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重点中学一月月考历史.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01709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重点中学一月月考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重点中学一月月考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重点中学一月月考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重点中学一月月考历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重点中学一月月考历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江苏省重点中学一月月考历史.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江苏省重点中学一月月考历史.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江苏省重点中学一月月考历史.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苏省重点高中20042005学年高三年级月考试题历 史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第卷(选择题,共75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3分)1提出“天有常道,地有常数”,“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家是( )A孟子B荀子C庄子D韩非子下表为某个历史时期的统计表,根据下表回答23题。交战国家战争次数兼并国家数宋国与郑国52齐桓公兼并35齐国与鲁国25晋献公兼并19晋国与楚国22楚庄王兼并36吴国与楚国24秦穆公兼并202此表反映的典型现象是 ( )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B春秋时期民族融合C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D楚国最强大3对这一时期的战争表述正确的是(

2、)目的是为争夺土地和人口 促进民族融合 促进局部统一 加速奴隶制的崩溃ABCD4明太祖与宋太祖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最相似之处是( )A设立由皇帝控制的特务机构B改变和分散地方机构的职权C加强由皇帝控制的禁军D实行八股取士的科举制5下列史实,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具有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是( )A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B清朝在乌里雅苏台设将军C文天祥的抗元斗争D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台湾府的设置6下列北方少数民族威胁中原政权的先后顺序是( )A匈奴、蒙古、突厥、契丹B匈奴、突厥、蒙古、契丹C匈奴、突厥、契丹、蒙古D匈奴、契丹、蒙古、突厥7对于中国古代赋税制度表述正确的是( )A纳税依据一直以人头税为主B唐朝

3、时农民不能以实物代役C方田均税法保障地主免税特权D一条鞭法适应了商品经济需求8康熙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做的贡献包括 ( )设置台湾府设置驻藏大臣 册封五世班禅平定噶尔丹叛乱 A B C D9下列事件中,具有明显反侵略性质的是( )A郾城大捷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C文天祥的抗元斗争D雅克萨之战10明清时期,出现了一些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他们的共同点是( )A以“异端”自居B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C主张发展商品经济D批判君主制制度11近代新思想萌发时期的代表人物中最具先进性的是( )A魏源B洪秀全C林则徐D洪仁王干12西方列强从通商口岸获得的下列特权的先后顺序是:协定关税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4、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与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ABCD13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列强要(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中国市场更加开放,扩大侵略权益C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D利用“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14世纪下半期,沙俄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是通过下列不平等条约实现的( )A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爱珲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B爱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伊犁条约C天津条约、南京条约、爱珲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D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伊犁条约15洋务派筹划海防,创办近代海军,结果却是“有海无防”。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 )A其目的是维持

5、腐朽的封建制度B中国军事技术和经济实力薄弱C中国近代海军起步晚,时间短D列强军事力量过于强大16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又兴办民用工业,这反映了( )A清政府对资本主义认识逐渐加深 B洋务运动从理想逐步回到现实 C洋务派思想发生了根本变化 D洋务派内部出现了分化17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后,多集中于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发达,工场手工业得到发展B西方列强入侵,自然经济解体早 C沿海首先接触西方 D最早与西方进行贸易往来18百日维新期间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是因为他们 ( )A不敢触动封建制度 B 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 C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实行立

6、宪制度 D 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19下列关于三民主义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B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C是当时中国社会最先进的革命理论D明确提出反帝要求和土地纲领20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的进步运动,对二者共同点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A都主张挽救民族危机B都主张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C都要求推翻君主制度D都未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21马关条约不同于南京条约的突出特点是( )签定于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 便利了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 反映了列强瓜分世界的侵略要求 通商口岸已经深入中国内地A B C D22辛丑条约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

7、序完全确立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该条约导致了( ) A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B清政府在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C清政府在军事上直接受帝国主义威胁D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23义和团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明显区别在于( )A属于旧式农民革命 B被中外反动势力所剿灭 C被统治阶级所利用 D与外国侵略者直接作战2418951898年间,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于此直接相关的政府行为是( )A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 B洋务派组织留学教育 C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25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里的新阶段主要指( )A资产阶级革命派开

8、始形成 B开始与保皇派展开论战C革命派开始积极发动武装起义 D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和纲领第卷 (非选择题 共75分)二、材料分析题26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赋役之制课户每丁租粟二石。共调随乡土产绫绢施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施者锦三两,输布者麻三竹,凡丁岁役二旬,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布加五分之一)。凡丁户皆有优复蠲免之制(诸皇彩籍属宗飞者,及诸亲王茹以上父祖兄弟子孙及诸色杂有职掌人)恶免课役。”材料二:“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人。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而行商者,在所郡县,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钧,使无饶利。居人之税,夏秋两

9、征之,俗有不征者正之。其租庸杂役恶者,而丁额不废,申报出入旧式。其田角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即公元766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以上引自旧唐书卷一一八材料三:“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订丁,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派办,京库、发需与留存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与官,盖均徭,里甲与两税为一,小民得无忧,而事亦易集,立法颇为单便。引自明史卷一一八材料四:“雍正初,令各省将丁口之赋摊入地角,输纳征解,统谓之地丁。先是康熙季年,四川广东诸省已有行之者。至是准直隶巡抚李维钧请,将丁银随地起征,每地赋一两摊入丁银二钱

10、二厘。自后丁徭与地赋合而为一,民纳地丁之外,别无徭役矣。”引自清史稿食货志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哪几种赋税制度?(2分)(2)根据材料一归纳该税制的四个特点。(2分)(3)材料二反映的税制在哪些方面比材料一所反映的税制进步?(2分)(4)比较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的税制内容有何异同?(4分)其异同说明了什么?(2分)27阅读下列材料: (12分)材料一: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材料二:自台事后(台湾割让后

11、),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既无强邻之逼,揭杆斩木,已可忧危! 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三: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材料四: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 摘自康有为日本变政考回答:(1)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康有为主张变法的主要意图是什么(2

12、分)对此应如何评价? (2分) (2)材料三、四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2分)其依据是什么? (2分) (3)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发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感叹,请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 (4分)28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海国图志六十卷,何所据? 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钩稽贯串,创凑辟莽,前驱先路何以异于昔人海图之书?曰:被告以中土人谭(谈)西洋也。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夷之长技之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摘自海国图志材料二:“师夷智以造炮制船”摘自曾

13、文正化(曾国藩)全集材料三:“欲制西人自强,莫如振兴商务”。“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共平。”“欲行公约,莫要于张是;欲张国是,莫要于得民心;欲得民心,莫要于通下情;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摘自郑观应盛世危言材料四: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求大成,在变官制摘自变法通议(1)分别指出上述材料各反映何种政治派别的基本观点主张?(4分)(2)材料一中海国图志与林尚书关系何在?并指出与过去“海图之书”的不同在那里?再比较材料一、二的异同点。(4分)(3)材料三所说的“商务”指什么?“与外人商战”是

14、什么意思?在学习外国方面,材料三比材料二有何进步?(4分)三、问答题29在古代传统思想中,有着众多的学派,其中儒学思想对我国古代历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儒家思想起源于什么时期?其创始人是谁?(4分)(2)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原因是什么?(4分)(3)唐朝初期统治者运用儒家思想治理国家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2分)(4)我们应如何正确评价儒家思想? (4分)30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新时代农民战争的哪些特点?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给后人留下什么启示?(11分)31近代列强在经济上侵华的动机是什么?(2分)它们采取了哪些方式实现这些动机?(4分)在

15、实现这一动机的过程中产生了哪些与之相悖(相反,即积极方面)的经济现象?(4分)这些现象进而导致了什么影响?(4分)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BAABACDCDDDC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BABBDDCDACCD二、材料分析题26(1)唐代前期的租庸调制和后期实行的两税法;明代的一条鞭法和清代的地丁银。(2分)(2)特点:一是按丁征税;二是以实物税为主,或实物地租;三是纳绢代役,称为庸;四是贵族官僚享有免交租庸调的特权。(2分)(3)进步:一是按土地和财产多少征税,比按丁征税合理,放松了对农民的控制;二是贵族、官僚行

16、商均要征税,扩大了纳税面,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2分)(4)相同点:一是均征收银两(或者用货币地租代替实物地租);(1分)二是简化了税收项目和手续。(1分)不同点:一条鞭法既量地又计丁,没有废除人头税;(1分)地丁银把丁银摊入田亩,废除了人头税。(1分)相同点说明明后期以来,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简化税收制度。(2分)不同点则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农民的封建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27(1)主要意图:以变法挽救民族危亡,以变法抵制人民革命,维护清王朝统治。(2分) 评价:变法以救亡是进步的爱国思想;但抵制人民革命,维护腐败的清王朝反映了资产 阶级的局限性。(2分) (2)核

17、心观点:由皇帝主持实行自上而下的变法。(2分)。依据:日俄变法取得成功中国风气未开。(2分)(3)原因;维新派缺乏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勇气;维新派脱离群众,变法失去人民支持;封建顽固势力强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软弱。(4分)28(1)材料一:地主阶级改革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材料二: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以维持清朝统治;材料三:早期维新派,经济上主张振兴工商业,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科学知识,政治上主张仿效西方君主立宪制度;材料四: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革君主专制制度(即封建制度) (2)海国图志是根据林则徐的四洲志编写的,过去的“海图之书”是“以中土

18、人谭西洋”,而此书是以“西洋人谭西洋”。都主张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但洋务派却去掉了林、魏、“制夷”的爱国精神。 (3)“商务”是指新生的民族资本主义。“与外人商战”,是主张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同外国资本主义竞争。洋务派照搬外国的制造技艺。早期维新派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更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三、问答题29(1)起源于春秋末期。创始人是孔子。(4分)(2)主要原因是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改造,从根本上适应了封建统治者的统治需要。(4分)(3)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采用儒家思想,调整统治政策。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2分)(4)我们必须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评价儒家思想,

19、既要肯定它以民为本,主张仁政、德政,有巩固封建国家的统一、防止暴政、减轻对农民的剥削压迫等积极的一面,同时,又要看到它的阶级局限性,批判它宣扬忠孔忠君、神化统治者的一面。对待儒学,我们应该批判地加以继承。(5分30特点:太平天国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一些领导人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是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人民肩负着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鸦片战争后,一股“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潮萌发。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组织了强大的武装,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启示:农民阶级受阶级和

20、时代的局限,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31动机:抢占原料产地与商品输出市场及资本输出场所。(3分)方式:发动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定不平等条约,获取政治经济特权。(如有利于商品输出类条款:开辟通商口岸,协定关税,控制中国海关管理权等。有利于资本输出类条款:获得开厂权、采矿权、修路权等)此外还有如割地赔款、划分势力范围、扶植代理人、干涉破坏中国革命等多种形式。(任举2例,4分)积极方面的现象:自然经济逐步瓦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4分)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和发展,随着力量的壮大,在19世纪末登上历史舞台,领导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和革命运动。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