮球”之后,只得到一句“领导不在”。这一过程的披露,进一步引发了舆论的不满。在公众等待有关部门的权威说法之时,有关部门选择敷衍、推托、拖延或充耳不闻;在社会期待围绕焦点事件有一场良性互动之时,有关部门选择回避或置之不理,甚至以某些强硬的“堵”“压”手段来应对,这样的事例近年来时有发生。深究这种应对失措、非良性互动的原因,既有能力不足的问题,也有态度和认识问题。当下,媒体发展一日千里,如何认识媒体、对待媒体,已成为执政者执政素养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早已告别“
3、一报两刊”时代,全国成千上万家报刊,不仅仅是量的增加,更有质的演进。尤其随着互联网的崛起,跨入社交媒体时代,网络的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和参与性、互动性的增强,极大地改变了媒体环境。怎样适应这样一个全新的媒体时代,理应成为必备的执政能力。如果在一个“人人都有喇叭”的时代,还以“大喇叭年代”的思维来应对的话,会使得摩擦增多、矛盾加剧。新闻工作者不是麻烦制造者,而是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沟通者;新闻媒体也并非心怀恶意的捣乱者,而是执政者与公众交流、沟通、互动的有力平台。说到底,怎样对待媒体和媒体从业者,关系到怎样对待公众。善待媒体,是现代治理的应有之义,不仅关乎执政能力建设,更关乎执政伦理。善待媒体,不
4、是应付媒体,也不是利用各种纯熟的公关技巧来“忽悠”媒体,更不是对付和“摆平”媒体,而是懂得尊重媒体,尊重新闻规律和传播规律,充分利用好媒体这一平台,与公众和社会进行良性互动。舆情并非“敌情”,民意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敷衍民意,漠视民意,是在矛盾出现时缺少良性互动和沟通机制。只有沟通才能达成理解,只有对话才能增进善意,只有互动才能促进共识。良性互动是凝聚执政资源的必需,理应成为治国理政的共识。好在,1月9日下午,民政部在官网上,以问答形式,由“有关负责人”公开回应了河南兰考火灾事件。虽然有些姗姗来迟,但毕竟是互动的开始。(中国青年报2013年1月10日,有删改)1作者为什么说“怎样对待媒体和媒体
5、从业者,关系到怎样对待公众”?答:_答案媒体从业者是公众与执政者之间的沟通者,新闻媒体是公众与执政者之间的交流平台,执政者处理与媒体关系的方式直接影响着公众对执政者的看法和认识。2在作者看来,执政者怎样才能做到“与媒体的良性互动”?答:_答案(1)勇于面对社会问题;(2)在对待媒体曝光社会问题上应有正确的态度;(3)转变观念,适应新闻自由和开放的媒体时代;(4)尊重新闻规律和传播规律,借助媒体与公众进行良性沟通。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文化的偏见是没有价值的z,zs,评日本人对中国文化的判断老舍生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未必知道那个文化是什么,像水中的鱼似的,它不能跳出水外去看清楚那是什么水
6、。假若他自己不能完全客观地去了解自己的文化,那能够客观地来观察的旁人,又因为生活在这种文化以外,就极难咂摸到它的滋味,而往往因一点胭脂,断定他美,或几个麻斑而断定他丑。不幸,假若这个观察者是要急于搜集一些资料,以便证明他心中的一点成见,他也许就只找有麻子的看,而对搽胭脂的闭上眼。日本人是相当的细心的。对中国的一切,他们从好久就有很详密的观察与调查,而自居为最能了解中国人的人。对中国的工矿农商与军事的情形,他们也许比中国人还更清楚,但是,他们要拿那些数目字作为了解中国文化的基础,就正好像拿着一本旅行指南而想作出欣赏山水的诗来。同时,他们为了施行诡诈与愚弄,所接触的中国人多数的是中华民族的渣滓。这
7、些渣滓,不幸,给了他们一些便利,他们便以为认识了这些人就是认识了全体中国人,因而断定了中国文化里并没有礼义廉耻,而只有男盗女娼。国际间的友谊才是了解文化的真正基础,彼此了解并尊重彼此的文化,世界上才会有和平。日本人的办法,反之,却像一个贼到一所大宅子中去行窃,因贿赂了一两条狗而偷到了一些值钱的东西;从此,他便认为宅子中的东西都应该是他的,而以为宅子中只有那么一两条可以用馒头收买的狗。这教日本人吃了大亏。他们的细心,精明,勤苦,勇敢,都因为那两条狗而变成心劳日拙,他们变成了惯贼,而贼盗是要受全人类的审判的!他们没有想到在平津陷落以后,中国会有全面的抗战。在他们的军人心里,以为用枪炮劫夺了平津,便
8、可以用军事占领的方式,一方面假装静候政治的解决,一方面实行劫抢,先把他们的衣袋装满了金银。这样,他们自己既可达到发财的目的,又可以使军人的声势在他们国内继长增高。因此,上海的抗战,使在平津的敌寇显出慌张。他们须一方面去迎战,一方面稳定平津;他们没法把平津的财宝都带在身上去作战。怎样稳定平津?肆意的屠杀固然是最简截明快的办法,但是,有了南京政府的全面抗战,他们开始觉到屠杀也许是危险的事,还不如把他们所豢养的中国狗拉出几条来,给他们看守着平津。假若在这时候,他们能看清楚,中国既敢抗战,必定是因为在军事的估量而外,还有可用的民气,在物质的损失中,具有忍无可忍的决心,他们就会及时的收兵,免得使他们自己
9、堕入无底的深渊。可是,他们不相信中国是有深厚文化的国家,而只以枪炮的数目估计了一切。人类最大的惨剧便是彼此以武力估计价值,像熊或狗似的老想试试自己的力气,而忽略了智慧才是最有价值的,与真有价值的。(题目为命题者所加,有改动)3作者认为“智慧才是最有价值的,与真有价值的”,请结合全文内容,阐述“智慧”在本文中的具体内涵。()答:_问题反思1论述类文本阅读首先要知道本文观点是什么,本文观点所持的依据(理由)又是什么。平常阅读时,你在这两个问题上是如何做的?有没有掌握这两类题型的答题要点?答:_提示略。2论述类文本阅读有时就是“概念”阅读,只要对关乎作者意图、立场的词语(概念),表现主旨的词语理解了
10、,文章也就把握了。对这样的词语(概念),你是如何理解分析的,如何掌握“概念”理解题的?答:_提示略。【问题剖析】“自我诊断”第3题问题一只理解词语的字面意思,未结合语境理解现场答案剖析该答案得零分。论述类文本中的重要概念的含义有字典义和语境义,重点是语境义。“智慧”可谓全文最重要的概念。它是老舍在批判日本人的文化偏见之后提出的一个如何解决两个民族文化、军事冲突,至今仍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概念和主张。而该答案既没有这方面的题感,又粗心地把本文中作者的“智慧”当成中华文化中的“智慧”来理解了。问题二缺少对文中含蓄、间接的信息的有效筛选、整合,导致对概念含义理解不准、概括不全现场答案一现场答案二剖析要想
11、对某一重要概念(词语)含义进行概括,首先应筛选出有关信息,并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有效归纳、整合。一般而言,凡是该词语出现的地方一定是信息点较集中的地方,现场答案二未能注意到这一点,把“以武力估计价值”这一既明显又有潜在信息的地方忽略了。筛选信息,最易忽略那些散见的、间接的、含蓄的信息。忽略了它们,后面自然也就无从整合、概括了。其实,准确、全面地理解“智慧”一词的内涵,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文化方面的,如文化的深厚、文化间的尊重而非武力对抗。这方面信息较明显,在全文有直接的词语、句子。二是认识文化的心态和方法方面,这些信息主要集中在第1、2段,而且没有现成的词语可提取,只能靠文字的揣摩。所以,两个
12、现场答案都在这一方面做得不足。参考答案不可忽视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带来的影响。认识事物要客观全面,不能以偏赅全。看问题要触及实质,不能为表面现象所迷惑。彼此了解并尊重彼此的文化,世界上才会有和平,靠武力只能让自己陷入困境。【破解之道】对于关乎主旨、作者主张的重要概念(词语)的理解,首先要掌握基本要求:从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借代义来思考,选准准确的词义,理解临时意义;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隐含意义,同时兼顾词的本义;从词的词性、语法结构分析、斟酌词义。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中,概括的问题说到底是筛选、整合的问题。筛选是定区间,整合实际上与概括区别不大。因此,要想概括得准确、全面,
13、能筛选出有效信息,尤其能筛选出散见的、间接的、含蓄的信息至关重要。怎样才能筛选出散见的、间接的、含蓄的信息呢?切分层次,能筛选出散见信息。分层,尤其会对段内文字、句内文字分层,是筛选信息、保证信息不遗漏的重要手法。抓住分析文字,能筛选出间接信息。论述类文本有论点,有论据,还有论证。这论证,就是分析文字。有些信息就藏在其中,应注意对分析文字中信息的提取。抓隐含式词语,能筛选出含蓄信息。隐蔽而含蓄的信息多表现在一些重要而易被忽略的词语上。一些词语富有潜在信息,如上面提到的“以武力估计价值”对理解“智慧”内涵,就有潜在价值。“以武力估计价值”肯定是不“智慧”的,那“智慧”的是什么?是对文化的尊重,对
14、和平的渴望。一些否定性词语,只要稍加转换,就是正面信息了。【趁热打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翻墙王晓渔人类诞生以来,墙的历史有多长,翻墙的历史就有多长。155公里的柏林墙当然不会例外。从1961年8月13日初具规模,到1989年11月9日轰然倒塌,翻墙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据说当年的柏林墙工程代号是“中国长城第二”。在中国,并不缺乏翻墙的传说。孟姜女哭长城,同样是小人物与墙的故事。在这个传说面前,秦始皇、家天下、大一统、富国强兵、万世可递,这些坚硬的词语都变得不堪一击。如果说秦朝的翻墙是水滴石穿的“哭墙”,那么东德的翻墙则是用脚投票的“越狱”,而在中国,用脚投票也有着悠久的传统。在诸侯并立
15、的时代,国民没有身份证和户口本,出国也无需护照,诸侯通常以内政清明吸引民众。孔子本人曾表示:“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如果壮志难酬,编一个竹筏,漂洋过海,这是他的权利。墙是阻隔,是壁垒,是界限,但是人们也可以在墙上开启门和窗,也可以把墙变成自由书写和发表的地方。顾城有一首天才短诗小巷:“小巷/又弯又长 没有门/没有窗 我拿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画家徐芒耀,直接在我的梦里画出破墙而出的“我”,“我”就是一把钥匙。在台湾,雷震先生因为组党身陷高墙之内,胡适先生赠以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桂源铺“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可以视为翻墙之歌。除了柏林墙、长城这些有形的
16、墙,还有很多无形的墙:严格的户籍制度,使得人们有时在自己的国家里只能暂住;在地球村时代的网上,时时遇到“该页无法显示”;在路上迎面见到陌生人,我们不是微笑而过,而是充满警惕每次读到柏林墙的故事,尽管远隔万里并且相隔二十年,我总是感动不已,虽然这种感动随即会被沮丧代替,我依然会提醒自己:翻墙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有改动)从全文看,“墙”包含哪几层含义?答:_答案本义:生活中砖、石、土等筑成的屏障或外围。比喻义:现实中人为设置的有形的阻隔、界限等,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法律条文和人们内心不合时宜的习惯、认识等无形的阻隔、界限。一、筛选、整合、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题目侧重考查对观点的把
17、握。观点或是全文的,或是某个文段的。对观点的把握,其实就是知道观点的内容,从哪个方面或哪几方面论证说明(相当于找分论点或分分论点)。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明确题干要求,即概括的是哪一部分的内容要点,概括的是哪一部分的中心意思,是全文还是局部。无论是全文还是局部,都要胸有全文。要总观全文,把握思路,联系主旨,归纳出要点。善于抓住揭示观点的关键句,如文眼句、中心句及其他讲道理的句子。弄懂句与句、段与层、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抓住各部分中最主要、最本质的信息,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出来。一定要重组句子,不要照抄原文,会用摘取法、合取法、舍取法、复取法。有多个要点时力求概括的角度(对象)和句式的一致、相
18、近。边练边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雅与俗莫邪从前倪云林雅士,因为不肯替张士信作画,有一天被张士信捉了起来,鞭打几死。可是他在被鞭打时,不发一言。有人问他缘故,他说:一开口就俗了。不得了,这样的雅士,连性命都不顾,真正少见。然而这样的做作,不也有一些太雅之嫌否?因为在我看来,不开口只能算作强硬不屈,是个好汉,与雅无关。如果存心要以此为雅,就未免太雅而成俗了。太雅成俗,正如儒林外史中所说的“雅得太俗”一样。当时一般斗方名士,动不动就饮酒看花,吟诗作赋,自命风雅,于是给吴敬梓大大地嘲讽了一阵,至今当为话柄。这种雅习,到了今天,似乎风流余韵,依然未绝,或者竟是变本加厉,有行必雅,无事肯俗。别的
19、不必说,即以几个人的别号笔名而言,早已竭尽雅之奇观,不能不使人叹为雅之极致。我不是说,那些名字不雅。恰恰相反,我是承认它们的雅的。可是一人始倡,多人从风,任何雅事,都成了俗不可耐。正如宋之苏东坡是雅人,多雅事,明之唐伯虎、张孟晋之流,邯郸学步,忸怩作态,就使人要发呕了。要一定专为雅与俗下定义,当然不是容易的。不过我说,这里面似乎也有一些范围,除了始倡者雅,从风者俗外,还有有意者俗,无心者雅。倪云林之俗,我就为了他的有意。他本来是元末明初人,元人是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别号的,所以他号为云林子,这就是他的俗的表征之一。至于他的故意嗜洁,无非学学朱元璋,也徒见其俗气熏人耳。莫君利哀(仿高君尔基的雅称)所
20、写的装腔作势,就是为这些雅人写照的。我想要收集这项材料,恐怕古今中外不知多少,正可以车载“之”计量,汗牛“之”充栋吧用两个“之”字,文气便雅。不过雅事只止文人有份,不识字的浑人是无份的。因此既有文人的太雅成俗,也就有了浑人的太俗成雅。党太尉的销金帐里,羊羔美酒,就是个明证。而梁山黑旋风开口老子,闭口铁牛,实在妩媚可爱,端的不俗。就是鲁迅笔底下的阿Q,几声我要,我也认为是近代第一雅人。为什么呢?也不过为了他们的一片天真,无心于雅。其所言所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却自然地绝妙千古,俗得太雅耳。文人中毕竟黄山谷是有点道理的:到了宣州,有人请他写字,他来者不拒,有求必应。有人因为他给了俗人,为他可
21、惜,他就笑着说,有不俗的人,引一个来看看。这话真正痛快极了!反过来说,谁是雅人呢?谁不是俗人呢?于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些雅与俗的究竟来。我时常听见人们说,文章要做得“雅俗共赏”,方为妙文。这话,我有些不相信,因为雅能赏的,俗未必能赏;俗能赏的,不一定雅能赏。因此,我想,也许“雅俗不共赏”,方是妙文吧。至于我这篇不妙文,既难追雅,又难谐俗,也就只好“雅俗不共赏”了。1文章认为应怎样区分雅与俗?结尾处画线的句子隐含了作者怎样的文章观?答:_答案(1)“始倡”(首倡)和“无心”(天真)是雅,“从风”和“有意”(做作)是俗。(2)好文章既不刻意“追雅”,也不刻意“谐俗”。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常
22、人与非常人陈世旭见到一个高档楼盘的售楼广告词:“你将拥有的居所,常人要用一生去想像。”巨大的广告牌悬挂在城市交通要道的上空,来往经过的人谁都很难忽视。商人要卖房子,要吸引人们的眼球,要打动人心,怎样夸大其词都可以理解。但这个广告词对“常人的想像”似乎有一点武断。商人的意思很明白,能住他卖的那种房子的人,不会是常人,而是非常人。非常人是怎样生活的,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戴什么,涂什么,抹什么,玩什么,坐什么车,住什么房,的确会有常人关心和艳羡,但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那样的常人并不会太多,常人更多的是关心自己的日子,没有太多的空闲和心情去关心跟自己毫不相干的那些非常人的生活,茶余饭后说笑,不过
23、就是个谈资而已。“文革”时我在县里做事,某天夜里有辆专列过境,许多“政治绝对可靠”的骨干被抽去在铁路沿线站岗。专列快到天亮时才呼啸而过,他们却在寒霜覆盖的草丛中毕恭毕敬地冻了一夜。 第二天上班,他们极神秘地相互交换眼神和心得,故意表现出对其他人的防避,仿佛因为护送过非常人自己也成了非常人。他们不知道,没有机会成为非常人的常人中,除了少数几个心里确实有一点说不出的泛酸外,多数人暗里其实很庆幸自己没有机会吃那份苦头。过了些年,那个当年被护送的非常人成了阶下囚,县里因为他而一度当过非常人的那些人很是沮丧,似乎当初的荣耀成了污点,真是此一时彼一时。而事实上,当初未必是什么荣耀,后来也未必是什么污点,不
24、过是普通公职人员的一次平常公务而已,好意义和坏意义都是他们自己附会上去的。非常人最初都是常人,谁从娘胎里出来的时候不是赤条条的?只是,有些人成了非常人之后,就有了面对常人时的优越感。我的一位同行从政,觉得自己到了一定级别,去电影院看电影也带着警卫,他看电影,警卫在场外站着。他摆足了非常人的派头,却不知道身后惹出了多少对他知根知底的常人的讪笑。我所在的省级社团的一位会员“屈尊”参加社团的会议,会上让秘书捧着个水杯一直站在自己身后。我实在忍不住,笑说,长官是来赴鸿门宴啊,让一樊哙跟着?常人成了非常人,有的难免犯一种错误,就是有意无意地与常人发生了隔膜,对常人的想像失去了准确的判断,并且常常怀着下意
25、识的鄙视加以妄断。中国古代的庄子不肯当官,国君再三派人去请也请不动。国君就想,自己亲自出马,再许诺更高的官职,一个乡下草民应该是会动心的。哪知道庄子仍是谢绝,说宁可像乌龟一样在污泥里钻来钻去。遇到这样的常人,国君只能干瞪眼纳闷儿。从媒体上看到,某国总统一次主动同街边的旁观者握手,以示亲民,结果却遭到一位仁兄的拒绝。总统大怒,竟当街骂娘。其实大可不必。问题不是出在对方,而是出在自己,出在自己不懂常人的尊严,结果反而让自己失掉了非常人的尊严,露出了常人和非常人的始祖才有的尾巴。回到最初的那个广告词,我想说的是:对“常人的想像”怀着下意识的鄙视而妄断,不仅是不地道的,更是可笑的。(有删改)2作者举“
26、文革”时的一件事论证了哪些观点?答:_答案很多常人并不关心非常人的生活,只关心自己的日子。常人成为了非常人,会与常人产生隔膜。一些人会自己附会自己所做的事情意义的好坏。3作者认为常人和非常人应该如何正确相处和交流?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非常人要明白自己最初也是常人,在常人面前不要有优越感。非常人要尊重常人,不能常常怀着下意识的鄙视而加以妄断。常人要多关心自己的日子,不要想借非常人使自己也成为非常人。二、筛选、整合、概括作者所持某一观点的理由或依据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作者的立场主张固然重要,而把握观点或主张所持的依据或理由尤为重要,因为这更体现了对论述类文本深入的阅读和理解。考试就要反映、体现出
27、这种阅读要求,于是,就有了原因(依据)概括题。这种题型在题干表述上多为“为什么”或“的理由或依据有哪些”。答这种题型,从思维上讲要建立起一种因果联系,题干关键语为果,文中某些分论点或主要论据就是原因或依据,只要这两者能建立起合理的因果关系(或论证),答案就正确;从方法上更多的是有关信息的筛选、整合,而不是概括。既然是筛选整合,就有找准筛选区间、对搜集来的信息有效整合问题。这种题型筛选的区间相对集中,多集中在一两段上,很少有对全文的筛选;既然文字相对集中,对文字精细化阅读、合理地划分层次就显得尤其重要了。边练边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文化的颜色刘汉俊长调生发于草原,草原在呼吸中放歌;小调
28、呢喃于清溪,清溪在婉转中缠绵;山歌悠扬于田垄,田垄在低回里凝思。歌声在寂寥的雨巷里彷徨,在豪放的长天中飞扬。不同的文化,流淌出同样优美的旋律。和谐的,就是美丽的。有的文化是阴晦的墙脚,斑驳陆离、阴森陈腐、肮脏血腥的景象或许都有,你不用走近就能听到张牙舞爪的咆哮,临窗一瞥更让你惊魂出窍,这样的文化是文明的细菌,是导致文明肌体坏死的病毒;有的文化是蝶舞蜂鸣、鸟语花香的庄园,让你闲庭信步、流连忘返,超然于物外,也可以点上几道特色风味打包带走;有的文化如深山密林中静栖千年的老蝉,在等候万年一回的轻叩,于厚积的枯枝陈叶中做无数轮回的生与灭,无人知晓。热烈有热烈的灿烂,浪漫有浪漫的绚丽,含蓄有含蓄的温婉,
29、圆融有圆融的柔美。文化差异越大,越应该相互尊重、相互补充。文化特性越近,越应该同频共振、琴瑟相和。姹紫嫣红,百花齐放,才是文化的百花园。文化当求和存异,而不是求同存异。所以中国古人说,和则生,同则不济。我们经常走不出自己铺设的怪圈总想填平文化的沟壑,却每每激起浊浪翻滚,出现更深的裂痕。这似乎提示我们,文化的差异要尊重,而不是要去削平。文化差异并不是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如果否认这一点,就难以回答为什么同族、同根、同源文化之间的抵牾不断,譬如朝鲜半岛,譬如中东地区,譬如阿拉伯世界的纷争;难以解释为什么日本人一边捧读中国名著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的章节,一边对我的家乡湖北赤壁大开杀戒;难以回答为什么围绕
30、同一面海、同一座岛、同一片土,周边各国以邻为壑、以邻为恶的现象无法根除;难以解释为什么同一民族不同国家之间、同一主权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冲突总在发生。一切冲突的根源是利益纷争,而不是文化差异。伊斯兰教与基督教至少对峙了1 000年,无论是持续过近200年的十字军东征,还是从未停息的穆斯林圣战,都是为土地而战、为资源而战、为生存而战。有共同的敌人因利益而不是文化而成为盟友,对同一利益的争夺又导致各自为政、互相为敌。不论是同室操戈还是隔墙觊觎,或者长途奔袭,皆为利而往、因利而争。文化的同与异,是一对矛盾,处理矛盾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既不能完全一统,也不能过分求异,否则,前者走向专制,后者走向分裂,
31、都是极端。我们应该在人类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下审视文化的内涵、文化的边界、文化的效能,在沟通中处理分歧,在差异中寻找共识。企图以一种文化取代另一种文化、以一种文化覆灭另一种文化、以一种文化一统世界的行为,就像古希腊神话里的西西弗斯,不断地把巨石推向山顶,石头又不停地滚下,反反复复,却总是徒劳无益。(节选自文汇报,有删改)作者说“文化差异并不是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请根据、两段的主要内容,概括出作者这样说的两点理由。答:_答案(1)同族、同根、同源文化之间也会因利益而抵牾不断,(2)不同源文化之间会因为利益而结成盟友。解析第(1)点理由可根据第段中“为什么同族、同根、同源文化之间的抵牾不断”句进行归
32、纳,第(2)点理由可根据第段中“有共同的敌人因利益而不是文化而成为盟友”句进行概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文雅的复杂性孙克强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上,雅俗的表现是复杂的、多样的。雅俗的差异在于文化层次的高低,在于文化积累的多少。然而这种高低和多少却又是相对的,是在比较中呈现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度”,超过度的限制,就会走向它的反面。以语言为例,“文雅”本是层次高、积累厚、修养好的体现,但过分讲究辞采,难免华而不实;刻意追求古奥,必然隐晦难懂。例如汉大赋以语汇丰富、用字奇僻为尚,尤其是扬雄、司马相如的作品,奇字僻词堆砌满纸,简直可与字典、类书相比,读起来颇感困难。甚至连有“八斗之才”的曹植也说
33、:“扬、马之作趣幽旨深,读者非师传不能析其辞,非博学不能综其理。”这样的文章,尽管色彩斑斓绚丽,但其艺术效果必然有限。文雅过头会变为俗,正如清人魏禧论文所说:“着佳言佳事太多,如市肆之列杂物,非不眩目,正嫌有市井气耳。”将文雅强调到极端,就会产生令人反感的酸腐,必将导致变美为丑。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满口的“之乎者也”令人感到可悲又可笑,其实像孔乙己这样迂腐的文人在历史上可谓多矣,以至于人们常将知识分子称作“酸文人”。的确,有的文人为了显示自己的文雅和博学,在诗文中大量运用典故,或故意使用冷僻词语,以炫耀才学。使事用典是知识丰富的表现,可以使文章显得博奥而有文采,彰显文雅。然而使事用典对于作品来说不
34、过是为了增加其表现力,可是有的人却不懂得这个道理,舍本逐末,过分追求文雅,而使作品流于晦涩难懂。在文学史上,与过分求雅相反也有刻意求俗的现象,所谓“求俗”是指在作品中有意使用口语、俚语等非文人化的语言或表述方式,因而显示出与一般文人作品不同的风格面貌。如中唐时人白居易将文艺作为教化工具,表现形式力求通俗易懂,其新乐府序云:“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这里的“质而径”“直而切”分别强调了语言须质朴通俗,议论须直白显露,从而使读者容易了解接受,以达到教化天下的最佳效果。为使妇孺皆解,白诗在语言的运用和词语的修饰上,力求通俗浅白,常常采用为民间所“喜闻乐见”的语言,宋
35、人曾举其诗中俗语为例:“亲家翁开素鹊填河,皆俗语。白乐天用俗语为多。”除了语言的俚俗之外,白居易在诗境的构思上也求浅求俗。在批评史上,对白居易诗歌通俗化倾向评价往往是褒贬参半,有赞美者,亦有加以批评者,如针对其语言的批评:“乐天赋诗,用老妪解,故失之粗俗。”又如针对其诗境的批评:“白居易的诗往往用很多话描述一个境界,一种形象,仿佛生怕读者不理解,不得不反复叮咛一般,因此,他的不少诗都是大白话,很少有浓烈情思。”应该说白居易的“求俗”的文学实践有得有失,本文不拟加以分析评判,举白居易之例意在说明文雅的复杂性。与创作中的酸腐风气相互呼应的是批评家的求雅过甚以至于走入极端的倾向。一些批评家把绝对化的
36、文雅作为评价作品的唯一标准,竟将其他的表现手法一概否定。在文学批评史上关于雅俗批评的复杂性还表现在既有针对某种特定对象历时性变化的批评,又有面对不同对象共时性的比较批评。文雅在美学史上的表现是十分复杂的,创作者和批评者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认识,既有求雅而走入极端却失去文雅的基本特点者,也有反其道而行之走入“俚俗”的另一极端者。同一对象在不同时期可以有不同的雅俗认识,同一时期对不同的文体也会有不同的雅俗辨析。围绕雅俗的不同认识和追求形成了美学史上许多有趣的话题。(选自2012年第1期社会科学战线,有删减)1文章第段中提到了“历时性变化的批评”的概念,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这一概念的理解。答:_答案(
37、1)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上,雅俗的表现是复杂的、多样的。(2)在文学史上,与过分求雅相反也有刻意求俗的现象。(3)一些批评家把绝对化的文雅作为评价作品的唯一标准。(4)在文学批评史上既有针对某种特定对象历时性变化的批评,又有面对不同对象共时性的比较批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联想与审美童庆炳有些理论家和艺术家力主用联想来解释审美体验,并不认为有什么纯粹的音乐、绘画、舞蹈等。白居易的琵琶行写琵琶女所弹的声音,就是用各种联想的意象来描写来表现的,如“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有的理论家根据这样一些事例,认为人们喜爱音乐,从音乐中获得愉悦,并不是因为欣赏声音本身的和谐等,而是因为音乐能唤
38、起视觉或听觉的意象(即联想)。然而,也另有一些理论家和艺术家认为,审美体验不但与联想无关,而且联想还会妨碍审美体验。在他们看来,自然和艺术的美都在形式而不在内容,欣赏者不能靠题材唤起的联想来获得美感。反之,只能在摒弃联想的情况下,靠对艺术形式的直观以获取美感。要是在欣赏这些艺术时产生联想,那恰好是走出了艺术境界,进入了实用境界,审美体验就丧失殆尽。他们认为,在审美体验中,只有让我们的注意力专注于一个独立的意象上面凝神于一,不左顾右盼,才能沉醉于审美的愉悦之中。而联想则使欣赏者精神不集中,从而导致意识由审美对象向非审美对象的转换。所以联想是妨碍审美体验的。联想究竟是有助于审美体验还是妨碍审美体验
39、呢?我以为应该从以下两点来把握它:第一,应该把审美联想和非审美联想区别开来。非审美联想相当于心理学上的自由联想,这是一种偶然的、随意的、杂乱的、不定向的联想。英国美学家布洛称这种联想为“非融化的”联想,即这种联想所引起的实用情感与审美对象所展示的情境不相融合,从而与审美无关。譬如:当我们心中想到船时,便想到它航行的海,想到海便想到风暴等等。尽管这种联想是对一种接近事物的联想,人们是容易理解的,但它没有定向性,没有主旨,不能构成审美的情境,因而是与审美无关的非审美性联想。审美联想相当于心理学上的控制联想,它的最大特点是联想时所展示的情境的定向性和整体性。按一定的情致、具有定向选择、沉入整体情境的
40、联想就是审美联想。审美联想是人的心灵自由的一种表现,它给人带来美感的愉悦。布洛称审美联想为“融化的”联想,即这种联想所引起的情感与审美对象本身的情感是相融化的,不是隔离、孤立的。由此看来,笼统地说联想可以解释审美体验是不对的,只有审美联想才与审美体验相关,只有用审美联想才能解释审美体验。第二,应该考虑到美有“依存美”和“纯粹美”的区别。“纯粹美”就是重形式的美,某些艺术品种,由于社会历史等各种原因,内容已淡化,人们直接感知到的仅是线、形、色、光、声、质等媒介及其组合方式,如图案画、花边装饰、建筑、陶瓷造型等等,就是以形式感取胜的“纯粹美”,对于这些艺术品的欣赏,只能靠艺术直觉,而不能靠审美联想
41、。要是运用联想,就会离开特定的艺术世界,审美体验也就立刻消失了。与审美联想相契合的往往是“依存美”。所谓“依存美”就是重内容的美,像小说、戏剧、散文和古典诗歌等等,人们欣赏这类艺术品,就不能不借助审美联想,只有在审美联想中,作品所描绘的形象和形象体系,才能在欣赏者的头脑中呈现出来,而欣赏者也才能沉入艺术世界,并获得审美愉悦。审美联想是审美活动中实际存在的、不可缺少的。(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2请概括某些理论家和艺术家认为审美体验与联想无关的理由。答:_答案从审美对象看:自然和艺术的美都在形式不在内容,不能靠联想来获得美感。从审美过程看:欣赏时注意力专注于审美对象,才能沉醉于审美的愉悦之中。3根据文意,指出怎样才能从艺术作品中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答:_答案运用正确的联想方法:不能用非审美联想去欣赏,只有借助审美联想才能带来审美愉悦。把握审美对象的特性:属于依存美的,要借助审美联想;属于纯粹美的,则要靠艺术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