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析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对策.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03226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5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对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对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对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对策.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析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对策黄腊梅【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不断增多,自杀、凶杀事件屡屡出现。因此加强对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先分析心理危机的反应,如生理方面、情绪、认知、行为方面,进而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危机反应的内外因素,最后阐述如何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对策,包括打造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加强大学生应对危机的能力、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和建立规范有效的家校联动机制四个方面。【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对策1 心理危机与危机干预心理危机指个体面临突然意外事件时,原有的应对机制和应对措施无法解决问题,陷入心理失衡

2、状态中。心理危机干预指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人或群体采取明确有效措施,使之通过发挥自身的潜能,战胜危机,恢复到其危机前的心理平衡状态,重新适应生活。心理学家布拉默(Brammer)认为,危机包括三个方面:发展性危机、境遇性危机和存在性危机。发展性危机指成长过程中急剧的变化所导致的异常反应。如大学生成长的转折时期由于缺乏知识技能出现适应不良。境遇性危机指个人面临无法预测的、突发事件时出现的危机。如疾病爆发、失去亲人等。存在性危机指伴随重要人生问题而出现的内心冲突与焦虑。如人生意义、人生目的、自由、快乐等。2 心理危机的反应当个体面对危机事件时,产生一系列生理、情绪、认知和行为上的反应,反应时间一般

3、会持续 68 周。危机事件后的身心反应见表 1。危机事件会危及生命安全或伤害,若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秩序,更会蔓延而成为社区或社会问题,处理得当,会从中吸取教训,转危为机。危和机总是同时并存,克服了“危”即是“机”。3 影响大学生心理危机反应的因素3.1 内在因素内在原因主要包含人格特征、调适能力、对事件认知和解释。首先危机理论认为性格过分内向、自卑、情绪不稳定、看问题消极、做事犹豫不决、行为冲动等人格特征容易产生心理危机。其次心理素质差,人际关系紧张、自我调适能力差,“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冲突,解决问题能力差是危机干预的主要对象。再次个体对危机事件的认知不切实际,偏离客观现实,是歪曲

4、的不合理的观念、想法和态度,造成情绪障碍和削弱行为控制力,易诱发极端心理危机事件。3.2 外在因素外在因素主要指个人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社会支持潜力括陪伴、归属感、感情支持、信息交流、经验分享等。在危机中,社会支持系统越丰富的人更容易度过难关。由于父母对其身心健康的忽视、制度与时代变迁、多元文化的影响、人际关系的日益复杂化,学业就业的压力、家庭的变故等社会因素,导致部分学生适应不足,心理受到强烈冲击,不堪重负,出现心理崩溃的问题,诱发极端心理危机事件。4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对策4.1 打造专业化的师资队伍进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前提保障是要有一支专业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

5、队伍。首先高校应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应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学校整体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加强选拔、配备、培养和管理。遴选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学历和专业资质的老师担任心理咨询服务的教师。建立资格认证机制,鼓励教师、辅导员参加心理咨询师考证培训,经过专项心理咨询业务培训,拥有相应资质,担任校兼职心理咨询师队伍,并遴选优秀老师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同时从专科医院、社会专业咨询机构聘任兼职咨询师,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的骨干教师。其次,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将师资培训工

6、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年度经费预算。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每年接受一定学时的专业培训或心理专业学术团体召开的学术会议。适时安排从事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教师接受专业督导。校成立心理协会、心理健康类学生社团,班级、宿舍分别配备心理健康委员、寝室长,定期对心理协会成员、班级心理健康委员、寝室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题培训。4.2 加强大学生应对危机的能力大学生心智发育尚未完全成熟,通过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危机教育、适应性教育、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等,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磨炼大学生的意志,增强学生自我排解危机和应对危机的能力。将普及教育与心理咨询相结合,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有效强化

7、。另外,引导学生树立现代健康观念,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知識讲座,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校园里营造积极和谐的环境氛围;培育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心态,帮助学生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培育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来有效预防和化解心理障碍和心理危机。4.3 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健全“宿舍班级二级学院学校”四级预警机制。通过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危机定期排查,建立重点关注学生档案库,并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心理危机程度,进行评估与诊断,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危机干预措施。做到及早预防、及时疏导、及早干预。另外构建“院(系)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心家庭校医院精神疾病医

8、疗机构”五位一体心理危机转介机制体系。对于严重心理障碍或患精神疾病的学生,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及时到专业医疗机构确诊及治疗,并加强对患精神疾病学生康复及康复后的关注跟踪。科学地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4.4 建立规范有效的家校联动机制在防范大学生心理危机时,应积极与其家庭进行交流与沟通,将家庭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心理问题的形成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与原生态家庭密切相关。建设与完善每位学生的家庭档案,对于家庭背景异常或有学业压力、适应能力差、重大负性生活事件、失眠困扰、抑郁情绪、人际关系冷漠等现象的学生,应特别注意,积极关注其心理动向,通过家庭档案详细了解个人与家庭情况。主动

9、与家长取得联系,有针对性的关注和制定相关帮扶措施。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家长沟通、反馈孩子在校的情况,适当给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家长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了解到自己孩子的心理问题,对其进行疏导与帮助。加强学生与家庭的互动,让学生感受到父母地呵护与陪伴以及家庭的温暖。建立有效的、稳定的家校联动机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特征,给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大学生个体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是导致心理危机产生的主要因素,在干预工作中应采取针对性、有效性的措施。通过打造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加强大学生应对危机的能力、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和建立规范有效

10、的家校联动机制等途径,有的放矢,全方位、多角度地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参考文献:1樊富珉.“非典”危机反应与危机心理干预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18):32-33.2焦建英,胡志,何成森,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研究进展J.医学与社会,2014,27(3):78-81.3敬学圆.浅析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机制J.教育教学论坛,2020,3(11).4樊富珉.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与和谐社会建设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1,增刊:109-113.5樊富珉.心理咨询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6仇妙芹.社会认知偏差对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的影响J.教育观察,2018,7(15).7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Z.2011-02-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