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90050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37页
第37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38页
第38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39页
第39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40页
第40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41页
第41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42页
第42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43页
第43页 / 共44页
高201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02 中国古代经济史.doc_第44页
第44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二轮考点梳理】1古代中国的农业(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生产工具的改进与耕作技术的发展、水利设施的完善、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的演变、农作物品种的推广、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仅岳麓版)。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金属冶炼业、制瓷业、纺织业、官营手工业与民营手工业)。3古代中国的商业(商业的发展概况、城镇的繁荣)。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总体政策“重农抑商”;对外贸易政策演变;对手工业和商业的政策及市场管理政策)。【二轮知识归纳】考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A新人教版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距今七八千年

2、时,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为了寻找肥沃的土地,人们不得不经常迁徙。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B人民版“神农”的传说(中国古代农业起源和地位)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教导民众耕作。“神农能殖嘉谷”的传说,反映了农业的先行者进行农作物种植的成功实践。许多新石器时代的遗存,反映了当时先民们农耕创造的实践。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C岳麓版农业的起源原始农业经历了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的发展

3、。大约一万年前,农耕经济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现。它们在发展的初期就已显露出地域的差别。伴随着农业的发展,家畜饲养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二)生产工具的改进与耕作技术的发展A新人教版古代农业生产工具与耕作技术(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人们先用石刀、石斧把树木砍倒,晒干后放火焚烧,然后再用石犁翻土播种。土地耕种一两年后,地力下降。随着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由于青铜比较珍贵,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那时候的农

4、具,都比较粗笨简单。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已经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用杂草沤制肥料,治虫灭害。这样,土地可以连续耕种,土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西汉赵过推广的耦犁,要用两头牛牵引,三个人驾驭。耦犁二牛三人的耕作方法发展到西汉后期即逐渐被二牛一人的方法取代。后来又出现犁壁,使铁犁可以朝着同一个方向翻土。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到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来源:学,科,网西汉发明了播种工具耧车。耧车是将开沟和播种结合在一起的专用播种机。耧车是近代条播机的雏形。 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这种犁安装了犁评

5、,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耕作技术也不断进步。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已经使用。西汉时,赵过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推行代田法(代田法是垄作法的发展;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垄和沟,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再如法开沟栽种;这是一种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的栽培方法)这种方法比当时普遍采用的撒播方法先进。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耕耙耱技术是一种精耕细作技术,耙用于碎土,耱用于平整土地)形成,南方的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魏晋以后直

6、到今天,人们基本上都沿用这种耕作技术。两汉的耕作制度是以一年一熟为主。宋朝以后,随着南方社会经济的日益发达,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B人民版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技术)原始农耕技术(“刀耕火种”的原始阶段):在茫茫原始山林中,人们利用“火耕”拓荒营田,进行最基本的种植经营。西汉时期,中国南方依然采用耕种前用火烧、耕种后用水除掉杂草的耕作方式。春秋战国农耕技术: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了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秦国“以牛田”(用牛耕田),国强民富,具有了其他各国难以抗

7、衡的实力。从汉至唐的农耕技术: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出现了便于中耕(中耕是指作物生长期间在株行间进行的表土耕作;中耕的作用有疏松表土、增加土壤通气性、促进养分有效化、去除杂草、促使根系伸展等)的曲柄犁和便利收获的大镰,还出现了播种工具耧车。东汉时,用两头牛牵引的耦犁(二牛抬杠)回转不便,某些地方已经出现了较轻便的一牛挽犁,这有利于牛耕的普及,也有利于山地的开垦。唐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可以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深浅)。中国古代农耕技术的改进,促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是,中国传统农业长期以来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性的发展

8、。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C岳麓版从耒耜到曲辕犁、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主要耕作方式之一。这一时期的人们主要使用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简单的劳动工具。商周时期,青铜制品虽然广泛存在,但由于铜的产量小,比较贵重,制作农具的主要材料还是木、石、骨、蚌等。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铁农具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石制、骨制等笨重易损的农具,由此出现了借助铁农具和牛力的农业耕作方式,这一变化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大约在春秋后期,牛耕开始出现。战国中后

9、期,铁犁用于牛耕。西汉中期,人们发明了犁壁。犁壁在使用时,可以把土按一定方向翻倒,并能同时完成翻土、灭茬、开沟、起垄等工序。自此之后,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唐代,在长江下游一带早已出现了曲辕犁(又名江东犁)。曲辕犁的发明,是自汉代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我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在不断地发展进步。商周时期,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诗经中的“千耦其耘”或“十千维耦就是对当时使用简陋农具、大规模集体耕作状况的形象描述。随着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自耕农经济,或称个体小农经济应运而生。自耕农出现于春秋时期,他们拥有部分土

10、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当时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从此,“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也成为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自耕农除盐铁之外,一般不必外求,因此生活比较稳定,也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但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使它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三)水利设施的完善A新人教版中国古代的水利设施与技术我国古代一直很重视农业灌溉,著名的水利工程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修

11、建龙首渠时,其间一段高山黄土,采用井渠施工法,开隧洞竖井施工的先河;后来传至西北地区,称坎儿井;坎儿井能有效地防止地表水的渗漏和蒸发)。同时,人们还创制和改进农业灌溉工具。曹魏时,经改制的翻车(翻车,又叫龙骨水车,用木制成,可用脚踏或手摇;它既能把低处的水引上高坡进行灌溉,也可以排涝)用于灌溉;唐朝时创制了筒车;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高转筒车,能引水上山,将水提到六十多米高的地方;这对解决岸高水低,特别是丘陵山地的灌溉,有着重要意义);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这些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的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B人民版大禹和他的继承人(中国古代水利事业)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

12、大禹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千百年来,中国农民长期在“旱”与“涝”的双重威胁下艰难劳作,水利成为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有关水利的文献,成为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从战国至汉代水利事业的发展: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工程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都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汉代,关中地区灌溉渠道规划合理,成效显著。关中农民还创造了一种“井渠”(坎儿井)。治理黄河的成功,对于促进东汉前期的经济恢复和发展作用极大(王景治理黄河,基本解除了水患)。古代中国发明的灌溉工具:隋唐五代时期,北方使用立井水车,长江流域发明了高转筒车。宋代使用水转翻车。明清时期出现了风力水车。C岳麓版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农业生

13、产的发展离不开水利设施的兴建。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上古时代先民为战胜自然灾害、发展生产而兴修水利的艰苦历程。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著名的芍陂(qu bi)、都江堰、郑国渠以及西汉的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陆续建成。长期以来,黄河一直是中国农耕经济的命脉。黄河是否安流,成为影响朝廷财政收入、人民生活和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汉代起,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河工程。在边疆和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古代农民充分发挥创造能力,因地制宜,兴建了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西域地区的坎儿井就是其中的代表。坎儿井起源于西汉时期。它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利用水平隧洞导引地下潜流,

14、实现地表灌溉的暗渠工程。 我国古代的水利建设经验与成就,构成古代农学知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300多种古代的农学著作中,包含了大量关于水利建设的内容。古代灌溉工具的进步,也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重要的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筒车等。(四)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的演变A新人教版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土地制度的演变随着农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变化。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在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这种耕作方式有利于提高工效。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一

15、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那时的农民、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他们的经营规模很小。农民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每遇灾荒瘟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在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夏、商、西周时期,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同时要向国王交纳

16、贡赋。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种,遭受着残酷剥削和奴役。那时的耕地,十分规整,成方块状,形同井字,被称为“井田”,这种土地国有制度被称为“井田制”。 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私田。那时周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诸侯视自己疆域内的土地为私产,加上在井田耕作的劳动力不断减少,井田制遭到破坏。 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其他诸侯国也相继进行税制改革,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这种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

17、两千多年。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面对土地高度集中,历朝政府都采取措施抑制兼并,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明朝政府为整顿田赋,多次在全国丈量土地,登记每块土地的面积、地形、四至和田主姓名,并绘制图册;因所绘田亩图形很像鱼鳞,所以称为“鱼鳞图册”;它是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这些措施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B人民版贫者无立锥之地(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与土地问题)、沉重的赋税和力役(中国古代赋税徭役制度)

18、中国古代基本土地制度:商周时代实行井田制;战国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土地大部分为地主所有。北魏到唐前期,曾经推行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役。中国古代土地高度集中: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两个最基本的阶级。地主占有大量土地,通过地租的方式剥削农民。土地高度集中,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土地高度集中的危害: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导致农耕生产秩序的严重破坏,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疯狂的土地兼并,使得无数小农破产,社会动荡不安,激起民众的暴动。封建社会通过改革解决土地问题最终失败的原因:地主阶级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王朝的阶级基础。赋税:征收赋税是古代国家剥

19、削农业生产者,为政府的财政支出提供物质保障的主要手段(古代帝国的富强和繁荣是以农耕者的艰辛劳动为基础的)。中国古代赋税的比例和种类(名目):秦始皇时代,征收“泰半之赋”(农民要将收成的三分之二上缴给国家。田亩税和人头税是主要赋税形式,还有很多杂税、各种附加税和临时性的征收。农户缴纳的赋税,是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徭役(力役):徭役是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劳动者服事徭役,使许多大型土木工程得以成功营造。这些工程既有公共工程(如水利、交通、国防、城建等),也有私利工程(始宫室、陵墓等)。沉重的赋税使农民破产离开土地,过度的徭役使农民长期耽误农时,导致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20、由此引发的社会动乱,往往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原因。C岳麓版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明清赋役制度中国古代土地制度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商周时期的井田制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从春秋战国起土地私有制逐渐取而代之,成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大土地所有者通过多种途径,特别是通过兼并获得土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的反抗斗争,导致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逐渐减弱,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废井田,开阡陌:随着国家的出现,阶级的分化,在商周时期,原始社会的村社结构虽然保留,但土地公有制遭到破坏,井田制出现。井田的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由周王将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

21、田”之分。“公田”实际上为贵族占有,“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春秋时期,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它一方面表现为大量“公田”被抛荒,另一方面则是部分“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随着土地私有现象的日益普遍,各诸侯国为刺激生产积极性、扩大剥削量,先后进行了税制改革。这些改革的基本精神都是打破井田制中“公田”与“私田”的界限,一律按土地好坏收税,在客观上承认土地的私有权,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税制改革首先发生在齐国。春秋前期,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措施;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按田亩实数收税。晋、楚、郑等国也推行了类似的税制改革。这些

22、改革实际上使土地私有合法化。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大举变法。秦正式宣布“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的肯定。商鞅还实行“依军功行田宅”的制度,培植了一批新兴大土地所有者。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战国时期,贵族占有土地的井田制已经崩溃,代之而起的是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这种局面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主要有三种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和自耕农私有土地。君主私有土地是指由宫廷有关部门掌管的那部分土地,其收入主要用于君主的私人开支。此外,除自耕农私有土地外,就是地主私有土地。自耕农在广义上说也是土地的主人,他与地主的区别在于他所有

23、的土地规模只限于一家人自己耕种。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和压榨是自耕农破产的原因之一。地主的土地有多种来源,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兼并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常采取“均田”、“限田”的措施,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保护自耕农经济。公元485年,北魏就曾颁布均田令,按性别、年龄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些土地的主要部分只准使用,不准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隋代至唐初,均田制的具体内容虽有调整,但基本精神不变。宋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使两极分化更为激烈。到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繁

24、荣,通过土地买卖广占田土的现象日益普遍,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在中国古代,地主和自耕农都是国家的编户齐民,是国家赋税的直接提供者,他们名下的土地是国家田赋收入的来源。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土地经营方式。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通过租佃方式进行土地经营,早在战国时期就产生了。到汉代,“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的现象已比较普遍。宋代土地兼并激烈,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土地出租时,多采取订立契约的方式,作为解决纠纷的依据。地租以实物为主,又有分成租和定额租的不同。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这与人口增加

25、、人均占有土地数量减少有关。由于有大量剩余人口,租金被抬高,出租土地变得更加有利可图。在租佃关系下,虽然佃农要遭受较重的地租剥削,但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租佃农民通过抗租、减租斗争,争取长期甚至永久租佃土地的权利,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这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明清赋役制度: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变化还通过赋役制度的变革表现出来:明中后期实施“一条鞭法”,把田赋与各种杂税合而为一,计亩征银,起到刺激商品经济发展的作用;清前期推行“摊丁入亩”,即把替代徭役的丁银摊入地亩,与田赋一体征收,放松了官府对农民、手工工匠、商人的人身控制。这是农耕社会赋役制度成熟的标志,体现了

26、生产关系方面的重大变革。(五)农作物品种的推广A新人教版古代中国的农畜品种中国的原始农业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农业比较,具有鲜明的特点。在种植业方面,中国北方以粟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西亚以种植小麦、大麦为主。畜养业方面,中国最早饲养的家畜是狗、猪、鸡和水牛,猪一直是主要家畜;而西亚以饲养绵羊和山羊为主,中南美洲则饲养羊驼。西周时期,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B人民版中国最早培植的作物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规模性农耕经济粟、水稻。C岳麓版古代中国的农畜品种、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

27、生产为代表,并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中国古代农民饲养的家畜主要有猪、马、牛、羊、鸡、狗等六种,即古代常与“五谷”相提并论的“六畜”。 1418世纪,在明清两朝的鼎盛时期,出现了社会经济全面高涨的局面。双季稻得到大范围扩种,南方的水稻亩产大多为两石或三石,有的地区达到了五六石。玉米、蕃薯等高产作物被引进和推广,加上广泛植棉,民众衣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六)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仅岳麓版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自战国到中唐时期的经济重心所在。两宋之际,重心南移至长江流域。区域经济的多元互补以及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国古代经济空间布局的一个重要特征。四大经济区的形成: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将全国

28、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四大经济区中,属于黄河流域的山东、山西地区是传统的农业区。那里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早,人烟稠密,因而经济实力强,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这里所说的山西、山东与今天的地理概念不同。它们以河南崤山分界,以东为山东,以西为山西。因为崤山附近有函谷关,所以又有关西、关东之称。山东包括了今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及晋南、苏北、皖北等部分地区。历史上这里被称为中原。山东是汉代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最重要的粮食产地。山西在战国时属于秦地,大体是以关中为主,后又扩展到河西和巴蜀等地。关中“膏壤沃野千里”,巴蜀素有“天府”之誉,都是传统的农业区。与黄河流域不同,

29、江南地势复杂,气候炎热潮湿,很多地区为原始森林覆盖,不利于开发。两汉时这里大部分地区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与山东、山西相比,经济实力差距较大。龙门碣石以北是指山东、山西以北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气候寒冷,土地贫瘠,是传统的畜牧区或半农半牧区。它又以长城为界,分为塞内、塞外两部分。西汉时塞内一度被辟为农业区,但经济实力十分有限。农耕与游牧两大经济类型之间长期对峙交流,汇合成互补、互利的统一整体。从战国到东汉,全国的经济区域已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中国古代,由于天灾人祸不断,人口的流动始终没有停止过,有时还出现大规模的流民浪潮。两晋之际,由于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

30、少数民族内迁,山东、山西沦为主要战场,中原人口纷纷向南迁徙,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迅速恶化。两晋之际的人口流动,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高潮发生在唐安史之乱以后。安史之乱使黄河流域又一次遭到严重破坏,大批北方人口再度南迁,大量涌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中唐以后南方的人口迅速增加,经济实力大为提高。两宋之际,金灭北宋的靖康之变引起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原人口的南迁,不但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而且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这就使得南方的农业生产水平在量和质两个方面都得到提高,从而促进了南方的经济发展。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31、,再加上本来就蕴涵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因此随着大批北人的南迁,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重心也逐渐由北方黄河流域移至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经过孙吴、东晋、南朝的开发,江南地区初步形成了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南方的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加。农业发展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进步,在南方出现了像建康(今江苏南京)这样人口上百万的大城市。中唐以后,在大河南北“戎事方殷”、经济停滞的同时,南方无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都会,都在继续加速发展,逐渐超过了北方。北宋立国主要依靠东南的财富力量。宋都南迁后,更致力于南方的经济建设,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完成。经济重心的南移

32、也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自南宋起,江浙地区已成为人才密布区,有“财赋之地,人文渊薮”的说法。随着中华帝国疆域的不断扩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日益突出;经济重心的南移凸显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互补的需求,成为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一大特点。考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一)金属冶炼业A新人教版冶铸业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掌握了冶铜技术。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精美青铜器,充分展示出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这一领域众多的发明创造,如两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的灌钢法(灌钢法,把生铁和熟铁按一定比例配合,

33、加热后再锻打,成为质地优良的钢)等,使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铁器在农业、手工业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的水平。B人民版先进的冶金技术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使用铜器,但它不是主要的生产工具。商周青铜器文明高度发达:商代青铜器的出土地点分布相当广泛,当时的生产规模已经相当大。西周青铜器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秩序。春秋战国时期的冶铁技术:现在已知中国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是春秋晚期的遗物。河北易县战国燕下都遗址出土的铁器中,有经过粹火的钢件。汉武帝时代推行铁业官营制度,全国设铁官49处。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竖炉冶铁由起初的自然通风演进到人力皮囊鼓风,

34、然后又发展到畜力鼓风。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创造出水力鼓风装置水排。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技术更先进的灌钢法。北宋时期,已经有了以煤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C岳麓版金属冶炼术的进步 从二里头文化时期到春秋末期,历时约15个世纪,这是我国的青铜时代。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艺已相当成熟,不仅数量多,种类齐备,而且工艺精湛,器物造型生动,展示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春秋时期人们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这是我国古代冶金技术的重大成就,也是世界冶铁史上的奇迹。从春秋时期开始,通过改进技术手段,人们开始生产出硬度高、性能好的钢。铁器的广泛使用,特别是把钢应用到农具和手工业工具制作上,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早在汉代

35、,人们就开始用煤做燃料,并用来冶铁。北宋时,用煤冶铁已相当普遍,使炼出的钢铁的硬度和质量大大提高。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南宋末年,我国开始用焦炭冶铁,明朝流行开来。(二)制瓷业A新人教版制瓷业的发展及瓷器外销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至唐朝,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朝时,中国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并出现了五大名窑。(注:宋朝有五大名窑,即定窑、汝窑、哥窑、官窑和钧窑。定窑在河北曲阳,以烧制白瓷为主,胎质薄而坚硬,瓷釉洁白莹润。汝窑在河南宝丰,主要烧制宫廷用瓷,胎质细洁,釉色多呈天青,青中带蓝,晶莹发亮,堪

36、称宋瓷之精品。哥窑相传在浙江龙泉,出产青瓷,以冰裂纹瓷器最为有名。官窑在河南开封,专为宫廷烧制瓷器,釉色以粉青为主,淡白次之。钧窑在河南禹州,产品有的青中带红,华而不俗,称为“钧红”;有的以天青或月白与紫红色交相掩映,别致美观,称为“钧紫”。)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明宣德年间制造的青花瓷,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明清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的销量更大。为适应国外客户的需要,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还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西方国家称中国为“瓷器大国”

37、。在中国制瓷工艺的影响下,从17世纪开始,欧洲国家陆续生产瓷器。B人民版陶瓷业的成就原始时代的彩陶已经表现出相当高的艺水平。早期的瓷器是一种釉陶,又称做原始青瓷。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东汉末期墓葬中,出土有青瓷器。唐代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越窑的青瓷享有盛名,邢窑的白瓷制作精美。中国古代独特的美术陶制品“唐三彩”,曾经风行一时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在瓷器中名列前茅。唐代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唐宋以来,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名窑闻名天下。青花瓷始于元朝。清代康熙年间,粉彩瓷器工艺发明;粉

38、彩瓷器烧制技术在雍正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唐宋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中国瓷器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C岳麓版从烧陶到制瓷陶器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成就。中国古代先民创造了闻名于世的陶器工艺,如纹饰缤纷的彩陶,薄如蛋壳、黑亮如漆的黑陶,熠熠生辉的白陶等。陶器为人类共有,瓷器则是中华民族祖先的伟大发明。东汉晚期和南北朝时期,人们先后成功地烧出了青瓷和白瓷。隋唐时期,陶瓷工艺臻于成熟,瓷质的硬度、釉色的纯度都远胜前代。唐代瓷窑遍布南北,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用品。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全国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元代承前启后,开

39、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明清时期创造出更丰富多样的制瓷工艺,瓷器与丝绸一起成为对外出口的大宗产品。(三)纺织业A新人教版纺织业中国又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考古发掘证明,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明清中央或地方官府设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特别是细密精致的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汉朝时,包括提花在内的丝织技术已相当成熟,能织出绫、锦、罗、

40、绢、纱等二十多个花色品种。唐末以前,我国的丝织品主要产地在北方。唐末以后,伴随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丝织品的数量与质量逐渐超过北方。明清时,南方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苏州、杭州和南京成为著名的丝织业中心。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明朝时使用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至少需要两三个人操作,能够织出画师设计的各种花纹,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西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丝国”的誉称。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B人民版纺织业的发展原始社会时期,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陶纺轮和骨梭、骨针、骨锥等器物,纺

41、织技术在当时已经萌芽。纺织原料最初是麻和葛,新石器时代开始用家蚕丝。新石器时代,中国已经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奴隶社会(以商周两代为主)时期:甲骨文中,已经出现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商代还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在出土的商代遗物中,多次发现玉蚕。在周礼书中,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四德之一;四德即德、言、容、工)。丝织技术发展:汉代字书说文解字中有不少关于纺织业产品的字,提到的花色品种达二十余种。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了一件素纱禅衣和几种起绒锦。汉代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中国被称为“丝国”。唐宋元明时代,继承并发展了汉代的纺织技术。唐代中期以后,官营纺织业

42、有相当大的规模。随着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私营纺织作坊兴起。棉织技术发展: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地区。元代棉纺织家黄道婆对纺织工艺进行革新,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棉布逐渐成为元代民众的主要衣料。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C岳麓版衣被天下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早在遥远的上古时代,人们就已经学会养蚕缫丝了。西周以后,丝织工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品种日益丰富,花色图案精美。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使中国获得了“丝国”的称号。唐代出现的缂丝技艺,以本色生丝为经、彩丝为纬,以“通经断纬”手法自由变换色彩,纹饰更加绚丽,极具艺术神韵。 宋

43、末元初以来,边疆地区种植的棉花迅速向内地传播。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捍(搅车)、弹、纺、织之具”,全面革新内地落后的棉纺织技术。她发明脚踏三锭纺车,取代手摇一锭纺车,能同时纺出三根纱。先进技术的推广,使江苏的松江在元明时期迅速崛起,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柔软结实的棉布日益流行,到明代后期已取代丝、麻、毛,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四)官营手工业与民营手工业A新人教版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中国的官营手工业历史悠久。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

44、的行业,都收归官办。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它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中国的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在冶金、制瓷、丝织等诸多行业中,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在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古代社会,以纺织为代表的家庭手工业,是民间手工业的一种。作为农产的副业,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也有一些民间私人经营的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民间手工业经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魏晋南北朝时曾遭受摧残,到隋唐才得以恢复和发展。两宋以后,民间手工业在曲折中继续艰难发展。除纺织品外,城乡所需的日

45、常用具及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学术界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B人民版家庭手工业和田庄手工业(小农户手工业和大地主手工业;手工业主要形式)、“工官”和“匠户”(官营手工业及手工劳动者;中国古代手工业管理制度)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的经济基础:中国传统社会是建立在以小农经营为主的高度分散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的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的特

46、点:手工业长期附属于农民家庭之中,形成了以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的“男耕女织”的经济形式。手工业产品大部分自己消费,少部分进入流通领域。汉代田庄中的手工业生产:随着土地的集中,汉代出现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即豪强地主控制下的田庄。田庄主要手工业生产:酿造加工;纺织手工业;农具和兵器制造。田庄的手工业生产也是自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工官”制度(官营手工业制度):从汉武帝时代起,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最有利有图的手工行业,都收归官办,由政府垄断。由中央机构所属各“工官”主办的皇家工场,专门负责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除皇帝特别赏赐外,平民不得使用)。对朝廷财政来说,“工官”工场是一大

47、支出。“工官”工场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西汉官营纺织业机构:在长安设“东西织室”,在齐郡设“三服官”。服务对象上,水准较高的手工业技术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行业关系上,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技术传承上,技术工艺传承是封闭性的,往往导致失传。“匠户”(手工业劳动者):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称做“匠户”。唐代已有工匠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定期服役的制度。宋代匠户往往被官府以强制方式役使。元代以后,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不得脱籍改业。清代顺治帝时,废除“匠籍”,匠人获得自由身份。封建统治者可可以十分方便地征调各类工匠。匠户没有人身自由,劳

48、动创造性受到严重的束缚。C岳麓版官私手工业的消长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小农的家庭手工业生产也十分普遍,其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家庭手工业生产对于稳定小农经济起了一定作用,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发育。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的是官营和专业的私营手工业生产。 西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按行业设立车正、陶正等工官管理工匠。工匠集中在官府设立的作坊内,使用官府供给的原料,制作加工官府指定的产品。他们职业世袭,世代为官府劳作。官营手工业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众多高水平工匠一起工作,加之对产品质量的严格管理,有利于

49、手工业技艺的提高。直到明代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代表着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但官营作坊原料由官府提供,不计成本,不进入市场,缺乏竞争;官营手工业采取强制工匠服役的手段,引起了工匠的不满。由于商品经济和私营手工业的发展,官营手工业内部的生产关系不得不加以调整,唐宋时期出现了雇募工匠。从征役制到雇募制,是生产关系上的一大进步。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变革,私营工商业勃然兴起,工、商开始与士、农并称为国家的“四民”。此后,私营手工业成为手工业生产中日益重要的部分。明代中叶以后更在制瓷、矿冶、纺织等诸多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私营手工业的经营方式也在变化。一方

50、面,唐宋以来,商品经济繁荣,私营手工业的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另一方面,到明中后期,雇佣众多工人的大规模手工作坊或工场日益增多,并从中孕育出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考点三:古代中国的商业(一)商业的发展概况A新人教版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中国人很早就懂得经商。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因此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使商业的发展比较艰难。秦汉至隋唐,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还不高。但是,“法

51、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商业还是得到了发展。 隋唐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商品流通。除都市商业外,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唐朝,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邸店在各大商业城市不断兴办,甚至还开有“波斯邸店”。邸店是兼营旅店、货栈的场所,利润丰厚。后来,随着商业的发展,又从邸店中分离出柜坊。柜坊专为富商大贾、贵族官僚、高利贷者储存金银财物。飞钱,又称便换。各地商贾将贷款委托给各道设在京城的办事机构进奏院,领取半联票券,持券可游走四方,合券可在京城或回本道取钱。这样,商旅就不用长途携带钱币,各地之间也不用运输税钱。两宋的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

52、境相对宽松。这一时期,商品种类迅速增加,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元朝交通发达,也有利于商业的繁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国内外各种商品汇聚于此。 明清时期,尽管政府对商人征收沉重的商税;并施行种种压制政策,但城镇商业依然呈现繁荣景象。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B人民版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概况)先秦(秦朝以前)商业发展概况:在中国远古时代,已经出现早期的商业交换。商业在商代已经

53、有了初步发展。西周时期,流通骨贝和铜贝。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中国古代商业运输:唐代诗歌、宋元时期的小说戏曲中,有许多关于商人远行贩运生活的故事。唐代商船中有所谓“俞大娘航船”,船上可以长期居住(水路商运)。唐代陆路商运也十分发达,客舍、邸店、车坊等服务于商运的辅助性经营场所生意兴隆。宋元明清商业繁荣:宋元时期,商业空前繁荣,海外商运发展迅速,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北宋时的益州(四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3)明清时期,出现了会馆和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晋商和徽商势力最为强大)。古代商人旅途危险:古代旅途盗劫为患十分普遍,商人们经常面临着人

54、身财产安全威胁。C岳麓版商业的发展 商朝时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已经产生。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将商人集中起来,设官统一管理,为他们提供衣食,驱使他们为政府服务。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庶人冲破官府的束缚,经营商业致富,成为有强大实力的商人。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随着商业的繁荣,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 隋唐时期,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的经济往来,商业贸易蓬勃发展起来。西域以及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经商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元代更广泛流通纸币,古代商业的发展步人了一个新的高峰期。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出现了

55、许多新的特点,不但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农产品也大量进人市场。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作为农产品加工的副业产品,也都成为商品。白银在流通中的广泛使用,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的集聚。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徽商、晋商、闽商、宁绍商人等大商帮。(二)城镇的繁荣A新人教版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市四周有围墙,与民居严格分开。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据说,西汉都城长安城东、西有“市”九处。唐长安城设东西二市,各占两坊之地,仅东市就有二百二十行

56、。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其中,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是最著名的四大商业名镇。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也催生了一批批城市的兴起与繁荣。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以至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B人民版“市”的发展和商业

57、都会的崛起(中国古代商业市镇)南北朝时,开始形成民间集市“草市”。唐代,“草市”作为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也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的繁盛,反映了商业的发展。宋代,“市”分散于宅屋之间,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原先不允许设置“市”的城郊和乡村,也出现了“市”;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宋代“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总特点:宋代“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荣。战国时期,有的城市已经出现称作“市井”的商业区。汉代,都市因商业的集中,形成繁荣景象;以繁荣的“市”作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如王莽执政时的长安和“五都”)。

58、唐代,长安的市已经由定时而聚的古老形式,发展为店铺林立的常设商业区;洛阳市场的规模远远超过长安;扬州也曾经“雄富冠天下”;地区经济中心杭州、湖州,成为物产繁富、商业发达的都会。宋代,都市商业繁盛,夜市直至三更才结束,五更又开晓市;还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如相国寺庙会每月开放五次。清代,乾隆时期的苏州,财富“甲于天下”;出现了“四大名镇”湖北汉口镇、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C岳麓版城市的繁荣城市是社会的中心,商业繁荣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古代城市的功能与格局也发生了变化。自周秦迄唐代,凡县治以上的城市都有官设的市作为交易场所,设市令或市长管理。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

59、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县城以下,一般禁止设市。这时期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 唐代长安城承袭西周以来的城市布局并加以完善,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到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市分散于街巷,形成街市。原先禁止设市的城郭和乡村,也被允许置市贸易于。除了一般的市场区外,还出现了夜市、晓市、草市等。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监控,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汴京桑家瓦子(戏场)有大小勾栏50余座,最大的可容纳数千人。纵贯南北的御街两侧,酒楼、茶馆、商店、香药铺等鳞次栉比,常常营业到三更。御街成为主要商业街,标志着城市格局和功能的重大演变

60、。唐宋时期,海上贸易的兴盛也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繁荣。除早已发展起来的广州之外,泉州、明州(今宁波)、杭州、扬州、登州(今蓬莱)等都繁盛一时。各港口城市“蕃客”(来自波斯、阿拉伯、印度和欧洲各国的客商)云集,船舶数不胜数,货物堆积如山。明清时期,除了南北两京等传统大都会外,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达数万人。在运河沿线、江南等地区,出现了一些专门的手工业产品和原料集散地,聚集了众多商贾、牙行,发展成工商业市镇。考点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一)总体政策“重农抑商”A新人教版“重农抑商” 商周时期,国家曾采取鼓励政策,支

61、持商业的发展,商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后来,社会上出现了日益严重的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等问题。 战国时期,为了禁止农民弃农经商,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他提出:农业生产粮食布帛,是本业;脱离农业生产的工商业,为末业。秦国商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措施包括:制止弃农经商,未经允许从商者罚作奴隶;国家控制山泽之利,实行盐铁专卖,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国家要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此后的封建统治者大多继承重农抑商政策,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来源:Zxxk.Com明清时期,工商业空前

62、兴盛,但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明太祖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清雍正帝也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王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要求官员留心劝导,让百姓重视本业。B人民版重农抑商(中国历代王朝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的提出: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重农抑商”的含义:强调要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重农抑商的目的(原因):经济上,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剥削农民阶级)。文化上,吕氏春秋提出长期遵循重农原则,可以安定人心,有益于端正民心民志。

63、政治上,民众致力于农耕,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朴实易驱使,谨慎守国法,私产不愿迁)。抑商政策及商人地位:西汉初年,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商人社会地位虽然较低,但经济实力却越来越强;商业能够比农业获取更大的利益,诱使农耕者弃农经商;汉武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工商业的政策,以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唐代,西汉时确立的商人应入市籍,一入市籍则不得为官的制度依然继续实行;商人实际上没有取得自由民的平等地位,在政治上和法律上也遭受歧视。宋代,商人政治地位低的状况才开始转变。重农抑商政策的危害: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阻碍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C岳麓版“重农

64、抑商” 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王朝的政策相关,而政策的变化,也与不同时代的形势相关连。由于商业在社会经济和财政税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统治者一般对商业还是给予一定的重视和鼓励。但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与战国时期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取向发生矛盾,于是出现了重农抑商思想。秦国奉行法家思想进行改革,实施了一系列重农抑商措施。商鞅变法时明确以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并且限制商人经营的范围,重征商税。汉初民生凋敝,商人却囤积牟利。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并严禁商人购置土地,这些政策有效地避免了因商人非法牟利对恢复社会经济造成的阻碍。中唐以来,重

65、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以及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空前活跃,国家财政也从商业税收中得到很大补充。但统治者认为商品交换并不能创造新的财富,“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对商业发展并不采取鼓励政策,还经常以各种方式对商人进行盘剥。明清时期的抑商政策,并不能完全遏制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但确实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成为导致中国被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之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二)对外贸易政策演变A新人教版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海禁”与“闭关锁国” 中国的对外贸易,历史悠久。西汉时,由于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

66、渐发展起来。唐朝时,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两宋时,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元朝时,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在此停泊的外国海船经常在百艘以上,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为了加强对对外贸易的管理,元朝政府起初在南方一些主要港口先后设七个市舶司,后来合并为泉州、庆元(今浙江宁波)、广州三处。还制定市舶法则,规定由市舶司审批出海贸易的船只、人员、货物,发给公验、公凭。对中国出详商船的货物一律实行抽分,粗货十五分取一,细货十分取一,另纳舶税三十分取一。外国商船载货进口,也依例抽分,返航时由市

67、舶司发给公验、公凭。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即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占有重要地位。这种朝贡贸易,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那时候,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出口商品仅占市场商品总量的3左右。 明朝初期,东南沿海倭患日益猖獗。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下令实行“海禁”。他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清初,为

68、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政府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又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人民片板下海,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明清统治者虽曾开放海禁,但基本上实行闭关政策。清政府甚至认为,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正常的海外贸易,一度陷于停顿。 清朝长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B人民版“海禁”政策(明清时期限制海外贸易的政策)“海禁”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民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海禁”措施:明王朝在对外贸易方面,注重建立和维护一种“朝贡

69、”贸易体制,对民间出洋从事海外贸易的行为则严加禁阻(明太祖屡次发布“通番禁令”)。清朝继承并发展了明朝的闭关政策(顺治颁布“海禁令”、“迁海令”)。明代以及清代的有些时期,曾经短暂地实行所谓对外开放,但是限禁极为严格。这种“开放”实质上是具有官方垄断的性质,民间贸易往来仍然禁止。“海禁”危害:“海禁”政策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也使得中国社会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海禁造成落后,落后就要挨打)C岳麓版近代前夜的危机 明清之际,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同时,西方殖民势力已经东来,福建、广东沿海人民与西方人的私人海上贸易已很频繁。由于害怕私人海

70、上贸易造成沿海地区与海外势力勾结,形成不安全因素,明代禁止民间出海贸易,清初海禁更严。明清易代以后,东部沿海的抗清势力比较强大,统治者担心这些力量相互结合,会给统治秩序造成威胁,宣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长期实行海禁政策。海禁政策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三)对手工业和商业的政策及市场管理政策A新人教版手工业和商业政策西汉初年,社会经过长期战乱,经济凋敝,富商大贾乘机囤积居奇,操纵物价。汉武帝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包括: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这些政

71、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明清两代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而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破坏工商业的正当经营,以致影响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抑制中小商人的“贱商令”,各朝代一脉相承,反复颁行。汉朝,禁止商人穿丝绸、乘车骑马,也不许其子孙为官。直到明初,政府还在规定农民可以穿绸纱,商贾之家只许穿绢、布;农户一人经商,全家不许穿绸纱;还规定禁止商贩、仆役、倡优、下贱穿用貂裘;商贾及技艺之人,家用不许用银制器皿等。B人民版中国古代市场管理、工商业的管理(封建王朝严格管理工商业)秦代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从事官营手工业和为官府出售产品的人,必须当面把钱投入陶制

72、容钱器中,不得私吞金钱(联系公交车投币机)。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市”的中央设置亭楼,四面有门、墙,管理相当严格;王莽执政时,在长安和“五都”设“五均官”,控制市场物价。南北朝,政府对“草市”也实行行政管理(“草市尉”)。宋代,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秦王朝统一度量衡,为工商业的发展规定了必要的统一标准;秦统一货币,通行半两钱,也为经济秩序的稳定提供了条件;政府进行经济管理的措施,已经达到非常严密的程度。汉初抑商,商人的赋税加倍;汉武帝时代开始实行盐铁官营制度(中央政府在盐、铁产地设置盐官和铁官,实行统一生产和统一销售,利润为国家所有)。直到唐代,市的设立和废止

73、,都决定于朝廷的命令;所有的市都是朝廷设官管理的官市;市的交易时间也受到限制。古代王朝通常通过加重赋税征收的方式控制私营工商业;历代有多种属于流通税的关津之税和属于营业税的市肆之税;专门的商税征收部门同时承担缉私任务,负责查办私贩茶盐等行为。面对民间产业日益显著的发展,政府采取加强控制和掠夺的手段予以压制;例如清初对民间纺织业的压制措施(限定织机、高额税金、官批生产、低价派织等)。C岳麓版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也成为新经济因素成长的阻碍。明代和清初都曾实施“海禁”,并认为“开矿必当聚众,聚众必当妨乱”,多次颁令实行矿禁。清统治者还奉行“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的政策,以避免“为农

74、者相率而趋于工矣”。这种把大量过剩劳力控制在有限耕地之内的高度密集型经营模式,限制了市镇手工商业的发展,大大削弱了开发新能源和科技创新的驱动力。成本低廉的“男耕女织”家庭生产结构长期滞存,强固了农耕自然经济形态。 官府限制经营、强制摊派、低价征购等“重本抑末”政策的打压,也迫使一些商人和工场主转而投入“衣租食税”的土地剥削之中,从而限制了新生产关系的辐射力,压制了工业化的变革。【二轮规律总结】1关于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尺度,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物质标志。旧的工具被淘汰、新的工具诞生,实质上是古代生产力进步的具体表现。生产工具的发明,体现了人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

75、能够通过正确、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改造世界。2关于中国古代的水利建设: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是农业,农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极大。这在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中国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农业基础建设,兴建公共水利工程。公共水利工程建设,是古代中国国家管理经济的带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职能。古代人类治理大河、修筑水利工程,体现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的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的哲学原理。3在中国古代史上,土地制度可分为三个阶段:(1)原始社会:土地氏族公社所有制,土地归氏族公社

76、所有,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成果;(2)奴隶社会: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实际是国王所有,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3)封建社会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三重形式)。 中国古代的所有制关系主要是指土地所有制,其产生、发展、衰落均与生产力发展变化密切相关。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从本质上讲,都是私有制。4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沿革的五大趋势(演变特点):(1)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以两税法为标志),直至取消人头税(以摊丁入亩为标志),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驰;(2)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纳绢代役

77、(以“庸”为标志);(3)赋税由实物为主到货币为主转变(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反映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4)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5)税种由繁杂多项逐渐演变为简化单一(以一条鞭法为标志)。这种趋势说明,随着历史的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赋税制度的沿革取决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水平状况,实质体现了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规律;赋税是封建国家生存的经济基础;赋税的合理与否关系到社会进步与倒退,是评价历史人物和封建统治的依据之一;赋税制度的变化主观上取决于统治者的素质,客观上取决于生产

78、力的进步。5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趋势手工业由官营为主逐渐向官营、私营并重转变,出现了许多手工业精品和手工业工艺著作。6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体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阶段,由于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实行,工商业处于农业的附属地位,尽管一度繁荣,但整个社会未进入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时代,还是以自然经济为主。7古代“市”的发展演变具有怎样的趋势? (1)从市的空间范围来看,逐渐扩大,南北朝时期乡村出现“草市”,唐代“草市”作用已十分明显,并逐渐演变为地方商业中心;宋代城市商业活动打破坊市界限,形成繁荣的商业街。(2)“市”内商业活动也突破时间上的限制,唐代后期“夜市”繁荣,宋代又出现晓市等。(3)宋代商业活动不再

79、受政府直接监管,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4)明清时期出现大量专门的商业市镇;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荣,如清代北京前门商业区。8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变化趋势来源:学#科#网(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发展;先固定时间、地点,后打破界限。(2)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奢侈品为主,后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产品走向市场。(3)交易媒介的变化:开始是物物交换,后出现一般等价物,再后来货币固定为金银等。北宋时还出现纸币。(4)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关系组织发展为地缘组织和业缘组织。(5)流通领域的变化:由只局限于流通领域到逐渐与生产及自由的雇佣劳动相

80、结合。【二轮学科探究】1小农经济的形成、特点及影响(1)形成: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普及,为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促使经济经营模式和剥削方式的变化。(2)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伴随着生产工具不断进步。生产主要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脆弱性。(另一种思路:规模小一家一户为生产、生活单位;自然分工男耕女织;产品去向自给自足和缴纳赋税;技术上精耕细作;地位中国传统农业的基本模式;基本因素土地是其主要财富,土地私有制是其基本特点之一,土地兼并影响其发展。)(3)影响

81、:积极影响:自给自足,生产积极性高,推动中国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是中国古代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求,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消极影响: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分工,加上简陋的生产工具,决定了其分散性、脆弱性的特点;小农经济的封闭性、保守性等弱点,导致人们具有“安土重迁”思想,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自然经济是封建制度存在的基础,它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2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1)在原始阶段经历了“刀耕火种”的落后耕作方式。(2)中国古代

82、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是小农户的个体经营。长期以来,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3)赋税和徭役繁重,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而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4)土地高度集中,地主和农民的阶级矛盾激化,民众暴动不断发生。(5)历朝历代的水利兴修防御了自然灾害,推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3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持续不断地发展。(2)手工业技术先进。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共国内消费,而且很早就远销亚非欧国家。(3)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4)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共存。主要有家庭手工业、官营

83、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三种形式。(5)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私营手工业到明中叶以后才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并占据主导地位。(6)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手工业发展受农业生产的制约。(7)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分布相应变化。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不少手工业生产部门、手工业制品的主要产地,从北方逐渐移到南方。在中国古代丝织业地区分布的变化中表现的最为明显。(8)明中叶后私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但“重农抑商”政策制约了手工业的发展,始终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4中国古代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影响(1)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2)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

84、,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3)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4)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5)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5对徽商的简要了解及徽商的经营特点(1)徽商:指的是以新安江流域为中心的安徽徽州府的商人,因其善于忍辱负重,故称“徽骆驼”。亦贾亦儒是徽商的最大特点。“亦儒”表现为:在教育方面投入大,科举考试成材率高。在商业经营中,徽商在经商方面表现于自觉地用儒家思想来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商业行动,讲求义利之道,见利

85、思义,不义之财不取也。(2)徽商的经营特点:遍布全国。经营品种广泛。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小本经营、由小到大。资本雄厚,如扬州从事盐业的徽商拥有资本四千万两银子,而当时清朝的国库存银仅7000万两。信守的经营理念是“讲道义、重诚信”“诚信为本、以义取利”,在市场上取得良好信誉。获利致富后回报家乡,兴办社会公益事业、慈善事业。6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1)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中的市,乡村中的草市、夜市和晓市等的形成和发展。(2)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各朝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到明清时期,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3)对外贸易发达。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4)货

86、币种类不断丰富。如北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5)商人群体活跃。明清时期,徽商和晋商的出现。(6)商人地位低下。商业发展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低下。7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阶段特征(1)从西周至唐代:坊市分置,商业活动受地域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南北朝时商业都市有所发展,农村集市贸易开始出现。(2)宋元明清:坊市界限被拆除,打破了空间限制,镇兴起和发展,农村的“草市”发展。宋元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如出现了晓市、鱼市,夜市更加兴盛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明清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城市的生产性、专业性

87、、商业性增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减弱。但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实行严格的专卖制度,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8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特点(1)从城市功能看,先秦至唐代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宋代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2)从城市的商业活动看,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由限制到逐渐放松。(3)从城市数量和规模看,唐代开始,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至明清时期,出现大批工商业城镇。(4)从城市布局看,区域分布与经济重心紧密相连。(5)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9简要探究重农抑商政策(1)目的:直接目的是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88、2)特点:从身份上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限制商人经营范围;重征商税;限制禁止对外贸易。(3)影响:在封建社会初期(积极作用为主),重视农业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明清时期(消极作用为主),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是中国在近代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导致经济结构过于单一。从根本上说,“重农”是正确的,但不能把“农业”和“商业”长期放在对立面。10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的形成和发展(1)精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战 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成形期,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明清

89、是深入发展期。(2)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铁犁牛耕技术出现于春秋战国,在汉代得到改进和推广。隋唐时期,随着江东犁的出现,得到完善而为后世所沿用。(3)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西周时期,实行了垄作法,西汉时实行代田法。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和一年三熟制。为了提高土地生产率,人们通过提高耕作技术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充分发挥土地潜力,在北方形成耕耙耱技术,南方形成耕耙耖技术。(4)改变农业环境,提高土地生产率。中国古代重视农田灌溉,从古至今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改善了土壤环境,使农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天

90、气的好坏。11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对比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品流通方式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集中的大作坊武器等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不在市场流通私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剩余部分出售12比较重农抑商(前者)和闭关锁国(后者)政策(1)相同点:背景,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采取的政策;目的,维护封建统治;原因:出于统治需要而采取的政策;内容,限制和压制商品经济;影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等。(2)不同点:背景,前者实施于战国时期,贯穿整个封建社会;后者在封建社会衰落时期实行。目的,前者压抑商人势力,以维护封建统治基础

91、,发展地主经济;后者防范外来殖民势力,以维护封建统治体制,巩固封建经济。原因:前者封建统治阶级(地主阶级)重视发展地主经济;后者根本原因是自然经济;清政府害怕与外国人交往易“滋扰生事”;为了防范和抵御西方侵略者。内容,前者对国内市场进行严格的规定和控制、对商人地位和势力进行压制;后者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影响,前者前期对古代农业发展有利,对农业文明的成就有一定影响,后期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后者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限制了与西方先进经济文化的交流,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二轮高考真题】(三年内高考真题分类精选、解析)(一)古代中国的农业

92、1(2011年全国卷文综13)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货(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按明朝“一条鞭法”,政府把田租、赋税、徭役等并入田亩中,主要按田亩数,征收白银完税。按此政府,官府只能勒令有较多田地的田主(地主)交纳银两,即税收政策的变化。2(2011年山东省文综10)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

93、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答案】:B【解析】:可以运用排除法,A、C两项中的“铁器”、“牛耕”已经在春秋战国时期用于农业生产,不选;D项“雇佣关系”开始于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时,不选。B项说明了“四齿钉耙”这种农业生产工具反映的农业耕作模式,可选。3(2011年福建省文综14)图4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 在汉代就已出现 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A B C D【答案】:C【解析】:坎儿井起源于西汉时期,可选;根据材料可知正确;从图中明显可以

94、看到坎儿井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可选;根据所学知识在坎儿井之前还有著名的水利工程如都江堰等,排除项。4(2010年广东卷文综13)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A. 井田制得以恢复 B. 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C. 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 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答案】:C【解析】:从“庄园”一词的含义及其更普遍使用可判断为C项。5(2010年浙江卷文综14)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比较右侧两图,其中图8(1)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A战国 B秦 C西汉 D东汉【答案】:D【解析】:识

95、记图8(1)所示“一牛一人”犁耕法最早在中国出现的时间。6(2009年辽宁宁夏文综26)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答案】:C【解析】:均田制下仍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所以是个体农耕这一形式。7(2009天津文综历史2)对右图所示内容认识正确的是A政府奖励垦荒耕地数量增加的情况B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记录C农村土地专业化经营的情况D国家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答案】:D【解析】:鱼鳞图册是旧时为征派赋役和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而编制的土地登记簿册。册中将田地山塘挨次排列、逐段连缀地绘制在一起

96、,标明所有人、四至,因其形似鱼鳞而被称为“鱼鳞图册”。(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1(2011年浙江省文综13)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图8是宋代部分名窑分布示意图,符合钧窑、定窑、景德镇窑、耀州窑排列顺序的是 A BC D 来源:学_科_网Z_X_X_K【答案】:D【解析】:钧窑在河南,定窑在河北,景德镇窑在江西、耀州窑在陕西。结合地图可以得出D项。 图82(2011年山东省基本能力22)青铜器反映了古代高超的铸造工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铜是一种铜锡化合物 B青铜器最早出现在我国西周时期C青铜比纯铜的硬度低 D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青铜制品【答案】:D【解析】:青铜是铜

97、锡铅合金,A项错;B项时间错误;C项错在“硬度低”;D项表述符合史实。3(2009年江苏历史4)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A春秋时期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答案】:C【解析】:材料描述的是把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的灌钢法之一,即生铁陷入法,这个技术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4(2009年广东历史3)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答案】:B【解析

98、】: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主要生产武器等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产品不投放市场。江宁织造局属于这种情况。5(2010年新课标卷文综40题第(1)小题)材科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 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l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99、。”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8分)【答案】:(1)(8分)特点:官营手工业衰落;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业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8分)【解析】:(1)从手工业经营结构和经营方式的变化上答特点。(三)古代中国的商业1(2011年北京市文综12)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 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诸侯国

100、之间有商业贸易往来频繁 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A B C D【答案】:A【解析】:选择项“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有明显错误,因为除燕国都城蓟之外,齐国都城临淄、韩国都城郑、魏国都城大梁、楚国都城郢,等等,都是战国时期的商业中心。2(2011年浙江省文综15)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答案】

101、:B【解析】:从“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中“便往还而通贸易”这一记载可以推断出A项正确;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因此C、D两项也正确。3(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3)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 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4(2010年福建卷文综15)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

102、,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 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 B商品经济活跃 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答案】:B【解析】:题中所述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通过内河和沿海航船大量流通,即反映了B项。5(2009年全国卷文综13)隋唐时期商业经济较之前代有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其中有 A废除五铢钱 B市坊分区 C实行两税法 D草市兴起【答案】:B【解析】:A有利于商业发展,C和商业没有关系,D是商业发展的表现。B是阻碍因素。6(2009年辽宁宁夏文综27)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

103、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A生活习俗改变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答案】:D【解析】:从题干所给材料“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易误选B选项,但完整的分析材料,D选项更符合题意。(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2011年福建省文综15)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宝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C百姓皆重农抑商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答案】:D【解析】:本题所引材料的意思是当今虽然法律轻视

104、商人,而商人实际上已经富贵了;法律尊重农民,而农民事实上却已贫贱了。所以一般俗人所看重的,正是君主所轻贱的;一般官吏所鄙视的,正是法律所尊重的。因此,A、B、C三项表述都错误,只有D项是对材料意思的准确概括。2(2010年浙江卷文综18)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答案】:C【解析】:

105、从题中史料可知,明中后期的海外贸易可在一定限制的条件下进行(限制经营方式、外贸方向、外贸货物等)。3(2009广东文科基础21)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 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 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 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4(2009年安徽文综36题第(1)小题)材料一 上(宋高宗)谕大臣又日:“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指海外商人)肯来,动得百十万缗(货币单位),皆宽民力也。” 国朝(清朝)设关之初,番舶入市者仅二十余柁(艘),舶长日大班,次日二班,得居停十三行,余悉守舶,仍明代怀远驿旁建

106、屋居番人制也。 摘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1)依据材料一指出南宋和清朝前期外贸机构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南宋外贸的具体作用和清前期外贸政策的直接后果。(10分)【二轮模拟训练】一(必修部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60分)1. 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 男耕女织 B. 自给自足 C. 脆弱性 D. 连续性2. 墨子说:“尽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

107、?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出在战国时期()A. 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 B. 奴隶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来源:Zxxk.ComC. 铁器牛耕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去开荒 D. 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3. 歌曲青花瓷好评如潮,以瓷器作为“中国元素”来创作歌曲,思路新颖,开拓了“中国风歌曲创作新路”。下列关于古代中国陶瓷业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商朝时期我国开始出现原始瓷器 B. 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南朝烧制出成熟的白瓷 C. 明宣德年间制造的青花瓷被人们奉为珍品 D. 青瓷中著名的秘色瓷产于唐朝的越窑 4. 据统计:新

108、航路开辟后,从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了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体系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日后能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根本原因在于 ()A. “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 B. 由于鸦片的输入导致白银很快又外流C. 自然经济的顽固存在和封建制度的强化 D. 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5. 中央电视台对目前国内发现的唯一一艘沉入海底400多年的明代晚期商船“南澳一号”水下考古发掘进行了连续大型直播,撩开了明代古沉船神秘面纱的一角。有关该船载有的物品最不可能出现的是()A. 青花瓷及一些铜

109、锣、算珠和漆器残片 B. 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 C. 该船当时可能装载有丝帛和棉织品 D. 在沉船上发现破损的瓷制西餐用具6. 有人从辉煌繁荣的宋代商业一书中,找出三个错误,其中不包括()A. 汉阳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是四大商业名镇 B. 市坊界限被打破,开封城内出现“草市”和夜市C. 南宋时期通过朝贡贸易扩大了国库财政来源 D. 商业环境相对宽松,但重农抑商思想仍占主流7. 下图是CCTV2“鉴宝”节目的一位收藏爱好者的藏品,它色彩鲜艳,效果如同油画一样。假如你是“鉴宝”节目的现场观众,请正确说出该瓷器出自()A. 唐 B. 宋 C. 元 D. 清8. 中国两千多年来独一无

110、二、长盛不衰、始终开放的港口城市是()A. 广州 B. 泉州 C. 福州 D. 明州9. 近年来,有关商帮的电视电影层出不穷,轮流登台。从大染坊到大宅门,从乔家大院到徽商传奇等一系列电视剧在国内掀起了“商帮文化热”。商帮文化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商帮出现的历史条件主要有()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加强 城镇经济空前繁荣政府放弃歧视商人的政策 政府不再推行专卖制度A. B. C. D. 10. 下列三张图所揭示出的我国古代商业活动中心发展的趋势是() A. 由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向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 B. 政治中心南移推动商业活动中心向南方地区发展C. 经济重心南移推动商业活

111、动中心向南方地区发展 D. 由主要在北方地区逐渐向南方和沿海地区发展11. 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这种历史的变化,其实质是()A. 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B. 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C. 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得到承认 D. 生产关系的变革12. 据清代史书记:“上自绅富,下自委巷工贾胥吏之,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对上述材料描述的现象评述不正确的是()A. 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的必然产物 B. 是重农抑商政策带来的后果C.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 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13. 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职业自耕农和地

112、主佃农工场主商人占人口比例24%36%30%10%A. 汉代江南地区 B. 唐代关中地区 C. 宋代太湖地区 D. 明代苏杭地区14. 明政府明文规定:“贡船者,法所许,市舶之所司,乃贸易之公也;海商者,王法之所不许,市舶之所不经,乃贸易之所私也。”(邓钟筹海重编)以下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 明政府全面禁止对外贸易 B. 明政府严格限制官民对外贸易C. 明政府允许朝贡贸易,禁止民间对外贸易 D. 明政府鼓励有组织的对外贸易,打击私自出海贸易15. 18世纪,欧洲流行一句格言:只有他们中国人拥有双眼,欧洲人是独眼,世界上所有其他的居民均是瞎子。这句话强调的是()A. 中国人素来有远见,长

113、期领先世界 B. 世界各地彼此隔绝,了解困难 C. 中国闭关锁国,中国人盲目自大 D. 中国经济发达,技术先进16. 中国历代王朝一向把外国视为夷狄,而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荒服之外,无非藩属,悉我从仆”,造成这种心态的根本原因是()A. 中国是当时世界文明的中心,周边民族尚未开化 B. 周边民族是游牧文明,中国农业文明优于其他文明C. 小农经济的封闭性造成自大心态 D. 这是客观现实的、直接的、真实的反映17. 战国初期,魏国李悝首倡“尽地力之教”,实施平抑米价的平籴法,以免谷贱伤农;同时制定法经六篇,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以盗法为法经首篇。材料反映的主要社会问题是()A私有制开始

114、确立,盗贼现象普遍 B小农经济脆弱,农民破产沦为盗贼C商人不满平籴法,转而沦为盗贼 D重农抑商政策,导致礼乐制度崩溃18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这表明这一时期() A官府力图控制民窑生产 B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19明经世文编选录载:“番中本无盐硝、火药,亦无铳炮器具,后因中国之人接济往来,私相教习,违犯严禁,将带出境,以济番人运用若今明开通税之门,略同互市之法,火铳、火药公然交易,得番人无用之物,济番人有用之器,是持其柄而授之兵也。”材料反

115、映的思想是()A主张实行海禁 B反对实行海禁 C主张扩大火铳、火药的交易 D主张积极开展对外贸易20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会馆的发展变迁”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会馆是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 会馆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会馆的出现与明代的商帮密切相关 会馆是孕育资本主义萌芽的场所A B C D二(必修部分)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40分)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考古资料证实,当时(西汉)铁工具的种类几乎应有尽有,仅铁农具就有十多个种类;以铁犁的使用来说,出土铁犁的地区已遍布鲁、豫、辽、陕、甘、苏、川、蒙、贵、闽、粤、桂等13个省区

116、。 赵毅、赵轶峰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公元31年)迁南阳太守,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成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而建功多,百姓便之。 后汉书杜诗传材料三长安市有九,各方;百六十六步,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凡四里为一市。三辅黄图卷二(王莽)遂于长安及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市师(主管五均的官。除负责征收工商税外,还负责掌握市场物价。) 汉书食货志材料四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亡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汉书食货志请回答:(1)据材料

117、一、二,指出汉代农业、手工业生产各有何特点?(6分)两者之间有何关系?(2分)(2)据材料三,概述汉代商业发展的状况。(6分)(3)基于材料四反映的现象,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2分)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价。(4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

118、历史必修材料二(在广东佛山罗定)凡一炉场,环而居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计一铁场之费,不止万金,日得铁20余板则利嬴,得8、9板则缩。 摘自屈大钧广东新语卷15材料三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MGodtey)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

119、展的因素。” 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四大城市繁荣与发展的主要原因。(4分)(2)你认为材料二中所反映的生产状态属于什么性质?(2分)说说你的理由。(2分)(3)结合材料一、二你可得出什么结论。(2分)(4)材料三中郭德利认为“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据材料分析他的论据是什么?(4分)除此以外,你认为明清时期阻碍工商业发展的因素还有哪些?(4分)最终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分)三(选修部分)材料解析题(本二轮专题无选修部分)【二轮模拟训练】答案要点及简析一(必修部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60分)1

120、C 从题中材料“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可知封建小农经济经营规模小,缺乏必要的储备,体现了其脆弱性。2D 墨子所描述的是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后,土地私有制产生,个体农耕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B B选项后半句的南朝应为北朝,其他选项表述无误。4C 此题主要抓住题干的限定词根本原因,A项是直接原因,B、D项是外因,只有C项的经济根源和制度落后才是根本原因。“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是封建制度的具体体现。5. D“南澳一号”是一艘明代船只,A、B、C所提物品在明代时已有。而D项中的情况则出现在清代。清代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

121、具和鱼缸等。所以D不可能出现。6. DA项把汉口写成汉阳,B项中“草市”是在城郊乡村而非大都市,C项中应为海外贸易,朝贡贸易不以经济效益为目的,不会增加财源,故A、B、C项都错误。7. D珐琅彩瓷出现在清朝,瓷器装饰技法的一种,是国外传入的一种装饰技法。8. A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广州就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唐宋元时期,政府在广州设市舶(司)使管理外贸;至清朝,广州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和对外贸易的港口。9. A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大量农产品、手工业品投入市场,城镇经济空前繁荣,这推动了商帮的崛起。当时经商仍不是正当行

122、业,商人地位仍很低,政府也没有废除专卖制度,贩盐必须先为官府运送军粮才能取得贩盐的权利。10. D本题主要考查对地图的解读能力,从三幅图片来看,西汉时商业中心主要在黄河以北,唐朝经济重心开始南移,长江以南出现扬州等商业都市,到明朝时,逐渐向南方和沿海地区集中。所以选D。11. D从土地不得买卖(鬻)到土地可以买卖实质是土地制度的变化,土地制度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所以是生产关系的变革。12. D从材料“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可以判断这是重视地租收益,其原因是A、B,其结果导致C,强化了自然经济,不可能带来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13. D本题主要考查图表解读能力和对资本主义萌芽的认识。从职业结构表

123、中可发现工场主这一职业竟占30%,这一职业的出现说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而中国古代的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明代苏杭的丝织业部门。14. C从材料中可知,“贡船者,法所许”即政府实行贡赐贸易。“海商者,王法之所不许”则指禁止民间贸易。A错在全面禁止;B错在官并不在限制之列。D明政府亲自主持,而不是组织他人。15. C中国人有双眼,而认为世界上其他居民是瞎子,显然是欧洲人讽刺明清时期的中国闭关自守,妄自尊大,愚昧无知。16. C根据经济决定政治的原理,可知盲目自大心态的根源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造成的。17B李悝首倡“尽地力之教”是针对“谷贱伤农”而提出,小农经济规模小、分工简单,具有脆弱性,破产的

124、农民容易沦为盗贼,所以盗法为法经首篇,主要是用刑法来维持社会秩序,加强君权。结合材料可以判断是因为农民因谷贱破产沦为盗贼,故以盗法为法经首篇。18D本题考查对明清时期手工业发展特点的理解。题干材料并不反映雇佣与被雇佣关系,B项不正确;自然经济于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C项不正确; “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是“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正反映了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从而可推断A项错误,D项符合题意。19A材料大意是外国本来没有盐硝、火药、铳炮器具,后来因为中外有接济往来,私自教习,将这些器具带至境外如果现在公开允许贸易

125、往来,火铳、火药公开交易,使外国得到了这些器具,会对中国构成威胁。据此,可以判断材料反映的思想是主张实行海禁,答案为A项。20C 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故错误。会馆的出现与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有关,反映商业发展情况,故正确。会馆不存在雇佣关系,与资本主义萌芽无关。二(必修部分)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40分)21答案:(1)特点:农业铁农具广泛使用;主要耕作方式是铁犁牛耕(4分)。手工业冶铁业发达,冶铁技术高超(2分)。关系:农业发展与手工业进步相互促进(2分)。(2)状况:涌现出众多的商业都市;商业活动有严格的区域限制(或政府设置市场开展商业活动);官府加强对商业活动的管理

126、。(6分)(3)经济政策:重农抑商。(2分)评价:一方面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答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亦给分);另一方面阻碍了商业的进步。(4分)解析:本题以一系列图文新材料将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串联在一起,着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1)须据材料提炼要点作答。切不可脱离材料主观随意回答。(2)要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结合作答。(3)前提是要能看懂这段文言文,对于高三的学生看个大概意思也不难,只要能判断该段文字主要说明了商人兼并农人,商业影响农业发展,对应的政策当然是重农抑商政策,评价则是结合所学知识了,注意一分为二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回答就可以了。22答案:(1)原因:手工业、商业的发达;

127、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地处交通要冲。(4分)(2)性质:手工工场资本主义萌芽性质。(2分)理由:规模大;有分工;生产以出售产品赢利为目的。(任答两点,2分)(3)结论: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2分)(4)论据:商人经商积累的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和用于下一代科举入仕;使得商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工商业资本。(4分)因素:封建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未能形成大规模海外市场;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封建地租剥削重,农民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商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儒家思想、科举入仕的影响。(任答两点,4分)影响:最终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并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2分)解析:本题以明清时期工商业的发展为切入点,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1)须据材料提炼要点作答。(2)可回忆课堂所学知识作出判断,同时据材料找出其所作判断的史实依据。(3)据材料一、二内容找到联系点自然得出结论。(4)同样必须据材料分析其论据,作出回答。“阻碍工商业发展的因素”则须依据所学知识尽可能全面考虑作答。影响可依据第(3)问的结论推理得出答案。三(选修部分)材料解析题(本二轮专题无选修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