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巧用生成性资源亮出课堂精彩摘 要: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生成性课程资源是一种隐性的课程资源,只有在进行教学时才能得以实现并应用。结合教学实践,试图论述如何利用课堂意外生成性资源来提高思品课教学实效的问题。关键词:课堂教学;生成性资源;有效利用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超出教师预设的新问题、新情况等生成性资源。这些生成性资源包括课堂中的经验、疑难问题、理解、态度、情感、情绪等等。教师不仅要在课前精心预设,还要及时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性资源,巧以利用,充分发挥个体积极思考问题的主动性,课堂上
2、才会生机盎然,焕发生命的活力。下面结合教学实践中的几个案例,谈谈对生成性课堂的几点感悟。一、重情境动态知识,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课程实施过程是师生双方在具体教学情境中相互合作、共同创新的教育过程。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是被动地执行课前预设,而应使教学过程经验化、情境化和个性化,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与实践智慧,巧妙应对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变“意外”为资源,使课堂教学充满戏剧性、创新性,不时给人意外的惊喜。教师要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多与学生沟通,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学生的好恶,从而促进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实现课程的创生。比如,在教学“我们要学会
3、尊重他人和自己”这一内容时,恰好有两个学生在下面小声说话。教师用眼睛瞟了他们一眼,他们仍无反应,教师便干脆不留空当停了下来保持静默状态,过了一小会儿,有学生问教师:“老师,您为什么不讲了呀?”教师便回答说:“我们要尊重这两位说话的同学啊,当他人在说话时,我们要洗耳恭听,等讲话人说完我再讲!”“你们说,老师应不应该尊重他们啊?”学生齐声回答:“不应该。”这位教师故装糊涂地问:“为什么不应该?”学生说:“因为尊重是相互的,只有我们自己主动地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我们。在课堂上,老师在讲课时,我们要认真听讲,等老师把要讲的内容讲完之后,让我们开始自由发挥或者讨论问题时,我们再开始说话。这两位同学在老
4、师讲课时,他们却在底下讲话,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课堂纪律,这也是对其他安静学习的同学的不尊重,这种情况就不应该被尊重。”通过师生对答,既使讲话的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低下了头,也使其他学生明白了尊重是相互的,明白了一个人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首先自己要学会尊重他人,这样才能得到他人对你的尊重。教师的课堂策略及时将这一偶然事件变成有利契机,既制止了讲话,消除了不良后果,又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强化了学生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的意识,收到一举多得的良好效果。二、关注学情,准确把握生成“学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差异的特点的具体情况。(1)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阶段、性格特征
5、、学习水平、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等等。了解了学生的基本特征,就可以知道学生的思想状态、学习状态以及心理状态,摸清学生的知识储备。(2)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了解,从而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以及设计问题进行课堂教学。(3)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情况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并采用实际情境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尊重学生主体,呈现精彩生成在课程实施中充分重视“生成”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其实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人格,从而为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条件。学生本位课堂实施中的核心是课堂资源的生成性,它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还要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自身这一课程资源,也就是学生的兴趣、爱好
6、、态度、认知与学习风格、校内外的经验等。如教师在讲到我们要做一个勤劳的孩子等相关内容时,有一个学生问道:“老师,那些双腿不能走路的孩子,他们连行走都很困难,他们怎么能勤劳呢,相反每天无精打采的,还需要有人帮他们做事?”老师没有阻止这一同学提出问题,而是耐心地听了下去,并回答说:“这位同学观察生活很仔细,而且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他刚才也在很认真地听我讲课,随后回答说身体残疾的孩子确实是生活行动不便,正如你所看到的,但他们也有他们的长处,比如可以用双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坐在电脑前打字等,这也是勤劳的表现,同时,我们可以从这位同学提到的身体残疾的学生身上学到,无论是健全的人还是身体有残疾的人
7、,我们都要努力付出劳动,付出汗水和心血,这样不仅可以获得他人对我们的尊重,也从身体残疾的同学身上学到了面对困难要迎难而上,不怕艰难险阻、勇于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作为健全的人,要更加勤劳才是,大家也可以相互讨论一下。”教师的回答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又达成了教学目标,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巧妙地将话题转入教学目标,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轻松。课堂资源无处不在,我们应该正视课堂教学中突发的每一件事,善加捕捉并利用,使适时出现的学生的经验、感受、创意、见解、困惑成为教学过程的生长点。教师必须鼓励学生质疑与探索,使学生的个性智慧和兴趣得到充分张扬和发展,关注生成性资源的思想性、人文性和实践性,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实效。参考文献:1吴熙龙.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活动设计J.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06.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