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版一轮创新思维历史(人教版)练习: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第1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94488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一轮创新思维历史(人教版)练习: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第1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版一轮创新思维历史(人教版)练习: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第1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版一轮创新思维历史(人教版)练习: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第1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版一轮创新思维历史(人教版)练习: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第1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版一轮创新思维历史(人教版)练习: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第1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19版一轮创新思维历史(人教版)练习: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第1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19版一轮创新思维历史(人教版)练习: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第1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19版一轮创新思维历史(人教版)练习: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第1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选择题1史载(周)武王克殷后造新都镐京,是为宗周。后又于洛阳建一宏伟的东都,称为成周。“成周”的修建意在()A维护分封制度B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C震慑商朝旧有诸侯国势力D强化西周在东方的控制力解析:分封制是西周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与材料中建都无关,故A项错误;西周时期被分封的诸侯国与王畿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是其建都达成的结果而非意图,故B项错误;商朝旧有诸侯国势力主要分布于宋,且位于王畿以南,故C项错误;西周建立东都主要是强化对东方的控制,故D项正确。答案:D2孟子离娄上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礼记大学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

2、兴让”。材料体现的理念是()A中央集权B官僚政治C君主专制 D家国一体解析:根据材料“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可知材料是在探讨家与国的关系,中央集权是关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官僚政治是指政治权力掌握在官僚手中,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君主专制是关于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可知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家国一体的理念,故D项正确。答案:D3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大都以铭文的方式颂扬祖德,感念王恩,字数比商代有了明显的增加,也有一些青铜器记

3、载了宗庙册命或赏赐中的诰、命、记、誓、训、颂等内容。这反映出西周()A文化传承意识增强B书法艺术日益成熟C宗法礼仪渐趋崩解D青铜工艺水平提高解析:根据材料中“颂扬祖德,感念王恩”和“记载了宗庙册命或赏赐中的诰、命、记、誓、训、颂等内容”说明西周有强烈的文化传承意识,故A项正确;材料中仅仅涉及的是铭文,不是书法艺术,故B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侧重于宗法礼仪的传承,不是宗法礼仪渐趋瓦解,故C项错误;材料重点是青铜铭文的内容,不是说明青铜工艺水平,故D项错误。答案:A4针对古代中国某一政治制度的特点,学生记有如下课堂笔记。据此判断,该制度最有可能是()A宗法制 B分封制C郡县制 D行省制解析:西周宗

4、法制重要特点是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材料中并未提及血缘关系,故A项错误;西周分封制之下,诸侯世袭且在自己的封地内享有很大的独立性,周王室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属于贵族政治的范畴,与材料中“贵族君主制”“君主的权力受到贵族的制约”相符,故B项正确;郡县制之下,郡守、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命,受到中央严格控制,与材料“君主的权力受到贵族的制约”不符,故C项错误;元代的行省制度行省长官由中央政府任命,行省虽然拥有大权,但行使权力却受到中央的严格制约,与材料“君主的权力受到贵族的制约”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 5西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对周天子有交纳贡赋的义务。贡赋可以是马匹、粮食,也可以贡献地方特产、

5、珍鸟奇兽。材料说明西周()A贡赋的标准并不统一B具备贵族政治的典型特征C用血缘解决继承问题D用经济手段控制地方解析:根据材料“贡赋可以是马匹、粮食,也可以贡献地方特产、珍鸟奇兽”说明贡赋的标准并不统一,故A项正确;贵族政治的典型特征是按照血缘关系来划分权力,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继承问题,故C项错误;西周分封制下中央对地方控制微弱,依靠的是血缘关系和周天子权威来实现对地方控制,故D项错误。答案:A 6礼与刑是西周法律体系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故有“礼之所去,刑之所取,相为表里”的说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道之以政,齐之以刑B出礼则入刑C道之以政,齐之以礼D以刑代礼解析:材料

6、所表述的是西周时期的法律体系,“道之以政,齐之以刑”,这是论语的内容,属于儒家思想的观点,故A项错误:“出礼则入刑”,这正是对西周法律体系的概括,故B项正确;“道之以政,齐之以礼”,这同样是论语的内容,也属于儒家思想的观点,故C项错误;“以刑代礼”,这明显与重视宗法分封制的西周社会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7据左传记载,春秋后期鲁国大夫季孙氏的家臣阳虎独掌权柄后,标榜要替鲁国国君整肃跋扈的大夫,此举不仅得不到知礼之士的赞成,反而受到批评。因为此举()A挑战了宗法制B损害了大夫利益C冲击了天子权威D不符合周礼规定解析:材料描述的“大夫”“国君”可知为分封制,不是宗法制,故A项错误;材料中是季孙氏

7、的家臣主张整肃跋扈的大夫,结果受到反对和批评,并未真正损害大夫的利益,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冲击周天子的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中大夫替国君整肃大夫,实际是僭越了大夫的职责和地位,不符合西周的礼乐制度的规定,故D项正确。答案:D8学者冯天瑜认为,中国古代,除武则天(624705)一例之外,从未有女性称帝者,偶有女后专权,则被视作异常,遭到朝野非议和史家抨击。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男耕女织的自然分工B宗法伦理观念根深蒂固C皇权至上的不可僭越D儒家忠君思想源远流长解析:女性称帝被视作异常,遭非议和抨击与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无关,故A项错误;根据宗法伦理观念,女性是不可以超越男性的,故B项正确;材料与皇权

8、至上无关,故C项错误;儒家忠君思想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B 9按照周初礼制,周王用九鼎,诸侯用七鼎。1982年湖北随州周墓出土了制造精美的九鼎八簋。据此可知该墓主所处的时代()A周统治中心在随州B分封制遭破坏C青铜冶炼技术成熟D宗法等级森严解析:周统治中心在黄河流域,故A项错误;按周礼,周王用九鼎,诸侯只能用七鼎,而墓主非天子却用了九鼎,说明天子和诸侯之间森严的等级关系不复存在,分封制遭破坏,故B项正确;商周时期青铜冶炼技术成熟,而墓主所处时代已是周的后期,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等级关系破坏,故D项错误。答案:B10西周“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秦灭六国,“子孙皆为

9、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秦灭六国疆域辽阔B官僚政治逐步确立C宗法观念逐渐消亡D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解析:西周“裂土封侯”,实行分封制,姓氏是贵族政治身份的象征,而到秦朝姓氏的象征意义就开始消失了。秦朝疆域辽阔与这一变化无关,故A项错误;秦朝地方实行郡县制,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贵族政治,故B项正确;秦朝宗法观念并没有消亡,故C项错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与这一变化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B11美国学者魏特夫在研究古代中国的治水活动时指出,“要有效地管理这些工程,必须建立一个遍及全国或者至少及于全国人口重要中心的组织网。因此,控制这一组织网的人

10、总是巧妙地准备行使最高政治权力。”作者强调的是()A专制主义的来源 B中央集权的特点C政府重视水利兴修 D小农经济的缺陷解析:“控制这一组织网的人总是巧妙地准备行使最高政治权力”说明权力最终集中于皇帝,体现了君主专制,故A项正确;题干没有反映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B项错误;题干与政府重视水利工程无关,故C项错误;对水利工程的管理与小农经济的缺陷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A12“君王自命天子,君主驾崩,君统不辍,由其嫡长子自然承袭,如是者不绝。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且各级地方政权的首脑亦被视为百姓的地方父母”。这段材料所表达的主旨是()A君权神授,皇位世袭B君父同伦,家国同构C

1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D男尊女卑,君父一体解析:题干中并没有强调君权神授,题干强调的是家与国、君与父的关系,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且各级地方政权的首脑亦被视为百姓的地方父母”可以看出家国同构,君和父同伦,故B项正确;题干没有强调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C项错误;题干并没有涉及男女是否平等的问题,故D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节,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

12、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材料二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诗经周颂我将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什么?概括这种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2)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周颂我将所蕴含的主要意义,概括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机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第二小问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积极作用是稳定统治秩序,维护政治联系。第(2)问

13、第一小问意义,据材料二“伊嘏 (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得出歌颂了文王的功德;第二小问特点,结合材料一、二,得出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答案:(1)机制:分封制和宗法制。作用:稳定统治秩序;维护政治联系。(2)意义:以乐歌形式歌颂周文王的功德。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王夫之认为封建论者是搞无益的争论:“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一如柳宗元所论,王夫之认为秦是行了大公,“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

14、之为郡,分之为县,伴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王夫之认为,事物都有两面性,但郡县制与封建制相比要好得多,“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万昌华郡县制度评价理论述评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创新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示例一论题: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阐述: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裂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示例二论题:人才选拔有利于社会的平稳运行。阐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门第之风盛行,豪强左右政局的现象屡见不鲜,有才能的下层平民得不到重用,社会平等性没有体现,政权持续的腐败。唐朝开始全面推行科举取士,通过考试和才能来选拔人才,一定程度满足了下层民众的政治需求,推动了唐初的社会稳定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