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治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思考探讨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法治教育基金项目:贵州省重点支持学科:思想政治教育(黔学位合字 ZDXK201617)。作者简介:冯渝安,铜仁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法、法治教育。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DOI:10.19387/ki.1009-0592.2020.05.203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普及程度较高的一门必修课程之一,在我国高校公共课程中占有重要的教育地位。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逐渐加强对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视程度,并逐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法律教育内容,以求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法律意识以及法律素养。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大学生的法治
2、教育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现阶段我国依法治国政策不断推进,许多大学生就业后成为了各级党政单位的工作人员以及领导人,是依法治国政策的直接执行者,他们的法律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依法治国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法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法治素养,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目标。现阶段我国高校各项法治教育措施逐步落实教育进展也较为理想,但由于大学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大学生受到家庭环境以及初期教育环境和自身经历的影响,法治教育实际成果体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许多大学生法律意识仍较为淡薄,法治观念十分淡薄,没有把法治关键融入到自身的行为中,缺乏自我守法约束力,也没有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3、的意识。因此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提高大学生法治教育,促进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迫在眉睫。一、大学生法治教育概述(一)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内涵机内容1.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内涵大学生法治教育大学生综合能力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法治教育已经逐步融入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成为了帮助大学生顺利成长,梳理健全人格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课程。也是我国下阶段教育事业前进的重点方向之一。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逐渐加大,我国高校肩负着培养合格社会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及使命。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性逐步凸显。大学生法治教育可以以思想教育课程作为媒介,逐步向大学生关注法律常识,
4、并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对宪法的认可程度以及信仰。2.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大学生法律观念以及意识,帮助大学生梳理正确大价值观,让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以后,可以通过自身完善的法律意识限治自身言行,履行对社会的责任。在必要时懂得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为了达成上述教育目的,大学生法治教育有以下内容要求。其一,法律基础知识以及法律常识教育内容。其二,对大学生法律意识以及法律使用方法的教育内容。其三,对依法治国基本理念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其四,通过法律教育树立大学生宪法信仰,弘扬中国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二)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中法治教育任务首先,法治教育的
5、首要教育目标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让大学生对我国公民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有一个完整的认知,并引导大学生认同宪法是我国立国的根本大法,是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其次,对大学生进行普法教育,通过详细的法律知识课程,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以及以及法律尝试,并了解法律流程以及使用方法,并培养依法办事的重要习惯。加强大学生的行为判断能力,让大学生可以准确的识别什么样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什么样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一些行为处于法律默许的范围内。同时将大学生的法律知识逐渐培养成为具有更高实践价值的法律意识,让大学生的法律知识真正学以致用,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其次,通过对法律知识以及依法治
6、国理念的灌输,让大学生对我国行政体系结构以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并对自身在社会主义体治下对党和国家的责任使命有更为清晰的认知,帮助大学生梳理正确的人生理想,并让国家的发展任务融入到人生理想以及规划中。最后,通过法治教育内容提高大学生的纪律意识,规范大学生个体行为,对作为社会成员需要遵守和履行的纪律准则有更直观的认知。提高大学生自动约束力,并逐步形成守纪观念以及自我约束思想。(三)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1.法治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程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未来的接班人,对其教育质量队伍我国社会主义各项战略的顺利实施有重要影响。大学生教育不仅要重视对其专业技能的教育,對大学
7、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更为重要,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是大学生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保障,对大学生日后的发展有重要约束力。而法治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法治观念,让大学生对违法行为以及合法行为有较高的识别能力,帮助大学生梳理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为思想政治教育各项目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各项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2.思想政治教育是宣传和灌输法治观念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思想政治局教育以及法治教育在教育目标以及教育手段上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两者均采用对体治理念的灌输以及思想引导的方式实现各自教学目标,两者具有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大学生思想观念、政治观点以及道德规范的培养,帮助大学
8、生梳理正确人格以及行为准则,而法治教育通过法律观念以及意识的关注,为大学生提供的自我行为约束的途径和方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法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二、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必要性(一)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形态,是一种思想以及国家对社会的治理目标,该目标仅仅依靠党和政府是无法实现的,需要全社会每一个公民的共同努力。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大学生个人素质以及社会责任感,直接影响我国未来社会的整体素质水平。加强对大学生法律知识以及法律意识的教学培养,可以有效规范大学生的价值
9、取向,同时帮助大学生将社会主义和谐建设的核心目标与自身理想相结合,让大学生把实现祖国社会主义和谐建设的各项政策目标做为己任。大学生处于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责任感形成的特殊时期,通过法治教育手段对其进行积极引导,不仅可以满足社会主义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也可以有效降低大学生犯罪发生的概率,避免大学生误入歧途,满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性质的迫切需求。(二)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需求校园文化是高校的立足之本,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体现自身教育特色的重要途径。高校基于自身发展现状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对高校的社会形象以及学生素质的培养都有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加深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其一,
10、物质文化建设,高校通过对自身建筑风格以及景观设置的建设,可以凸显校园的教学特色以及人才培养主题,是支撑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以及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环节,是对校园文化内容的直接建设部分,基于校园文化内涵,制定对应的校风、校训彰显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其三,是校园管理制度的建设,基于校园文化治定对应的校园管理制度,体现校园管理重点,维系校园的正常秩序,这点在军科类大学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校园文化建设其本质是对学生行为方式的一种规范,通过校园文化熏陶大学生的精神文明以及意识观念,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底蕴以及精神面貌,加强大学生行为规范是开展法治教育的重
11、要目标之一,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生树立法治观念的重要载体,大学生法治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法治教育从根本上规范了学生行为准则,降低了校园中违规事件的发生概率,如盗窃、打架等违法行为得到了有效的遏治。(三)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是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主要教育任务是完善大学生法律知识体系,普及大学生发展观念,并规范大学生个体行为。但其教育意义更为宽广。法治教育既是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教育课程发展的制度保障。大学生处于人身观、价值观形成的特殊时期,同时多数大学生人生第一次远离父母,独自生活,大学有别于初高中的学习生活管理模式,让大学生更容易受到外界环
12、境的影响,容易受到错误引导,形成不健康的思想、观念甚至作出不被法律允许的行为。上述问题是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較差的重要原因,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近年来大学生校园内犯罪以及步入社会后步入歧途的案件频频发生,归其根本是法律知识的淡薄,导致其行事缺少必要的衡量标准。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法治教育不健全的直接表现。因此,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是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三、当前大学生法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一)高校大学生对法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多数高校在思想政治课程中加入了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并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但对法治教育的重要程度认知不足,普遍高校将教学重点放在其专业课程的教
13、育中,对法治教育资源的投入仅仅为了完成上级任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对法治教育课程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高校、教师以及学生对法治教育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是法治教育开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学生法治教育课程没有得到高校的真正重视,影响了教师以及学生对法治教育重要性的正确认知,大学生认为完成对应的专业考试内容,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是最重要的学习任务,法治教学任务仅仅是应对专业课的考试任务,导致大学省法律教学成果较差。其二,人才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让高校的学习任务逐渐吃紧,许多高校在专业课程的安排上具有最高的优先级。极大的思想政治课程的课时数量,导致法治教学时间严重不足,教师无法针对学生
14、的实际接受情况掌握教学进度,只能加快课堂进度,照本宣科完成教育任务。其三,师资力量不足。首先,多数高校在公共法律教育上没有配备专业的法律专业教师队伍,一般都由普通思想政治教师担任,非法律出身的教师其自身法律知识体系不够健全,对教材中的法律知识缺乏自我理解,教学中仅仅能照本宣科,很难实现真正的法律教学精髓讲解。教学效果较差。其次,由于校方对法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以及缺乏专业教师,在教学课程内容的制定上存在缺陷,教学内容守旧古板,教学方法缺乏时代性与创新,造成了学生接受难,教学成果差。(二)大学生法治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1.法治教育内容存在问题大学生法治教育内容的设置,对最终的教学成果有较大的影响,
15、课程选择,教材选择以及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选择,都对学生吸收知识、掌握知识的最终效果存在影响。法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教育存在区别,法治教育更为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要求学生对法律知识以及法律常识的相关理论知识有足够的掌握,也要求学生可以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合理运用法律知识,规范自身行为,保护自身利益。现阶段我国高校法治教育一般选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做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主要教材,该教材具有知识性、宏观性、法学化的三大特点,对各类法学内容有较高的浓缩程度。涵盖我国多项法律的基础知识。但正因为该教材面面俱到的特点导致了该教材在法律教学中面面不到的弊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得多为复杂枯燥的法律条款,且内
16、容没有经过相应删选,许多内容与大学生并无直接关联,大学生无法结合自身经历深入理解法律条款和尝试,教学效果不够理想。2.当前法治教育的形式方法教学防方法是实现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基于目标学科的知识特点以及学生个体特点,选择对应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果,提高学生知识接受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同时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师生直接的沟通质量,让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接受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但如前文所述,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师资队伍水平较差,法律专业教师比例较少,导致教师对法治教学缺乏理解,无法作答教学方式的创新,多数教师仍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根据教学计划照本宣科的完成教学内容,甚至部分教师直接公布
17、考试重点以及题型,最终导致学生对法治教学内容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以应付考试为主,无法达到法治教育的预期目标。(三)大学生法治教学实践效果不明显1.实施过程中片面化从宏观角度分析法律知识深奥庞杂,部分理论知识抽象难以理解,学生对法律理论知识直接接受能力极差,因此法律知识的教育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法律知识点,多数高校认同法治教育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存在偏差,实施过程存在显著的片面化现象。多数高校将法治教育等同于法学的部门法,将法治教育定义为具有浓重功利色彩的预防大学生犯罪课程,以刑法作为教学切入点,缺少人文关怀教育。2.反馈结果形式化大
18、学生法治教育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社会系统工程,对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主义责任的顺利传承有重要的保障作用。该工程庞大和复杂,需要根据社会形势不断调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才可以实现教学成果的最佳化,这对教学反馈质量有较高的要求。但在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法治教学中,许多教学活动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渗透到法治教学中,其反馈结果过于形式化,无法对法治教育成果的真实情况进行反应。高校法治教育调研组无法对学生的法律素质是否得到提高进行有效评价,也无法对现有教学内容和方法作出妥善调整。(四)法学生法治教育氛围不够浓厚大学生生活环境以及学习环境对其性格养成以及价值观的梳理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对于法治教育的成果也具有极大
19、的影响。适当的教育环境以及学习氛围构建,可以帮助各项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但现阶段我国高校缺乏对高校法律教学氛围大建设工程,导致校园内缺少法律教育必须的教学氛围。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尊师重道是我国传承五千年的传统美德。我国教育行业一直受到该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及指导。也导致教师在课堂中占有主导地位,教师传道解惑,学生被动接受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高校课堂的主要模式。教师与学生的课堂角色始终处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角色定位中。但现阶段我国大力发展全新的教学模式,要求充分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传统的课堂角色定位,让学生无法进行对自身想法进行有效表达,思维能力
20、受到严重限治,尤其在法治教学中,繁琐枯燥的法律知识,加上死板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失去参与法治教育实践的积极性。2.施教者对大学生法治教育宣传不够大學生法治教育内容复杂庞大,由许多不同法律的知识体系组成不同法律知识体系有着不同的学习规律和方法,导致大学生在法律知识学习初期困难较大,想要达成良好的教学成果需要大学对法律知识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需要适当的法律学习氛围,才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信息,达成预期的教学效果。但纵观我国高校,在法律学习氛围的营造上都存在一定欠缺,归其根本,是学校对于法治教育的宣传力度明显不足。导致教师与学生对法治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课堂氛围以及学习氛围不够浓厚,让法律知
21、识的学习流于形式,多数学生为了迎合考试,对课本内容进行死记硬背,缺乏思考没有真正掌握法律知识,导致学生的法律素质并没有得到提高,法律教育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四、法治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对策以及思考(一)切实调整大学生法治教育培养理念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普及法律常识以及依法治国的基本政策,在大学生这个特殊年龄阶段的群体中,梳理我国宪法的权威性以及至上性,让大学生在掌握高新专业技术的同时,也具较高的自我约束能力,真正承担起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使命。因此大学生法治教育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其一,对大学生法治知识以及法律意识的教育目标是法治教育的首要目标,
22、教学目的要清晰明确;其二,树立我国法律权威,让大学生建立自我约束体系;其三,加强大学生权益意识,认清自身法律权益范围,培养其依法维权的意识。同时引导大学生理顺自身权益与他人权益之间的关系;其四,强化大学生自觉守法意识,让大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守法意识,而不是强制灌输法律条款。(二)完善大学生法治教育公共必修课内容第一,教材必须符合社会发展,具有创新性。理论教材是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根本,是教师传授法律知识的根源,是引导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基础。教材的内容体现着法治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体现着法治教育传承的精神。因此,必须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当前,各高校非法学专业通用的法治教育教材主要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3、。这本书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知识性;二是宏观性;三是法学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国家教育部编治的法治教育课程专用教材,教材基本内容和教育方向都适应非法学专业学生学习。但是,教材已应用很多年,不管是社会形势还是文化观念都发生了改变,为了使大学生能够与时俱进,就必须完善大学生法治教育公共必修课内容,使其具有时代性,符合广大大学生的需要。教材除了要具有时代性,还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教材可以以案例作为主导方向,贯穿在所有的知识点当中,在章节后可以设置个案分析、模拟训练等模块,达成提高大学生法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第二,提高教材内容标准,并加强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内容之间的契合度,现阶
24、段我国高校在法治教育中使用的教材,多为传统的纸质教材,内容简单枯燥,大学生面对死板的教材形式以及枯燥的教材内容,很难提起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因此应对教材模式进行全面创新和优化,采用媒体影音教材以及案例教材。针对法律知识点配以对应的应用案例故事,激发学生的法律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结合案例对相应的法律知识展开实践思考,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法律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三)改进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实践途径法治知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理论知识需要实践环节进行印证才可以更好的实现教学效果。因此教学管理部门应针对法律教学内容,制定对应的教学实践环节,帮助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真正掌握法律知识。更加深
25、刻的理解和体会法律理论知识。通过添加对应的案例分析课程,让学生通过真实的案件,去领会相应的法律条款,也间接的让学生对我国司法体制以及审判程序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四)内化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大学生正处于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期望被肯定,被赞扬。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要注重大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教师还应根据大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过程中,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正确的肯定,课堂上给予真诚的表扬和小小的奖励,使回答正确的学生得到认可和肯定,把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和积极性很好地调动起来。参考文献:1何纪翔.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对策J.法治博览,
26、2019(33):217-218.2张明.大学生法治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路径研究J.法治博览,2019(33):225-226.3胡梦澜.应用型本科大学生知识产权意识的培养J.智库时代,2019(45):42-43.4马良.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法治教育中的重要性J.法制与社会,2019(31):203-204.5王欣.浅谈大学生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J.法治博览,2019(30):221-222.6李永刚.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5):90-94.7陈艺玲.基于人文精神的高校法治教育时效性分析J.智库时代,2019(41):4+13
27、.8李智,岳锐洁,张兆平.新时代大学生网络安全法治意识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9(27):156-157.9宋启娟,张勇忠.依法治校轨道下的高职高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探索J.法制與社会,2019(27):196-197.10孙婷.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5):112-113.11彭刚,黄敏侠.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的分析与思考基于陕西省部分高校的实证调查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21(3):74-77.12石伟.浅谈高校法治教育与校园法治文化建设J.法治博览,2019(23):131-132.13付燕清.依法治国视野下青年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08):93-94.14卢昱静.新媒体形势下完善高校法治教育的路径探索J.法制与社会,2019(22):198-199.15余桂芳.高校辅导员增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有效策略浅谈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 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八).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47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