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100.50KB ,
资源ID:991394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9139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安徽2015版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效果检测10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安徽2015版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效果检测10WORD版含答案.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整治、约束)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摘编自论语材料二城邦的公民显然彼此是兄弟,但他们的构成和能力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在城邦中的职责和地位也不同。神用金子创造了具有统治能力的统治者,用银子创造了武士,即统治者的辅助者,用铜和铁创造了农夫和匠人。柏拉图国家篇(1)结合上述材料,概括孔子和柏拉图的政治思想,并指出其政治主张

2、的实质。(2)为传播他们的思想主张,孔子和柏拉图采取了怎样的共同方式?他们的主张是否被统治者接受?请分析其主要原因。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孔子的思想由“为政以德”“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概括得出;柏拉图的思想由“他们的构成和能力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在城邦中的职责和地位也不同”等概括得出;第二小问,从两位思想家的阶级本质角度回答。第(2)问,第一、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得出答案;第三小问,根据他们的思想与当时的社会实际得出答案。答案:(1)思想: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以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柏拉图主张国家应按能力来对城邦的公民进行分工,三个阶层各司其职。实质:都是维护奴

3、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2)共同方式:通过兴办学校来传播思想,如孔子兴办私学,柏拉图创办阿卡德米学园。不被统治者接受。原因:孔子的主张不符合当时诸侯争霸的需要;柏拉图的理想国的政治设计超出社会政治的实际需要。2. 2013云南昆明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始皇长城修筑情况 地段修筑概况东段:辽宁阜新市内蒙古化德县沿用战国燕长城旧迹,部分是新筑的;累石为城,树榆为塞中段:内蒙古兴和县乌兰布和沙漠北缘在战国赵长城基础上加以重新修缮,阴山至贺兰山间的广阔缺口是新筑的;依托大青山和阴山,主要用石块垒砌西段:内蒙古准格尔旗甘肃岷县鄂尔多斯高原上的长城随山就势高低起伏,城墙系夯土筑造 摘编自董耀会

4、万里长城纵横谈 秦始皇万里长城分几段材料二(秦始皇)下令“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从而全部拆毁了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摘自中国军事通史(第四卷)(1)据材料一,概述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是如何做到因地制宜的。(2)指出材料二中秦始皇拆毁“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的主要背景。有人在论及秦始皇的统治时,认为“秦始皇筑了长城,也毁了长城”。结合相关史实,评述这一观点。解析:本题考查秦始皇的功过是非。第(1)问,首先要理解“因地制宜”的含义,可以从因旧长城、因地形、因材料等角度体现“因地制宜”。第(2)问,秦始皇拆毁“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的主要背景是,秦朝实现了天下的统一。“秦始皇筑了长城,也毁了长城”前

5、者要突出长城的军事功能,后者要联系修筑长城等繁重的徭役激化了阶级矛盾,最终暴政导致秦朝的灭亡。答案:(1)对旧长城重新修缮;借助地形新建长城;就地取材,建材多样。(2)背景:秦灭六国,统一中国。评述:这个观点符合史实。秦始皇修筑长城,加强了边防,保证了社会安宁,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滥用民力修筑长城,引起人民反抗,实行暴政,加速了秦朝灭亡。3. 2014江苏南京市高三年级学情调研卷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炀帝忌刻,法令尤峻,人不堪命,遂至于亡。及太宗即位,又命长孙无忌、房玄龄与学士法官,更加厘改。玄龄等遂与法司定律五百条,分为十二卷,又定令一千五百九十条,为三十卷。贞观十一年正月,颁下之。凡削烦

6、去蠧,变重为轻者,不可胜纪。议绞刑之属五十条,免死罪,断其右趾,应死者多蒙全活。自是比古死刑,殆除其半。旧唐书材料二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故知赏罚不可轻行。深恶官吏贪浊,有枉法受财者,必无赦免。在京流外有犯赃者,皆遣执奏,随其所犯,置以重法。 唐律材料三贞观五年,张蕴古为大理丞。相州人李好德素有风疾,言涉妖妄,诏令鞠其狱。蕴古言:“好德癫病有征,法不当坐。”太宗许将宽宥。蕴古密报其旨,仍引与博戏。治书侍御史权万纪劾奏之。太宗大怒,令斩于东市。既而悔之因诏曰:“凡有死刑,虽令即决,皆须五覆奏。”五覆奏,自蕴古始也。又曰:“守文定罪,或恐有冤。自今以后,门下省覆,有据法令合死

7、而情可矜者,宜录奏闻。”贞观政要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制定法律的原因和目的。与隋律相比,唐律体现了什么特点?(2)据材料二,唐太宗制定的法律体现了他怎样的治国思想?(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现象?“既而悔之”又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个人品质?(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贞观之治的出现与哪些因素有关。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炀帝忌刻,法令尤峻,人不堪命,遂至于亡”入手分析“原因”“目的”,从材料中“凡削烦去蠧,变重为轻者,不可胜纪”可知,唐朝法律相对较轻。据此回答“特点”。第(2)问从“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故知赏罚不可轻行”反映了赏罚分

8、明的特点,可知唐太宗希望通过法律整顿吏治。第(3)问从材料三看,当时依然存在着冤案,但唐太宗能够自我反省。据此回答即可。第(4)问从材料信息中可知唐太宗关心百姓,注重用法律治理社会,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质,据此回答即可。答案:(1)原因:隋律过于严苛;吸取隋亡的教训。目的:稳定社会秩序,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特点:慎用刑法。(2)思想:赏罚分明;整顿吏治。(3)现象:唐太宗虽然慎刑,依旧存在冤杀。品质:知错能改,自我反省。(4)因素:唐太宗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唐律提供的稳定秩序;唐太宗优秀的个人品质。(任答2点即可)4. 2013湖南十二校联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从顺治至康熙初年

9、,黄宗羲对清统治者怀着强烈的民族仇恨,不仅在行动上进行武装反抗,而且在留书明夷待访录等著作中还进行激烈的批判。康熙十七年(1678年),清廷议修明史,特开“博学鸿儒科”,以延揽人才。叶方蔼向康熙帝推荐黄宗羲。黄宗羲的弟子陈锡嘏当时在北京任职,代为力辞。黄宗羲闻知后即致书陈锡嘏表示感谢,又说如果让他“待诏金马”,无异于“断送老头皮也”。康熙十九年,黄宗羲年已七十一岁,徐元文(顺治十六年状元,官至户部尚书)在康熙帝面前举荐黄宗羲参与修史,康熙帝下旨浙江督抚“以礼敦请”,黄宗羲仍然托病力辞,却派遣自己的儿子黄百家到徐元文主持的明史馆去修史了。 康熙二十六年,黄宗羲在写给徐乾学(康熙九年探花,官至刑部

10、尚书)的一封信中,写道:今圣主特召,入参密勿,古今儒者遭遇之隆,盖未有两。五百年名世,于今见之 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何尝不可以称道梨洲的现实主义态度呢!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从顺治至康熙年间,黄宗羲对清廷的态度逐步发生了什么变化?(2)根据材料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黄宗羲对清廷态度的变化有什么现实意义?解析:第(1)问提取材料信息,从顺治至康熙初年,黄宗羲“行动上进行武装反抗”、“著书批评清政府;之后,黄宗羲拒绝与清廷合作,不仕清廷;但却派家人参与编著明史;最后,黄宗羲称赞康熙帝为“圣主”,清代为“五百年名世”。据此回答“变化”。第(2)问可以从清朝政策调整和黄宗羲对清朝认可两个角度分析。一方面,康熙帝采取措施缓和阶级矛盾,同时对知识分子开“博学鸿儒科”,以延揽人才,这些措施受到一部分知识分子的欢迎。另一方面,黄宗羲对清朝已逐渐认可。据此回答“原因”。黄宗羲对清廷态度的变化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利于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答案:(1)变化:由武装反抗、著书批评,到不仕清廷,再到托病力辞,派子替之,最后到认可、赞誉清廷统治。(2)原因:清廷统治日益巩固,民族矛盾相对缓和;康熙帝采取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的政策;黄宗羲对清朝统治的认可。(答出两点即可)意义:有利于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意思接近即可)- 4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