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五年高考 A组 自主命题北京卷题组(2013北京文综,5,4分,0.56)大气中()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增加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减少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增加D.出现雾霾,会导致在夜间减少答案B 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臭氧层能吸收太阳紫外线,臭氧层遭到破坏后,臭氧减少,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即减少,A错误;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因此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减少,B正确;可吸入颗粒物增加,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即减少,C错误;雾霾出现时,夜间大气逆辐
2、射增强,即在夜间增加,D错误。解题关键 明确大气中的不同成分及其作用以及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的本质是关键。太阳辐射包括红外线辐射、可见光辐射和紫外线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为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中的臭氧能够吸收紫外线辐射,水汽和二氧化碳能够吸收红外线辐射,可吸入颗粒物能够散射太阳辐射。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考点一 大气受热过程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2017课标,9,4分)图中表示枯
3、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A.B.C.D.答案B 本题考查气温日变化规律。膜内温度高于自然状态下的温度,且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要小于膜外自然状态下的平均温度日变化,故为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有积雪时的温度日变化要小于无积雪时的温度日变化,则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知识归纳 气温日变化的规律:一般晴天的气温日变化大于阴天、高原大于平原、山顶小于山脚下平地、低纬度大于高纬度。2.(2017课标,10,4分)该地寒冷期()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答案C 图示为膜内温度日变化,其中变化很小
4、,而有较大变化;又分别为丰雪年和枯雪年的温度日变化,故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即C正确。误区警示 图示为平均气温日变化,最低平均气温接近-16,则该地最低气温可能在某些时期短暂低于-16,则A错误。图示曲线变化一致,说明积雪状况差异对气温日变化影响不大,故B错误。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十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下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变化平均结果。完成下面两题。3.(2015浙江文综,9,4分)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C.逆
5、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答案A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根据图示,强逆温层上界海拔低,故A对;逆温强度在4点左右达到最大,而不是午夜,B错;逆温现象15点左右出现,10点左右消失,C错;强逆温前半夜曲线陡、增速快,后半夜曲线缓,降速慢,D错。故选A。评析 试题难度中等。考查知识:逆温形成的原因、逆温的特点。解题关键是正确解读图像信息。4.(2015浙江文综,10,4分)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
6、答案C 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逆温层上界峰值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是因为夜晚山风将冷空气带到谷底,且冷空气向上运动需要一个过程,空气热量上下传递存在时间差异。大气吸收地面辐射、散射、反射与大气成分相关,与昼夜无关,与高度无关。下垫面反射率与地面性质相关。综上所述,A、B、D项错误,C项正确。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读图回答下题。5.(2013山东文综,5,4分)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A.6时 B.9时 C.12时 D.14时答案B 本题以等温线分布
7、图及正午太阳高度为背景,考查大气热力作用及地球运动规律等知识点。读图可知,该时刻同纬度海陆气温相同。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降温、升温的速度也不一样,6时(日出前后)陆地气温达一天中的最低值,此后陆地气温开始回升,而此时海洋气温还处于下降过程中,只有再过一段时间两者气温才会相同,故B项正确。12时陆地气温已较高,而海洋气温也已开始回升,但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故C项错误。14时陆地气温达最高值,应高于海洋气温,故D项错误。(如下图所示)评析 此题难度较大。关键是把握好海洋和陆地最高、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 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下图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
8、图”。据材料回答下面两题。6.(2015四川文综,3,4分)下列地区中,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A.福建沿海 B.黄海沿岸C.准噶尔盆地 D.柴达木盆地答案D 根据图读出柴达木盆地年平均雾日最少。故选D。7.(2015四川文综,4,4分)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A.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 B.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C.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显著 D.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答案D 雾的形成条件主要是降温、增湿和凝结核,主要类型有辐射雾、平流雾等。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故选D。8.(2015广东文综,2,4分)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
9、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答案D 本题考查火山灰对太阳辐射的影响。火山爆发后,会有大量的火山灰物质进入大气层,这些物质能反射太阳短波辐射,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从而使地表温度下降。通过海面的热收支方式主要有辐射、蒸发和传导。下图示意世界大洋海面年平均热收支随纬度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题。9.(2014安徽文综,33,4分)图中表示海面热量总收支差额、辐射收支差额、蒸发耗热量、海-气热传导差额的曲线,依次是()A.Q4、Q1、Q3、Q2 B.Q3、Q4、Q2、Q1C.Q3、Q1、Q2、Q4
10、 D.Q2、Q3、Q1、Q4答案C 本题以世界大洋海面年平均热收支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来考查大气受热过程原理。海面热量低纬度地区盈余,中高纬度地区亏损,图中Q3为海面热量总收支差额曲线,可排除选项A、D;海-气热传导的热量总值不大,故海-气热传导差额数值也较小,故Q4为海-气热传导差额的曲线,排除B选项,C项正确。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读图完成下题。10.(2013浙江文综,1,4分)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A.B.C.D.答案A 本题通过气温垂直分布图考查逆温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只有图中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11、,空气对流运动明显,因此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其他三幅图在近地面都有逆温层出现,大气稳定,不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考点二 热力环流 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2015四川文综,7,4分)该城市可能位于()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B.40N附近大陆西岸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D.40N附近大陆东岸答案D 由图读出该城市冬季平均气温在0以下,40N附近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或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与其比较吻合。而40N附近大陆西岸主要为地中海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回归线附近为热带、亚热带气候,冬季均温大于0,因此排除ABC选项。故选D。2.(2015四川文综,8
12、,4分)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答案A 市中心气温比郊区高,形成近地面大气由郊区流向市中心、市中心气流上升的典型城市热岛效应,因此导致市中心降水的可能性比郊区大,而郊区温度更低则更易形成降雪。故选A。拉萨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下图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完成下题。3.(2013浙江文综,7,4分)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
13、雨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D.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答案C 本题考查谷地降水的日变化。图中可以看出白天降水少,夜晚降水多。夜晚盛行山风,谷地空气上升易形成降水;白天盛行谷风,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 4.(2013山东基本能力,58,1分)城市市区的气温比郊区高。下图为某城市市区轮廓示意图,该城市夏季午后某时刻气温沿图中虚线所示方向的变化曲线可能为()答案A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热岛效应的有关知识。图中南北、东西虚线有相交点,对应的气温变化曲线也应有交叉点,故排除C和D选项;城市轮廓南北短东西长,对应的气温变化曲线也应有长短之分,水
14、平距离较短的应为南北气温曲线,故选A。考点三 等压线和风 2009年4月14日晚,渤海沿岸发生了一次较强风暴潮。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地区造成较大损失。读图,回答下题。4月14日20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1.(2013天津文综,10,4分)据图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当时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B 本题通过等压线分布图考查风暴潮的影响。材料中提到“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受低压系统控制并且为向岸风(偏南风),B项正确。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
15、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下图,完成下题。2.(2013课标,10,4分)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A.14日14时B.14日19时C.15日4时D.15日11时答案B 本题考查地图比例尺的应用,根据图示比例尺可估测出甲地距西部的低压中心约100千米,气压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至甲地约需半天时间(12小时),最接近B选项。三年模拟 A组 20152017年高考模拟基础题组(时间:20分钟 分值:36分)选择题(每题4分,共36分)图甲为北京市2016年11月4日9时至10时气温分布图。该日发布雾霾重污染蓝色预警。图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
16、甲、乙,回答下面两题。图甲图乙1.(2017北京东城期末,12)关于图甲气温分布特点的正确叙述是()A.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B.自城区向四周逐渐降低C.大部分平原地区较山区气温低D.自低纬向高纬递减答案C 本题考查气温。读图甲可知,气温自东南向西北变化的过程中,怀柔北部气温较低,不符合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的特点,A项错误;自城区向四周有升高也有降低,B项错误;平原地区的北京市、丰台区、大兴区、通州区等地比山区的房山、门头沟等地气温低,C项正确;自大兴向北,有升高也有降低,D项错误。2.(2017北京东城期末,13)运用图乙原理,解释图甲气温分布的原因是()A.平原地区雾霾重,较弱B.山区雾霾轻
17、,较强C.平原雾霾重时,较强D.山区雾霾轻时,较强答案B 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为大气反射的太阳辐射,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为大气逆辐射。平原雾霾重,则较强,A项错误;山区雾霾轻,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较强,B项正确;平原雾霾重时,较强,但不能解释平原地区比山区气温低,C项错误;山区雾霾轻时,大气逆辐射弱,减弱,D项错误。2015年出现超级月亮(一年中最大最圆的月亮)和月全食相重合的百年天文奇观。美国宇航局9月27日20:45(西五区)直播这一过程。据图文资料,回答下题。3.(2016北京西城期末,2)某天文爱好者拍摄“超级月亮”的照片时()A
18、.天气晴朗,气温较阴天低B.可清晰看到月球的大气层C.该日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D.中国正值一年的立秋节气答案A 本题考查大气热力作用、地球宇宙环境、地球公转特征等。读图可知,照片中月亮明亮清晰,应该是天气晴朗的夜晚,此时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较阴天低,A项正确;月球没有大气层,B项错误;9月27日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C项错误;立秋在每年的8月7日前后,D项错误。评析 本题难度较低。“超级月亮”出现意味着天气晴朗。2015年11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31个城市出现空气重污染过程。图甲是北京天气通APP截图,图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图甲图乙4.(2016北京西城期末,6)图甲所
19、示日期,控制北京近地面的天气系统或出现的天气现象是()A.B.C.D.答案D 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大气热力过程等。空气重污染过程应该是污染不易扩散的高压天气和逆温现象,D项正确。5.(2016北京西城期末,7)雾霾天气时,图乙中的()A.减弱 B.增强C.增强 D.增强答案D 本题考查大气热力过程。雾霾天气时,水汽增多,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即增强,D项正确。两小儿辩日中有这样的描述: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据此,回答下题。6.(2016北京海淀期中,1)文中描述的现象可以解释为()A.日出时看太阳较大,是因
20、为地球在近日点附近B.正午时看太阳较小,是因为太阳光被大气吸收C.日出时气温较低,是因为地面辐射较弱D.正午时气温较高,是因为太阳活动强烈答案C 本题考查大气热力过程。由题干信息可知,日出时看太阳较大、气温较低,这是因为日出时太阳高度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弱,地面辐射弱;正午看太阳较小,气温较高,是因为正午太阳高度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大气污染物扩散受海陆风影响。图甲为深圳市某发电厂某时地面SO2浓度等值线图,图乙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题。7.(2015北京西城一模,9)该时最可能为()A.01时 B.04时C.08时 D.15
21、时答案D 本题考查热力环流。读图可知,SO2浓度极值位置出现在电厂的西北部,故应该吹东南风,即海风。海风风力最强时应该是海陆热力差异最大时,D项正确。下图中甲、乙两图分别是2001年和2011年同时段的成都热岛效应温度场变化示意图(图中数值表示气温,单位为)。读下图,回答下面两题。8.(2015北京海淀零模,8)据图判断()A.甲图中城市东部温度最高,人口最密B.乙图中城郊之间最大温差为4C.两图相比,二环内温度变幅最大D.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逐渐增强答案C 本题考查等值线、热力环流等。读图可知,甲图中城市中部偏东温度最高,人口最密,A项错误;乙图中城郊之间最大温差为8,B项错误;两图相比,二环
22、内温度变幅最大,C项正确;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逐渐减弱,D项错误。评析 本题难度中等。明确城区与郊区间温差越小热力环流越弱的原理。9.(2015北京海淀零模,9)图中温度场变化的原因可能是()A.昼夜温差加大,“雨岛效应”增强B.改造城区下垫面,调节热量收支状况C.雾霾天气加剧,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增强D.产业结构调整,第一产业比重上升答案B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大气热力作用等。读图可知,城区气温明显降低,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为下垫面,B项正确。B组 20152017年高考模拟综合题组(时间:10分钟 分值:28分)选择题(每题4分,共28分)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能量的传递过程。读图,
23、回答下题。1.(2017北京海淀期中,6)图中()A.能量传递的顺序为B.一天中大气温度最高的时候最强C.晴朗的秋夜多霜是因为均减弱D.是促使大气增温的主要能量来源答案B 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能量传递的顺序为,分别为射向地面和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同时进行。一天中大气温度最高的时候大气逆辐射最强。晴朗的秋夜多霜是因为大气逆辐射减弱。是促使大气增温的主要能量来源,所以B正确。下图为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2.(2017北京海淀期中,7)最有利于该地污染物扩散的时段为()A.5时至8时 B.8时至12时C.12时至15时 D.15时至20时答案C 本题考查
24、大气运动。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12时和15时,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形成对流天气,利于近地面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所以B正确。地球辐射收入是指地球大气系统吸收的短波太阳辐射能,地球辐射支出是指该系统放射并离开大气顶的长波红外辐射能。读下图,回答下面两题。3.(2016北京海淀二模,5)图中地球辐射收支()A.大气中灰尘数量和颗粒越大,越多B.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越大,越多C.地球表面的冰雪覆盖量越大,越少D.如果某地区雾霾天气越严重,越少答案D 本题考查大气热力过程。表示大气吸收,主要是大气中臭氧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红外线,灰尘多少与颗粒大小主要影响反射作用,A项错误;表示地面对太阳辐
25、射的吸收作用,温室气体的影响体现在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作用,B项错误;表示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地球表面冰雪量较大,反射率高,则越多,C项错误;表示放射到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雾霾严重,吸收地面辐射越多,到达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越少,D项正确。知识归纳 短波太阳辐射包括紫外线辐射、可见光、红外线辐射。地球辐射支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包括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等。4.(2016北京海淀二模,6)低纬地区地球辐射收入大于支出,而年平均气温却没有逐年上升,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大气环境 B.大洋环流、岩石圈物质循环C.大气环流、大洋环流 D.海陆间水循环、人类活动答案C本题考查大气环流、洋流等。低纬地区地
26、球辐射收入大于支出,而年平均气温却没有逐年上升,是因为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能够促进高低纬度、海陆之间的热量交换,C项正确。解题指导 热量收入大于支出,说明热量有盈余;气温没有逐年上升说明与其他地区有热量交换。结合地球上的循环系统(大气环流、大洋环流、岩石圈物质循环、水循环)等的特点回答即可。人们习惯从冬至起开始“数九”,每九天算一个“九”。第一个九天叫做“一九”,第二个九天叫做“二九”,以此类推。我国某区域的“九九歌”为: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据此,回答下题。5.(2016北京东城一模,2)与“一九二九”相比,“三九四
27、九”气温更低的主要原因是()正午太阳高度更低 黑夜时间更长地面温度更低 冬季风较强A.B.C.D.答案B 本题考查大气热力过程。由题干信息可知,人们习惯从冬至起开始“数九”,故“一九二九”比“三九四九”正午太阳高度低,夜更长,但由于大气热力过程,要落后一段时间地温更低,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错误,正确;“三九四九”时段冬季风势力更强些,正确。解题指导 注意题干中“从冬至起开始”这一关键信息,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并开始向北移动。大气热力过程需要时间,故气温最低时间落后于太阳辐射最弱的时间。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城市连续三日天气预报资料。读图,回答下题。6.(2015北京海淀二模,3)图中()A.1
28、7日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强B.18日由于无有效降水,形成霾C.18日受云层和霾影响,昼夜温差小D.19日处在冷锋过境后,风力小答案C 本题考查大气热力过程及天气。读图可知,17日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A项错误;形成霾的原因有很多,不一定是由于无有效降水,B项错误;18日多云,可能有雾霾,受其影响,昼夜温差小,C项正确;19日气温升高,故不可能是冷锋过境,D项错误。知识拓展 形成雾霾的原因1.空气不流动是主要因素。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飘浮在空气中。2.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3.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源,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
29、是形成雾霾的一个因素。4.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5.冬季燃煤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图甲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下的昼夜温度变化图”,图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7.(2015北京人大附中模拟,5)由图甲和图乙可知()A.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日较差小B.b曲线表示冷锋过境风雨交加C.a曲线特点主要是受到的影响D.b曲线特点主要是受到的影响答案C 本题考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及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的相关知识。由两图可知,a曲线昼夜温差小是因为白昼多云,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大气逆辐射强造成的,故A项错误;是指大气的削弱作用,是指大气逆辐射,C项正确;冷锋过境的温度曲线是前高后低,与b曲线波动不符,故B项错误;、都是指地面的长波辐射,是散热过程,与b曲线温度升高过程无关,故D项错误。解题指导 首先由图甲判断a曲线昼夜温差小,b曲线昼夜温差大。根据大气热力过程原理判断出图乙中代表的内容。两者结合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