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同步课时训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97131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同步课时训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同步课时训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同步课时训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同步课时训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同步课时训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同步课时训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同步课时训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课 同步课时训练1.白寿彝曾对西周政治制度作如此评价:“从政治上讲,一国无二君;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祭主。”这表明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家国同构B.神权政治C.等级森严D.中央集权2.考古资料表明, 西周至春秋早期,各诸侯国甚至是一些相距遥远诸侯国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都与周王朝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此现象说明()A工官制实现了标准化器物生产 B周王以赏赐青铜器物笼络诸侯C宗法制注重同族文化的延承性 D分封制推动了中原文化的传播3.礼记中载:“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这主要反映了西周( )A.按地域分割政治权力B.宗法制与郡县制相结合C.维护嫡长子的特殊

2、地位D.天子为“天下共主”4.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敝将不可胜穷。”这段话意在揭示( )A.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B.嫡长子继承制是最好的权力交接制度C.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D.嫡长子继承制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5.周制同姓百世不通婚,这样,各国间同姓多是兄弟, 异姓多是甥舅,彼此都有血缘关系,可以增加相互间的联系。如周天子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这说明西周实行同姓不婚的实质是( )A.加强周天子同诸侯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合作B.保持周王室血统的纯正

3、性C.通过血缘宗法关系加强对诸侯国的控制D.确立长幼有序的宗法理念6.甲骨文记载,商代认为“帝是王的祖宗神,商王是帝的嫡系子孙”。这反映了商代( )A.王权借神权加强统治B.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C.权力向皇帝高度集中D.确立了“家天下”制度7.春秋公羊传中记载:“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適(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 母贵也。”这一做法( )A.遵循了周代宗法制度的精神实质B.严重地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C.是春秋时期宗法制度崩溃的表现D.表明太后左右了王位的继承8.中国通史中载: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侮慢王朝,等于不贡。诸侯不贡天子

4、,庶民也不贡诸侯,政治就乱了。其根本目的在于( )A.维护周天子的独尊地位B.重视诸侯的态度C.要求诸侯定期朝觐述职D.加强对诸侯的礼仪教化9.商王朝实行内外服制度。所谓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其君主接受商王的册封,大体服从商王的权威。所以商朝实际上是( )A.以商国为中心的方国联盟B.以商政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国家C.不同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D.有共同血缘关系的国家共同体10.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古汉字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下列甲骨文反映出的有关商朝政治状况的信息是()A.商朝社会阶级压迫非常残酷B.商朝统治者很迷信C.商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D

5、.商王权威大大超越了夏王11.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雒(洛)邑(今河南洛阳),逐渐出现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现象,甚至于一个诸侯国的大夫可以左右周王室的动向,即“陪臣执国命”。这种“礼崩乐坏”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家天下”局面瓦解B.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侵扰C.周王室日渐衰微D.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下降12. “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

6、切结合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礼记王制篇材料二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妾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力, 称其为大宗。其他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其他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中国政治制度史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2.材料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根据材料二,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3.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各有何积极作用?14.阅读下列材料,

7、回答问题。材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史记周本纪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下材料三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左传1.材料一中武王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受封的主要是哪些人?2.材料二说明周天子与诸侯之间有何关系?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诸侯对周天子有何义务。3.材料三反映出周天子与诸侯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

8、解析:答案:A解析: “一国无二君”“一庙无二祭主”表明的是家国同构的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末体现“神权”“等级森严”,故B.C项错误;中央集权与之不符,故D项错误。 2答案及解析:答案:D 3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由题中所给的“诸侯”“天子”“大夫”和“西周”等信息可以基本判断,本题考查的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以及与其有关的宗法制。结合材料中的“祖”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涉及祖先血缘关系的宗法制。根据宗法制的规定,祭祀天子祖宗的权利只有继承了天子之位的嫡长子可以享有,分封到地方做诸侯的、天子的其他儿子是没有此权利的。结合以上分析吋知,本题选C项。 4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王国维的观点是,立贤

9、能者为君优于立长者为君,量才干任用胜于凭资格任用,但最终还是没有实施这些较佳措施,是闪为担心这样做让人有借口轻易发起争端,从而产生更大的弊端。即作者指出了嫡长子继承制的不足之处,但是最后确定地认为嫡长子继承制的存在有比其弱点更加明显的优势(继承人的确定性不易引起权力纷争),故其出现及存在有历史的必然性,D项正确。材料的确指出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但这并非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B.C项说法错误。 5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由“同姓不婚知,这并非为了保持周王室血统的纯正性,B项错误;由“周天子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分析可知,周天子依靠血缘关系的扩展和宗法继承规则,使得诸侯国

10、大都控制在与周天子有着密切血缘关系的人手中,进而强化了对诸侯国的控制,因此C项正确; A.D项并非实质。 6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材料中认为商王是“帝”神之后裔,这神化了王权,加强了统治,故A项正确;B.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不符合史实,故本题选A项。 7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依据“立適(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桓何以贵?母贵也”可知,材料体现了周代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的精神实质,故本题选A项。B,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8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依据“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侮慢卫朝”“政治就乱了”分析可知,其目的是维护周天子的政治地位。B项为表面现象,C项在材

11、料中没有体现,D项为直接目的。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本题选A项。 9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中“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其君主接受商王的册封,大体服从商王的权威”等信息分析可知,商王控制的地区与周边方国控制的 地区有明显区別,这说明商王并未形成对方国的绝对控制,两者只是契约上的从属关系,商朝足一种相对松散的联盟,因此A项正确,D项错误;商朝时并未出现中央集权,B项错误;部落联盟出现在原始社会,C项错误。因此,本题选A项。 10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从材料信息“囚”“刑”等信息可以看出当时阶级压迫之残酷。 11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分封

12、制的瓦解。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统率和号令诸侯,统治阶级内部等级森严,即“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西周后期,王室日渐衰微,出现“礼崩乐坏”的现象,C项正确。“家天下”的局面形成于夏朝,沿袭到清朝,所以A项错误。B项不是主要原因。D 项与史实不符。 12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夏朝设秩宗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可知夏、商、西周时期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故C项正确A.B.D不符合题意13答案及解析:答案:1.分封制。2.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 3.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积极作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

13、当时的政治秩序,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解析: 14答案及解析:答案:1.制度:分封制。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2. 关系:诸侯为周王臣下,服从周王命令。 义务:保护周王室;忠于职守;镇守疆土;定期朝见天子,向天子述职3.变化:王室衰微,诸侯不尊天子。原因:在分封制下,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一些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周王室衰微,无力再控制诸侯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中的武王,齐鲁燕等信息可推断出武王实行的是分封制,结合所学可知其分封对象。第2问仔细研读材料二可知两者之间的关系;而结合材料二中的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和所学可知诸侯对天子的义务。第3问,由材料三中时王卒大败可知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势力壮大;原因则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进行归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