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北省襄阳五中、夷陵中学、钟祥一中三校2020届高三生物6月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97839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襄阳五中、夷陵中学、钟祥一中三校2020届高三生物6月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湖北省襄阳五中、夷陵中学、钟祥一中三校2020届高三生物6月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湖北省襄阳五中、夷陵中学、钟祥一中三校2020届高三生物6月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湖北省襄阳五中、夷陵中学、钟祥一中三校2020届高三生物6月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湖北省襄阳五中、夷陵中学、钟祥一中三校2020届高三生物6月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湖北省襄阳五中、夷陵中学、钟祥一中三校2020届高三生物6月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湖北省襄阳五中、夷陵中学、钟祥一中三校2020届高三生物6月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湖北省襄阳五中、夷陵中学、钟祥一中三校2020届高三生物6月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湖北省襄阳五中、夷陵中学、钟祥一中三校2020届高三生物6月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湖北省襄阳五中、夷陵中学、钟祥一中三校2020届高三生物6月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湖北省襄阳五中、夷陵中学、钟祥一中三校2020届高三生物6月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湖北省襄阳五中、夷陵中学、钟祥一中三校2020届高三生物6月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湖北省襄阳五中、夷陵中学、钟祥一中三校2020届高三生物6月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湖北省襄阳五中、夷陵中学、钟祥一中三校2020届高三生物6月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湖北省襄阳五中、夷陵中学、钟祥一中三校2020届高三生物6月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湖北省襄阳五中、夷陵中学、钟祥一中三校2020届高三生物6月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1.在适宜的条件下,将丽藻培养在含NH4NO3的完全营养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营养液中NH4+和NO3的含量不变,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 NH4+和NO3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根细胞B. NH4NO3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根吸收C. 植物需要N元素,但NH4+和NO3没有被吸收D. 温度升高会促进丽藻对NH4+和NO3的吸收【答案】B【解析】【分析】丽藻细胞吸收NH4+和NO3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在适宜的条件下,丽藻从完全营养液中吸收矿质元素的同时也吸收水分,如果吸收水和吸收各种矿质离子的比例恰当,NH4和NO3的

2、含量可能出现不变的现象。【详解】A、植物需要吸收NH4和NO3,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根细胞,A错误;B、 NH4NO3必须溶解在水中,以NH4和NO3形式被细胞吸收,B正确;C、植物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NH4+和NO3,C错误;D、一定条件下,温度升高可能会导致酶的活性下降,能量供应减少,因此会减少对NH4和NO3的主动吸收,D错误。故选B。2.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B. 细胞器都含蛋白质,细胞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C. 细胞分化过程中,不同细胞中表达的基因完全不同D. 端粒学说和自由基学说揭示了细胞癌变的2个可能原因【答案

3、】B【解析】【分析】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2、细胞衰老的自由基学说是美国科学家Harman 1955年提出的,核心内容有三条:(1)衰老是由自由基对细胞成分的有害进攻造成的;(2)这里所说的自由基,主要就是氧自由基,因此衰老的自由基理论,其实质就是衰老的氧自由基理论;(3)维持体内适当水平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水平可以延长寿命和推迟衰老。3、细胞衰老端粒学说是目前为大家普遍接受的用来解释细胞衰老机制的一种学说。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序列

4、DNA,每次分裂后会缩短一截。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加,截短的部分会逐渐向内延伸。在端粒DNA序列被截短后,端粒内侧的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就会受到损伤,结果使细胞活动渐趋异常。【详解】A、生物体内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但生物体内的化合物不一定在无机自然界找到,A错误;B、细胞器都含蛋白质,细胞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B正确;C、细胞分化导致不同细胞中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如呼吸酶基因均表达,C错误;D、端粒学说和自由基学说揭示了细胞衰老的2个可能原因,D错误。故选B。3.已知等位基因D、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让种群中基因型为Dd的个体相互交配,所获得的子代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下列

5、解释合理的是A. 基因D对基因d为不完全显性B. 含显性基因的精子或卵细胞存在致死现象C. 种群中存在显性杂合致死现象D. 雌雄亲本均产生了2种生活力相同的配子【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A、若基因D对基因d为不完全显性,则子代中性状分离比为1:2:1,A错误;B、若含D基因的精子致死,则父本只提供含d的基因,与母本产生的两种卵细胞(D:d=1:1)结合,产生的子代Dd:dd=1:1,B正确;C、若种群中存在显性杂合致死

6、现象,则不可能存在Dd的个体,C错误;D、雌雄亲本均产生了2种生活力相同的配子,则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D错误。故选B。4.科学家们研究了果蝇的一条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如图甲,后来又发现了该条染色体的两种类型乙、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染色体上控制白眼、红宝石眼、朱红眼、深红眼的基因属于等位基因B. 个体发育中,一个受精卵中该条染色体上所有眼色基因都得到了表达C. 与甲相比,乙没有改变染色体的结构D. 与甲相比,乙、丙均发生了突变【答案】D【解析】【分析】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DNA中蕴含了大量遗传信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

7、排列。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详解】A、图甲中,控制白眼、红宝石眼、朱红眼、深红眼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不属于等位基因,A错误;B、个体发育中,一个受精卵上一条染色体上的眼色基因会选择性表达,不会都表达,B错误;C、由图示可知,与甲相比,乙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了改变,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C错误;D、由图示可知,与甲相比,乙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倒位,丙发生了基因突变(棒眼基因突变为球眼基因),即乙、丙均发生了突变,D正确。故选D。

8、5.将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神经纤维膜外的a、c两点,c点所在部位的膜已损伤,其余部位均正常,如图为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兴奋传到b点时电流计的指针将向左侧偏转B. 损伤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C. 兴奋的产生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改变有关D. 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答案】A【解析】【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刺激处于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细胞膜内外的电位是外正内负,产生兴奋时转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详解】A、当在a点左侧给予刺激时,a点先发生电位变化,膜外由正变为负,当传至b点时,a点又恢复为正电位,而此时c点由于受损仍

9、为负电位,故兴奋传到b点时记录仪的指针将向右侧偏转,A错误;B、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膜外(a、c两点)为正电位,指针应不偏转,但从图中可以看出,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指针向右侧偏转,说明c点为负电位,由此推测被损伤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B正确;C、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大量内流,产生兴奋,C正确;D、根据刺激前后记录仪指针的偏转情况可推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D正确。故选A。6.某兴趣小组研究放牧对某地高寒草甸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调查物种丰富度时,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取平均值B. 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该地

10、区植物物种丰富度呈下降趋势C. 过度放牧会导致高寒草甸退化,使其物质循环速度减慢。D. 即便维持牧草和放牧数量的适宜比例,高寒草甸依然发生着演替【答案】A【解析】【分析】该小组研究的是放牧对某地高寒草甸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影响,自变量为放牧强度,因变量为植物物种丰富度,根据柱状图可知,从2010年到2012年,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该地区植物物种丰富度呈下降趋势。【详解】A、调查物种丰富度时,是对物种数目调查,应该全部统计,不能对采集到的数据取平均值,A错误;B、由分析可知,从2010年到2012年,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该地区植物物种丰富度呈下降趋势,B正确;C、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场的草被过度采食,而

11、草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生产者,生产者大量减少使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减少,必然导致其他消费者的食物来源减少,进而导致物种丰富度降低,高寒草甸退化,草甸的生态功能下降,C正确;D、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维持牧草和放牧数量的适宜比例,能保证高寒草甸的健康发展,但该地的群落依旧会发生演替,D正确。故选A。7.HIV能特异性感染细胞表面有X的辅助性T细胞,因而推测X是HIV的受体。为研究HIV感染辅助性T细胞的机理,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完善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材料与用具:HIV,人X阳性的辅助性T细胞,抗X的单抗(单克隆抗体),血清抗体(含抗X的抗体),小鼠X阳性的辅助性

12、T细胞,人Y(化学因子受体)的配体Z,细胞培养液,卡氏瓶等。(要求与说明:细胞感染率的具体测定方法及过程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配体指对受体具有识别能力并能与之结合的物质,单抗特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1)为证明X是HIV的受体,请完善实验思路。实验思路:实验分组(甲为对照组)HIV人X阳性辅助性T细胞抗X单抗血清抗体甲组+乙组丙组(用“+”表示加入,空格表示不加)_测定各组的细胞感染率。(2)小鼠含有X阳性的辅助性T细胞但是小鼠的X不能和HIV结合。为了进一步研究人的X是HIV结合所需要的,但HIV感染细胞需要Y的帮助,完善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在小鼠T细胞中表达人的X基因,_。在小鼠T细

13、胞中同时表达人的X基因和人的Y基因,_。在小鼠T细胞中同时表达人的X基因和人的Y基因,_中培养,HIV的感染被干扰。【答案】 (1). HIV人X阳性的辅助性T细胞抗X单抗血清抗体甲组+乙组+丙组+ (2). HIV 可以与细胞结合,但是不能感染细胞 (3). HIV 可以感染细胞 (4). 细胞在含有人Y的配体Z的培养液【解析】【分析】1、为证明X是HIV的受体,其实验原理是:HIV能特异性感染人X阳性的辅助性T细胞;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导致X的生物活性减弱甚至丧失。可见,实验的自变量为抗体的种类,因变量是各组细胞感染率,其它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因素均为无关变量,应控制相同且适宜。2、X基因表

14、达后,可使X阴性的辅助性T细胞转为X阳性的辅助性T细胞。3、分析题文描述:人的X能和HIV结合,小鼠的X不能和HIV结合,但HIV感染细胞需要人Y的帮助。【详解】(1)为证明X是HIV的受体,其实验的自变量为抗体的种类,因变量是各组细胞感染率。据此,依据实验设计遵循的等量性原则与单一变量原则等可推知:应将实验分为三组。各组加入的实验材料如下表所示:HIV人X阳性的辅助性T细胞抗X单抗血清抗体甲组+乙组+丙组+(2)在小鼠T细胞中表达人的X基因,小鼠T细胞表面会有人的X存在,但没有Y的帮助,所以HIV 可以与细胞结合,但是不能感染细胞。在小鼠T细胞中同时表达人的X基因和人的Y基因,则小鼠T细胞表

15、面会有人的X存在,且有人的Y的帮助,因此HIV 可以感染细胞。在小鼠T细胞中同时表达人的X基因和人的Y基因,虽然小鼠T细胞表面会有人的X存在,且有人的Y的帮助,但是细胞在含有人Y 的配体Z 的培养液中培养,会导致HIV的感染被干扰。【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验证实验的实验设计程序及其对实验结果预测与分析。要解决该问题,需要准确定位实验目的,进而明辨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再结合实验设计应遵循的相关原则和题意呈现的信息进行答题。8.正常土壤的土壤溶液盐分含量约为2 g/kg,盐碱化越高的土壤,土壤溶液盐分含量越高。土地盐碱化已成为全球性问题,选育耐盐作物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意义。某研究小组将A、B两

16、个品种的小麦植株各均分为3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光照等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组别一二三四五六小麦品种AAABBB土壤盐分含量/gkg-1259259CO2吸收速率/umolm-2s-124.423.317.326.123.016.6(1)随着土壤溶液盐分含量的升高,两品种小麦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逐渐降低,是由于_。(2)实验环境下,_(填A或B)品种小麦更耐盐,原因是_。(3)依据本实验,_(填能或不能)判断在盐分含量为9 gkg-1的土壤中,A品种小麦的粮食产量更高,理由是_。【答案】 (1). 根系吸水减少,导致叶片的部分气孔关闭,所以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降低 (2). A (3). 随

17、着土壤溶液盐分含量的升高,A品种小麦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幅度较小 (4). 不能 (5). A品种小麦在实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较高,但是呼吸速率未知,故全天积累的有机物不一定多【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自变量是土壤溶液盐分含量和小麦品种,因变量是二氧化碳吸收速率即净光合速率。随着土壤溶液盐分含量的升高,两个小麦品种二氧化碳吸收速率均出现下降,B品种下降幅度更大。【详解】(1)两个品种的小麦随着土壤溶液盐分含量的升高,根系吸水减少,导致叶片的部分气孔关闭,所以CO2吸收速率降低。(2)表中数据显示,实验环境下,随着土壤溶液盐分含量升高,A品种小麦二氧化碳吸收速率(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幅度较小,

18、B品种二氧化碳吸收速率(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更大,故A品种小麦更耐盐。 (3)本实验中,在盐分含量为9gkg-1的土壤中,A品种小麦的净光合速率为17.3 umolm-2s-1,B品种小麦的净光合速率为16.6 umolm-2s-1。两者相比A品种小麦在实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较高,由于呼吸速率未知,全天积累的有机物不一定多,故不能确定A品种的粮食产量更高。【点睛】本题以盐碱地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为情境,考查学生利用生物学原理,分析实验结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植物全天有机物积累量=光照时间净光合速率(24光照时间)呼吸速率。因为题中呼吸速率未知,所以无法计算出有机物

19、积累量。9.园林建筑是传统中国文化的一种艺术形式,受“礼乐”文化的影响很深,通过地形、山水、建筑群、花木等作为载体衬托出人类主体的精神文化,请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园林建筑中生物既有本地常见的品种,又可引入外来的奇珍异宝,但引种时在考虑生物自身的特点的同时,还要考虑对当地生物及环境的影响,避免造成当地_的降低。(2)景观建筑修建时,小桥桥基、假山往往打洞,避免建筑物出现,导致生物出现_,从而导致对原有物种造成影响。(3)园艺设计时不同物种高低有致,相得益彰,有时还要形成各种特殊的图案,体现了群落的_,在满足观赏需要的同时,可以提高对_的利用率,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20、其中很多生物除观赏外,还可以供人们进行生态等科研研究,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4)很多园林今天已有百年历史,面貌在原有基础上已大为改变,除了环境的改变,还发生_演替现象,这其中除了自然环境及生物的变化,还主要受到了_的影响。【答案】 (1). 生物多样性 (2). 地理隔离 (3). 空间结构 (4). 资源 (5). 直接价值 (6). 次生演替 (7). 人类活动【解析】【分析】1、垂直结构指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许多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也有分层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水平方向上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光照变化等造成群落中各

21、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详解】(1)外来物种引入要慎重,避免造成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降低。因为外来物种在引入地初期,如果环境条件适宜,没有天敌,种群增长会类似于J型曲线,可能会使当地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降低引入地的物种多样性。(2)建筑物的修建可能造成生物出现地理隔离,影响同种生物不同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从而影响到原有的物种。(3)不同物种高低有致体现垂直结构,

22、形成各种特殊图案,体现水平结构,所以综合二者,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的形成有利于提高生物对资源的利用率,生物用于科研研究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4)园林发展的过程中除了环境的改变,该地还会发生群落的次生演替,因为园林改造过程中原有的土壤基本保留,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这其中除了自然环境和生物自身的影响外,还主要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生物进化、群落结构、群落演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意在考查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掌握群落结构的种类,理解群落演替的类型,掌握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难

23、度不大。10.某二倍体植物非糯性与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核基因W和w控制。该植物叶的颜色受核基因和质基因(受精卵的质基因全部来自于卵细胞)共同控制(如图)。核基因G控制花斑叶,g控制绿叶。质基因为Y时,叶片为花斑叶;质基因为N时,叶片为绿色。细胞核或细胞质有花斑叶基因时叶片为花斑叶,但G基因和Y基因同时存在时,由于产物相互干扰,最终均不能发挥作用,叶片为绿色。(1)该植物同源四倍体种子大、产量高,获得同源四倍体的常用方法是_。将纯合的同源四倍体非糯性与糯性杂交,F2代个体非糯性与糯性的比例接近35:1,请解释F2代个体非糯性与糯性的比例接近35:1的原因_。(2)花斑叶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为_

24、。(3)育种工作者在种植绿叶品系N(gg)时,偶然发现了一株花斑叶植株,假设为单个基因突变所致,请设计实验探究该花斑叶植株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及其基因型。请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_。【答案】 (1). 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2). F1(WWww)产生三种配子,其比例为WW:Ww:ww=1:4:1 (3). N(GG)、N(Gg)、Y(gg) (4). 用该植株与绿叶品系N(gg)做正反交实验,统计子代的表现性及比例。若该植株为母本时后代均为花斑叶,做父本时后代均为绿叶,则为质基因突变,该植株基因型为Y(gg);若后代一半花斑叶,一半绿叶,则为核基因突变,该植株基因型为N(

25、Gg)【解析】【分析】质基因:存在于细胞质中的基因称为质基因,质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而是表现为母系遗传的特性。题意分析,植物的叶色受核基因和质基因共同控制。核基因G控制花斑叶,g控制绿叶。质基因为Y时,叶片为花斑叶;质基因为N时,叶片为绿色。且G基因和Y基因同时存在时,由于产物相互干扰,最终均不能发挥作用,叶片为绿色,因此可知表现为绿叶的基因型为N(gg )、Y(Gg)、Y(GG),表现为花斑叶的基因型为N(GG)、N(Gg)、Y(gg)。【详解】(1)多倍体育种常用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以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进而获得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植株,

26、因此本题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二倍体种子或幼苗。纯合的非糯性同源四倍体的基因型为WW WW,而糯性同源四倍体的基因型为wwww,二者杂交获得F1的基因型为WWww,由于F1能产生三种配子,且比例为WW:Ww:ww=1:4:1,因此(列出棋盘即可),F1自交获得F2中个体的非糯性与糯性的比例接近35:1。(2)结合题意分析可知,花斑叶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为N(GG)、N(Gg)、Y(gg)。(3)育种工作者在种植绿叶品系N(gg)时,偶然发现了一株花斑叶植株,若为单个基因突变所致,则该花斑叶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为N(Gg)和Y(gg),为此设计实验如下:让该植株与绿叶品系N(gg)做正反交实验,统计子

27、代的表现性及比例。若为质基因突变,则该植株基因型为Y(gg),杂交结果为:该植株为母本时后代均为花斑叶,做父本时后代均为绿叶;若为核基因突变,则该植株基因型为N(Gg),则杂交结果为:后代一半花斑叶,一半绿叶。【点睛】认真读题并能提取有用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多倍体育种的操作要点以及多倍体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11.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市售一种含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使用的最适温度,设计了相关实验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1)与普通洗衣粉相比,该洗衣粉可以很好地清除衣物的血渍和奶渍,主要是因为_。包装袋上注明”切勿用于丝质及

28、羊毛衣料”。你认为原因是_。(2)由图可知,在0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为零。但当温度回到最适温度时,能恢复催化能力的温度是0。原因是_。(3)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直接测定_(指标)来表示该洗衣粉中酶的催化效率。为缩短反应的时间,你认为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4)生产碱性蛋白质酶成本高,目前可以采用_技术多次重复使用酶以降低成本。该技术常使用方法是化学结合法和_。【答案】 (1). 碱性蛋白酶能水解血渍和奶渍中蛋白质 (2). 丝质及羊毛衣料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会被碱性蛋白酶破坏 (3). 0时酶活性很低,但酶结构没有被破坏,75时酶结构遭破坏 (4). 蛋白质块存在时间的长短 (5). 提高

29、酶的浓度(或“将蛋白块切的更小些,以增加蛋白酶和蛋白质的接触面积”) (6). 固定化酶 (7). 物理吸附法【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加酶洗衣粉催化效率在45最高,酶在高温下变性失活,即使恢复到适宜温度,也不会具有活性;丝质及羊毛衣料实质是蛋白质,含蛋白酶的洗衣粉会使其分解,所以不能使用加酶洗衣粉;影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因素有水温、水量、水质、洗衣粉的用量、浸泡时间和洗涤的时间等。【详解】(1)与普通洗衣粉相比,该洗衣粉可以很好地清除衣物的血渍和奶渍,主要是因为碱性蛋白酶能水解血渍和奶渍中蛋白质。包装袋上注明”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原因是丝质及羊毛衣料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会被碱性蛋白酶

30、破坏。(2)由图可知,在0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为零,但当温度回到最适温度时,能恢复催化能力的温度是0,原因是0时酶活性很低,但酶结构没有被破坏,75时酶结构遭破坏。(3)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直接测定蛋白质块存在时间的长短来表示该洗衣粉中酶的催化效率。为缩短反应的时间,可通过提高酶的浓度或将蛋白块切的更小些,以增加蛋白酶和蛋白质的接触面积来实现。(4)生产碱性蛋白质酶成本高,目前可以采用固定化酶技术多次重复使用酶以降低成本。该技术常使用方法是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加酶洗衣粉使用的最适温度,意在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掌握程度,把握知识点间内在联系综合运用能

31、力。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现有重组质粒甲(共含2686个碱基对,不含T-DNA)和乙,为避免基因反接,研究人员用限制酶和切割重组质粒甲、乙,再利用所得片段构建了重组质粒丙(下图所示),然后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丙导入胡萝卜愈伤组织细胞。培养后得到转VP1基因胡萝卜植株。请回答:(1)构建重组质粒丙的目的是将VP1基因插入到_中,从而使VP1基因进入植物细胞后,能整合到染色体的DNA上。利用重组质粒甲、乙构建丙的过程中,用到的工具酶是_。(2)将重组质粒甲、乙和丙进行分组,每组只含其中一种重组质粒,同时用限制酶和切割,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切割后所得DNA片段的情况第1组只得到含有214

32、6和540个碱基对的2种DNA片段第2组只得到含有540和12400个碱基对的2种DNA片段第3组只得到含有12400和1000个碱基对的2种DNA片段切割前,重组质粒甲含有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限制酶在重组质粒甲中有_个切割位点,表中第_组是切割重组质粒丙的结果。(3)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无菌操作,因此对外植体(离体的组织块)要进行_处理。用于培养外植体的培养基不适用于培养胚状体,原因是_。【答案】 (1). T-DNA (2).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3). 0 (4). 1 (5). 2 (6). 消毒 (7). 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含量比例有所不同【解

33、析】【分析】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包括: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通过DNA合成仪人工合成。基因表达载体由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等组成。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通常利用显微注射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通常用农杆菌转化法,此外还有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通常用感受态细胞法。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为分子水平和个体水平,前者包括DNA分子杂交、分子杂交、抗原抗体杂交法,后者进行个体水平检测如抗虫抗病接种实验。【详解】(1)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

34、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由图示可知,重组质粒甲上有目的基因VP1,没有T-DNA,重组质粒乙上含有T-DNA,因此构建重组质粒丙的目的是将VP1基因插入到T-DNA中,从而使VP1基因进入植物细胞后,能整合到染色体的DNA上,使目的基因的遗传特性得以稳定维持和表达。构建重组质粒过程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2)重组质粒甲属于环状DNA分子,含2686个碱基对,在切割前含有0个游离的磷酸基团。由于每组只含其中一种重组质粒,重组质粒丙由重组质粒甲、乙拼接而成,根据表格中切割后的片段碱基数可推得,第1组为重组质粒甲、第2组为重组质粒丙、第3组为重组质粒乙,由于第1组重组质粒甲被限制酶、切割后只得到含有2146和540个碱基对的2种DNA片段,则限制酶在重组质粒甲中只有1个切点。(3)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无菌操作,因此对外植体要进行消毒处理。用于培养外植体的培养基不适用于培养胚状体,原因是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激素的种类和含量比例有所不同,前者利于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后者利于再分化形成胚状体。【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识记和应用,明确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是解题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