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2016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富春高中高三(上)限时训练生物试卷(三)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有关细胞化学成分和基本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的RNA储存遗传信息并为合成蛋白质提供模板B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产生的ATP都可以用于C3的还原C大肠杆菌、蓝藻和酵母菌细胞中都有细胞膜、核糖体和DNADDNA分子中的氢键和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都会在沸水浴时断裂2下列有关造血干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可能存在的是()A吸收的葡萄糖:细胞膜细胞溶胶线粒体B合成的细胞膜蛋白: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膜C转录的mRNA:细胞核细胞溶胶高尔基体D合成的DNA聚合酶:核糖体细胞溶胶细
2、胞核3将洋葱表皮细胞放置在不同浓度的物质M溶液中,并测定洋葱表皮细胞吸收M的速率,结果如下表所示:物质M溶液浓度通入空气前 吸收速率通入空气后 吸收速率30mmolL3mmolmin3mmolmin50mmolL3mmolmin3mmolmin对表中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A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自由扩散B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C细胞吸收M需载体蛋白的参与D细胞吸收M所需能量供应不足4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中出现的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遗
3、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D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接近1:2:15下列过程都不会使ADP含量增加的是()AK+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B碳反应中CO2的固定C氨基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D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6下面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每个双链DNA分子的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B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C每个DNA分子的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糖数D若某双链DNA分子片段中有40个胞嘧啶,则一定有40个鸟嘌呤7从分子水平上,对生物体具有多样性或特异性的分析,错误的是()A一个含1000个碱基的
4、DNA分子,其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就有4500种B碱基对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C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又构成了RNA分子的多样性D人体内珠蛋白与血红蛋白不同的原因是组成两种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次序和空间结构不同8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则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最可能是如图哪个选项?()ABCD9下列对自由组合定律中自由组合的理解,正确的是()A雌雄配子间基因的自由结合B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间的自由组合C发生在细胞内所有基因之间D发生在真核生物的所有生殖过程中10下列关于遗传密
5、码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几种与之相对应的遗传密码BGTA肯定不是遗传密码子C每种密码子都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D信使RNA上的GCA在人细胞中和小麦细胞中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11用特异性的酶处理某一生物细胞的最外面部分,发现降解的产物主要是葡萄糖,进一步分离该细胞的某种细胞器进行分析,发现其含有胸腺嘧啶,据此推测,这种细胞器可能完成的生化反应是(反应都在相关酶的催化下进行)()ARNADNAB丙氨酸+甘氨酸丙甘二肽+H2OC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DATPADP+Pi+能量12将同一植物细胞依次浸入清水、0.3mol/L的蔗糖溶液和0.4mol/L的KNO3溶液中,测得细胞的体积随时
6、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曲线A、B、C分别代表细胞所处的溶液是()A清水、蔗糖溶液、KNO3BKNO3、清水、蔗糖溶液C清水、KNO3、蔗糖溶液D蔗糖溶液、KNO3、清水13下面有关课本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在含还原糖的组织样液中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后试管内液体呈现红黄色B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实验设计中只需采用一份材料连续观察即可C用洋葱外表皮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实验过程有颜色变化D适宜条件下豆浆经蛋白酶充分处理后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不会产生紫色反应14下列关于真核细胞DNA分子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DNA聚合酶催化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与模板链上的脱氧核苷酸形成氢键BDN
7、A分子先解开双螺旋结构再进行复制C复制可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可发生在线粒体和内质网中D复制形成的两个子代DNA分子的碱基序列有可能不同15BrdU是一种嘧啶类似物,能替代胸腺嘧啶与腺嘌呤配对将植物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基中培养到第二个细胞周期的中期,其染色体的情况是()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含有BrdUB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含有BrdUC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含有BrdUD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含有BrdU16生活在科罗拉多大峡谷的Abert松鼠被一条河流分成了2个种群南北岸的松鼠经过大约一万年的演变,在形态和体色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差异下列说法不符合“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
8、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的是()A两岸食物和栖息条件的不同,导致两个种群基因突变的方向不同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松鼠形态和体色的进化提供原材料C两个种群形态和体色的差异,是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D河流的阻隔使南北岸松鼠的基因交流受阻,导致基因库差异加大17如图甲表示家系中某遗传病的发病情况,图乙是对发病基因的测定,已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人类性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则I1的有关基因组成应是图乙中的()AABBCCDD18如图是某XY型雄性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若甲细胞为果蝇体细胞,图中少画的一对染色体应为性染色体B丙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基因
9、组成可能是AAbC和bCC图中各细胞一定存在Y染色体D甲细胞形成乙细胞的分裂为有丝分裂,其后期移向两极的基因均是A、a、B、b、C、C19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不正确的是()A过程分别需要DNA聚合酶、RNA聚合酶、逆转录酶B过程均可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进行,过程发生在某些病毒体内C把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进行过程,子代含15N的DNA占100%D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同20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同时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
10、菌,进行保温培养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如图表示某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过程,图甲过程发生在细胞核中,图乙过程发生在细胞质中,请据图回答:(1)图中涉及的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为:(以流程图形式表示)(2)图甲所示为过程,在催化作用下完成(3)在化学成分上物质与物质的主要区别是(4)图甲中的物质形成后,需穿过层生物膜才能进入细胞器(5)完成图乙所示过程,还需搬运氨基酸的“搬运工“参与,这里的“搬运工“是指,其种类很多,每种能识别并“搬运
11、“(填一种或多种)氨基酸,该物质一端的3个碱基为GUA,此转运RNA所运载的氨基酸是AGUA(缬氨酸) BCAU(组氨酸) CUAC(酪氨酸) DAUG(甲硫氨酸)(6)图中a、b为mRNA的两端,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图中的不同核糖体最终形成的肽链(填“相同”或“不同”)(7)由于化学物质甲磺酸乙酯的作用,该生物体表现出新的性状,原因是:基因中一个GC对被AT对替换,导致由此转录形成的mRNA上个密码子发生改变,经翻译形成的中发生相应改变22动物中缺失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叫单体(2n1)大多数动物的单体不能存活,但在黑腹果蝇(2n=8)中,点状染色体(4号染色体)缺失一条也可以存活,而
12、且能够繁殖后代,可以用来进行遗传学研究(1)某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如图,则该果蝇的性别是若从可遗传变异的角度看,单体属于变异(2)4号染色体单体的果蝇所产生的每个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为短肢正常肢F1085F279245(3)果蝇群体中存在短肢个体,短肢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短肢果蝇个体与纯合正常肢个体交配得F1,F1自由交配得F2,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表所示据表判断,显性性状为,理由是(4)根据判断结果,可利用非单体的正常短肢果蝇与正常肢(纯合)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探究短肢基因是否位于4号染色体上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实验步骤:让正常的短肢果蝇个体与正常肢(纯合)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获得子代
13、;统计子代的性状表现,并记录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若,则说明短肢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若,则说明短肢基因不位于4号染色体上(5)若通过(4)确定了短肢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则将非单体的正常肢(纯合)果蝇与短肢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后代出现正常肢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的概率为2015-2016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富春高中高三(上)限时训练生物试卷(三)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有关细胞化学成分和基本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的RNA储存遗传信息并为合成蛋白质提供模板B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产生的ATP都可以用于C3的还原C大肠杆菌、蓝藻和酵母菌细胞中都有
14、细胞膜、核糖体和DNADDNA分子中的氢键和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都会在沸水浴时断裂【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蛋白质变性的主要因素;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分析】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但是它们之间也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如均具有细胞膜、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等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类囊体薄膜上通过光反应产生ATP和H用于暗反应(叶绿体基质中)蛋白质在80以上就会发生变性,DNA分子在95以上会发生变性,但是DNA分子在适宜条件下会复性【解答】解:A、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蛋白质的合成
15、需经过转录和翻译过程,A错误;B、只有叶绿体中产生的ATP用于C3的还原,线粒体产生的ATP不用于C3的还原,B错误;C、大肠杆菌、蓝藻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共同点为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基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等,C正确;D、水浴煮沸时,DNA分子中的氢键会断裂,DNA双链打开,蛋白质中肽链之间的氢键破坏而导致分子的空间结构改变,肽键不被破坏,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方面的考查,是考纲中识记层次的要求,着重考查了细胞生物结构上的统一性、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产生ATP的去处、蛋白质和DNA的变性等方面的知识,此处知
16、识点较零碎,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2下列有关造血干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可能存在的是()A吸收的葡萄糖:细胞膜细胞溶胶线粒体B合成的细胞膜蛋白: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膜C转录的mRNA:细胞核细胞溶胶高尔基体D合成的DNA聚合酶:核糖体细胞溶胶细胞核【考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造血干细胞中可以发生葡萄糖的利用,用于呼吸作用;细胞膜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在核糖体;也可以转录mRNA和合成酶,逐项分析解答【解答】解:葡萄糖被造血干细胞吸收后,在细胞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在有氧情况下进入线粒体是丙酮酸而非葡萄糖,A错误;B、造血干细胞合成的细胞膜蛋白的途径是:核糖体内质网
17、囊泡高尔基体细胞膜,B错误;C、造血干细胞在细胞核转录的mRNA,从核孔出来进入细胞溶胶,并与核糖体结合,C错误;D、DNA聚合酶是蛋白质,在造血干细胞的核糖体合成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并催化DNA的复制过程,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3将洋葱表皮细胞放置在不同浓度的物质M溶液中,并测定洋葱表皮细胞吸收M的速率,结果如下表所示:物质M溶液浓度通入空气前 吸收速率通入空气后 吸收速率30mmolL3mmolmin3mmolmin50mmolL3mmolmin3mmolmin对表中现象最合理
18、的解释是()A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自由扩散B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C细胞吸收M需载体蛋白的参与D细胞吸收M所需能量供应不足【考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分析】1、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2、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a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b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3、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a载体(核糖体);b能量(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凡能影响细胞内产生能量的因素,都能影响主动运输,如氧气浓度、温度等【解答】解:A、自由扩散的影响因素是浓度差,而物质M溶液浓度增加,细胞吸收速率没有增加,则不属于自由扩散;故A错误B、主动运输的影响因素是载体和能量,而通入空气后吸收速率没有增加
19、,则不属于主动运输;故B错误C、物质M溶液浓度增加,而物质运输速率没有增加,说明M载体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故C正确D、通入空气后不没有改变吸收速率,说明与能量供应无关;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影响因素,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4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中出现的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D若F
20、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接近1:2:1【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其中假说内容:(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3)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演绎是指根据假设内容推测测交实验的结果据此答题【解答】解: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这是假说的内容,A错误;B、由F2中出现的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这是假说的内容,B错误;C、演绎是根据假设内容推测测交实验的结果,
21、即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C正确;D、演绎是根据假设内容推测测交实验的结果,而不是推测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例,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及孟德尔实验采用的方法,识记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解释(假说)及演绎的含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5下列过程都不会使ADP含量增加的是()AK+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B碳反应中CO2的固定C氨基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D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考点】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专题】正推法;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22、【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运输方式运输方向是否需要载体是否消耗能量示例自由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否否水、气体、脂类(因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如甘油)协助扩散低浓度到高浓度是否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主动运输高浓度到低浓度是是 几乎所有离子、氨基酸、葡萄糖等【解答】解:使ADP含量增加即消耗ATP的生理过程A、K+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属于主动运输,需消耗ATP,A错误;B、碳反应中CO2的固定不消耗ATP,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消耗ATP,B正确;C、氨基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属于主动运输,需消耗ATP,C错误;D、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主动运输,需消耗ATP,D错误故选
23、:B【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异同点,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相关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并且明确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均不需要消耗能量,而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因此会引起细胞中ADP含量的改变,进而解题6下面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每个双链DNA分子的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B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C每个DNA分子的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糖数D若某双链DNA分子片段中有40个胞嘧啶,则一定有40个鸟嘌呤【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专题】正推法;DNA分子结构和复制【分析】DNA分子一般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磷
24、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答】解:A、DNA分子的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A正确;B、DNA分子中,脱氧核糖大多数连接2个磷酸,B错误;C、DNA分子中,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糖数,C正确;D、双链DNA分子中,胞嘧啶与鸟嘌呤配对,二者数量相等,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DNA分子的结构、结构特点的理解和掌握7从分子水平上,对生物体具有多样性或特异性的分析,错误的是()A一个含1000个碱基的DNA分子,其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就有4500种B碱
25、基对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C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又构成了RNA分子的多样性D人体内珠蛋白与血红蛋白不同的原因是组成两种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次序和空间结构不同【考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专题】正推法;DNA分子结构和复制【分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中脱氧核苷酸特定的排列顺序决定了DNA(基因)的特异性;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分子;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2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解答】解:A、一个含1000个碱基的DNA分子,其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就有4500种,A正确;B、碱
26、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基因的特异性,B正确;C、RNA一般为单链,故其碱基的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RNA分子的多样性,C错误;D、人体内珠蛋白与血红蛋白不同的原因是组成两种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次序和空间结构不同,根本原因是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基因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8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则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最可能是如图哪个选项?()
27、ABCD【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分析】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是R型菌转化为S型菌【解答】解: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时,由于小鼠体内的免疫系统的存在,杀死一部分R型细菌,同时在S型细菌的DNA作用下出现S型细菌,破坏小鼠体内的免疫系统,直至小鼠死亡,导致两种细菌的数量均增加,所以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下列对自由组
28、合定律中自由组合的理解,正确的是()A雌雄配子间基因的自由结合B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间的自由组合C发生在细胞内所有基因之间D发生在真核生物的所有生殖过程中【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解答】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I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由此可见,自由组合的是决定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考查学生对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能力10下列关于遗传密码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几种与之
29、相对应的遗传密码BGTA肯定不是遗传密码子C每种密码子都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D信使RNA上的GCA在人细胞中和小麦细胞中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遗传信息是指DNA分子上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密码子指mRNA中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连续碱基;反密码子是指tRNA分子中与mRNA分子密码子配对的三个连续碱基,反密码子与密码子互补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均存在于mRNA分子上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A、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20种,而决定氨基酸的遗传密码子有61种,所以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几种与之相对应的遗传密码,A正确;B、碱基T只存
30、在于DNA分子中,而密码子存在于mRNA分子上,所以GTA肯定不是遗传密码子,B正确;C、由于密码子有64种,其中决定氨基酸的遗传密码子有61种,终止密码子有3种,不决定氨基酸,所以每种密码子不可能都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C错误;D、由于所有生物都共用一套遗传密码,所以信使RNA上的GCA在人细胞中和小麦细胞中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密码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1用特异性的酶处理某一生物细胞的最外面部分,发现降解的产物主要是葡萄糖,进一步分离该细胞的某种细胞器进行分析,发现其含有胸腺嘧啶,据此推测,这种细胞器可能
31、完成的生化反应是(反应都在相关酶的催化下进行)()ARNADNAB丙氨酸+甘氨酸丙甘二肽+H2OC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DATPADP+Pi+能量【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专题】正推法;细胞器【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用特异性酶处理生物细胞的最外面,产物主要是葡萄糖,说明其最外面含有大量多糖,则可判断该细胞为植物细胞,最外面为细胞壁,该酶为纤维素酶进一步分离该细胞的某种细胞器进行分析,发现其含有胸腺嘧啶,故在植物细胞中含有胸腺嘧啶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它们依次完成光合作用及有氧呼吸的后两个阶段【解答】解:A、RNADNA为逆转录的过程,A错误;B、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形成二肽的场所是核糖
32、体,B错误;C、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C错误;D、叶绿体和线粒体中都能合成ATP,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首先要求考生能根据题干信息判断出该细胞为植物细胞,含有胸腺嘧啶啶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其次还要求考生识记各种细胞器的功能,能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2将同一植物细胞依次浸入清水、0.3mol/L的蔗糖溶液和0.4mol/L的KNO3溶液中,测得细胞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曲线A、B、C分别代表细胞所处的溶液是()A清水、蔗糖溶液、KNO3BKNO3、清水、蔗糖溶液C清水、KNO3、蔗糖溶液D
33、蔗糖溶液、KNO3、清水【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分析】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既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解答】解:植物细胞浸入清水中,细胞会少量吸水,体积增大,如A曲线植物细胞浸入0.3 mol/L的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细胞体积缩小,如C曲线
34、植物细胞浸入0.4 mol/L的KNO3溶液中,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细胞体积缩小,但由于K+和NO不断被吸收进入细胞,使细胞液浓度增大而吸水,细胞发生自动复原,细胞体积又恢复正常,如B曲线所以曲线A、B、C分别代表细胞所处的溶液是清水、KNO3、蔗糖溶液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13下面有关课本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在含还原糖的组织样液中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后试管内液体呈现红黄色B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实验设计中只需采用一份材料连续观察即可C用洋葱
35、外表皮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实验过程有颜色变化D适宜条件下豆浆经蛋白酶充分处理后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不会产生紫色反应【考点】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专题】实验原理;糖类 脂质的种类和作用;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分析】本尼迪特试剂是斐林溶液的改良试剂,检测还原糖类,如葡萄糖;用洋葱外表皮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分生质壁分离时,由于细胞失水,会使液泡的颜色变深;酶的活性受PH影响,pH过高或过低会导致酶失活;蛋白酶、多肽等都为蛋白质类物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后产生紫色反应【解答】解:A、在含
36、还原糖的组织样液中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后,需要水浴加热试管内液体才会呈现红黄色,A错误;B、pH过高或过低会导致酶失活,所以实验设计中不能只采用一份材料,B错误;C、用洋葱外表皮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实验过程紫色先变深后变浅,C正确;D、适宜条件下豆浆经蛋白酶充分处理后,混合液中含有蛋白酶、多肽等蛋白质类物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后产生紫色反应,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学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14下列关于真核细胞DNA分子复
37、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DNA聚合酶催化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与模板链上的脱氧核苷酸形成氢键BDNA分子先解开双螺旋结构再进行复制C复制可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可发生在线粒体和内质网中D复制形成的两个子代DNA分子的碱基序列有可能不同【考点】DNA分子的复制【专题】正推法;DNA分子结构和复制【分析】DNA复制:1、概念: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2、时期: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3、场所:主要是细胞核4、过程:(1)解旋;(2)子链合成;(3)子代DNA分子的形成两条母链分别与各自决定的子链组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5、特点:(1)边解旋边复制 (2)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6
38、、条件:模板(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原料(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能量(ATP)、酶(解旋酶、DNA聚合酶)7、提示: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病毒的DNA复制场所分别是细胞核和细胞质、细胞质、宿主细胞【解答】解:A、DNA聚合酶催化游离的脱氧核苷酸相互连接形成磷酸二酯键,A错误;B、DNA复制时是边解旋边复制,B错误;C、复制可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可发生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内质网中不含DNA,不能进行该复制,C错误;D、在复制过程中,由于双链解开,导致DNA稳定性降低,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复制形成的两个子代DNA分子的碱基序列有可能不同,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DNA复制的有关知识,
39、要求考生能够识记DNA复制的时间、场所、特点等方面的知识;明确DNA分子解旋后导致其结构稳定性降低,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15BrdU是一种嘧啶类似物,能替代胸腺嘧啶与腺嘌呤配对将植物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基中培养到第二个细胞周期的中期,其染色体的情况是()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含有BrdUB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含有BrdUC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含有BrdUD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含有BrdU【考点】DNA分子的复制【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有碱基互补配对和DNA复制,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BrdU相当于一种替代
40、A、T的标记物,到第二个细胞周期中期,相当于经过两次复制,这时细胞内每条染色体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每条染色单体含有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都有BrdU,所以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含有BrdU故选:A【点评】本题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考查染色体和细胞周期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6生活在科罗拉多大峡谷的Abert松鼠被一条河流分成了2个种群南北岸的松鼠经过大约一万年的演变,在形态和体色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差异下列说法不符合“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的是()A两岸食物和栖息条件的不同,导致两个种群基因突变的方向不同B突变和基因重
41、组,为松鼠形态和体色的进化提供原材料C两个种群形态和体色的差异,是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D河流的阻隔使南北岸松鼠的基因交流受阻,导致基因库差异加大【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进而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两岸食物和栖息条件的不同对不定向的基因突变起到了定向选择的作用,A错误;B、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B正确;C、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使生物向着一定的方向进化,进
42、而使两个种群的松鼠的形态和体色出现差异,C正确;D、由于河流的存在,使南北两岸的松鼠由于地理隔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进而导致基因库的差异加大,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对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17如图甲表示家系中某遗传病的发病情况,图乙是对发病基因的测定,已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人类性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则I1的有关基因组成应是图乙中的()AABBCCDD【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专题】遗传系谱图;人类遗传病【分析】人的性别决定是XY型,X、Y染色体想异型同源染色体,X染色体较长,Y染色体较短,解题时先根据遗传系谱图判断遗传病的类型,然后写出3的基因
43、型,分析3的基因来源,判断1的基因型及基因位置,再根据乙图中相关基因的位置进行解答【解答】解:分析遗传系谱图可知,3和4患病,3不患病,因此该病是显性遗传病,假如该病的致病基为A,则正常基因为a,因此,3的基因型为XaXa又知该致病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所以3的基因型为XAXa,4的A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a位于X染色体上,4的基因型为XaYA3的致病基因A可能来自1的X染色体,或来自于2中X染色体又因为2正常,2的基因型为XaXa,无A基因因此3的致病基因A可能来自1的X染色体上的A基因,即1的基因为XAYa,所以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基因位于Y染色体的同源部位,Y染色体比X染色体
44、短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在伴性遗传中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遗传病的能力、判断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能力、从题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8如图是某XY型雄性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若甲细胞为果蝇体细胞,图中少画的一对染色体应为性染色体B丙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bC和bCC图中各细胞一定存在Y染色体D甲细胞形成乙细胞的分裂为有丝分裂,其后期移向两极的基因均是A、a、B、b、C、C【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的减数分裂【专题】模式图;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
45、析可知: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甲乙表示有丝分裂,甲丙表示减数分裂【解答】解:A、果蝇体细胞中共有8条染色体,由于雄性动物细胞应有XY染色体,且X与Y染色体大小不同,所以图中少画的一对染色体应为性染色体,A正确;B、丙细胞着丝点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相同;精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CC,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ABC或abC或AbC或aBC,B错误;C、X和Y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次级性母细胞只含有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如图中丙细胞可能不
46、存在Y染色体,C错误;D、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和原来母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故乙细胞的分裂后期移向两极的基因均是A、a、B、b、C、C,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9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不正确的是()A过程分别需要DNA聚合酶、RNA聚合酶、逆转录酶B过程均可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进行,过程发生在某些病毒体内C把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进行过程,子代含15N的DNA
47、占100%D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同【考点】中心法则及其发展【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其中是DNA的复制过程;是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是翻译过程;是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是RNA的自我复制过程;是翻译过程,其中、和过程只能发生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解答】解:A、是DNA的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是转录过程,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是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A正确B、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少量DNA,因此可发生是转录过程,这两种细胞器中还有核糖体,因此也能进行翻译过程,是逆转录过程,只能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B错
48、误;C、将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进行DNA的复制过程,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代DNA均含有15N,C正确;D、过程中的碱基配对为AT、TA、CG、GC,过程中的碱基配对为AU、TA、CG、GC,过程中的碱基配对为AU、UA、CG、GC,由此可见,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同,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图,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DNA分子的复制,要求考生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并明确、和过程只能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识记DNA分子复制过程,掌握其半保留复制特点20关于“噬菌
49、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同时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保温培养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1、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
50、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解答】解:A、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存,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A错误;B、应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保温培养,B错误;C、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而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并没有进入细菌内,离心后分布在上清液中,若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少数蛋白质外壳未与细菌分离所致,C正确;D、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面,因此该实验只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C【点评
51、】本题考查噬菌体浸染细菌的实验,考查学生对教材实验的掌握情况,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如图表示某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过程,图甲过程发生在细胞核中,图乙过程发生在细胞质中,请据图回答:(1)图中涉及的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为:(以流程图形式表示)(2)图甲所示为转录过程,在RNA聚合酶催化作用下完成(3)在化学成分上物质与物质的主要区别是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中的五碳糖是核糖(4)图甲中的物质形成后,需穿过0层生物膜才能进入细胞器(5)完成图乙所示过程,还需搬运氨基酸的“搬运工“参与,这里的“搬运工“是指tRNA,其种类很多,每种能识别并“
52、搬运“一种(填一种或多种)氨基酸,该物质一端的3个碱基为GUA,此转运RNA所运载的氨基酸是反密码子AGUA(缬氨酸) BCAU(组氨酸) CUAC(酪氨酸) DAUG(甲硫氨酸)(6)图中a、b为mRNA的两端,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由右向左,图中的不同核糖体最终形成的肽链相同(填“相同”或“不同”)(7)由于化学物质甲磺酸乙酯的作用,该生物体表现出新的性状,原因是:基因中一个GC对被AT对替换,导致由此转录形成的mRNA上1个密码子发生改变,经翻译形成的中氨基酸的种类或数目发生相应改变【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1、分析题图,甲
53、是转录过程,是RNA聚合酶,是DNA模板链上的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是RNA链上的胞嘧啶核糖核苷酸,是mRNA;乙是翻译过程,是mRNA,是核糖体,是肽链;2、翻译过程是翻译过程是以mRNA为模板、以tRNA为运输氨基酸的工具、以氨基酸为原料,在核糖体上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的过程,tRNA的一端携带氨基酸,另一端的三个碱基与mRNA的密码子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叫反密码子,一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解答】解:(1)图中涉及的过程的转录和翻译过程,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为:(2)甲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形成mRNA的过程,是转录过程,转录过程需要的酶是RNA聚合酶,即图中的(3)
54、图中,是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是胞嘧啶核糖核苷酸,物质与物质的主要区别是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中的五碳糖是核糖(4)转录形成的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5)翻译过程的运输氨基酸的工具是tRNA,一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移一种特定的氨基酸;tRNA的一端携带氨基酸,另一端的三个碱基与mRNA的密码子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叫反密码子(6)根据肽链的长短可判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为从右向左由于图中翻译利用的是同一条mRNA作为模板,因此不同核糖体最终形成的肽链相同(7)基因中一个GC对被AT对替换,导致由此转录形成的mRNA上1个密码子发生改变,经翻译形成的中氨基酸的种类或数目发生相应改变故
55、答案为:(1)(2)转录 RNA聚合酶(3)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中的五碳糖是核糖(4)0(5)tRNA 一种 反密码子(6)由右向左 相同(7)1氨基酸的种类或数目【点评】本题结合转录和翻译过程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物质或结构的名称,同时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22动物中缺失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叫单体(2n1)大多数动物的单体不能存活,但在黑腹果蝇(2n=8)中,点状染色体(4号染色体)缺失一条也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可以用来进行遗传学研究(1)某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如图,则该果蝇的性别是雄性若从可遗
56、传变异的角度看,单体属于染色体变异(2)4号染色体单体的果蝇所产生的每个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为4条或3条短肢正常肢F1085F279245(3)果蝇群体中存在短肢个体,短肢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短肢果蝇个体与纯合正常肢个体交配得F1,F1自由交配得F2,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表所示据表判断,显性性状为正常肢,理由是F1全为正常肢(或F2中正常肢:短肢=3:1)(4)根据判断结果,可利用非单体的正常短肢果蝇与正常肢(纯合)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探究短肢基因是否位于4号染色体上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实验步骤:让正常的短肢果蝇个体与正常肢(纯合)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获得子代;统计子代的性状表现,并记录
57、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若子代中出现正常肢果蝇和短肢果蝇,且比例为1:1,则说明短肢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若子代全为正常肢,则说明短肢基因不位于4号染色体上(5)若通过(4)确定了短肢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则将非单体的正常肢(纯合)果蝇与短肢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后代出现正常肢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的概率为【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析】1、生物中缺失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叫单体,因此从变异类型看,单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2、由于短肢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短肢果蝇个体与纯合正常肢个体交配得F1全为正常肢,F1自由交配得F2正
58、常肢:短肢=3:1,因此短肢为隐性,正常肢为显性设正常肢和短肢基因分别为A和a,若非单体的短肢果蝇个体(aa)与纯合正常肢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A0)交配,获得子代果蝇正常肢:短肢=1:1,则短肢基因必位于4号染色体上,否则短肢基因不位于4号染色体上【解答】解:(1)由图分析,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其中3对常染色体和1对异型的性染色体,所以此果蝇是雄性的已知缺失一条染色体的个体为单体,所以从变异类型来看,单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2)已知果蝇单体的体细胞中含有7条染色体,所以产生的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为4条或3条(3)从表格中可看出,短肢果蝇个体与纯合正常肢个体交配得F1,都是正常肢且子二代中
59、正常肢:短肢=3:1,所以显性性状为正常肢(4)要探究短肢基因是否位于4号染色体上,采用假设推理法,如果短肢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则4号染色体单体的正常肢果蝇的基因型为A,与非单体的短肢果蝇个体aa交配,子代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肢Aa:短肢a=1:1;如果短肢基因不位于4号染色体上,则4号染色体单体的正常肢果蝇的基因型为AA,与非单体的短肢果蝇个体aa交配,子代果蝇全为正常肢Aa(5)已知短肢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则将非单体的正常肢(纯合AA)果蝇与短肢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aO)交配,后代全部是正常肢,其中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的概率为故答案为:(1)雄性染色体 (2)4条或3条(3)正常肢F1全为正常肢(或F2中正常肢:短肢=3:1)(4)子代中出现正常肢果蝇和短肢果蝇,且比例为1:1子代全为正常肢(5)【点评】本题考查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