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08高考(历史)复习教案:专题1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罗洪钦).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967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8高考(历史)复习教案:专题1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罗洪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08高考(历史)复习教案:专题1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罗洪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08高考(历史)复习教案:专题1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罗洪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08高考(历史)复习教案:专题1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罗洪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08高考(历史)复习教案:专题1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罗洪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08高考(历史)复习教案:专题1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罗洪钦).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08高考(历史)复习教案:专题1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罗洪钦).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08高考(历史)复习教案:专题1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罗洪钦).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08高考(历史)复习教案:专题1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罗洪钦).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08高考(历史)复习教案:专题1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罗洪钦).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08高考(历史)复习教案:专题1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罗洪钦).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08高考(历史)复习教案:专题1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罗洪钦).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十二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知识梳理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主要历程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16 世纪到18 世纪中期,是工场手工业时期,也是世界市场的萌芽时期;18 世纪中后期到19 世纪中后期,是蒸汽时代,也是世界市场的扩展时期;19 世纪晚期到二战结束,是电气时代,也是世界市场最终确立时期;二战后尤其是冷战结束后,是信息时代,也是经济全球化时代。2.资本主义持续稳定经济发展的主要时期及其特征: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和德国是代表。一战之后至1929年,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化,以美国最为典型。20世纪50至70年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

2、展,联邦德国和日本速度最快。3. 资本主义经济思想:重商主义。自由主义: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为各私营企业发展消除了限制,但无法调整各企业间的无政府状态 。凯恩斯主义: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各方面干预经济。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规模经营和良性发展,但无法克服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4. 资本主义农业政策:英国圈地运动。法国大革命:君主立宪派-雅各宾派-拿破仑时代的土地政策。美国内战:宅地法-西部开发。俄国1861年改革:农奴与份地。日本明治维新的土地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的农业政策。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825年,在英国爆发

3、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857年,从美国开始爆发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1929至1933年,从美国开始爆发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20世纪70年代,中东国家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1.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确立原因: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丧失原因: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资本家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美德经济的迅速发展,超过英国。2.二战后初期,美国确立了世界经济霸权地位,形成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和贸易体系,日本、西欧受控于美国。原因:美国在向帝国

4、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发横财;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力量在战争中被削弱。3.二十世纪六七十年年代以后,出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原因:日本、西欧经济崛起,开始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美国经济实力则相对衰落。4.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原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出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亚洲、拉丁美洲出现一批新型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速度高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长速度,形成环太平洋经济区。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开始形成于新航路开辟后。原因是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早期殖民

5、扩张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2.初步形成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因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工业资产阶级对外强占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和地区被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其标志是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3.最终形成于二十世纪初。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高潮,世界被瓜分殆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1.经济全球化:含义: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竞争和制约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实质:发达

6、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贸易自由化体系的建立: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转,这一体制的确立大大促进国际经济的发展,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区域集团化:含义:是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达到绝非一国所能驾驭的程度,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和宏观上存在的分工,促使一些相邻的国家或地区在相互之问建立起一种较为稳定的经济联系,组成区域性的经济组织。组织: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三大经济区域集团。 重难点解析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备因素1.前提:一是社会稳定,战乱和政局动荡都会破坏经济发展;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三是资本

7、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2.条件:一是科技条件:三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充分证明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二是市场条件:市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当市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时,资本主义经济就充满生机和活力,如美国内战和德国统一后,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促使美德经济高速增长。三是资本条件:无论是资产阶级的原始积累时期还是资本主义飞速发展的时期,资本始终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普法战争中法国50亿法郎的巨额赔款,使法国缺乏更新设备和技术的资金;另一方面又使德国如虎添翼,从而导致两国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呈现截然不同的经济发展速度。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联系1西方世界经济现代化历程的

8、内部联系,包括西方世界经济现代化历程中不同阶段之间的联系(纵向联系)和同一阶段不同国家经济现代化之间的联系(横向联系)。(1)纵向联系。15 一16 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这一时期历史的主题是进行资本原始积累,为此各国都推行重商主义政策。18 世纪中期,资木已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工业革命的条件基本具备,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工业资产阶级主张废除重商主义的约束,提倡自由放任主义。19 世纪晚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垄断组织应运而生,促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形成。1929 一1933 年

9、,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表明自由放任主义已经无法适应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美、英、法等国开始施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十预和调节,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作为西方经济现代化的结果,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2) 横向联系。通过对西方国家经济现代化道路的比较,我们会发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工场手工业时期,荷兰商业繁荣一时;英国手工兀场业日益发达;法国工商业发达的程度在欧洲大陆首屈一指;俄国手工工场中使用农奴劳动;工业革命时期,英国首先实现工业化,成为世界

10、工厂;法国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二;美国作为后起之秀,发展迅猛;德意志工业革命受国家分裂的影响,虽有发展但难有突破;俄国和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和德国工业总产值超过英法而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俄国和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快,但仍然落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经济实力最为强大,日本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西欧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德国重新成为经济强国。经济大危机后,美、英、法和德国、日本、意大利走上不同的道路。2o 世纪50 年代到70 年代初,西欧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尤以联邦德国的发展最为迅速;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美国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

11、世界形成了美国、西欧和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2西方世界经济现代化历程的外部联系,即西方世界经济现代化历程与其他专题内容之间的联系,主要是指西方经济现代化与西方政治现代化、近代以来西方的科技文化、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关系和民族解放运动(包括中国近代以来的革命、改革和经济现代化)之间的联系。三、资本主义市场的规律认识1.市场的扩大促进科技革命的开展。科技革命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同时也加剧了各国对市场的争夺。2.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对外的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主义市场的逐步形成,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原料、资本和广阔的市

12、场条件,又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3.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动力,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冲击瓦解着东方各国旧的经济结构,促进了东方各国的近代化。也给东方各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东方的长期贫穷和落后,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四、经济全球化规律探究1.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从根本上讲,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13、主导的。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2.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关系:经济区域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起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3.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正面临空前的压力与挑战,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4.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入经济全球化是各国发展经济之路,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加入,趋利避害。高考导航考题举要一、选择题1.(2003年新课程文综)19世纪末,英国失去在世界工业中垄断地

14、位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地人民抵制英货B.没有兴建新兴工业企业C.工业生产技术和设备更新缓慢D.成为美国的债务国答案:C解析:本题的另一个含义是“19世纪英国衰落的主要原因”,答案应从英国自身去寻找。根据对教材的掌握。应选C项。A项是外部原因,不能成为主要原因。而B项“没有建立新兴工业”不符合史实。D项所述是一战后的变化。2.(2004年上海)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说:“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与血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上。”这句话强调了A.容克地主控制煤铁等矿产资源B.工业化是德国统一的物质基础C.从法国夺取了阿尔萨斯和洛林D.普鲁士凭借王朝战争实现统一答案:B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凯恩

15、斯话中的“煤和铁”代表的是工业,凯恩斯的话正是强调了德意志的工业革命是推动德国走向统一,建立德意志帝国的物质基础。3.(07全国文综卷)欧洲经济史描述了18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某些地区出现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竞相仿效的基础”。这段描述说明A.工业革命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 B.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人们的等级观念C.政治革命使封建贵族告别了昔日生活 D.科技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物价相对低廉答案:A解析:18世纪中期资产阶级的“财富日益增长”的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开展所带来的影响;题中“被

16、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可知社会中的等级观念依然存在,故B项错误;C项强调的是封建贵族的生活,与题意不符;D项在题干中并未涉及,故排除。4.(2007重庆文综)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C“整个西方世界象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答案:B解析:考查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题眼为“最有可能”5.(06广东单科24)按1970年国民生产总值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美、英、日、德 B美、德、日、英C美、日、英、德D美、日、德、英答案:D解析:二战

17、后,资本主义经济经过高速发展,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德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经济发展仅次于美国,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末一跃而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经济大国。英国受二战打击,经济萧条。故选D。6(2007重庆文综)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愈加紧密。推动这一趋势发展的主要原因有跨国公司发挥主要作用 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提高 冷战以后局部冲突减少 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A B C D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容易题。经济全球化在90年代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包括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等因素,可选。冷战以后,局部性的、区域性的、小规模

18、的冲突比起冷战时期甚至还有所增加,不可选;当前,国际经济新秩序还没有建立,不可选。因此,正确答案为A。饥饿的女孩7(2007上海历史,A组15)这张摄于1993年的照片震惊了世界,它向世人揭示了非洲依然存在的状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三世界一直在为改变这种状况而努力,这种努力是 A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B倡导和平共处的万隆精神 C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格局答案:A解析:图片中反映了非洲在全球化大潮中的贫困处境,为了改善这种处境,必须打破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关系旧秩序,建立新的国经济关系秩序。8.(06广东单科25)关于经济全球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19、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扩张B. 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经济提供了同等的发展机会C. 经济全球化催生了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D.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趋势答案:B解析: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带来的利益和风险必然是不均衡的。对发达国家而言是十分有利的,但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机遇和威胁并存。B的说法不确切。9. (2007宁夏文综)2007年是美国宪法制定220周年、十月革命胜利90周年和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下列各项中,2007年为其签订60周年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 A.布雷顿森林协定 B.北美自由贸易协定C.欧洲煤钢

20、共同体条约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答案:D解析:从时间上看,布雷顿森林协定是194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是1994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是1951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1947年,符合题干中的60周年。从作用上看,由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发展而来的世界贸易组织被称为“经济联合国”,对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非选择题10.(2004年全国文综II)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1)读上图,指出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材料一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打出

21、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2)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材料二 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例如非洲的矿山,或上海的洋行;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他随身携带的金币可以在世界各个地方兑换成当地货币而通行无阻。(3)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初各国经济联系日

22、益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从中受益的主要是哪些国家。材料三 对于“冷战”结束后迅猛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趋势,有人予以肯定,也有人持否定态度。(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并简要说明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解析:本题是一个着力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经济全球化的典型考题,要求学生在浏览完材料后,首先明确题目的考查点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经济全球化,然后抓住题目中的“变化”“发展趋势”“全面评价”“表现”“两重性”等关键词,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归纳、概括回答。答案:(1)范围不断扩大;摆脱相对孤立,联系不断加强。(2)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

23、对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作出重要贡献;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美洲,对美洲长期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3)商品、资本、人员和货币在世界范围的流动;英国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4)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各国经济的互补,加入经济全球化是各国发展经济之路;但在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居于有利位置,使南北差距拉大;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加入,趋利避害。11.(2005年江苏卷)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它奠基于人的利己主义本性。因为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从事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来,使人们彼此满足了需求,从而促

24、进社会的利益。.他们要求“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政府只需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的就该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材料二 从3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凯恩斯学派在西方世界就大行其道,并且占据了统治地位。这一学派.给资本主义经济开的灵丹妙方是:当经济出现萧条时,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减税和降低银行利率等办法来刺激需求,促进生产繁荣;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则以减少政府支出、增税和提高利率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发展。这些办法在相当时期内,收到了一定效果。 摘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材料三 里根当选

25、之后(1981年),雄心勃勃,表示要实行少政府(干预)、少开支、少征税、少福利的政策,对美国经济来一番“引人注目的改变”。摘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回答: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思想?(1分)与上述思想相比,材料二所反映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指出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最能体现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并概述其主要内容。(6分)材料中,里根政府进行“引人注目的改变”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改变”取得了哪些成效?既然里根政府实行“少开支”政策,为何美国还会出现财政赤字急剧上升的现象?解析:从材料中捕捉有效信息时,要充分阅读材料,做到精读、细读,弄清材料的内涵和主旨,但不可困守于材料,因为材料解析题一般都以课本知识为依

26、托,因此扣紧材料,合理取用教材知识,为扩展性的答题服务。材料一中“不要人为的制度加以控制”“看不见的手”等信息,可以推断出这是自由放任思想的具体阐述。对于政府加强干预经济及罗斯福新政的有关知识,依托教材便可较易得出答案,对于里根政府所采取的执政措施、产生的成效及财政赤字问题,要结合课本知识,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概述。答案:反映了国家不干预经济的思想。(或自由放任思想亦可)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罗斯福新政。内容: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推行“以工代赈”。原因:里根政府认为,对经济过度干预导致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答出“滞胀”亦可)成效:美国经济开始复苏;此后经济持续

27、增长。(答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下降亦可)原因:政府减税;与苏联进行军备竞赛。 12(2004年上海)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过程,西方学者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沃勒斯坦认为:“15世纪末16世纪初,一个我们所说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学技术使这个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殖和扩展。”弗兰克写道:“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问题:(1)两位学者争论的焦点是什么?(2)你持什么观点?请结合史实扼要阐述。解析:本题引用了西方学者关于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的两段论述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综合分析论

28、证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回答时,首先根据材料概括出经济全球化的两种观点,再根据经济全球化的演变过程,分别进行归纳概括。本题涉及到学术前沿问题,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关注学术动态的进展。答案:(1)经济全球化是否以欧洲为中心形成,或欧洲创造了世界,还是世界创造了欧洲。(2)见下列要素与要点,持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均可给分。要素“欧洲说”要点“世界说”要点新航路开辟后开始了世界范围的联系加速了欧洲原始资本积累工业革命后发达的西方和落后的东方为欧洲提供了市场和原料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输出加强经济一体化促进了欧洲经济不断繁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第三世界兴起与经济差异两极格局结

29、束后全球化进程持续加速经济改革与区域经济合作 高考趋势近年来本专题高考考查主要集中于各国经济状况及经济格局的变化,西方国家内部及西方国家与苏联、东欧国家工业化历程的异同,西方国家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世界市场的形成及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复习本专题要注意工业化模式、农业现代化、城市化、市场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科技创新、能源、社会公平、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等对我国当今的现代化建设有借鉴意义。要把世界的经济现代化与当今国际形势的很多热点问题也有密切联系,如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集团化、知识经济、世贸组织、国际经济旧秩序等,既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又是我们身边的现实。要从历史学科的角度,认清经济全

30、球化的动因、过程。从政治学科的角度,运用经济常识和辩证法的观点,来认识当今全球一体化的不同作用,和区域集团化的联系与区别。从地理学科的角度,了解当代世界经济的区域特点、地域联系、主导产业等内容。 专题训练1.在德意志工业现代化的进程中,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是A.社会动荡不安 B.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C.高利贷资本发达 D.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2.以下关于日本向工业化国家过渡的特点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B.政府的扶植和保护工业的发展C.垄断集团和军事集团勾结 D.以国家企业取代私人资本家经营3.右图所示建筑享誉全球,据史料记载是为了展示钢铁时代的辉煌,你认为这座建筑应建于何时

31、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C.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D.“二战”时期4.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生的最大变化是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5.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原因包括第一次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扩张垄断组织出现A.B.C.D.6.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开始和最终形成,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世界各地区的联系不断紧密,下面四幅图中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集团的形成 C.贝尔试用电话 D.瓦特及其发明的蒸

32、汽机7.据统计,英国出口商品额占其全部产品的比重:1851 年为1/4,1861 年为1/3,1871 年为3/5。这组数据主要说明A.英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B.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D.英国经济的对外扩张性日益明显8.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B.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C.殖民地半殖民地出现民族工商业 D.第二次工业革命9.罗斯福新政开辟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这种模式成功的根源是A 加强了对工业的计划指导B缓和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矛盾C使美国社会经济日益稳定D保存了美国的民主制度10.当

33、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经济政策中与罗斯福新政基本内容相同的是A.推行国有化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C.制定经济计划 D.加大科技投入11.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的那种挑战。”文中的“挑战”是指 A.苏联的威胁 B.西欧和日本的经济竞争C.第三世界的崛起 D.美国经济膨胀12.经过二战后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其中不包括A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B摆脱了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规律C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D“知识经济”产生和发展13.知识经济时代取代

34、工业经济时代的直接原因是A.经济区域化的直接推动 B.生产力和分工的进一步表现C.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世界经济霸权 D.经济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14.下图是麦道公司在美国以外的零件供应地示意图,它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关于经济全球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扩张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经济提供了同等的发展机会C.经济全球化催生了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D.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趋势。15.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与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公布的数据相比:跨国公司增加了2000家,国外分支机构增加了10万家。这表明A经济全球化

35、趋势加强 B经济本土化趋势加强C世界统一趋势加强 D单极格局趋势加强16. 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这两种趋势,给东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其中挑战有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产业调整与生产要素转移加快 冷战的阴霾和长期存在的领土、民族、宗教等历史问题 日益突出的恐怖主义、跨国犯罪、自然灾害、传染性疾病蔓延等新问题A B C D17.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反全球化运动也开始出现。1999年世贸组织西雅图会议期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反全球化示威。在此后一些重大国际会议期间,都爆发了反全球化的示威和抗议活动。这反映

36、了经济全球化 A.不符合世界各国人民愿望 B.是一把有利有弊的双刃剑C.不利于各国经济长远发展 D.是一种新殖民主义的形式18.右图中货币的出现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便于欧洲各国贸易往来 B.与美元的垄断地位抗衡 C.欧洲统一局面的出现 D.欧洲一体化的体现二非选择题1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当时,尤其是15世纪,绝大多数人口是自由的自耕农,尽管他们的所有权还隐藏在封建的招牌后面。17世纪最后几十年,自耕农即独立农民还比租地农民阶级的人数多。大约在1750年后,自耕农消失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材料二:16-19世纪前期城乡人口统计表时期农村人口数城市人口数16世纪337.3万112.5万19

37、世纪前期400万左右800万左右材料三: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唤出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想到有这样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材料四:19世纪欧美主要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国家农村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百分比英国(1851年)48%52%法国(1851年)75%25%俄国(1851年)93%7%美国(1850年)87%13%请回答:(1)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英国农村居民发生了哪些变化?说明了什么?(2)导致农村居民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英国农村居民的变化对英国社会经济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3)根据材料四,我们

38、可以得出哪些认识?20.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当时英国占据了世界市场的支配地位?一战后和本世纪70年代以后,这种局面又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 21.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从历史的角度看,自工业革命以来影响经济全球化进程的积极因素和不利因素主要有哪些?(2)当今世界具有全球性影响的主要区域经济组织有哪些?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如何?(3)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争夺十分激烈。目前世界资源的生产与消费严重不平衡的表现如何?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树立何种观念?(4

39、)阅读下列材料,探究三种观点并阐释理由。 图一欧盟公民对全球化支持的调查 图二经济全球化上海论坛 图三智利反全球化大游行探究一:经济全球化利大于弊。探究二:经济全球化弊大于利。探究三:经济全球化有利有弊。专题12专题训练答案1.D解析: 国家统一问题是近年高考连续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中,德国、意大利和美国等国家为维护统一,反对分裂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分裂不利于一个国家或民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德国的分裂局面曾经阻碍了德国工业革命的进程。2.D解析: 逆向型选择题。日本向工业化国家过渡时期,不但不取代私人企业,反面将大量国营企业优惠甚至无偿转让给资本家经营。因此D项符合题意

40、。3.B解析: 钢铁工业属于重工业,因此,应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是轻工业,第三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是第三产业。4.A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发生在轻工业领域,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集中在重工业5.C解析:垄断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6. D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理解与掌握能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于新航路开辟后,相关的是A选项;初步形成于工业革命后,相关的是D选项;最终形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相关的是C选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集团的形成是列强夺市场和殖民地的结果,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7.D 解析:A项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与产品出口额的

41、增加并不是完全相同;B,C两项与题意不符合,故应该选择D。8.D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的加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9.B解析: 本题考察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经济危机的发生原因。罗斯福新政是为缓解经济危机而实行的,A项只是新政的一项内容,是B项的具体表现之一,CD项是新政实施的影响,因此,正确答案为B 。10. B解析:该题关键在于对教材内涵的挖掘和现实生活的关注与联系,以及对重大经济政策的理解分析。该题错选较多的是选C项,原因在于学生对现代和当代世界资本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缺乏线索归纳及政治经济学知识的把握与运用能力较差。11.B解析:

42、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材料,并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注意关键词“经济上的挑战”,70年代欧共体和日本的经济迅速发展,在很多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对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形成巨大挑战。12.B解析: 由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所以经济危机依然存在13. D解析: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14.B解析: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与掌握能力。首先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评价,其次理解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之间的关系。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本质是A,带来的利益和风险必然是不均衡的,B选项不正确

43、,知识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C选项正确,D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趋势。15.A解析: 经济全球化表现在国际贸易增加、世界市场扩大、国际分工成熟和跨国公司增加。16.B解析:题干问的是挑战,是世界经济发展给东亚带来的机遇,是挑战。注意区分机遇与挑战的内涵。17答案:B 解析:AC说法不符合事实,D片面,B是经济全球化双重作用的体现符合题干的意思。18.D解析:货币中不同时代 建筑造型的门窗和走廊象征着欧盟成员国开放 团结与协作的精神,所以反映的实质问题是欧洲一体化。19.(1)变化:15-18世纪,英国农村自耕农逐渐减少,最终消失。16-19世纪,农村居民增加缓慢,城市居

44、民迅速增加。说明:英国出现了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的情况,英国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2)原因:圈地运动使自耕农失去土地,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需要大量劳动力。影响: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大量人口流向城市,加速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3)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了人口向城市迁移,工业化程度越低的国家,农村人口比例越大,人身隶属关系阻碍了人口向城市迁移。20. 形成:工业革命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展和逐步完成。西方国家加紧侵略亚、非、拉美国家,使其成为原料基地和商品市场。资本主义国家间联系加强。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支配地位:从19世纪中期到一战,世界市场一直以英国为中

45、心。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发展成为“世界工厂”。英国享有金融霸权、海上霸权、殖民霸权,亚、非、拉许多国家成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变化:20世纪一战后到70年代以前,世界市场的中心转移到美国。原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领先一步,到19世纪末工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一。一战中美国大发横财,逐渐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纽约也成为世界金融的中心。美国还利用金元外交向拉美、东亚和欧洲扩张。二战后,美国工业实力雄厚,利用布雷顿森林体系操纵国际金融,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控制了广阔的世界市场。变化: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市场出现经济全球化下多经济中心的局面。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加剧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

46、不平衡,西欧、日本崛起。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第三世界国家兴起,亚洲新兴国家发展成就突出。21.(1)积极因素:三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趋势发展;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极因素:二战后的冷战对峙和美苏争霸;有些国家实行关税壁垒及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2)欧洲联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又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经验和条件,并加强了全球经济的依赖关系。两者之间虽有一定的矛盾,但从长远观点来看,两者是相互促进、并行发展的。(3)

47、世界资源、能源分布不平衡;非洲、拉丁美洲和中东等发展中国家资源、能源丰富,生产量大于消费莹;经济发达国家资源、能源大多不能自给,需要进口。我们要树立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观,树立全球化观念,扩大对外开放和合作,互通有无,互惠互利,同时认识世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分 (4)学生可以围绕主题,自由发挥,但应该突出以下论点:(学生言之成理即可)第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不能阻挡;第二,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促进世界共同繁荣;第三,全球化和多样化的协调发展,是时代发展的方向;第四,全球化对任何国家而言,即是机遇,又是挑战,任何国家都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