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版一轮创新思维历史(人教版)练习:第二部分 第九单元 第20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92415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一轮创新思维历史(人教版)练习:第二部分 第九单元 第20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版一轮创新思维历史(人教版)练习:第二部分 第九单元 第20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版一轮创新思维历史(人教版)练习:第二部分 第九单元 第20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版一轮创新思维历史(人教版)练习:第二部分 第九单元 第20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版一轮创新思维历史(人教版)练习:第二部分 第九单元 第20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19版一轮创新思维历史(人教版)练习:第二部分 第九单元 第20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19版一轮创新思维历史(人教版)练习:第二部分 第九单元 第20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19版一轮创新思维历史(人教版)练习:第二部分 第九单元 第20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19版一轮创新思维历史(人教版)练习:第二部分 第九单元 第20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选择题1歌曲放足歌中唱到:“邻家有女已放足,走向学堂去读书。”歌曲描绘的社会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A鸦片战争时期B中华民国初期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D改革开放时期解析: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的社会习俗没有发生变化,没有放足歌,故A项错误;中华民国成立,颁布废止缠足的法令,放足歌描绘的现象最早出现于民国初期,故B项正确;放足现象最早在民国初期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故C项错误;放足现象最早是在民国初期,不是改革开放时期,故D项错误。答案:B2下图是拍摄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老照片,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当时中国服饰的典型特征是()A坚持传统 B崇洋媚外C中西合璧 D洋为中用解析:图片中男子

2、有穿西装打领带,不能说明坚持传统,故A项错误;图片中的女子穿着中国传统的服饰,不能说明崇洋媚外,故B项错误;男子有穿西装打领带,有穿长袍马褂,女子穿着中国传统的服饰,说明近代服饰的特点中西合璧,故C项正确;材料中体现近代中国服饰的变化,不能体现出洋为中用,故D项错误。 答案:C3民国初年,参议院公布的男女礼服分为中西两类,中式即长袍马褂。民间衣着更为自由,上海申报称:帝制取消后,“人士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凡几”。由此可知民国初年()A服饰文化颠覆了传统B崇洋媚外之风开始盛行C民众普遍接受西式服饰D服饰变革带有时代色彩解析:“参议院公布的男女礼服分为中西两类,中式即长袍马褂”表明服饰文化并未

3、颠覆传统,故A项错误;崇洋媚外之风开始盛行是随着外国的侵华战争,故B项错误;“人士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凡几”发生在上海,广大农村依然是传统的服饰,故C项错误;“民国初年,参议院公布的男女礼服分为中西两类,中式即长袍马褂。民间衣着更为自由”表明服饰的变化受时代的影响,故D项正确。答案:D4以妇女放足为例,早在1897年,上海便设立了全国性的不缠足总会,入会者多达三十万人,天足成风;而作为首都北京直至庚子以后,放足之风“仍未大开”。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先进知识分子的倡导C百日维新法令的推动D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解析:上海“天足成风”,北京直到庚子年以后,放足之风“仍未大开

4、”,体现了不同地区的经济差异造成思想意识的差异,故A项正确;先进知识分子的倡导在上海和北京都存在,故B项错误;百日维新法令的推动对两地影响是一致的,是共同点,故C项错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也是上海和北京相同的原因,不是两地的差异,故D项错误。答案:A5从晚清到民国,历届中央政府均试图厉行禁止鸦片,都未能完全肃清鸦片烟毒。而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展的全国禁毒运动则取得了成功。这一现象说明()A国民经济取得恢复和发展B国际环境出现了巨大变化C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地方的有效控制D鸦片成为中央主要收入来源解析:根据材料1952年,国民经济还处在恢复之中,故A项错误;从近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一

5、直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故B项错误;禁毒是一个全民性的工作,它取决于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故C项正确;近代中国鸦片不可能成为中央的主要收入,故D项错误。答案:C61883年10月上海申报发表评论说:“(轮船)招商局开其端(指招商集资的方式),一人倡之,众人和之,不数年间,风气因之一开,公司因之云集。”这种经营方式()A开创了民族工业之先河B最先倡导建立私营企业C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D是在众人推动下建立的解析:开创了民族工业之先河是洋务派官办军事企业,轮船招商局是官办民用企业,故A项错误;洋务企业都是官办企业或官督商办企业,不属于私营企业,故B项错误;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与材料“一人倡之

6、,众人和之,不数年间,风气因之一开,公司因之云集”相符,故C项正确;招商集资的方式最初是在政府的推动下建立的,故D项错误。答案:C7中国近代某企业在开办初期,以运输漕粮为主,不揽客货,不与洋商争利。后来企业改组,吸纳大量民间资本,使得业务兴隆,盈利上升,发挥了与洋人争利的作用。该企业应该是()A轮船招商局B天津机器制造局C福州船政局 D江南制造总局解析:根据材料“以运输漕粮为主”得知该企业是民用、官办企业,后吸纳大量民间资本发展为官督商办企业,故A项正确;天津机器制造局是官办军事企业,故B项错误;福州船政局是左宗棠创办于1866年,是中国近代最重要的军舰生产基地,与漕运无关,故C项错误;江南制

7、造总局是官办军事企业,故D项错误。答案:A81872年申报记载:“上海为商贾辐辏之地,铺户林立,各省趋利之徒已少长咸集,而寒士之谋馆者,亦若以乐土之可居而群贤毕至。”材料表明()A洋务思想兴起,对外商战已成趋势B商业风气渐开,经商观念逐渐形成C上海区位优势明显,人口开始大量聚集D知识逐步贬值,士人追名逐利解析:“对外商战已成趋势”,这种表述材料无从体现,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我们不难看出,上海成为“商贾辐辏之地”,传统重农抑商思想彻底被抛弃,“商业风气渐开,经商观念逐渐形成”,而结合史实我们也不难得知19世纪70年代的中国社会在洋务运动的冲击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已经起步,故B项正确;材料之中仅仅提

8、及“商贾”“寒士”“各省趋利之徒”而已,而人口是否大量聚集我们并不能从材料得到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知识逐步贬值,士人追名逐利”,前半句明显不符合历史和现实,故D项错误。答案:B9民国之初,广东流传这样的歌谣:“革命世界,新式派头。女子解放,自由选婿。”歌谣内容反映的新风尚,适应于当时的()内地乡村发达地区受新式教育的国人满洲贵族A BC D解析:结合史实可知,中国近代受西方文明影响主要是在沿海的大城市和受新式教育的青年,而广大内地农村受到的影响很小,故错误,正确;满洲贵族是封建代表,故错误,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10清末,西方传教士观察到福州家庭“如有客人,男女不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2

9、0世纪20年代,日本人注意到福州“夫妇及子与外来的男女席位混坐”。对此变化解读正确的是()A传统伦理观念受到冲击B近代西式社交礼仪普及C福州引领全国风气变革D男女身份地位完全平等解析:清末“如有客人,男女不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到20世纪20年代“夫妇及子与外来的男女席位混坐”的变化,反映女子地位有所提高,传统伦理观念受到冲击,故A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福州家庭在不同时期的变化,不是西式社交礼仪,故B项错误;题干反映的只是福州家庭风俗变化,不能说明引领全国风气变革,故C项错误;题干只能说明女子地位提高,不能说明地位完全平等,故D项错误。答案:A111932年,皖报在其原有“政府通告”“本省与本市新

10、闻”“文艺副刊及广告”等版式基础上,增加了“社会周刊”“教育周刊”“农林周刊”等。可见,该报的办报理念的变化表现为()A商业性弱化 B时政性消失C经济味浓厚 D社会性增强解析:根据题干中增加的版块来看,没有反映出商业方面的内容,故A项错误;题干主要表明新增加的内容,没有体现出时政版块的取消,故B项错误;新增加的版块中突出了经济方面的主题,再结合原有广告版块,可以看出在所有版块中经济类占了较多比例,故C项正确;与原有版块结合,社会类是才出现的,不能说增强,故D项错误。答案:C121912年申报刊文描写当时上海的公务员:头戴外国帽,脚踏软皮鞋,吃西菜,住洋房,点电灯,卧铜床,以至台灯、面盒、手巾、

11、痰盂、便桶,无一非外国货,处处仿效外国人。这反映了()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B民族工业日渐萎缩C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D社会上的崇洋现象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看,1912年上海公务员的吃穿住用“无一非外国货,处处仿效外国人”这反映了社会上的崇洋现象,故D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曾有一次,人们有力地指出,上海的工部局是在中国最好的宣教士。这意思是说,上海的外国租界是一个实例,阐明西方文明的优点。每年成千上万的中国人由帝国他处走过上海,他们可以看到美丽的建筑、整洁的街道、燃着电灯或瓦斯灯;他们可以看到机器、自来水、电报、电话、火轮船、公园。他们在这里所得到的印象,必然多

12、少传到内地去。上海如此,香港也如此。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第八册材料二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欧、美百数十年前,人皆辫发也,至近数十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费时甚多,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出入不便,去之无损,留之反劳。康

13、有为政论集上册材料三诸君诸君,发辫之害如此,虽欲不变通之其可已乎!戊戌推翻新政,一蹶不振,论者多咎变法之初不先变发。发短不可以骤长,不可以骤长,则面目形状既变,衣服装束不得不随之而变,衣服装束变,而行为政治皆不得不变矣。惜乎未能先事于斯,遂令一往无余也。黄藻所编黄帝魂中的论发辫原由(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海的外国租界对中国社会生活近代化的具体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2)材料二、三中,康有为和黄藻所的观点分别是什么?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中国近代生活方式变革的主要因素。解析:(1)根据材料一“他们可以看到美丽的建筑、整洁的街道、燃着电灯或瓦斯灯;他们可以看到机器、自来水

14、、电报、电话、火轮船、公园”可以归纳为建筑、交通、通讯、机器及科技运用,生活及卫生文明习惯等。(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康有为指出蓄发危害,主张断发易服;根据材料三“戊戌推翻新政,一蹶不振,论者多咎变法之初不先变发”可以看出黄藻所认为维新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断发易服。第二小问,材料一可以看出是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的客观影响,材料二、三可以看出是先进中国人主动吸收。再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变革及政府政策的影响、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影响等角度回答。答案:(1)表现:建筑;交通;通讯;机器及科技运用;生活及卫生文明习惯等。(任答两点即可)(2)观点:康有为主张断发易服;黄藻所认为维新变法失败的主

15、要原因是没有断发易服。因素: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的客观影响;政治变革及政府政策的影响;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影响;西方文明及民主思想的影响;先进中国人主动吸收等。(任答两点即可)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近代中国西学的传播(部分) 对西学的称谓“夷务”“洋务”“西学”“新学”传入的新事物西装、西餐、西式家具、西式婚礼、汽车、电话、电报、西洋影戏外来词流行语火轮车、逻辑、议会、同志、革命、德先生、赛先生、民主、苏维埃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观点明确合理,史论结合)解析:依据材料,围绕“近代中国西学的传播”的影响论述。首先介绍西学在中国

16、传播的背景,包括民族危机的加深和中国对西学观念的变化。然后论证西学对中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即社会生活的近代化;以及对近代中国政治运动和经济结构的影响,即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最后概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言之有理即可。答案:示例: 观点:西学传播推动中国近代化历程。 阐述:列强侵华使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先进的中国人逐渐抛弃“天朝上国”观念,主张向西方学习。一方面,西装、西餐、西洋影戏等西方新事物的传入,客观上改变了国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生活的近代化;另一方面,国人利用西学探索救亡图存道路,如开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等,推动了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近代化。 结论:综上所述,近代中国对西学采取了包容开放的态度,学习西方的历程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