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62 ,大小:3.72MB ,
资源ID:994763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9476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2届新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训练课件:综合检测1 .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届新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训练课件:综合检测1 .ppt

1、模块综合检测(一)(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 19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题 3 分,共 48 分)1(2021邯郸摸底)西周时,“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战国之世,列国分立,“得士者昌,失士者亡”成为社会共识,甚至有“士贵王不贵”之说。策士智者,在这种格局中,可以从容择主。这一变化表明当时()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贵族政治走向崩溃C家国体制正式确立D王位世袭制消失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王臣公

2、,公臣大夫,大夫臣士”说明西周的贵族政治中士的等级较低,“得士者昌,失士者亡成为社会共识”说明战国时期士被普遍重用,其地位的提升体现了贵族政治走向崩溃,故选 B 项;当时礼乐制度依然存在,排除 A 项;材料没有涉及家国体制,排除 C项;王位世袭制在古代王朝始终存在,排除 D 项。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2021重庆市南开中学质检)北宋初年,宋太宗特赐连续 1015次参加科举考试没有录取的省试考生 180 余人“特奏名”及第。“特奏名”的实行使科举殿试录取的人数不断增加。据此可知“特奏名”制度()A有利于选拔优秀人

3、才B有助于巩固统治秩序C限制了官僚贵族特权D完善了科举取士程序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赐连续 1015 次参加科举考试没有录取的省试考生 180余人特奏名及第”的实质上是一种安抚,有利于缓和矛盾,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故选 B 项;“连续 1015 次参加科举考试没有录取”的不算是优秀人才,排除 A 项;宋太宗的做法不会撼动官僚的特权,也不是完善科举程序,排除 C、D 两项。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2021重庆市南开中学质检)有学者认

4、为清朝的皇帝是拥有四个面孔的多面体,他是八旗的领袖和汉族儒教的皇帝,又是蒙古帝国的继承人,还是藏传佛教的大施主。这一认识反映出清朝()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B皇权专制的不断强化C地方管理体制的多元化D开放包容的宗教政策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是八旗的领袖和汉族儒教的皇帝,又是蒙古帝国的继承人,还是藏传佛教的大施主”说明不同的民族和文化都对清朝皇帝统治予以认同,使得统一国家更加巩固,故选 A 项;“清朝的皇帝是拥有四个面孔的多面体”强调了皇权覆盖的范围广,而不是强调其权力专制,排除 B 项;题干信息无法反映地方管理

5、制度,排除 C 项;仅“是藏传佛教的大施主”这一信息无法说明宗教政策的宽容,排除 D项。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2021启东测试)观察下图,当时()A民主宪政具有广泛群众基础B共和政体得到法律制度保障C政治运作具有新旧调和色彩D进步力量开始主导政治局面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从材料可知,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的议员中,既有原清朝的官员、士绅,也有资产阶级、革命家等,体现了新旧调和特征,故选C 项;议员的成员不包括广大工农群众,排除 A

6、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华民国国会议员的组成,没有涉及共和制度和法律体制,排除 B 项;从材料可知,民族资产阶级和革命党等先进力量在国会议员构成中所占的比例较小,清政府旧官僚及士绅占比例较大,排除 D 项。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5(2021仙桃检测)下表根据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历史考察中的有关内容编制,这表明()时间事件或条约影响 1842 年 南京条约“以前是中国处于命令的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1895 年 马关条约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传统的宗藩体制已经崩溃,华夷秩序几乎荡然无存 1 3 5 2 4

7、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919 年巴黎和会“中国与外国的条约关系,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开始和另一个时代的结束”1928 年“改订新约”的运动减少了一些帝国主义在我国长期享有的特权,否认了领事裁判权的合法性,增加了国家关税的收入,但又很不彻底A中国朝贡体系彻底崩溃B中国逐步接受近代外交观念,主权意识有所增强C中国国际地位有所提高D历代政府为收回国家权益做出了努力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材料信息涉及的是 1842 年到 1928 年中国外交的变化,从签订不平等条

8、约到拒绝、修改不平等条约,这体现了中国逐步接受了近代外交观念,主权意识有所增强,故 B 项正确;A 项发生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排除;C 项仅与 1919 年和 1928 年的材料信息相关,排除;材料并未体现 D 项内容,排除。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6(2021启东测试)毛泽东曾对标语口号作了生动描述:“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子妇女们的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去,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该描述最早可能出现在()A五

9、四运动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C国共对峙时期D全面抗战时期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是国民革命运动时期北伐战争的口号,故选 B 项;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没有涉及打倒土豪劣绅,排除 A 项;国共对峙时期没有提出“打倒军阀”的内容,排除 C 项;全面抗战时期,实行全民族抗战,不会出现打倒军阀和土豪劣绅的口号,排除 D 项。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7(2021湖南三湘名校教育联盟联考)据 1927 年 6

10、 月的调查,全国有五个省(粤、湘、鄂、赣、豫)成立了省级农民协会,全国农会会员总数约 940 万,分布在 17 个省区。全国主要省区农会会员数量状况如下表所示。主要省区农会会员数量状况(单位:万)省份 湖南 湖北 广东 陕西 江西 河南 数量 45125070703824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当时中国社会的这一状况()A巩固并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B体现了土地革命的成果C为工农武装割据奠定了基础D得益于民族工业的发展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11、 题干显示的是六个省份农会会员数,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期间发动农村群众进行革命的成果,而 1927 年 6 月国民革命即将结束,所以其作用是为接下来的工农武装割据提供群众基础和物质基础,故选 C 项;1927 年 4 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发生使革命统一战线分裂,排除 A 项;土地革命发生在井冈山根据地建设期间及之后,与“1927 年 6 月”这个时间不符,排除 B 项;民族工业的发展为城市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壮大提供了条件,与农民和农村没有直接关联,排除 D 项。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8(2021邯郸摸底)下

12、面为 1929 年以来中日苏间国际关系的史实简表。这一变化的相关背景是()史实时间 因中东铁路的控制权,中苏断交1929 年 7 月 10 日 苏联力主与日本签订苏日互不侵犯条约1931 年 12 月 中苏两国外交人员经过秘密谈判,24 小时内恢复邦交1932 年 12 月 12 日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B中国东北地区局势的演变C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D国民政府放弃不抵抗政策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中东铁路位于东北地区,“苏联力主与日本签订苏日互不侵犯条约”是为了保存远东的利益,中苏两国恢复邦交是为了抵

13、抗东北地区日军的侵略,三个事件都是由于东北地区局势的变化而引起的,故选 B 项;1935 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排除 A项;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是 1937 年“七七事变”,排除 C 项;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放弃不抵抗政策,排除 D 项。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9(2021苏州模拟)有学者认为:“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国共两党之间的力量对比,是最利于双方实现某种历史性妥协的;战后中国的和平如果能够实现,它必定是与这种妥协联系在一起的。”“这种妥协”的理论意义在于()A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

14、讨论了中共工作重心的转移C完成了中国民主革命任务D提供了国共和平建国的可能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抗战胜利后,国共之间的妥协使和平建国有了可能,故选 D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抗战初期,材料中的“妥协”是在抗战胜利后,排除 A 项;讨论中共工作重心的转移是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时,新中国的成立完成了中国的民主革命任务,均与国共“妥协”无关,排除 B、C 两项。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0(2021沧州七校联盟模拟)2019 年,习近平在

15、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上讲话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始终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这说明我国()A发展经济就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根本转移C改善民生以国家制度改革为前提D国家治理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材料中“惠及全体人民”体现了国家治理目标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故选 D 项;A 项说法太片面,排除;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排除 B 项;改善民

16、生应以经济发展为前提,排除 C 项。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1(2020肇庆一模)20 世纪 80 年代,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搞了一条线的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一改变的突出特点就是不再强调与美国结成共同抗苏的战略关系,但同时也并非重建中苏同盟。影响中国外交战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中日关系的恶化B中美关系正常化C经济建设的需要D日本和欧洲崛起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20 世纪 80

17、 年代”即改革开放初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改变外交战略是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的需要,故选 C 项;此时中日关系相对正常,排除 A 项;中美关系正常化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排除 B 项;材料中提及的外交战略的改变和日本、欧洲的崛起没有必然联系,排除 D 项。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2(2021湖南三湘名校教育联盟联考)公元前 411 年,贵族寡头派利用雅典舰队征战远离雅典的机会,在公民大会上取得多数票而废止了雅典的民主制度。雅典舰队的水手和战士主要由贫穷公民组成,他们是民主制度的坚定捍卫者。这表明,雅典城邦

18、()A民主制度依靠武力维持B民主政治方式遭受破坏C民主运行机制存在缺陷D寡头政治顺应时代潮流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贵族寡头派的做法说明雅典民主运行机制中没有关于公民大会参与人数比例和投票人数最低限制的相应规定,这才使得贵族寡头派钻了空子,故选 C 项;雅典民主制度是依靠广大公民而不是武力来维持的,排除 A 项;贵族寡头派废止雅典的民主制是利用了民主政治的投票方式表决的,B 项与实际不符,排除;贵族寡头派是利用公民中占人口多数的贫苦公民不在的情况来建立寡头政治,而且本身寡头政治也不代表历史发展潮流,排除 D 项。

19、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3(2021重庆市南开中学质检)1786 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法令规定,乡镇的官员如果玩忽职守,乡镇可被处以罚款;后又补充规定,任何公民都有权告发类似的罪行,并分得罚款的一半。在马萨诸塞州的法律中,这样的补充规定屡见不鲜。这说明当时美国的立法()A重视对权力的监督B强调基层政府的廉洁C反映联邦制的原则D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任何公民都有权告发类似的罪行,并分得罚款的一半”体现的是对地方权力的

20、监督,而廉洁只是政府的一种要求,不能代表全部,故选 A 项,排除 B 项;联邦制强调中央和地方相互制约,排除 C项;题干中描述的做法主要是针对政府的,与民主权利无关,排除 D项。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4(2021连云港调研)“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劳动群众的苦难,知识界一些先进人物,对启蒙思想家所提出的理性社会的憧憬破灭了,他们开始寻求新的理想社会”。这里的“他们”对新“理想社会”的探索()A为工业革命发生提供了政治前提B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C满足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需要D成为科学社会主义重要理论来源1

21、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根据“憧憬破灭了,他们开始寻求新的理想社会”可知,“他们”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空想社会主义后来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来源之一,故选 D 项;为工业革命发生提供政治前提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排除 A 项;启蒙运动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排除 B 项;满足资产阶级掌握政权需要的是启蒙运动,排除 C 项。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5右图是俄国历史上的一幅宣传漫画,从上至下 各 层 分 别 写 着“我 们 统 治”“我 们

22、为 你 祈祷”“我们评判你”“我们保护你”“我们喂养你”“你工作”。该漫画反映出当时俄国()A面临爆发革命的严峻局面B农奴制改革取得一定成效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腐败D农业政策挫伤农民积极性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材料中的漫画反映了俄国社会等级压迫和阶级矛盾,说明当时俄国面临爆发革命的严峻局面,故选 A 项;材料未体现农奴制改革的成效,也未反映当时俄国的农业政策,排除 B、D 两项;漫画中高高在上的是沙皇,而不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排除 C 项。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23、16 17 18 19 20 161989 年,德国著名重金属乐队 Scorpions(蝎子乐队)成为第一支在苏联举行演唱会的西方摇滚乐队。正是在苏联演出期间乐队创作了他们最著名的代表作 wind of change(变革的风信),歌词中写道:听着变革的风信,世界在接近,你曾经能否想象,我们有一天会如此亲近,就像兄弟之间。歌曲()A站在西方的立场上审视苏欧变革B表达了对新的世界格局的期盼C洋溢着对统一后新德国的歌颂D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青年的迷茫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根据时间信息“1989 年”及歌词内容可知,东

24、欧剧变,苏联也处在解体的前夕,以和平代替对抗的新世界格局呼之欲出,歌曲表达了对新格局的期盼,故 B 项正确;站在西方立场上审视苏欧变革在材料中无法体现,A 项错误;1990 年,两德合并,德国实现统一,C项错误;乐队属于西方阵营,不可能体现社会主义国家青年的迷茫,D 项错误。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第 17、18 题各 14 分,第 19、20题各 12 分,共 52 分)17(2021苏州模拟)中华民族在治国理政上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渊源于先秦的大一

25、统思想和理念,在秦汉以后转化为政治实践,形成了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体系。这一体系既反映了先秦以来历史文化传承的某些因素,更深刻体现了战国以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在国家治理体系上的政治诉求。我国历史上秦汉唐宋元明清所创造的文明高峰,都与这一治理体系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不可分割。中华民族之所以产生并长期凝聚不散,也是这一治理体系延续不断的结果。卜宪群从历史中汲取智慧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材料二 维护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有效运行

26、,必须建立一套制衡机制。我国历史上的权力制衡思想和实践体现出中国特色,主要反映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君权制衡。各项重要决策的处理,呈现出一定的“集议”特色,构成制衡君权的某种制度程序。第二,地方权力制衡。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命,既职责明确、考核严格,又采取行政、军事与监察三者权力分离,以制衡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地方官吏权力的扩张,同时还以不断增加行政层级的形式,遏止地方权重倾向。第三,官僚权力制衡。从中央到地方,对各级官吏的权力划分、行政问责、考核、审计、监督监察上,规范日益细密,以防止权力滥用。

27、卜宪群谈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思想与国家治理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汉时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原因,并概括其历史作用。(5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为例,就“权力制衡与国家治理”的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9 分)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体现了战国以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国家治理体系上的政治诉求”“反映了

28、先秦以来历史文化传承的某些因素”“渊源于先秦的大一统思想和理念”“在秦汉以后转化为政治实践”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我国历史上秦汉唐宋元明清所创造的文明高峰”“中华民族之所以产生并长期凝聚不散”等信息回答。第(2)问,首先明确主题并结合材料主旨得出观点;然后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论证,根据材料二中所列的三种制衡展开论证;最后回归论题,对论证过程进行总结升华。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1)形成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地主阶级的政治诉求;先秦大一统思想的影响(或对先秦以来历史文化因素的传承);秦汉时期的

29、政治实践。(3 分)作用:创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文明高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2 分)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2)论点(1 分)论据(史实)(7 分)论证(1 分)秦汉时期的权力制衡有利于维护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有效运行制衡君权,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1 分)如秦朝的朝议制度,构成制衡君权的制度程序(1 分)紧扣主题,观点准确;合理引用史实;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制衡地方权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

30、国家统一。(1 分)如秦朝推行郡县制,制衡了地方官员权力;(1 分)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1 分)秦汉时期的权力制衡有利于维护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有效运行制衡官僚权力,有利于防止权力滥用。(1分)如秦朝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1 分)紧扣主题,观点准确;合理引用史实;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8(2021重庆市南开中学质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议会制度在英国的真正起源是 13 世纪英国男爵们写给当时英格兰国王约翰(1167 1216)的大宪章,里面规定了要求国王承

31、认贵族的财产权利及政治权利。并且在征收国税、组织军队(征兵),发动对外战争时,所需的经费未经贵族或元老院的同意,国王不得擅自决定。这里面已经囊括了国家最重要的内政外交权。同时,英国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及精神特质也为这一政治传统的沿袭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材料二 光荣革命缔造的是一个君主立宪政体。如果说,光荣革命之初,行政与立法的关系尚不明确,国王与议会有可能各行其是;那么,到 18 世纪中叶,国王的权力已经消退了,立法权已经超越行政权,将行政权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任何政府要

32、想存在,就必须取得议会多数的支持。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宪政的形成过程并分析其积极影响。(6 分)(2)英国宪政发展的历程留下诸多历史启迪,请围绕其中一种用英国以外的史实予以说明。(要求:明确写出历史启迪,并用两例予以说明)(8 分)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议会制度在英国的真正起源是 13 世纪英国男爵们写给当时英格兰国王约翰(1167 12

33、16)的大宪章”、材料二“光荣革命缔造的是一个君主立宪政体”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英国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及精神特质也为这一政治传统的沿袭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材料二“光荣革命缔造的是一个君主立宪政体”等信息回答。第(2)问,“英国宪政发展的历程”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政体变革的完成是不流血的,这与英国的政治传统相关联,由此可以得出命题国家政治道路的选择要与国情相适应,然后联系相关史实,进行说明即可。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1)过程:13 世纪(1215 年),大宪章的颁布,是英国议会制度形成

34、的起点;1689 年,权利法案颁布,英国开始确立君主立宪制度;18 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度形成,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1832 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4 分)积极影响:顺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促进了社会思想的解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文明传承。(任答两点得 2 分)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2)启迪:国家政治道路的选择要与国情相适应。(2 分)说明: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出现了城市中心道路和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革命胜利两种道路的争论,最终历史证明,在敌强我弱、工人阶级力量不够

35、强大的国情之下,后者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并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3 分)美国在建国初没有选择英国式的君主立宪政体,也拒绝过度集权而形成的罗马帝国式的中央集权,最终选择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促进了美国的长治久安。(3 分)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9(2021邯郸摸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49 年初到 1950 年初,法国对华政策首先经历了一段短暂的观望时期。随后,法国与新中国之间的关系一度停滞不前。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中法关系得到较大发展。法国政府议会成员和国内各界人士要求与中国大陆扩大交往的呼

36、声越来越高。国民议会中成立了对华经济文化关系研究小组。随着戴高乐将军回归政坛,1964 年 1 月 27日,法国在西欧国家中率先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震惊了世界。摘编自李洪峰回顾 19491963 年的法国对华政策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材料二 1995 年,希拉克当选法国总统。在其 12 年的任期中曾4 度访华,是与中国保持密切接触的西方国家领导人之一。1997 年 5月,希拉克访问中国并签署了中法联合声明,宣布中法建立全面伙伴关系,提出“共同责任精神”,宗旨是“和平与进步”。2004 年 1月,法中隆重庆祝两

37、国建交 40 周年,胡锦涛对法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同希拉克总统签署了新的中法联合声明,把两国的全面伙伴关系提升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法关系进入历史新时期。摘编自吴志成等法国对华政策的历史演进:从戴高乐到萨科齐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 20 世纪 40 年代末至 60 年代,法国对华政策变化的原因。(8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法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历史意义。(4 分)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

38、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1949 年初到 1950 年初法国与新中国之间的关系一度停滞不前”“1954 年日内瓦会议后,中法关系得到较大发展”“法国政府议会成员和国内各界人士要求与中国大陆扩大交往的呼声越来越高”“随着戴高乐将军回归政坛”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二“提出共同责任精神,宗旨是和平与进步”“把两国的全面伙伴关系提升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等信息并结合 21 世纪世界局势回答。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1)原因:20 世纪 50 年代,在冷战格局下,法国和中国属于不同的阵营,法国外

39、交依附美国;印度支那战争和朝鲜战争的影响;日内瓦会议期间,西方大国接受了中国的建议,进而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顺利解决;法国国内各界人士的要求;戴高乐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任答四点得 8 分)(2)历史意义:推动了世界多极化的进程;促进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文明多样性的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和国际公正。(任答两点得 4 分)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0(2021华中师大一附中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国土上,不少城市里有所谓“租界”,那里的统治权完全属于外国人。他们设立

40、法院、警察、监狱、市政管理机关和税收机关。租界成为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武力恐吓、实行政治和经济侵略的基地,起着极其凶狠的作用。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材料二 每年成千上万的中国人由帝国他处走过上海租界,他们可以看到美丽的建筑、整洁的街道、燃着的电灯或瓦斯灯;他们可以看到机器、自来水、电报、电话、火轮船、公园。他们在这里所得到的印象,必然多少传到内地去。上海如此,香港也如此。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第八册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提炼一个观点,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

41、理、明确,史论结合)(12 分)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首先,根据材料一、二可以得出观点:租界(代表着列强的侵略)对中国具有侵略性和客观进步性的双重作用。所以可选择侵略性、客观进步性和双重作用三种观点中的任何一个,然后结合近代中国史的相关知识进行论述,要注意做到自圆其说、史论结合。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示例一:观点:近代西方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文明的进步。(2 分)论述: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虽

42、然对中国主权造成了破坏,但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先进的近代文明,比如西方国家控制下的租界,公共街道、照明系统等市政建设,具有较高的近代化水平。(10 分)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示例二:观点:近代西方侵略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2 分)论述: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通过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获取大量的权益,比如在通商口岸建租界,租界成为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基地,严重危害中国的国家主权和安全。(10 分)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示例三:观点:近代西方对中国的侵略具有双重影响。(2 分)论述:可结合示例一和示例二。(10 分)(其他观点:“租界是中国近代文明的窗口”“租界对中国近代化具有促进作用”“租界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表现”等均可得分。)谢谢观看 THANK YOU!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