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一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识字3_苏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98997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识字3_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识字3_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识字3_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识字3苏教版3日3上午,本人在一(3)班上了一堂校级公开课,内容是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识字3,经同行们的交流评议,感触颇深,觉得以下几点做法值得记录下来,也是比较成功的:1、鼓励孩子个性化识字。语文课程标准在低段识字教学目标中有这样一条: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种喜欢和愿望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去激发,去培养。教给识字方法,鼓励个性化识字,关注课堂生成,及时梳理,小结独特的识字方法。学生是有差异的个性,他们的识字方法具有明显的个性特性,我们应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独特方法识记生字,使识字教学闪现出智慧的火花。比如在教学生字“碧”时,有位女孩的方

2、法多好啊。她用“王婆婆白婆婆坐在石凳上喝雪碧,多悠闲”来记碧字。教“李和杨”时,李佳小朋友毫不犹豫地站起来说:“老师这是我的姓。”是啊,孩子的潜能是无穷的,这些课堂生成需要我们去呵护,去关注,使孩子感受到识字的乐趣,享受到创造的快乐。2、 巧妙地渗透对对子的方法。识字3是以对对子的形式出现的识字课,因此,本课的学习要让孩子们在诵读对子的过程中, 感知对子的语言形式,激发学生对对子和收集对子的兴趣,无疑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在课堂上抓住成语“和风细雨、万紫千红、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来做文章,渗透对对子的方法。(1)让学生观察在这些成语中间加个“对”字成了什么,学生顿然感悟到,原来有些成语拆开来可

3、以编成对子。(2)再看“万紫千红”,万对千,紫对红,让孩子们感悟到原来这是数字对,颜色对。(3)我们再看“和风细雨、山清水秀”中的风、雨、山、水,它们都是自然界的事物,因此渗透了“事物”要对“事物”的方法。看“鸟语花香”鸟语和花香都是有生命的事物,渗透了有生命的对有生命的接着,让孩子感受到对对子无非就是字数相同,内容差不多的对起来。最后,我还渗透了反义对,近义对及古诗对来巩固,就这样孩子们觉得对对子并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从而激发了孩子对对子的兴趣。课后,我还布置孩子们收集对子,竟出乎我意料,孩子们收来了很多,达到了预先设计的教学目标,引起了教学共振的效应,达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3、利用图片,

4、感知自然事物。在我们看来,像“朝霞、夕阳、和风、细雨、秋霜、碧野”等,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自然景观。可是对一年级小朋友看来,他们生活阅历浅, 如果我们老师光靠语言描述,是不能使孩子们建构起认知。因此,恰当地展示图片,利用课件,既感性的帮助孩子了解自然现象,同时激起孩子学文本的兴趣和爱大自然的情感,他们会感到大自然多么美好。如我在教“朝霞”一词时,先让他们想想说说朝霞平时看到过吗?什么时候看到的?是什么样子的?接着播放一组朝霞,晚霞图片,告诉他们这就是朝霞,是早晨东方被太阳照着的那一片云彩,傍晚的云彩即晚霞。孩子们就轻松的接受了。利用多媒体,架起生活和教材联系的桥梁,帮助孩子们构建起认知,他

5、们学得轻松,也学得快乐。4、架设现实生活和教材的桥梁,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本文是一篇环保为主题的课文,孩子们在学了一组组对子,欣赏了一幅幅自然风景图后,会感到大自然多么美丽,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万紫千红的。因此,我在教学中,随机联系我们家乡桐庐是个旅游城市,可以说到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你能用今天学的词语夸夸我们美丽的桐庐吗?并举几个家乡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地方。孩子们讲到我们的城南一小也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时,我及时抓住,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是啊,我们城南一小正在建设绿化工程,花坛里到处可见花草树木。我们小朋友要爱护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那你准备怎样爱护校园里的花草树木,为环保出一份力。以上是我认为这堂课的成功之处,诚然,我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在课文朗读上还需要多下些功夫,这首对子歌本来就韵律优美琅琅上口,应该有意识地多去培养学生读,感受文字本身的美,以增强语感。虽然我也意识到了,韵律优美的对子可以用多种方式去诵读。(师生对读,拍手读,男女对读,去掉对字读),只是苦于时间来不及,也就疏忽了。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以及课下的反思总结,自己学到了很多教学方面的知识,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去尽量改善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争取做到尽善尽美。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