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双峰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理科)满分:100分 时量:5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 关于区域内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区域都是按一定的指标来划分的 B. 同一级别的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C. 区域的分布位置都是非常明确的 D.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2. 下列区域中有明显界线的是( )A. 行政区域 B. 文化区域 C. 植被区域D. 气候区域3. 在一个区域的内部往往表现出( )A. 显著的差异性 B. 明显的相似性 C. 基本的不连续性 D. 完全的相同性4. 长城是中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哪些现象的分布以此为界( )A.
2、 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 B. 大陆性气候与季风气候C. 小麦与水稻 D. 内流区与外流区 5. 我国实行的对外开放的政策体现了区域特征的( )A. 整体性 B. 差异性 C. 开放性 D. 综合性6. 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 )干湿地区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文化区温度带A. B. C. D. 右图为区域联系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 图示反映了区域的 ( ) A. 整体性特征 B. 差异性特征 C. 开放性特征 D. 稳定性特征8. 图中区域发展水平差异的可能原因是( ) A. 两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 B. 两区域的地理环境相同 C. 两区域的人种分布差异 D. 两区域的领导人差异9.
3、分析下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较( ) A. 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产值低于发展中国家 B.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第二产业的产值相当C. 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约为发达国家的1/8 D. 发达国家总人口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1/2强10. 有关区域发展的初级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多 B.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大C. 区域内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D. 区域内已经出现了众多的城镇11.资源型城市(依托矿产资源开采、加工发展起来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有( )A. 提高资源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 B. 扩大资源开采规模,大量输出C. 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提高竞争力 D. 发
4、展传统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12. 某区域利用某一优势因素,比如矿产、能源、农副产品、地理区位等,形成地区经济成长的突破口,并由此形成支柱产业,这表明区域处于发展的( )A. 工业化起步阶段B. 工业化阶段 C. 综合发展阶段D. 成长阶段13. 区域发展过程中,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要显著地高于区域的平均发展速度,这一阶段是( )A.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B. 工业化阶段 C.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D. 起步阶段14. “钢都”匹兹堡兴起的优势区域条件有( ) A. 丰富的煤铁资源 B. 便利的水陆交通运输 C. 众多的高技术人才 D. 丰富的水能资源读
5、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1516题。15. 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 B. 由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转变C. 对环境的影响经历了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的过程D. 这种变化是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产业的结果16. 下列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转移产业,加大了区域 间的经济差异B. 会出现严重的生态问题C. 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D. 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 17. 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应该A. 向西部大规模
6、移民,以减轻东部的环境压力 B. 在西部大范围围垦,兴建大型商品粮基地C. 大规模开发西部石油、天然气资源,向东部输送 D.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18. 造成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是( ) 自然原因 社会原因 经济原因技术原因 A. B. C. D. 19. 东部经济地带与中、西部经济地带相比较( )A. 中、西部较东部具有区位优势 B. 东部较中、西部具有资源优势C. 中、西部较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快 D. 东部较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高20. 西电东送可以缓解我国东部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主要是因为( )A. 西电东送使电价升高,东部用电量减少B. 西电东送使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
7、器者增多C. 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减少D. 西南东送使东部工业区成本降低,有能力改善环保条件21. 我国南水北调的主要目的是()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运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22. 下列因素中,修建“西气东输”主干线所要考虑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 地形类型 B. 城市分布 C. 资源状况 D. 人口密度23. 在东亚产业转移过程中,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最先承接的产业是( )A. 飞机设计制造 B. 芯片生产C. 纺织与普通服装制造业D. 生物制药24.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进行产业转移的最终目的是( ) A.
8、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 B. 发达国家想在全球推广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C. 赚取更高的经济利润 D. 使跨国公司规模不断扩大25. “二战”以后,纺织和电视机、照相机的装配等工业,首先在日本迅速发展,后又转向新加坡、韩国等地,其主要原因是( )A. 交通运输条件便利 B. 接近科技发达的地区C. 利用当地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D. 利用当地良好的工业基础26.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 )A. 江南丘陵次生盐渍化 B. 西南喀斯特地区红漠化C. 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 D. 黄淮海平原石漠化土地荒漠化问题是我国西北地区表现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回 答2728题。27.有关
9、荒漠化成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荒漠化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B. 气候因素中,气温的变化对荒漠化进程影响最大C. 人类活动在荒漠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D. 植被退化和覆盖率降低是荒漠化的前兆28.我国目前荒漠化的发展趋势是( )A. 整体逆转,局部扩大 B. 成效显著,速度减缓C. 治理速度超过破坏速度 D. 破坏速度超过治理速度29.为实现再造祖国“秀美山川”的战略目标,国务院批准实施六大森林工程,其中与西北地区关系密切的有( )天然林保护工程 “三北”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野生动物
10、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重点地区的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产业基地建设工程A. B. C. D. 下图所示的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读图完成3031题。30.图中所示各河流( )A. 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 B. 上游流量大于下游C. 流量季节变化小 D. 侵蚀作用强烈,含沙量大31.2014年,某地理考察团到该地区考察,不可能见到的景观是( )A. 斑点状荒漠化圈广布 B. 古长城遗迹C. 西气东输工程设施 D. 草方格沙漠右图为我国某省区示意图,读图回答3234题32.下列对图示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各地均属于温带季风气候B. 图中A地区的土壤是由“水”冲来的C. 图中E地
11、河流水量多于B地河流水量D. 图中A地比E地更有利于植树造林33. 下列对图示地区地形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图中B地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地堑B. 图中E地目前以外力作用为主C. 图中A地地形特点是风力作用的结果D. 图中C地水的溶蚀作用明显34.有关图示地区的开发方式正确的是( )A. 图中地区地形开阔、应大力发展种植业B. 图中地区降水较多,水利工程要考虑结冰期的影响C. 图中地区应改良小麦品种,增加优质小麦产量D. 图中地区应大力植树种草,搞好环境保护35.下列地表不属于湿地是( )A. 三峡水库 B. 海南岛红树林 C. 水稻田 D. 青藏高原上的冰川36. 下列事物属于湿地的是(
12、 )海洋 耕地 河流 湖泊 森林A. B. C. D. 37.关于我国湿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东部地区多咸水湖和盐湖湿地 B.长江中下游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湿地多C.东北地区红树林湿地多 D.海南岛和福建北部沿海多沼泽湿地38.我国湿地分布具有的显著特点是( )A.北方多于南方 B.南方多于北方C.东部多于西部 D.西部多于东部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读图回答3940题39. 引起洞庭湖面积和容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泥沙淤积气候变暖 南水北调 围湖造田A. B. C. D. 40. 洞庭湖区湖泊面积和容积变化带来的后果可能是( )A. 水体富营养化 B.洪水调蓄能力减弱 C. 水资
13、源匮乏 D. 湖区水循环速度减慢二、综合题(共20分)41. 东北地区是我国以机械等部门为主的老工业基地。下表为“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表”,下图为“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结合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请简述东北地区发展机构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6分)(2)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与1978年相比,2005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6分)(3)图中,字母A表示 工业,B表示 工业。(4分)(4)工业旅游是指以工业生产场所、工业产品、工业生产工艺过程等为主要吸引物开发的旅游项目。开发工业旅游最主要的条件是(填代号) ( )。(4分)A. 资源的游览价值 B. 地区接待能力 C. 市场距离 D. 旅游环境承载量地理参考答案:(理)15 BABAC 610 CCACC 1115 CABBC 1620 CDADC 2125 DBCCC 2630 CBDAB 3135 ACBDD 3640 CBCDB41.原料丰富(2分);能源充足(2分);市场条件好(2分);交通便利(2分);技术基础好(2分);国家政策支持(2分)。(任答3点计6分)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分) 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但依然保持优势,(2分) 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2分)钢铁(2分) 森林(2分)A(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