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一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1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B单细胞生物依靠其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C人工合成HIV,说明可以人工制造生命D水绵、颤藻的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染色质等结构2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N、P元素的是()A丙酮酸B脂肪酸C甘氨酸D核苷酸3下面关于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数量不尽相同B有些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功能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可按不同的排列顺序脱水缩合D
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4下列关于细胞中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糖类只有提供能量一种功能B能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的糖类有蔗糖、麦芽糖、果糖和葡萄糖C植物细胞特有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特有的多糖是糖原D因为同样质量的糖类比脂肪含有更多的能量,所以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5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细胞膜,其主要成分都是磷脂和蛋白质B置于低渗溶液中的细胞体积变大,能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C细胞膜可以通过高尔基体分泌的小泡实现自我更新D同一生物体不同细胞,其细胞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大体相同6下列有关细胞的组成、
3、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内膜均可生成ATPB癌细胞突变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C细胞骨架与细胞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D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其蛋白质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7下列有关细胞核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核膜是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B染色质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C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核孔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8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结果与原因分析不符的是()A分裂期细胞所占比例小仅是因取材时间不恰当B染色体不易着色可能是漂洗不充分C解离不充分可导致视野中出现细胞重叠现
4、象D染色体无动态变化的原因是解离时细胞死亡9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成功诱导人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hiHep细胞hiHep细胞具有干细胞的许多功能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人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hiHep细胞并未体现细胞的全能性B该项成果表明,分化了的细胞其分化后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C人成纤维细胞与hiHep细胞内的核酸是完全一样的DhiHep细胞的诱导成功为人类重症肝病的治疗提供了可能性10下列物质中,都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是()A过氧化氢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B氨基酸、纤维素、二氧化碳、钠离子C甲状腺激素、氧、尿素、血浆蛋白D水通道蛋白、脂肪酸、尿酸、胆固醇11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
5、的是()A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仅由消化、呼吸、循环、泌尿四个系统共同完成B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C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时,组织液会减少、淋巴会增多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1240位同学手拉手围成周长68米的一圈,第1位同学用右手捏第2位同学左手,第2位同学左手感受到第1位同学的剌激后马上用右手捏第3位同学,到第1位同学左手感受到第40位同学的刺激为止,共用时8.3秒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产生感觉的中枢位于人体的大脑皮层中B感受器和效应器都位于人的手部皮肤上C这40位同学的神经结构共同构成一个反射弧D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平均速率为8.
6、2m/s13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结合后,转变为有活性的凝血酶,而凝血酶的产生又能加速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的结合,下列哪项调节过程的机制与此最为相似()A寒冷时,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B临近排卵时,雌激素浓度升高,促进促性腺激素分泌C进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多,使血糖浓度下降D生态系统中,捕食者数量增长,使被捕食者数量减少14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常出现胰岛素利用障碍,从而导致糖尿病服用降压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糖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高血压是引起糖尿病的直接原因B高血压会导致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水平偏低C服用ACEI后,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7、可能增强D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受体内合成的ACEI的调节15下列与免疫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麻风杆菌B吞噬细胞能特异性识别病原体,并对其进行摄取和处理C泪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于第二道防线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16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达尔文的实验证明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B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D温特的实验证明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17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的叙述,错误的是()A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
8、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B同一植株根和芽生长所需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不同C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进行非极性运输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18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A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的脱落B利用高浓度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大豆田中的单子叶杂草C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使植株增高D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乙烯利溶液,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19下列有关种群数量调查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调查跳蝻的密度,用标志重捕法B调查马尾松,小样方划分为1 m2左右C调查蒲公英,只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D调查校园中的白杨树
9、,用逐个计数法20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B天敌的迁人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稻田中,水稻呈均匀分布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出生率21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是比种群更高层次的生命系统B群落中植物种群越多,动物种群也越多C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D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稳定有重要作用22下列有关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
10、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23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弃耕的农田经若干年后能演替成森林在此过程中()A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B群落的结构逐渐复杂化C群落优势种无明显变化D森林形成后苔藓会消失24如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a代表的成分是()A生产者B分解者C消费者D不能确定25下表是某营养级昆虫摄食植物后能量流动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项目昆虫摄食量昆虫粪便量昆虫呼吸消耗量昆虫储存在有机物中能量能量(kJ)41021013070A昆虫同化的能量中约有35%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B昆虫粪便量属于植物流向分解者能量的一部分C昆虫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属于未利用的能量D昆虫的前一营养级的能量至少有1000k
11、J26图1、2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金字塔以下解释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A图中B显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B图中A显示,能量流动的途径是绿色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C图中A显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逐级递减D图中B显示,人类活动在该生态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27下列与物质循环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乳酸菌可将有机碳分解为无机碳B在生物群落内,碳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C绿色植物同化无机碳转变成有机碳D化石燃料的燃烧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28蟑螂喜好在夜间出来活动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将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个皇期,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活动(尽管
12、实际上是白天)这个实验说明()A行为信息可以影响蟑螂的行为B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C蟑螂可以感受一切信息刺激D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的改变29据研究,从来源于不同区域的12头大熊猫体内提取36种蛋白质进行对比,发现其中只有一种蛋白质具有多态性,这说明()A大熊猫的物种多样性较低B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较低C大熊猫的蛋白质功能比较单一D大熊猫的蛋白质表达水平较低30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栖息地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B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C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小于现有物种灭绝量D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31离
13、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32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33运
14、动员处于平静状态和剧烈运动状态下的骨骼肌细胞中,分解葡萄糖过程中产生CO2体积和消耗O2体积的比值分别是()A1.0、大于1.0B1.0、1.0C1.0、小于1.0D小于1.0、大于1.034下列关于无机盐和其他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B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C神经元细胞膜外K+的内流是形成动作电位的基础D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35如图为某病的发病原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病属于人体免疫疾病中的自身免疫病B激素A能够促进垂体细胞代谢,使激素B合成增加C图中所示
15、抗体和激素B对甲状腺的作用效应可能相同D使用免疫抑制剂能够有效缓解该病患者的病症36科学家研究赤霉素和矮壮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黄芩(一种药用植物)生长情况及其根细胞中黄酮类物质(主要药用成分)含量的影响把生长状态一致的幼苗平分为三组进行不同处理,26天后检测结果如表所示,由此可知()黄芩的生理指标对照组实验组处理喷施矮壮素喷施赤霉素株高(cm) 20.540 21.46027.520地上部分重量(g) 0.295 0.3820.364地下部分重量(g)0.100 0.0530.047根样品中黄酮类成分含量(mg/g)210.450 146.293209.270A外源喷施赤霉素比黄芩合成的赤霉
16、素对植株增高更有效B矮壮素对提高黄芩光合作用强度的效果要明显好于赤霉素C矮壮素对黄芩产生黄酮类成分不利,赤霉素有利D施用矮壮素和赤霉素不利于黄芩根的生长37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如图表示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0a年,种群数量增加,其年龄组成是增长型Bab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Cbc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增长Dc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增长38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土壤小动物收集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收集器设计的原理之一是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的习性B利用该装置可以收集到全部土壤小动物,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C在放
17、置土样时最好让土样充满漏斗D利用该收集器进行土壤小动物丰富度调查的方法属于样方法39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学方面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40念珠藻是一种可以食用的蓝藻,其细胞中含有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下列有关念珠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念珠藻属于生产者,其因没有细胞壁所以不是真核生物B提取和分离念珠藻中的色素时,能够得四条色素带C念珠藻的生态功能属于生
18、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禁止采挖念珠藻属于对生物多样性进行的易地保护二、非选择题(共50分)41灰尘会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多方面影响,请分析相关问题:(1)蒙尘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反应阶段速率会下降,一方面是因为灰尘中重金属被植物富集后会破坏叶肉细胞中的,使叶片变黄;另一方面小颗粒灰尘会粘附在叶片的表皮层,一定程度阻碍了色素对的吸收(2)灰尘阻塞气孔引起叶肉细胞间隙浓度下降,直接导致叶肉细胞中的合成速率下降(3)灰尘中富含N、P,在茎、叶上的积累为一些微小植物如苔藓等的生长提供了条件植物与其叶片上附着生长的苔藓(填“属于”或“不属于”)寄生关系(4)城市绿化植被种类较多,不仅美观,更能吸尘净化空气
19、,这些植被在空间配置上具有结构修剪整形可提高绿化面积,这主要是调整了(填植物激素)的作用效果42关于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现在最流行的是淀粉样蛋白(A)假说该假说认为由于A“漏出”细胞膜,异致周围的神经细胞膜和线粒体膜的损伤,神经纤维缠结(1)由题意可知,A可通过方式“漏出”神经细跑,会引起周围的神经细胞突触小体中乙酰胆碱的(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合成和释放量,使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速率,从而使AD病患者表现出记忆障(2)AD病患者伴有神经纤维缠结这一异常细胞状态,会影响到兴奋的传导若缠结点在图中的(填“a”、“b”或“c”)处时,刺激产生的兴奋不会引起d处电位的
20、变化(3)AD病患者会出现大量记忆性神经元数目减少的现象,据研究是由于体液中的噬细胞吞噬引起的,这是(填“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执行功能的结果在显微镜下观察病人的神经细胞,会发现细胞核出现体积、核膜、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等细胞衰老的特征43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病患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回答列问题:(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
21、够,从而引起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到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答出两点即可)44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湿地,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湿地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表年龄+1+ 2+3+4+5+6+ 7+8+9+10+11+12个体数92187121706962637264554239264注:表中“1+”表示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回答下列问题:(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研究表明:该生物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人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
22、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成个体数的比例为,由此可推测该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2)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可控制某人侵害虫种群密度,如用(E)2壬烯醇诱捕害虫丽金龟该物质属于信息(3)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后,生物种类贫乏要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首先应增加的种类及数量45如图是某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之间循环,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2)流入该图中细菌等分解者的能量来自于在该河流的AB段上,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3)图中NH4+等无机
23、盐离子和藻类变化曲线表明,该生态系统中存在调节作用,相对于海洋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一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1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B单细胞生物依靠其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C人工合成HIV,说明可以人工制造生命D水绵、颤藻的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染色质等结构【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现存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地球上最早出
24、现的生命形式也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原始的单细胞生物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演变为今天多种多样的生物个体、种群和群落所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最小的是细胞多细胞动物和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如: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变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细胞中进行生活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是指单细胞生物每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通过各种分化细胞协调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解答】解:A、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未揭
25、示多样性,A错误;B、单细胞生物依靠其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B正确;C、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即不能说明制造了生命,C错误;D、颤藻为原核生物,细胞无染色质,D错误故选:B2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N、P元素的是()A丙酮酸B脂肪酸C甘氨酸D核苷酸【考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糖类的组成元素;脂质的组成元素【分析】糖类和脂肪的组成元素是C、H、O,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C、H、O、N等,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解答】解:A、丙酮酸是葡萄糖酵解的产物,组成元素是C、H、O,A错误;B、脂肪酸是脂肪的组成单位,组成元素是C、H、O,
26、B错误;C、甘氨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组成元素是C、H、O、N,C错误;D、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组成元素是C、H、O、N、P,D正确故选:D3下面关于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数量不尽相同B有些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功能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可按不同的排列顺序脱水缩合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考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分析】蛋白质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的不同,构成的蛋白质也各不相同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蛋白质【解答】解:A、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数目也不完全相等,因
27、此不同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数量不尽相同,A正确;B、唾液淀粉酶和胰淀粉酶的结构不同,但它们却具有相似的功能,都能催化淀粉水解,B正确;C、不同的蛋白质,其组成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的不同,因而在合成蛋白质时,氨基酸可按不同的排列顺序脱水缩合,C正确;D、氨基酸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结合,形成肽键因而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方式都相同,都是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结合,形成肽键,D错误故选:D4下列关于细胞中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糖类只有提供能量一种功能B能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的糖类有蔗糖、麦芽糖、果糖和葡萄糖C植物细胞特有的
28、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特有的多糖是糖原D因为同样质量的糖类比脂肪含有更多的能量,所以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糖类的作用【分析】组成糖类的化学元素有C、H、O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核糖是核糖核苷酸的组成成分;脱氧核糖是脱氧核苷酸的组成成分植物细胞特有的单糖是果糖,特有的二糖是麦芽糖、蔗糖,特有的多糖是淀粉和纤维;动物细胞所特有的二糖是乳糖,特有的多糖是糖原【解答】解:A、糖蛋白还有识别等作用,A错误;B、蔗糖属于非还原糖,B错误;C、植物细胞特有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特有的多糖是糖原,C正确;D、同样质量的脂肪比糖类含有更多的能
29、量,D错误故选:C5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细胞膜,其主要成分都是磷脂和蛋白质B置于低渗溶液中的细胞体积变大,能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C细胞膜可以通过高尔基体分泌的小泡实现自我更新D同一生物体不同细胞,其细胞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大体相同【考点】细胞膜的成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分析】1、构成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脂质,其次还有少量的糖类,脂质中主要是磷脂2、生物膜的结构特点为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为选择透过性【解答】解:A、细胞膜的主要成分都是磷脂和蛋白质,A正确;B、置于低渗溶液中的细胞吸水体积变大,这能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
30、的流动性),B正确;C、高尔基体分泌的小泡能与细胞膜融合,实现细胞膜的自我更新,C正确;D、同一生物体不同细胞,由于其功能不同,其细胞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也不同,D错误故选:D6下列有关细胞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内膜均可生成ATPB癌细胞突变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C细胞骨架与细胞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D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其蛋白质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考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细胞癌变的原因【分析】合成ATP的场所包括: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
31、线粒体内膜;细胞生物均含有核糖体,因此均能利用自身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正常细胞都具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当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时,细胞癌变【解答】解:A、线粒体内膜可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ATP,叶绿体类囊体膜可进行光合作用光反应生成ATP,内膜不能产生ATP,A错误;B、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正常细胞具有的,癌细胞是由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B错误;C、细胞骨架与细胞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C正确;D、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但是结核杆菌具有核糖体,因此其蛋白质在自身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D错误故选:C7下列有关细胞核结构的叙述,不
32、正确的是()A核膜是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B染色质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C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核孔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考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分析】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是RNA和某些蛋白质等大分子的运输通道,但遗传物质DNA不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解答】解:A、核膜是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A正确;B、染色质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B正确;C、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33、,C正确;D、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是RNA和某些蛋白质等大分子的运输通道,D错误故选:D8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结果与原因分析不符的是()A分裂期细胞所占比例小仅是因取材时间不恰当B染色体不易着色可能是漂洗不充分C解离不充分可导致视野中出现细胞重叠现象D染色体无动态变化的原因是解离时细胞死亡【考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分析】洋葱根尖装片的制作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1、解离:剪取根尖23mm(最好每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
34、下解离35min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4、制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再加一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取下后加上的载玻片,既制成装片5、观察:低倍镜观察把制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要求找到分生区的细胞,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解答】解:A、分裂期细胞所占比例小是因为分裂期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所占时
35、间短,A错误;B、染色体不易着色可能是漂洗不充分,B正确;C、解离不充分可导致视野中出现细胞重叠现象,C正确;D、染色体无动态变化的原因是解离时细胞死亡,D正确故选:A9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成功诱导人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hiHep细胞hiHep细胞具有干细胞的许多功能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人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hiHep细胞并未体现细胞的全能性B该项成果表明,分化了的细胞其分化后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C人成纤维细胞与hiHep细胞内的核酸是完全一样的DhiHep细胞的诱导成功为人类重症肝病的治疗提供了可能性【考点】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分析】1、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为完
36、整个体的潜能细胞全能性是以形成个体为标志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解答】解:A、人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hiHep细胞,但没有形成完整个体,因此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A正确;B、人成纤维细胞能重编程为干细胞,这表明分化了的细胞其分化后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B正确;C、人成纤维细胞与hiHep细胞的DNA完全相同,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两者所含的RNA有所区别,C错误;D、hiHep细胞具有干细胞的许多功能,因此hiHep细胞的诱导成功为人类重症肝病的治疗提供了可能性,D正确故选:C10
37、下列物质中,都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是()A过氧化氢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B氨基酸、纤维素、二氧化碳、钠离子C甲状腺激素、氧、尿素、血浆蛋白D水通道蛋白、脂肪酸、尿酸、胆固醇【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1、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2、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泪液、汗液、尿液、消化液等)都不可看作内环境,因而其内所含物质也不可看作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反应都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发生在细胞内的反应不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是反应【解答】解:
38、A、过氧化氢酶存在于细胞内,不能在血浆中找到,A错误;B、纤维素是植物多糖,不能在血浆中找到,B错误;C、甲状腺激素、氧、尿素、血浆蛋白都可在血浆中找到,C正确;D、水通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在血浆中找不到,D错误故选:C11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仅由消化、呼吸、循环、泌尿四个系统共同完成B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C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时,组织液会减少、淋巴会增多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
39、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解答】解:A、稳态是机体通过调节,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不仅仅是这四个系统,A错误;B、细胞质基质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媒介,B错误;C、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时,组织液会增多、淋巴增多,C错误;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D正确故选:D1240位同学手拉手围成周长68米的一圈,第1位同学
40、用右手捏第2位同学左手,第2位同学左手感受到第1位同学的剌激后马上用右手捏第3位同学,到第1位同学左手感受到第40位同学的刺激为止,共用时8.3秒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产生感觉的中枢位于人体的大脑皮层中B感受器和效应器都位于人的手部皮肤上C这40位同学的神经结构共同构成一个反射弧D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平均速率为8.2m/s【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解答】解:A、产生感觉的中枢位于人体的大脑皮层中,A正确;B、感受器位于人的手部皮肤上,效应器是手部的肌
41、肉,B错误;C、每位同学捏手动作的神经结构都构成反射弧,C错误;D、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平均速率为120m/s,D错误故选:A13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结合后,转变为有活性的凝血酶,而凝血酶的产生又能加速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的结合,下列哪项调节过程的机制与此最为相似()A寒冷时,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B临近排卵时,雌激素浓度升高,促进促性腺激素分泌C进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多,使血糖浓度下降D生态系统中,捕食者数量增长,使被捕食者数量减少【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正反馈的意义
42、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负反馈调节是指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正反馈调节是指某一生成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促进或加强最初所发生的变化【解答】解: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结合后,转变为有活性的凝血酶,而凝血酶的产生又能加速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的结合;该反应属于正反馈调节A、寒冷时,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属于负反馈调节,A错误;B、临近排卵时,雌激素浓度升高,促进促性腺激素分泌属于正反馈调节,B正确;C、进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多,使血糖浓度下降属于负反馈调节,C错误;D、生态系统中,捕食者数量增长,使被捕
43、食者数量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D错误故选:B14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常出现胰岛素利用障碍,从而导致糖尿病服用降压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糖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高血压是引起糖尿病的直接原因B高血压会导致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水平偏低C服用ACEI后,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可能增强D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受体内合成的ACEI的调节【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1、血糖平衡的调节2、血糖调节主要是体液调节,其次是神经调节3、糖尿病: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太少;缺乏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使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表现:高血糖、多食、多尿、多饮、身体消瘦(三多一少)
44、【解答】解:A、糖尿病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太少引起的疾病,A错误;B、高血压患者常出现胰岛素利用障碍,从而导致糖尿病,B错误;C、服用降压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可能增强,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糖,C正确;D、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受体内的血糖浓度的调节,和神经调节的控制,D错误故选:C15下列与免疫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麻风杆菌B吞噬细胞能特异性识别病原体,并对其进行摄取和处理C泪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于第二道防线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人
45、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解答】解:A、抗体存在于细胞外液,只能消灭细胞外的抗原,A错误;B、吞噬细胞非特异性识别病原体对病原体进行摄取和处理,B错误;C、泪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于第一道防线,C错误;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如:HIV浓度逐渐增加,T
46、细胞数量逐渐减少,两者呈负相关,D正确故选:D16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达尔文的实验证明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B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D温特的实验证明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考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分析】科学家实验过程实验结论达尔文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拜尔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通过琼脂片向下传递鲍森詹森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是尖端产生的刺激在下部分布不均匀温特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解答】解:A、达尔文的实验证明感受单侧
47、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A正确;B、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B正确;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C正确;D、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其化学本质是由其他科学家发现的,D错误故选:D17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的叙述,错误的是()A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B同一植株根和芽生长所需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不同C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进行非极性运输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起促进作
48、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依次降低;不同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也不同,一般情况下,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较不敏感,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较敏感【解答】解:A、幼嫩的植物细胞对生长素更敏感,A错误;B、由于根、芽、茎三种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因此,同一植株根和芽生长所需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不同,B正确;C、成熟茎韧皮部的筛管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正确;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D正确故选:A18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A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的脱
49、落B利用高浓度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大豆田中的单子叶杂草C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使植株增高D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乙烯利溶液,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
50、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解答】解:A、脱落酸具有促进果实脱落的作用,A错误;B、高浓度的2,4D能抑制双子叶,大豆是双子叶植,故高浓度的2,4D对农作物也有抑制作用,B错误;C、赤霉素能促进茎的生长,C正确;D、乙烯利是乙烯类似物,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D错误故选:C19下列有关种群数量调查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调查跳蝻的密度,用标志重捕法B调查马尾松,
51、小样方划分为1 m2左右C调查蒲公英,只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D调查校园中的白杨树,用逐个计数法【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分析】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样方法、标记重捕法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能力较弱的动物,一般要求取样时要随机取样,样方大小合适,并且要求样本数目足够大标记重捕法一般用于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解答】解:A、由于跳蝻的活动能力较弱,一般用样方法调查该种群密度,A错误;B、马尾松是大型裸子植物,1m2左右样方太小,一般样方面积用100m2左右,B错误;C、统计数据时位于样方边线上的,要记上不记下,记左不记右,即一般计数样方内和相邻两边线上的,C错误;D、调查校园中的白杨树,用逐个计数法
52、,D正确故选:D20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B天敌的迁人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稻田中,水稻呈均匀分布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出生率【考点】种群的特征【分析】种群是某一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密度【解答】解:A、种群是某一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种群,A正确;B、引入的天敌可能对不同年龄段的个体捕食具有选择性,从而影响
53、该种群的年龄结构,B正确;C、某块稻田中水稻均匀分布不属于种群数量特征,属于种群的空间分布,C正确;D、大量诱杀某种动物的雄性个体,会导致性别比例的失调,进而通过出生率的明显降低,使种群的密度的减小,D错误故选:D21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是比种群更高层次的生命系统B群落中植物种群越多,动物种群也越多C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D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稳定有重要作用【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人类活动有一定的意识和目的性,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
54、建设的作用,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也就超过了其他所有因素造成的影响【解答】解:A、群落是比种群更高层次的生命系统,A正确;B、植物为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场所,群落中植物种群越多,动物的种群也越多,B正确;C、人类活动有一定的意识和目的性,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建设的作用,C错误;D、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稳定有重要作用,D正确故选:C22下列有关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
55、配种植的品种【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是群落垂直结构的表现,是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受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上可以根据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合理套种,搭配种植适当的品种合理密植从生态因素角度看是减轻种内斗争,保证充足的光照和CO2供应【解答】解:A、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能够使植物充分利用阳光,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故A正确B、光照、温度和湿度都能使植物出现分层现象;故B正确C、玉米是一个种群,而不是一个群落,因此不存在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故C错误D、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利用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保证充足的光照和CO2供应;故D
56、正确故选C23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弃耕的农田经若干年后能演替成森林在此过程中()A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B群落的结构逐渐复杂化C群落优势种无明显变化D森林形成后苔藓会消失【考点】群落的演替【分析】群落的演替就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的过程一般情况下,群落演替时其优势种不断变换,生物多样性也不断增加初生演替一般包括冰川泥、火山岩或沙丘上发生的演替,起始条件中没有生物,土壤条件也被破坏;而弃耕的农田、火灾后的草原、乱砍滥伐后的森林中发生的演替均属于次生演替【解答】解:A、弃耕的农田进行的是次生演替,不存在任何生物生长的演替才是初生演替,A错误;B、在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会增加,群落中
57、的食物链增加,群落的结构逐渐复杂,B正确;C、在演替的过程中,一个群落会被另一个群落替代,因此群落的优势种会发生更替,C错误;D、森林群落形成以后,苔藓植物会减少,到通常不会消失,D错误故选:B24如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a代表的成分是()A生产者B分解者C消费者D不能确定【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表示消费者,b表示生产者,c表示分解者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构成,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无机环境主要是指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解答】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b的箭头是双向的,即b可以流向a、c,同时a、b均可流向c,所以b是生产者,a是消费者
58、,c代表的是分解者故选:C25下表是某营养级昆虫摄食植物后能量流动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项目昆虫摄食量昆虫粪便量昆虫呼吸消耗量昆虫储存在有机物中能量能量(kJ)41021013070A昆虫同化的能量中约有35%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B昆虫粪便量属于植物流向分解者能量的一部分C昆虫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属于未利用的能量D昆虫的前一营养级的能量至少有1000kJ【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关系: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同化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能量+流入分解者的能量每个营养级固定的能量有四个去向:流向下一营养级、分解
59、者分解利用、呼吸作用、未被利用,所以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能量的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解答】解:A、昆虫的同化量为410210=200(kJ),生长的能量所占比例为70200100%=35%,A正确;B、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昆虫粪便量属于植物流向分解者能量的一部分,B正确;C、未利用的能量属于昆虫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的一部分,C错误;D、昆虫的前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最小值是20020%=1000(kJ),D正确故选:C26图1、2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金字塔以下解释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A图中B显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B图中A显示,能量流动的途径是绿色
60、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C图中A显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逐级递减D图中B显示,人类活动在该生态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生态系统中金字塔的分类:(1)能量金字塔,是以单位时间内,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生物所获得的能量数值为指标绘制成的金字塔(2)生物量金字塔,将每个营养级现存生物的有机物质量用面积表示,由低到高绘制成图,即为生物量金字塔(3)生物数量金字塔,将每个营养级现存个体数量用面积表示,由低到高绘制成图,即为生物数量金字塔不同生态系统中金字塔会出现倒置的情况【解答】解:A、城市生态系统也有生产者(花、草、树木)、消费者(主要是人和少量的动物组成)、分解者以及非生物部分等组
61、成但是,生产者的数量较少,制造的有机物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因此需要从城市外购进大量的农副产品,才能保持平衡,A错误;B、图中A显示,能量流动的途径是绿色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B正确;C、图中A显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逐级递减,C正确;D、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活动在该生态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D正确故选:A27下列与物质循环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乳酸菌可将有机碳分解为无机碳B在生物群落内,碳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C绿色植物同化无机碳转变成有机碳D化石燃料的燃烧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有关“碳循环”,考生可以从以下一方面把握:1、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碳酸盐和二
62、氧化碳;2、碳在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含碳有机物;3、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4、碳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5、碳循环过程为:无机环境生物群落6、温室效应:(1)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化学染料的燃烧;植被面积减少等;(2)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减少CO2的释放,主要是减少化石燃料的作用,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替代化石能源;增加CO2的吸收量,主要是保护好森林和草原,大力提供植树造林【解答】解:A、乳酸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将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所以乳酸菌不能将有机碳分解为无机碳,A错误;B、在生物群落内,碳以有机物的
63、形式存在;在无机环境中,碳以二氧化碳或碳酸盐的形式存在,B正确;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同化无机碳转变成有机碳,C正确;D、化石燃料的燃烧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打破碳循环的平衡,D正确故选:A28蟑螂喜好在夜间出来活动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将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个皇期,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活动(尽管实际上是白天)这个实验说明()A行为信息可以影响蟑螂的行为B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C蟑螂可以感受一切信息刺激D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的改变【考点】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分析】尽管实际时间为白天,但反复提供一个倒置的物理信息,引起蟑螂的活动时间发生
64、改变,说明蟑螂感受到了白天、黑夜这种物理信息【解答】解:A、光属于物理信息,并非行为信息,A错误;B、该实验只是说明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并未说明信息传递的作用,B错误;C、该实验只是说明蟑螂能感受光信息,并不能说明蟑螂可以感受一切信息刺激,C错误;D、白天和黑夜的不同主要在于光的强弱不同,光属于物理信息,D正确故选:D29据研究,从来源于不同区域的12头大熊猫体内提取36种蛋白质进行对比,发现其中只有一种蛋白质具有多态性,这说明()A大熊猫的物种多样性较低B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较低C大熊猫的蛋白质功能比较单一D大熊猫的蛋白质表达水平较低【考点】生物的多样性;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分析】遗传
65、多样性是指种内的遗传多样性,即种内个体之间或一个群体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总和遗传多样性又称为基因多样性如果遗传多样性越高,则种群中可提供环境选择的基因愈多【解答】解:A、大熊猫只有一个物种,不存在物种多样性,A错误;B、蛋白质大部分无区别,说明指导蛋白质合成的遗传物质差异很小,正说明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较低,B正确;C、根据题干无法推测大熊猫的蛋白质功能比较单一,C错误;D、根据题干无法推测大熊猫的蛋白质表达水平较低,D错误故选:B30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栖息地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B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C这种变化是由于
66、新物种产生量小于现有物种灭绝量D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考点】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既有自然发生的,也有因自然发生的,但就目前而言,人类活动(特别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无疑是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的最主要原因此外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则是引起损失的另一主要原因【解答】解:A、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导致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小,是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趋势的重要原因,A正确;B、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会减小个体间交配繁殖的机会,可能导致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小,B错误;C、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少于现有物种灭绝量,
67、C正确;D、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D正确故选:B31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分析】1、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名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
68、氨基酸,葡萄糖,K+,Na+等2、分析题文: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解答】解: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是逆着浓度阶梯进行的,B错误;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减少能量的供应,进而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C正确;D、离子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因此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错误故选:C32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
69、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考点】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分析】(1)酶活力的含义:酶的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2)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酶的活力通常以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或者在单位时间内产物的生成量来表示例如,通过测定单位时问内麦芽糖的生成量来检测淀粉酶的活力由于麦芽糖与3,5一二硝基水杨酸试剂反应,能生成黄褐色产物,利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比色,可以测出麦芽糖的生成量另外,还可以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消耗量来检测淀粉酶的活力【解答】解:测定酶活性实验操作
70、中,体积最大的物质一般最先加入;对反应条件最敏感的试剂一般最后加入故先加入缓冲液,再加入底物,最后加入酶,然后立即混匀保温,并开始计时,故C选项正确故选:C33运动员处于平静状态和剧烈运动状态下的骨骼肌细胞中,分解葡萄糖过程中产生CO2体积和消耗O2体积的比值分别是()A1.0、大于1.0B1.0、1.0C1.0、小于1.0D小于1.0、大于1.0【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人体骨骼肌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2C3H6O3+能量【解答】
71、解:平静状态人体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吸收氧气的量与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等;剧烈运动时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剧烈运动时,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只来自有氧呼吸,吸收氧气与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等故选:B34下列关于无机盐和其他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B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C神经元细胞膜外K+的内流是形成动作电位的基础D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
72、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内环境之所以能保持PH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比如H2CO3/NaHCO3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解答】解:A、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刺激了呼吸中枢脑干,促进呼吸运动,A错误;B、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升高血糖,肌糖原不分解,B错误;C、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动作电位的基础,C错误;D、钠离子主要存在细胞外液,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D正确故选:D35如图为某病的发病原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病属于
73、人体免疫疾病中的自身免疫病B激素A能够促进垂体细胞代谢,使激素B合成增加C图中所示抗体和激素B对甲状腺的作用效应可能相同D使用免疫抑制剂能够有效缓解该病患者的病症【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分析图解可知,浆细胞(细胞甲)分泌产生的抗体能够与甲状腺细胞中的促甲状腺激素(激素B)的受体结合,从而阻碍甲状腺激素(激素A)的分泌,导致激素B分泌增多,该病属于自身免疫病【解答】解:A、分析图解可知,该病是抗体作用于自身组织细胞,导致自身组织损伤,因此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B、激素A表示甲状腺激素,该激素能够促进垂体的代谢,但是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B错误;C
74、、图中看出,抗体和促甲状腺激素都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上的受体,并且作用效果最终都是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C正确;D、使用免疫抑制剂能够降低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能够有效的缓解该病的病症,D正确故选:B36科学家研究赤霉素和矮壮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黄芩(一种药用植物)生长情况及其根细胞中黄酮类物质(主要药用成分)含量的影响把生长状态一致的幼苗平分为三组进行不同处理,26天后检测结果如表所示,由此可知()黄芩的生理指标对照组实验组处理喷施矮壮素喷施赤霉素株高(cm) 20.540 21.46027.520地上部分重量(g) 0.295 0.3820.364地下部分重量(g)0.100 0.053
75、0.047根样品中黄酮类成分含量(mg/g)210.450 146.293209.270A外源喷施赤霉素比黄芩合成的赤霉素对植株增高更有效B矮壮素对提高黄芩光合作用强度的效果要明显好于赤霉素C矮壮素对黄芩产生黄酮类成分不利,赤霉素有利D施用矮壮素和赤霉素不利于黄芩根的生长【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分析表格:表中表示赤霉素和矮壮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黄芩(一种药用植物)生长情况及其根细胞中黄酮类物质(主要药用成分)含量的影响,可见喷施矮壮素和赤霉素都会使株高增高,使地上部分重量增重,但会使地下部分重量减轻,且使根样品中黄酮类成分含量较少据此答题【解答】解:A、本题没有只喷施外源赤霉素的实验组
76、,无法得出该结论,A错误;B、由表格数据可知,矮壮素、赤霉素对提高黄芩光合作用强度的效果没有显著差异,B错误;C、喷施矮壮素和赤霉素都会导致黄酮类成分减少,因此矮壮素和赤霉素都对黄芩生产黄酮类成分不利,C错误;D、由表格数据可知,施用矮壮素和赤霉素地下部分重量均减轻,不利于黄芩根的生长,D正确故选:D37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如图表示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0a年,种群数量增加,其年龄组成是增长型Bab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Cbc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增长Dc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增长【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种群的特征
77、【分析】1、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应为:nt=n0t(n0: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时间;nt:t年后种群数量;:增长的倍数2、0a年,值为1,所以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是稳定型;ab年,值在减小,所以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bc年,值增加到2,种群数量先减少后增加;c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增长,值只有在先增加后不断减小为0,种群才呈“S”型增长【解答】解:A、据图分析:0a年,=1,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是稳定型,A错误;B、ab年,1,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B正确;C、bc年,增加到2,种群数量先减少后增加,“J”型增长的种群增长率不变,C
78、错误;D、cd年,=2,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增长,值只有在先增加后不断减小为0,种群才呈“S”型增长,D错误故选:B38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土壤小动物收集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收集器设计的原理之一是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的习性B利用该装置可以收集到全部土壤小动物,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C在放置土样时最好让土样充满漏斗D利用该收集器进行土壤小动物丰富度调查的方法属于样方法【考点】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分析】采集的原理应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暗、避高温、趋湿的生活习性,灯罩的功能是为了保证更多的光线和热量集中到土壤样品,一些小动物正是通过金属筛网向下移动进入广口瓶的,广口瓶中
79、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据此解答【解答】解:A、采集的原理应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暗、避高温、趋湿的生活习性,A正确;B、利用该装置可以收集到大部分土壤小动物,B错误;C、为了使空气流通,土壤与花盆壁之间要留一定的空隙,C错误;D、利用该收集器进行土壤小动物丰富度调查的方法属于取样器取样法,D错误故选:A39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学方面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
80、自己的消耗标准【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和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解答】解: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A正确;B、能量不能反复利用,B错误;C、“退耕还林、还草”是提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C正确;D、人类应以保
81、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D正确故选:B40念珠藻是一种可以食用的蓝藻,其细胞中含有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下列有关念珠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念珠藻属于生产者,其因没有细胞壁所以不是真核生物B提取和分离念珠藻中的色素时,能够得四条色素带C念珠藻的生态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禁止采挖念珠藻属于对生物多样性进行的易地保护【考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分析】蓝藻是一类藻类的统称,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常见的蓝藻有蓝球藻(色球藻)、念珠藻、颤藻、发菜等蓝藻都为单细胞生物,以细胞群形式出现时才容易看见,也就是我们通常见到的“水华
82、”【解答】解:A、念珠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其因没有核膜所以不是真核生物,A错误;B、念珠藻是一种蓝藻,只有藻蓝素和叶绿素,B错误;C、念珠藻的生态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正确;D、禁止采挖念珠藻属于对生物多样性进行的就地保护,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共50分)41灰尘会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多方面影响,请分析相关问题:(1)蒙尘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光反应阶段速率会下降,一方面是因为灰尘中重金属被植物富集后会破坏叶肉细胞中的叶绿素,使叶片变黄;另一方面小颗粒灰尘会粘附在叶片的表皮层,一定程度阻碍了色素对光能(太阳能)的吸收(2)灰尘阻塞气孔引起叶肉细胞间隙二氧化碳浓度下降,直
83、接导致叶肉细胞中C3的合成速率下降(3)灰尘中富含N、P,在茎、叶上的积累为一些微小植物如苔藓等的生长提供了条件植物与其叶片上附着生长的苔藓不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寄生关系(4)城市绿化植被种类较多,不仅美观,更能吸尘净化空气,这些植被在空间配置上具有垂直和水平结构修剪整形可提高绿化面积,这主要是调整了生长素(填植物激素)的作用效果【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群落的结构特征;种间关系【分析】1、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灰尘可以破坏叶绿素的结构,同时阻碍光能的吸收和气体的交换2、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
84、生物为食;寄生: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3、群落的结构特征(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陆生群落、水生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光照、温度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的影响(2)水平结构: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即空间的非均一性,使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形成了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解答】解:(1)绿色植物叶片的可以灰尘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灰尘中重金属被植物富集后会破坏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叶片变黄;另一方面小颗粒灰尘会粘附在叶片的表皮层,一定程
85、度的阻碍了色素对光能的吸收(2)灰尘可以阻塞叶片上气孔引起叶肉细胞间隙二氧化碳浓度下降,二氧化碳的固定减弱,三碳化合物的合成速率降低(3)植物叶片上附着生长的苔藓以灰尘中的物质为营养物质,其与叶片的关系不属于寄生关系(4)城市绿化植被种类较多,不仅美观,更能吸尘净化空气,这些植被在空间配置上具有垂直和水平结构修剪整形可提高绿化面积,这主要是调整了生长素的作用效果故答案为:(1)光 叶绿素 光能(太阳能)(2)二氧化碳 C3(3)不属于(4)垂直和水平 生长素42关于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现在最流行的是淀粉样蛋白(A)假说该假说认为由于A“漏出”细胞膜,异致周围的神经
86、细胞膜和线粒体膜的损伤,神经纤维缠结(1)由题意可知,A可通过胞吐方式“漏出”神经细跑,会引起周围的神经细胞突触小体中乙酰胆碱的(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合成和释放量减少,使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速率变慢,从而使AD病患者表现出记忆障(2)AD病患者伴有神经纤维缠结这一异常细胞状态,会影响到兴奋的传导若缠结点在图中的b(填“a”、“b”或“c”)处时,刺激产生的兴奋不会引起d处电位的变化(3)AD病患者会出现大量记忆性神经元数目减少的现象,据研究是由于体液中的噬细胞吞噬引起的,这是非特异性免疫(填“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执行功能的结果在显微镜下观察病人的神经细胞,会发现细胞
87、核出现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等细胞衰老的特征【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1、根据题意分析可知:AD病人的神经细胞外淀粉样蛋白(A)沉积后,会损伤周围的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和线粒体膜,导致神经细胞受损,不能正常传导兴奋而发病2、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与膜外侧的电流传导方向相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信号由电信号转
88、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解答】解:(1)淀粉样蛋白(A)分泌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吐,由于病变个体中A的沉积使突触小体中线粒体损伤,细胞提供的能量减少,引起乙酰胆碱(一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量减少,导致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速率减慢病人表现出记忆障碍(2)缠结点在图中的b处时,b神经细胞膜和线粒体膜的损伤,所以在a处刺激,兴奋不能由abd,又因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兴奋也不能从acd(3)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为非特异性免疫细胞衰老的特征: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等故答案为:(1)胞吐 减少 变慢(2)b(3)非特异性免疫 增大
89、内折43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病患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回答列问题:(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免疫功能下降(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抗原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迅速增值分化,大量分泌抗体,从而引起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到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需要消耗能量、能运输生物大分子等(答出两点即可)【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
90、用【分析】1、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是T淋巴细胞,体液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是B淋巴细胞;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防御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2、体液免疫的过程:病原体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呈递给T细胞,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将抗原消灭;当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记忆细胞会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进行免疫应答【解答】解:(1)由题意知,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病毒甲破坏B细胞,同时使T细胞功能下降,因此动物乙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降低,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2)接种疫苗进行免疫预防的过程中,
91、疫苗属于抗原物质,可以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的功能是在抗体消失后很长时间保持对该抗原的记忆功能,当病毒甲再次感染机体时,可以刺激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将病毒消灭,避免人体发病(3)胞吞和胞吐属于非跨膜运输,不是跨膜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能运输生物大分子,运输过程中形成囊泡故答案为:(1)免疫功能下降(2)抗原 浆细胞 迅速增值分化,大量分泌抗体(3)需要消耗能量 能运输生物大分子等 运输过程中形成囊泡44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湿地,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湿地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表年龄+1+ 2+3+4+
92、5+6+ 7+8+9+10+11+12个体数92187121706962637264554239264注:表中“1+”表示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回答下列问题:(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研究表明:该生物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人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成个体数的比例为1:1=1,由此可推测该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稳定(2)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可控制某人侵害虫种群密度,如用(E)2壬烯醇诱捕害虫丽金龟该物质属于化学信息(3)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后,生物种类贫乏要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在无机
93、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首先应增加生产者的种类及数量【考点】种群的特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种群的年龄组成:(1)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2)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数目接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3)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解答】解:(1)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增长型、衰退型、稳定型三种类型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
94、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92+187+121):(70+69+62+63+72+64):(55+42+39+264)=400:420:4001:1:1,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保持稳定(2)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可控制某人侵害虫种群密度,如用(E)2壬烯醇诱捕害虫丽金龟该物质属于化学信息(3)湿地生态恢复工程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如废水处理、点源和非点源污染控制、土地处理工程,植物物种的引进种植,及建立缓冲带等,使受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所以恢复生态系统首先应增加生产者的种类及数量,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
95、 稳定性增强故答案为:(1)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1:1=1 稳定(2)化学(3)生产者45如图是某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2)流入该图中细菌等分解者的能量来自于动植物遗体中的化学能、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在该河流的AB段上,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藻类数量减少,产生的氧气减少;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溶解氧随有机物被细菌分解而大量消耗(3)图中NH4+等无机
96、盐离子和藻类变化曲线表明,该生态系统中存在负反馈调节作用,相对于海洋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恢复力、稳定性【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分析图示:污水排放进入河流,在该河的AB段,藻类减少,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溶解氧大量消耗,BC段,藻类大量繁殖,通过光合作用释放O2,有机物减少,需氧型细菌数量下降,因而对溶解氧的消耗量减少水中溶解氧含量逐渐恢复【解答】解:(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2)流入该
97、图中细菌等分解者的能量来自于动植物的遗体、遗物中的化学能和污水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图中看出,在该河流的AB段上,藻类呈上升趋势,藻类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同时水体中有机物减少,需氧型细菌数量下降,因而对溶解氧的消耗量减少,导致水中溶解氧含量逐渐恢复(3)图中NH4+等无机盐离子和藻类变化曲线表明,该生态系统中存在负反馈调节,相对于海洋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恢复力稳定性故答案为:(1)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 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 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2)动植物遗体中的化学能、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 藻类数量减少,产生的氧气减少;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溶解氧随有机物被细菌分解而大量消耗(答案合理即可)(3)负反馈 恢复力2016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