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参考答案一、1、B(3分)2、C (3分) 3、D (3分) 4、D (3分) 5(1)D(2分) (2)A(2分) (3)菩提祖师 如意金箍棒 孙行者 斗战胜佛(4分)6、(8分)(1)秋风萧瑟 (2)断肠人在天涯(3)影入平羌江水流 (4)回乐烽前沙似雪(5)海日生残夜 (6)我寄愁心与明月(7)遥怜故园菊 (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 阅读理解(52分)(一)古诗赏析(9分)7、(3分)绝句 ei 晖 飞 归 8. (3分)吟余小立阑干外9. (3分)答:因为诗人写
2、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用“点”比用“只”更形象。(二)10、(3分)B 11、(3分)略(三)12(3分)A(约定) B(攻克)C(完,没有了)源:ZXXK13(3分)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解析】用了四条或四条以上“/”,本题给0分。用了13条“/”,每对1处给1分。 14(3分)赞成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的可贵之处在于讲信用(恪守诚信)(2分)。因为讲信用才能不战而胜,“攻原”得卫(1分)。反对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错在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不能随机而变)(2分)。因为“原三日即下矣”(或“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如果他一鼓作气,就能攻下原国
3、(1分)。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这样做有利有弊(1分)。利在讲信用,“攻原”得卫(1分);弊在墨守成规,功亏一篑(1分)。(或者:利在讲信用,得人心(1分);弊在墨守成规,错失时机(得到原国,实属侥幸)(1分)。) 15. B(3分)【参考译文】晋文公攻打原国,携带了十天的粮食,于是和大夫约定在十天内收兵。到达原地十天,却没有攻下原国,文公鸣金后退,收兵离开原国。有个从原国都城中出来的人说:“原国三天内就可攻下了。”群臣近侍进谏说:“原国城内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耗尽了,君主暂且等一等吧。”文公说:“我和大夫约定十天,如果不离开的话,这是失掉了我的信用。(四)16、(3分)端砚以石
4、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而驰名于世(1分)用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端砚若佳,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用手按其砚心,砚心湛蓝墨绿,水气久久不干,故古人有呵气研墨之说。(2分)17、(3分)引用(1分) 引用张九成的诗赞美了端砚的奇特,语言精炼,含蓄典雅,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2分(五)18、(3分)掉钉 挤 洗、浸、润滑 19、(4分)外形有棱角,坚硬,变成圆润,光滑,坚硬,半透明,泛着淡淡的暗光,自身价值也由一文不值一粒砂变成了一棵世间罕见的珍珠,有永久的价值。 20(4分)读者 内容上把物与人紧密的联系起来了,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1、(4分)孕育了一棵具有永恒价值的珍珠,同时精神上获得了满足的慰籍。 22、(4分)略三、应用23、(5分)(1)“招领启示”的“示”错了,应该是“事”。另外,标题字号应大些。(2)内容不应详细说明钱数。(3)省略号应删除。(4)日期上面应署上联系人(5)联系人和日期都应靠右写。24、(活动一)(1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得不到有效的传承和发扬;青少年的成长就缺少食量;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就会有所缺失。(活动二)(2分)图1 、岩 图2、老舍 图3、势如破竹 图4、新浪(活动三)(2分)示例:在说话和写作中,要恰当的引用诗词名句,是语言富有内涵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