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8 ,大小:370KB ,
资源ID:987834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8783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福建省厦门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福建省厦门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2016-2017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共50分,其中l20题,每题1分;21-35题,每题2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下列不会直接引起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是()A基因突变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自然选择D部分个体迁出种群2下列物质都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ACO2、乳酸、ATP合成酶B性激素、淀粉、HPO42C尿素、载体蛋白、O2D氨基酸、抗体、K+3如图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A、B可以分别是体液调节、免疫调节BC可表示体温,其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C血浆的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D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它的理化性质保持

2、动态平衡4下列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A憋尿B膝跳反射C谈虎色变D过目不忘5吃辣椒后,人往往产生“热辣辣”或“烫口”的感觉,即把辣椒刺激和热刺激产生的感觉等同起来在口腔或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中,存在对辣椒素敏感的受体香草酸受体,它能被辣椒素或较高温度刺激激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香草酸受体位于突触后膜B辣椒素与香草酸受体结合可使感受器兴奋C上述感觉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D吃辣椒时喝热饮会加重热辣的感觉6寒冷环境中,人体体温仍能保持恒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B汗腺分泌的汗液量增加C体表毛细血管血流量增加D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水平升高7肾上腺素既可由肾上腺分泌,也

3、可由支配肾脏的交感神经分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反射弧的组成中,交感神经属于传入神经B肾上腺素既参与体液调节,也参与神经调节C由交感神经分泌的肾上腺素作用后会被分解D由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需通过体液运输发挥作用8下列关于过敏反应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属于自身免疫病B都会造成组织严重损伤C都与防卫功能过强有关D都是对外来物质过度反应所致9下列关于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通过母婴传播,属于遗传病B患者患恶性肿瘤的几率与健康人相近C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是HIV对T细胞的攻击D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剃须刀,可能感染病毒10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

4、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假定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示)中,正确的是()ABCD1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主要在果实中合成,能促进果实发育B生产中常使用赤霉素来抑制贮存的种子发芽C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D植物激素都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植物的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的生长12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调查发现某种一年生植物(当年播种、当年开花结果)的种群中存在下列情形:因某种原因导致该植物中大约只有80%的种子能够发育成成熟植株;该植物平均每株可产生400粒种

5、子;该植物为自花传粉植物目前种子数量为a,则m年后该植物的种子数量N可以表示为()A400a0.8mB0.8a400mCa320mD320am13田野菟丝子的茎能与入侵植物薇甘菊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薇甘菊中获得自身生命活动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田野菟丝子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B薇甘菊同化的能量有一部分流向田野菟丝子C田野菟丝子与薇甘菊的种间关系表现为寄生D薇甘菊入侵有利于增加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14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A吸出培养液前轻轻振荡试管B密度较大时进行适当稀释C滴加培养液后立即计数D取多个样本计数后求均值15调查土壤小动物类

6、群丰富度实验中,所使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A使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B可利用诱虫器或吸虫器采集小动物C可借助放大镜或实体镜观察个体微小的动物D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使用目测估计法进行统计16关于从裸岩演替至森林的过程,说法错误的是()A光照在演替中起重要作用B土壤中微生物越来越丰富C地衣将被苔藓取代,在群落中绝迹D最终群落结构必定比初始复杂,且更为稳定17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B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C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D动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18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简化食物网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流经该系统的总能

7、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B小型猛禽与蛇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C上图未显示的生态系统成分为分解者D杂食性小鸟是初级和次级消费者19下列属于化学信息的是()A蜜蜂跳圆圈舞B大雁悲鸣C狗的气味标记D蛛网的振动20氨基丁酸是一种神经递质,能增强突触后膜对Cl的通透性,造成Cl内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突触间隙中的Cl的作用只与内环境渗透压稳定有关B突触前膜释放氨基丁酸不需要消耗ATPC一氨基丁酸能导致突触后膜电位变化D一氨基丁酸能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21果蝇的灰身和黑身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用杂合的灰身雌雄果蝇杂交得F1,再让F1中的灰身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F2代果蝇中Aa和a的频率分

8、别是()A、B、C、D、22达尔文发现加拉帕戈斯群岛的13个岛屿上分别生活着13种地雀这些地雀喙差别很大,不同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达尔文推测这些地雀的共同祖先来自南美洲大陆,在各个岛屿上形成不同的种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岛屿上地雀的初始种群基因频率相同B不同岛屿的地雀种群产生突变的情况相同C13种地雀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可能有两个岛屿上的地雀属于同一物种23下列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认识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B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个体的基因型C物种的形成都必须经过种群间的地理隔离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24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

9、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处的箭号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为脑细胞,则处的氧气浓度高于处B若为肺泡细胞,则处的CO2浓度低于处C若为肝脏细胞,则饭后半小时处的血糖浓度低于处D若为胰岛B细胞,则饭后半小时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处25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B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也能作为神经递质C兴奋传至神经末梢,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胞吐释放,再作用于突触后膜D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不会兴奋26为了研究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和神经一肌肉突触的兴奋传递,将蛙

10、的脑和脊髓损毁,然后剥制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常在标本上滴加任氏液(成分见表),以保持标本活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成分含量NaCl6.5KCl0.14CaCl20.12NaHCO30.2NaH2PO40.01葡萄糖2.0A任氏液可以保持标本活性,成分应和蛙的组织液相似B任氏液中维持酸碱平衡的成分有NaHCO3和NaH2PO4C反射弧组成部分中,该标本仍然发挥功能的部分有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D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收缩,是兴奋传至突触前膜后,神经递质的释放引起的27如图为人体某些生理过程的作用模型,与该模型相符的是() 结构1 物质结构2 效应 A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11、 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B 胰岛 胰高血糖素 骨骼肌 肌糖原分解补充血糖 C 胰腺 促胰液素 小肠粘膜 胰液分泌增多 D 垂体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 尿量减少AABBCCDD28研究人员用含不同浓度壳聚糖的饲料饲养草鱼,2个月后测定试验鱼血清甲状腺激素含量以及白细胞吞噬活性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目的之一是研究壳聚糖对草鱼甲状腺分泌功能的影响B应设置使用不含壳聚糖的饲料饲养的草鱼作为空白对照组C仅以白细胞的吞噬活性就能判断草鱼体液免疫功能的强弱D实验结果不能直接证明甲状腺激素能够调节草鱼的免疫功能29图中A、B、C、D表示器官或细胞,表示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分泌的调节存

12、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机制B图中A器官既能参与神经调节也能参与体液调节CC细胞可产生抗体,原因是C细胞识别抗原后迅速增殖分化D长期焦虑紧张导致淋巴因子减少,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30养殖人员使用标志重捕法估算池塘中的鲫鱼密度,后来发现估算结果与实际值偏差较大造成偏差的原因不可能是()A捕鱼用的渔网网眼太大B被标记的鱼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C重捕方法不当使捕获的鱼部分死亡D两次捕获的鲫鱼数量较小31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使动物种群的自然栖息地被分割成很多片段,导致种群密度下降甚至走向灭绝下列有关栖息地片段化对动物种群不利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栖息地片段化会使动物种群活动空间变小,种内斗争加剧B栖息地片段

13、化会阻碍动物个体的迁入和迁出C与大种群相比,小种群的基因频率不易发生变化D小种群内部近亲繁殖会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下降32将环颈雉引入某小岛,引入初期,岛上气候适宜、食物充足且无天敌环颈雉的初始数量为N0,t年内的年增长率(每年增加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为a,t年后增长率开始下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t年后种群数量为N0at只B环颈雉种群数量增长的原因是K值不断增加Ct年后增长率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种间竞争D种群数量最终会稳定在一个范围内波动33如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对该图分析错误的是()A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进行B甲代表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C图中缺少初

14、级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D乙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包括初级消费者的粪便和遗体34在单一农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建立生态农场,获得了鱼、猪、蚕和粮食的全面丰收如图是该生态农场的物质循环利用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比单一农田生态系统强B蚕粪便喂鱼、鱼粉喂猪均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C粪便、塘泥做肥料又归田,实现了物质循环再生D丰收的主要原因是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高35下列措施不属于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是()A延长光照时间,提高鸡的产蛋率B使用性引诱剂,降低害虫出生率C施用化学肥料,提高农作物产量D使用一定频率的光处理种子,促进萌发二、简答题(共50分)36如图为缩

15、手反射相关结构的示意图,请回答:(1)如图所示的反射弧中,处表示效应器,它是由组成的(2)给予A处适宜的刺激后,细胞膜对的通透性增加,产生动作电位,与相邻部位间产生电位差,形成(3)给予C处适宜的刺激后,A处(会/不会)出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4)为了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刺激C处,若,则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37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E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死率极高请回答:(1)EV侵入机体后,首先攻击吞噬细胞,使吞噬细胞受损,进而抑制免疫,导致机体防卫功能下降,病毒在体内迅速增殖(2)若要确诊EV感染者,可以根据的特性,用基因工程生产的抗体对组织内EV抗

16、原进行检测(3)科研人员试图通过研制疫苗以预防埃博拉出血热,其机理是:接种疫苗后,疫苗作为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原体感染时,能,从而起到预防的作用38糖尿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呈现多发态势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首选药物,但长期使用会导致病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研究人员试图寻找新的药物以替代胰岛素或降低胰岛素的用量,相关研究如下:步骤一取快速生长的细胞,向培养液中加入较高浓度胰岛素,培养24h后,洗涤细胞,获得“胰岛素不敏感细胞”;步骤二使用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1)处理“胰岛素不敏感细胞”,并检测其葡萄糖相对吸收率,结果如表所示 01

17、 10 100 1000 0 0.5 8.0 10.2 17.8 29.6 1 0.9 18.2 29.6 45.8 50.2 10 3.0 25.4 31.8 52.4 57.8 100 7.0 32.2 37.0 56.8 62.2 1000 11.4 37.0 52.3 68.8 67.8请回答:(1)人体内血糖的来源有食物的消化吸收、(2)胰岛素能够从而降低血糖糖尿病人在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时,只能注射而不能口服,原因是(3)在实施步骤二之前,需要确认步骤一获得的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应选择细胞作为对照,使用 处理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通过比较得出结论(4)分析上表数据,可知:FGF21单独

18、作用时,可以;FCF21与胰岛素共同作用时,与单独作用时相比,细胞的糖吸收率,二者共同作用的最佳浓度搭配为因此,FGF21在糖尿病临床应用方面具有很大潜力39为研究外源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对棉花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用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 BA)与细胞分裂素类似物(KT)处理棉花幼苗根部若干天,记录其主根和侧根生长情况,结果如表请据表回答以下问题: 组别处理/mgL1 主根长度/cm单株侧根数 1对照 8.0 20.0 2 AB0.57.8 23.33 AB1.0 7.5 25.04 AB2.0 7.2 25.15 AB5.0 7.0 29.06BA2.0+KT0.5 7.8 32

19、.17 BA2.0+KT1.0 7.6 29.28 BA2.0+KT5.0 9.8 26.09KT0.5 8.4 20.1 10 KT1.0 8.5 19.211 KT5.0 8.6 14.212 KT15.0 8.4 9.2(1)BA对棉花根系生长的影响是,推断其(增强/抑制/不影响)棉花根生长的顶端优势(2)BA和KT对根系生长的影响表现为(协同/拮抗)作用组进行对照能说明BA和KT共同作用时对侧根的发生起增效作用(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判断BA对侧根发生的影响具有两重性?做出判断的理由是40五缘湾湿地公园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公园,被称为“厦门的绿肺”它孕育着多种生物,岸边生长着木槿、

20、银合欢等旱生植物,浅水区生长着蒲草、芦苇等挺水植物,深水区生长着苦菜、黑藻等沉水植物公园内还生活着黑天鹅、野鸭等水鸟和多种昆虫以及啮齿类动物(1)在湿地的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种类的植物,构成了群落的结构(2)湿地中的腐生细菌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它们能将动物粪便、动植物残体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功能(3)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这是因为它具有较强的 能力,该种能力的基础是机制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决定该种能力大小的因素是(4)湿地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旱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2016-2017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二(上)期

21、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0分,其中l20题,每题1分;21-35题,每题2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下列不会直接引起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是()A基因突变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自然选择D部分个体迁出种群【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分析】基因频率是种群基因库中某基因占该基因及其等位基因的比例,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突变、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非随机交配、遗传漂变等【解答】解:A、基因突变是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之一,A错误;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进行自由组合,基因的种类、数目不变,不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B正确;C、自然选择会改变种群基因频率

22、,C错误;D、部分个体迁入会影响基因频率变化,D错误故选:B2下列物质都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ACO2、乳酸、ATP合成酶B性激素、淀粉、HPO42C尿素、载体蛋白、O2D氨基酸、抗体、K+【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1、内环境的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2、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3、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血红蛋白、载体蛋白、H2O2酶、细胞呼吸酶有关的酶、复制转录翻译酶等各种胞内酶、消化酶等

23、【解答】解:A、ATP合成酶均为细胞内的酶,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B、淀粉可以位于消化道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C、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D、氨基酸、抗体、K+属于内环境成分,D正确故选:D3如图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A、B可以分别是体液调节、免疫调节BC可表示体温,其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C血浆的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D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它的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

24、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2、分析题图: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因此A和B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内环境的主要理化特性包括温度、pH、渗透压,因此C和D可以为温度和渗透压【解答】解:A、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因此A和B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A正确;B、内环境的主要理化特性包括温度、pH、渗透压,因此C和D可以为温度和渗透压体温平衡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B正确;

25、C、血浆的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C正确;D、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状态,D错误故选:D4下列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A憋尿B膝跳反射C谈虎色变D过目不忘【考点】脑的高级功能【分析】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其中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关,为人类特有)、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解答】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其中条件反射需要高级神经中枢(大脑)参与憋尿

26、、谈虎色变和过目不忘都属于条件反射膝跳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反射中枢在脊髓,与大脑皮层无关故选:B5吃辣椒后,人往往产生“热辣辣”或“烫口”的感觉,即把辣椒刺激和热刺激产生的感觉等同起来在口腔或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中,存在对辣椒素敏感的受体香草酸受体,它能被辣椒素或较高温度刺激激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香草酸受体位于突触后膜B辣椒素与香草酸受体结合可使感受器兴奋C上述感觉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D吃辣椒时喝热饮会加重热辣的感觉【考点】反射的过程【分析】根据题意,在口腔或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中,存在对辣椒素敏感的受体香草酸受体,所以人吃辣椒后,辣椒素会与香草酸受体结合,进行信息传递【解答】解:A、香草酸受

27、体位于感觉神经末梢,A错误;B、辣椒素与香草酸受体结合可使感受器兴奋,B正确;C、各种感觉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正确;D、人接触辣椒后,会把辣椒刺激和热刺激产生的感觉等同起来,因此吃辣椒时喝热饮会加重热辣的感觉,D正确故选:A6寒冷环境中,人体体温仍能保持恒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B汗腺分泌的汗液量增加C体表毛细血管血流量增加D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水平升高【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解答】解:A、寒冷环境

28、,体温保持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的结果,A错误;B、寒冷环境,汗腺分泌的汗液量减少,减少散热量,B错误;C、体表毛细血管血流量减少,减少散热量,C错误;D、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提高细胞代谢,增加细胞产热量,D正确故选:D7肾上腺素既可由肾上腺分泌,也可由支配肾脏的交感神经分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反射弧的组成中,交感神经属于传入神经B肾上腺素既参与体液调节,也参与神经调节C由交感神经分泌的肾上腺素作用后会被分解D由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需通过体液运输发挥作用【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1、反射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

29、是反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联系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解答】解:A、根据信息“也可由支配肾脏的交感神经分泌”,说明在反射弧的组成中,交感神经属于传出神经,A错误;B、肾上腺素既可由肾上腺分泌,说明肾上腺素属于激素,可参与体液调节;肾上腺素既可由支配肾脏的肾交感神经分泌,说明肾上腺素属于神经递质,可参与神经调节,B正确;C、交感神经分泌的肾上腺

30、素属于神经递质,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后,会被分解,C正确;D、由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属于激素,需通过体液运输发挥作用,D正确故选:A8下列关于过敏反应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属于自身免疫病B都会造成组织严重损伤C都与防卫功能过强有关D都是对外来物质过度反应所致【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

31、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解答】解:A、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但过敏反应不属于自身免疫病,A错误;B、过敏反应不会造成组织严重损伤,B错误;C、过敏反应和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病)都与防卫功能过强有关,C正确;D、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D错误故选:C9下列关于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通过母婴传播,属于遗传病B患者患恶性肿瘤的几率与健康人相近C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是

32、HIV对T细胞的攻击D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剃须刀,可能感染病毒【考点】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分析】关于“艾滋病”,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解答】解:A、艾滋病属于传染病,不是遗传病,A错误;B、患者免疫能力降低,其患恶性肿瘤的几率比健康人高,B错误;C、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其他病原

33、体入侵,根本原因是HIV对T细胞的攻击,患者免疫能力逐渐降低直至丧失,C错误;D、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剃须刀,可能通过血液传播途径感染病毒,D正确故选:D10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假定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示)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分析】生长素的产生部位为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以及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它会由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从而促进该部位的生长,运输方式有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单侧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

34、光一侧,从而使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生长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解答】解:A、虽然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的照射下,但由于云母片插入胚芽鞘尖端的阻挡作用,生长素均不能发生横向运输,无法使其在琼脂块中分布不均匀,A错误;B、项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先发生横向运输,然后纵向运输到尖端以下的不同的琼脂块中,再通过测定不同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的大小,即可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B正确;C、云母片插入胚芽鞘基部,所以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能进行横向运输;但琼脂块没有分隔,因而生长素在琼脂块

35、中均匀分布,C错误;D、虽然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的照射下,但由于云母片插入胚芽鞘尖端的阻挡作用,生长素均不能发生横向运输,无法使其在琼脂块中分布不均匀,D错误故选:B1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主要在果实中合成,能促进果实发育B生产中常使用赤霉素来抑制贮存的种子发芽C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D植物激素都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植物的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的生长【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乙烯:促进果实成熟;细胞分裂素:引起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形成和促进芽的生长;脱落酸:促进果实与叶的脱落;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引起植株快速生长、解除休眠和促进花粉萌发等

36、生理作用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解答】解:A、乙烯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的组织中,成熟的果实中更多,能促进果实的成熟,A错误;B、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和促进种子发芽,B错误;C、由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在最适浓度的两侧生理作用相同,则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的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C正确;D、生长素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植物的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的生长,其他激素一般没有两重性,D错误故选:C12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调查发现某种一年生植物(当年播种、当年开花结果)的种群中存在下列情形:因某种原因导致该植物中大约只有80%的种子能够发育成

37、成熟植株;该植物平均每株可产生400粒种子;该植物为自花传粉植物目前种子数量为a,则m年后该植物的种子数量N可以表示为()A400a0.8mB0.8a400mCa320mD320am【考点】种群的数量变动【分析】数学模型是用来描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数学模型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数学表达式、曲线、表格等【解答】解:据题意可知:该种群一年后种子的数量为a80%400,则两年后种子的数量为a80%40080%400=a(80%400)2,三年后种子的数量为a80%40080%40080%400=a(80%400)3,以此类推,m年后种子的数量为a(80%400)m=a320m故选:C13田野

38、菟丝子的茎能与入侵植物薇甘菊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薇甘菊中获得自身生命活动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田野菟丝子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B薇甘菊同化的能量有一部分流向田野菟丝子C田野菟丝子与薇甘菊的种间关系表现为寄生D薇甘菊入侵有利于增加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的结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田野菟丝子的茎能与入侵植物薇甘菊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薇甘菊中获得自身生命活动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则菟丝子属于寄生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解答】解:A、菟丝子是寄生生物,属于消费者,A正确;B、田野菟丝子的茎从薇甘菊中获得自

39、身生命活动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可知薇甘菊同化的能量有一部分流向田野菟丝子,B正确;C、田野菟丝子的茎能与入侵植物薇甘菊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薇甘菊中获得自身生命活动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说明田野菟丝子与薇甘菊的种间关系表现为寄生,C正确;D、薇甘菊入侵会降低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D错误故选:D14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A吸出培养液前轻轻振荡试管B密度较大时进行适当稀释C滴加培养液后立即计数D取多个样本计数后求均值【考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分析】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营养物质的量、温度、PH、溶氧量等酵母菌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抽样

40、检测方法显微计数相关注意事项:(1)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边线上的酵母菌,应只计固定的相邻两个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3)结果记录最好用记录表(4)每天计数酵母菌量的时间要固定(5)培养和记录过程要尊重事实,不能主观臆造【解答】解:A、抽样检测时,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A正确;B、到培养后期,由于酵母菌的大量增多,为了方便对酵母菌计数,在密度较大时应先稀释培养后期的培养液,然后再在显微镜下计数,B正确;C、滴加培养液后,应待酵母菌细胞

41、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C错误;D、计数时,需统计多个中方格中酵母菌数,并求平均值,减少误差,D正确故选:C15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实验中,所使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A使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B可利用诱虫器或吸虫器采集小动物C可借助放大镜或实体镜观察个体微小的动物D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使用目测估计法进行统计【考点】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分析】(1)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不适宜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常用取样器取样法(2)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记名计算法指

42、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3)采集的小动物可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放入试管中(4)观察时最好用实体镜观察【解答】解:A、使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A正确;B、可利用诱虫器或吸虫器采集小动物,B正确;C、可借助放大镜或实体镜观察个体微小的动物,C正确;D、记名计算法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D错误故选:D16关于从裸岩演替至森林的过程

43、,说法错误的是()A光照在演替中起重要作用B土壤中微生物越来越丰富C地衣将被苔藓取代,在群落中绝迹D最终群落结构必定比初始复杂,且更为稳定【考点】群落的演替【分析】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人类可以砍伐树木,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解答】解:A、光照在演替中起重要作用,A正确;B、土壤中微生物越来越丰

44、富,B正确;C、地衣将被苔藓取代,是优势取代,在群落中仍然存在,C错误;D、最终群落结构必定比初始复杂,且更为稳定,D正确故选:C17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B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C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D动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考点】群落的演替【分析】群落的结构类型:垂直结构水平结构现象分层现象镶嵌分布决定因素植物分层:阳光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差异、光照强度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解答】解:A、光照强弱决定着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A正确;B、植物为动物提供了栖息空间和食物

45、条件,因此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B正确;C、植物群落了水平结构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差异、光照强度不同等有关,C正确;D、植物为动物提供了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植物的镶嵌分布决定着动物的分布情况,D错误故选:D18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简化食物网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流经该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B小型猛禽与蛇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C上图未显示的生态系统成分为分解者D杂食性小鸟是初级和次级消费者【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分析】分析题图食物网可知,该食物网的生产者是草,处于食物网顶端的生物是小型猛禽和蝙蝠,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的

46、成分的是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小型猛禽捕食蛇,为捕食关系,小型猛禽与蛇都捕食杂食性小鸟,为竞争关系,故小型猛禽与蛇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解答】解:A、流经该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A正确;B、小型猛禽捕食蛇,为捕食关系,小型猛禽与蛇都捕食杂食性小鸟,为竞争关系,故小型猛禽与蛇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B正确;C、上图未显示的生态系统成分为分解者、非生物成分

47、,C错误;D、由图可知,杂食性小鸟是初级和次级消费者,D正确故选:C19下列属于化学信息的是()A蜜蜂跳圆圈舞B大雁悲鸣C狗的气味标记D蛛网的振动【考点】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分析】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解答】解:A、蜜蜂跳圆圈舞属于行为信息,A错误;B、大雁悲鸣,这是通过声音传递信息的,属于物理信息,B错

48、误;C、狗的气味标记,这是通过某种化学物质来传递信息的,属于化学信息,C正确;D、蛛网的振动属于物理信息,D错误故选:C20氨基丁酸是一种神经递质,能增强突触后膜对Cl的通透性,造成Cl内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突触间隙中的Cl的作用只与内环境渗透压稳定有关B突触前膜释放氨基丁酸不需要消耗ATPC一氨基丁酸能导致突触后膜电位变化D一氨基丁酸能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考点】突触的结构【分析】静息状态下神经纤维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兴奋时,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兴奋通过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当兴奋传至轴突末端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前膜上的受体

49、,引起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的电位变化,进而引起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解答】解:由题意知,氨基丁酸能增强突触后膜对Cl的通透性,造成Cl内流,使神经元后膜膜内负电位增加、膜外正电位增大,内外电位差发生变化,但是不会发生由外正内负转变成外负内正的逆转,因此是抑制突触后膜,不是使突触后膜兴奋解:A、由题意知,突触触间隙中的Cl的作用还与信息传递有关,A错误;B、突触前膜释放氨基丁酸属于胞吐,需要消耗ATP,B错误;C、由分析可知,氨基丁酸会使突触后膜的膜内负电位增加、膜外正电位增大,C正确;D、由分析可知,氨基丁酸能引起下一个神经元抑制,不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D错误故选:C21果蝇的灰身

50、和黑身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用杂合的灰身雌雄果蝇杂交得F1,再让F1中的灰身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F2代果蝇中Aa和a的频率分别是()A、B、C、D、【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用杂合的灰身雌雄果蝇(Aa)杂交,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表现型为灰身:黑身=3:1F1中的灰身果蝇中AA占、Aa占,所以A基因占=、a基因占=【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F1中的灰身果蝇中AA占、Aa占,所以A基因占、a基因占让F1的灰身果蝇自由交配,其子代果蝇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4:4:1所以上F2代果蝇中Aa的频率为,而A与a的基

51、因频率不变故选:C22达尔文发现加拉帕戈斯群岛的13个岛屿上分别生活着13种地雀这些地雀喙差别很大,不同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达尔文推测这些地雀的共同祖先来自南美洲大陆,在各个岛屿上形成不同的种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岛屿上地雀的初始种群基因频率相同B不同岛屿的地雀种群产生突变的情况相同C13种地雀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可能有两个岛屿上的地雀属于同一物种【考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分析】1、物种: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2、隔离: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发生自由交流的现象常见的有地理

52、隔离和生殖隔离3、地理隔离在物种形成中起促进性状分离的作用,是生殖隔离必要的先决条件,一般形成亚种【解答】解:A、由于地雀是随机到各岛上的,因此不同岛屿上地雀的初始种群基因频率不一定相同,A错误;B、突变是不定向的,因此不同岛屿的地雀种群可能产生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B错误;C、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因此13种地雀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D、由于不同岛屿上的地雀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因此它们是不同的物种,D错误故选:C23下列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认识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B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个体的基因型C物种

53、的形成都必须经过种群间的地理隔离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形成【解答】解:A、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错误;B、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个体的表现型,B错误;C、物种的形成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如诱导多倍体的形成,C错误;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并决定进化的方向,D正确故选:D24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处的箭号表示

54、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为脑细胞,则处的氧气浓度高于处B若为肺泡细胞,则处的CO2浓度低于处C若为肝脏细胞,则饭后半小时处的血糖浓度低于处D若为胰岛B细胞,则饭后半小时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处【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为血浆,为组织液,为组织细胞,为淋巴,共同组成内环境【解答】解:A、若是脑细胞,脑细胞呼吸消耗氧气,根据血液流动方向可知,处氧气浓度高于处,A正确;B、若为肺泡细胞,经过肺泡细胞不断排出CO2,则处的CO2浓度高于处,B错误;C、若为肝细胞,饭后半小时血糖在肝脏处合成肝糖原,故处的血糖浓度高于处,C错误;D、若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胰岛

55、素分泌增多,所以处的胰岛素浓度低于处,D错误故选:A25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B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也能作为神经递质C兴奋传至神经末梢,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胞吐释放,再作用于突触后膜D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不会兴奋【考点】突触的结构【分析】1、分析题图:乙酰胆碱AC从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与受体结合后,在D酶的作用下,分解形成物质A和物质C物质C进入突触小体后,与物质E反应生成物质AC和物质B物质AC经加工后储存在突触小泡中2、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

56、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解答】解:A、由图可知,乙酰胆碱在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A正确;B、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也能作为神经递质,B正确;C、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胞吐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再到达突出后膜,C正确;D、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AC不能被分解,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兴奋

57、,D错误故选:D26为了研究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和神经一肌肉突触的兴奋传递,将蛙的脑和脊髓损毁,然后剥制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常在标本上滴加任氏液(成分见表),以保持标本活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成分含量NaCl6.5KCl0.14CaCl20.12NaHCO30.2NaH2PO40.01葡萄糖2.0A任氏液可以保持标本活性,成分应和蛙的组织液相似B任氏液中维持酸碱平衡的成分有NaHCO3和NaH2PO4C反射弧组成部分中,该标本仍然发挥功能的部分有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D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收缩,是兴奋传至突触前膜后,神经递质的释放引起的【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

58、;突触的结构;内环境的组成【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弧只有保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2、内环境稳态是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温度、酸碱度和渗透压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3、兴奋在突触处的传导过程:轴突末端兴奋,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透性发生改变,突触后膜电位发生变化,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解答】解:A、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生活的环境,任氏液可以保持标本活性,成分应和蛙

59、的组织液相似,A正确;B、分析表格中的成分可知,NaHCO3、NaH2PO4是弱酸强碱盐,在酸性较强的条件下显碱性,在碱性较强的条件下显酸性,进而维持PH的相对平衡,B正确;C、由图知,制取的标本包括坐骨神经和腓肠肌,没有神经中枢(根据题干的信息“将蛙的脑和脊髓损毁”),因此发挥作用的是传出神经和效应器,C错误;D、刺激坐骨神经,产生兴奋,兴奋传至突触前膜后,释放神经递质,作用腓肠肌细胞上的受体,腓肠肌收缩,D正确故选:C27如图为人体某些生理过程的作用模型,与该模型相符的是() 结构1 物质结构2 效应 A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B 胰岛 胰高血糖素 骨骼肌 肌糖原

60、分解补充血糖 C 胰腺 促胰液素 小肠粘膜 胰液分泌增多 D 垂体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 尿量减少AABBCCDD【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小肠粘膜在盐酸的刺激下产生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由垂体后叶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解答】解:A、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会负反馈作用于垂体,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A正确;B、当血糖过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多,作用与肝细胞,促使肝糖原分解生成葡萄糖,补充血糖,使血糖含量升高,B错误;C、促胰液素是由小肠粘膜合成分泌的,作用

61、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C错误;D、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由垂体后叶释放,D错误故选:A28研究人员用含不同浓度壳聚糖的饲料饲养草鱼,2个月后测定试验鱼血清甲状腺激素含量以及白细胞吞噬活性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目的之一是研究壳聚糖对草鱼甲状腺分泌功能的影响B应设置使用不含壳聚糖的饲料饲养的草鱼作为空白对照组C仅以白细胞的吞噬活性就能判断草鱼体液免疫功能的强弱D实验结果不能直接证明甲状腺激素能够调节草鱼的免疫功能【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壳聚糖浓度不同的饲料,因变量是鱼血清中甲状腺激素、白细胞的吞噬活性,因此该实验的目的

62、是探究不同壳聚糖浓度对甲状腺分泌功能的影响及不同壳聚糖浓度对鱼的免疫功能的影响【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研究壳聚糖对草鱼甲状腺分泌功能的影响是该实验的目的之一,A正确;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壳聚糖饲料,不含壳聚糖的饲料作为空白对照,B正确;C、体液免疫功能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是B细胞,最终发挥体液免疫作用的物质是抗体,因此抗体数量和活性可以作为体液免疫强弱的标志,白细胞既参与特异性免疫,也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不能仅以白细胞的吞噬活性就能判断草鱼体液免疫功能的强弱,C错误;D、该实验不能直接证明甲状腺激素能够调节草鱼的免疫功能,D正确故选:C29图中A、B、C、D表示器官或细胞,表示物质下

63、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分泌的调节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机制B图中A器官既能参与神经调节也能参与体液调节CC细胞可产生抗体,原因是C细胞识别抗原后迅速增殖分化D长期焦虑紧张导致淋巴因子减少,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据图分析:该图为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过程图其中,A为下丘脑,B为甲状腺,C为浆细胞,D为T细胞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表示促甲状腺激素,表示甲状腺激素【解答】解:A、图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属于激素的分级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反过来影响下丘脑和垂

64、体的分泌功能体现了激素的负反馈调节,A正确;B、A为下丘脑,下丘脑的内分泌细胞参与体液调节,神经部参与神经调节,是体内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B正确;C、C为浆细胞,其来源于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的增殖分化,C错误;D、据图分析,长期焦虑和紧张会导致D细胞活性下降使淋巴因子的分泌减少,影响了特异性免疫,使机体免疫力下降,D正确故选:C30养殖人员使用标志重捕法估算池塘中的鲫鱼密度,后来发现估算结果与实际值偏差较大造成偏差的原因不可能是()A捕鱼用的渔网网眼太大B被标记的鱼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C重捕方法不当使捕获的鱼部分死亡D两次捕获的鲫鱼数量较小【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分析】标志重捕法是在被

65、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的个体占总捕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设该地段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志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为m,则N:M=n:m【解答】解:A、如果前后二次捕鱼所用的渔网网眼大小不一样,则人为造成捕获的鲫鱼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A错误;B、由于被标记的鲫鱼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减小了第二次捕获的鲫鱼中有标记鲫鱼的比例,导致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B错误;C、虽然重捕方法不当使捕获的鱼部分死亡,但得到的鲫鱼数量不变时不会影响结果,因而不是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的原因,

66、C正确;D、两次捕获的鲫鱼数量较少,偶然性大,因而计算结果会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D错误故选:C31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使动物种群的自然栖息地被分割成很多片段,导致种群密度下降甚至走向灭绝下列有关栖息地片段化对动物种群不利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栖息地片段化会使动物种群活动空间变小,种内斗争加剧B栖息地片段化会阻碍动物个体的迁入和迁出C与大种群相比,小种群的基因频率不易发生变化D小种群内部近亲繁殖会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下降【考点】种群的特征【分析】1、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2、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

67、率和迁出率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性别比例也能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解答】解:A、栖息地片段化会使动物种群活动空间变小,种内斗争加剧,A正确;B、栖息地片段化会阻碍动物个体的迁入和迁出,阻碍基因交流,B正确;C、与大种群相比,小种群的基因频率更容易发生变化,C错误;D、小种群内部近亲繁殖会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下降,D正确故选:C32将环颈雉引入某小岛,引入初期,岛上气候适宜、食物充足且无天敌环颈雉的初始数量为N0,t年内的年增长率(每年增加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为a,t年后增长率开始下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t年后种群数量为

68、N0at只B环颈雉种群数量增长的原因是K值不断增加Ct年后增长率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种间竞争D种群数量最终会稳定在一个范围内波动【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分析】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Nt=N0t的含义是:Nt表示t年后的该种群的个体数量,N0为该种群的起始个体数量,t表示该生物迁入该地的时间是t年,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数量的倍数【解答】解:A、增长率表示每年增加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而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数量的倍数,则t年后种群数量为N0(1+a)t只,A错误;B、环颈雉种群数量增长的原因是“岛上气候适宜、食物充足且无天敌”,B错误;C、t年后增长率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资

69、源和空间是有限的,C错误;D、该岛屿上的环颈雉构成一个种群,其数量增长开始时增长缓慢,经快速增长后,增长速度减慢,最终达到相对稳定,D正确故选:D33如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对该图分析错误的是()A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进行B甲代表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C图中缺少初级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D乙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包括初级消费者的粪便和遗体【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甲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即第二营养级含有的能量;乙为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即第二营养级所含能量减去因呼吸以热能散失之后而剩余的能量,该部分的能量最终将有两个去

70、向,一是遗体、残骸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二是被次级消费者摄入而流向第三营养级【解答】解:A、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中,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能量流动是伴随着物质利用而进行的,A正确;B、由于该图表示的是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所以甲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即第二营养级含有的能量,B正确;C、该图不够完善,没有标出甲中因呼吸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C正确;D、乙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包括初级消费者的遗体、残骸中的能量,但不包括粪便中的能量,D错误故选:D34在单一农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建立生态农场,获得了鱼、猪、蚕和粮食的全面丰收如图是该生态农场的物质循环利用示意图,相关叙述错

71、误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比单一农田生态系统强B蚕粪便喂鱼、鱼粉喂猪均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C粪便、塘泥做肥料又归田,实现了物质循环再生D丰收的主要原因是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高【考点】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分析】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解答】解:A、该生态系统比单一农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高,

72、自我调节能力强,A正确;B、蚕粪便喂鱼、鱼粉喂猪均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B正确;C、粪便、塘泥作肥料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物质,实现了物质循环再生,C正确;D、丰收的主要原因是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并未提高,D错误故选:D35下列措施不属于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是()A延长光照时间,提高鸡的产蛋率B使用性引诱剂,降低害虫出生率C施用化学肥料,提高农作物产量D使用一定频率的光处理种子,促进萌发【考点】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分析】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如:利用声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使其集群

73、或远离农田;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有特殊的化学物质扰乱某些动物的雌雄交配,使有害动物的繁殖力下降【解答】解:A、延长光照时间,提高鸡的产蛋率,属于物理信息的应用,A正确;B、使用性引诱剂,降低害虫出生率,属于化学信息的应用,B正确;C、施用化学肥料,提高农作物产量,这不属于信息传递的应用,C错误;D、使用一定频率的光处理种子,促进萌发,属于物理信息的应用,D正确故选:C二、简答题(共50分)36如图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的示意图,请回答:(1)如图所示的反射弧中,D处表示效应器,它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组成的(2)给予A处适宜的刺激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

74、增加,产生动作电位,与相邻部位间产生电位差,形成局部电流(3)给予C处适宜的刺激后,A处不会(会/不会)出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4)为了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刺激C处,若在B处检测到电位变化,D处肌肉收缩,则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1、分析题图:E是感受器,A为传入神经,B为神经中枢,C为传出神经,D为效应器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

75、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解答】解:(1)图中D是效应器,它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组成的(2)给予A处适宜的刺激后,细胞膜对Na+ 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与相邻部位间产生电位差,形成局部电流(3)在突触中,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在C处给予适宜的刺激后,在A处不会出现膜电位的变化(4)为了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可以刺激C处,若在B处检测到电位变化,D处肌肉收缩,则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故答案为:(1)D 传出神经

76、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2)Na+ 局部电流(3)不会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4)在B处检测到电位变化,D处肌肉收缩(或在C两侧均能检测到电位变化)37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E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死率极高请回答:(1)EV侵入机体后,首先攻击吞噬细胞,使吞噬细胞受损,进而抑制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导致机体防卫功能下降,病毒在体内迅速增殖(2)若要确诊EV感染者,可以根据抗原和特异性抗体结合(或病毒抗原的特异性)的特性,用基因工程生产的抗体对组织内EV抗原进行检测(3)科研人员试图通过研制疫苗以预防埃博拉出血热,其机理是:接种疫苗后,疫苗作为抗原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

77、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原体感染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从而起到预防的作用【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由皮肤和粘膜组成的第一道防线和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的第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体液免疫的过程:大多数病原体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呈递给T细胞,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进而将病原体消灭,记忆细胞对病原体具有记忆功能,当病原体再次侵入机体时会直接刺激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

78、成浆细胞快速进行免疫应答【解答】解:(1)吞噬细胞既可以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可以参与特异性免疫,因此EV侵入机体后,首先攻击吞噬细胞,使吞噬细胞受损,进而抑制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导致机体防卫功能下降,病毒在体内迅速增殖(2)由于抗原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因此可以用抗原和特异性抗体结合(或病毒抗原的特异性)的特性,用基因工程生产的抗体对组织内EV抗原进行检测(3)通过研制疫苗以预防埃博拉出血热的是:接种疫苗后,疫苗作为抗原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对病原体具有记忆功能,当病原体再次侵入机体时会直接刺激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抗体,与埃博拉病

79、毒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进一步将其消灭,从而预防疾病发生故答案为:(1)特异性和非特异性(2)抗原和特异性抗体结合(或病毒抗原的特异性)(3)抗原 浆细胞 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38糖尿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呈现多发态势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首选药物,但长期使用会导致病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研究人员试图寻找新的药物以替代胰岛素或降低胰岛素的用量,相关研究如下:步骤一取快速生长的细胞,向培养液中加入较高浓度胰岛素,培养24h后,洗涤细胞,获得“胰岛素不敏感细胞”;步骤二使用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1)处理“胰岛素不敏感细胞”,并检测其葡萄糖相对吸收率,结果如表所示 01

80、 10 100 1000 0 0.5 8.0 10.2 17.8 29.6 1 0.9 18.2 29.6 45.8 50.2 10 3.0 25.4 31.8 52.4 57.8 100 7.0 32.2 37.0 56.8 62.2 1000 11.4 37.0 52.3 68.8 67.8请回答:(1)人体内血糖的来源有食物的消化吸收、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2)胰岛素能够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糖尿病人在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时,只能注射而不能口服,原因是胰岛素是蛋白质,若口服,会被消化酶催化水解,失去疗效(3)在实施步骤二之前,需要确认步骤一获得的细胞对胰岛素

81、不敏感,应选择未经步骤一处理的细胞作为对照,使用 处理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通过比较相同浓度胰岛素条件下细胞的葡萄糖相对吸收率得出结论(4)分析上表数据,可知:FGF21单独作用时,可以促进细胞吸收葡萄糖,并且随FGF21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FCF21与胰岛素共同作用时,与单独作用时相比,细胞的糖吸收率高,二者共同作用的最佳浓度搭配为100nmolL1FGF21和1000nmolL1胰岛素因此,FGF21在糖尿病临床应用方面具有很大潜力【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1、血糖的来源: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去向:血糖的氧化分解为CO2、H2O和

82、能量、合成肝糖原、肌糖原 (肌糖原只能合成不能水解)、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2、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分布在胰岛外围)提高血糖浓度,促进血糖来源;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分布在胰岛内)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解答】解:(1)人体血糖的来源有三个: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和吸收、肝糖元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类物质的转化(2)胰岛素能够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 从而降低血糖胰岛素是蛋白质,若口服,会被消化酶催化水解,失去疗效,因此糖尿病人在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时,只能注射而不能口服(3)在实施步骤二之前,需要确认步骤一获得的细胞对胰岛素

83、不敏感,应选择未经步骤一处理的 细胞作为对照,使用一系列浓度的胰岛素处理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通过比较相同浓度胰岛素条件下细胞的葡萄糖相对吸收率得出结论(4)分析上表数据,可知:FGF21单独作用时,葡萄糖吸收速率逐渐增强,因此可知FGF21可以促进细胞吸收葡萄糖,并且随FGF21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FCF21与胰岛素共同作用时,与单独作用时相比,细胞的糖吸收率高,二者共同作用的最佳浓度搭配为100 nmolL1FGF21和1000 nmolL1胰岛素,葡萄糖吸收速率最大,为68.8%故答案为:(1)肝糖原分解 非糖物质转化(2)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 胰岛素是蛋白质,若口服

84、,会被消化酶催化水解,失去疗效(3)未经步骤一处理的 一系列浓度的胰岛素 相同浓度胰岛素条件下细胞的葡萄糖相对吸收率(4)促进细胞吸收葡萄糖,并且随FGF21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 高 100 nmolL1FGF21和1000 nmolL1胰岛素39为研究外源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对棉花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用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 BA)与细胞分裂素类似物(KT)处理棉花幼苗根部若干天,记录其主根和侧根生长情况,结果如表请据表回答以下问题: 组别处理/mgL1 主根长度/cm单株侧根数 1对照 8.0 20.0 2 AB0.57.8 23.33 AB1.0 7.5 25.04 AB2

85、.0 7.2 25.15 AB5.0 7.0 29.06BA2.0+KT0.5 7.8 32.17 BA2.0+KT1.0 7.6 29.28 BA2.0+KT5.0 9.8 26.09KT0.5 8.4 20.1 10 KT1.0 8.5 19.211 KT5.0 8.6 14.212 KT15.0 8.4 9.2(1)BA对棉花根系生长的影响是抑制主根的生长,促进侧根的发生(且两种作用均与BA浓度正相关),推断其抑制(增强/抑制/不影响)棉花根生长的顶端优势(2)BA和KT对根系生长的影响表现为拮抗(协同/拮抗)作用4、6、9(或4、7、10或4、8、11)组进行对照能说明BA和KT共同作

86、用时对侧根的发生起增效作用(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判断BA对侧根发生的影响具有两重性?否做出判断的理由是实验所得数据均大于对照组数据,说明实验所使用的浓度条件下,BA对侧根发生的作用均表现为促进【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分析表格数据可知:BA对棉花根系生长的影响是抑制主根的生长,促进侧根的发生;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KT浓度增加,促进主根生长的作用增强,超过一定浓度,促进主根生长的作用减弱;KT对侧根的生长基本上起抑制作用,BA和KT对根系生长的影响表现为拮抗作用据此答题【解答】解:(1)根据试题分析可知:BA对棉花根系生长的影响是抑制主根的生长,促进侧根的发生(且两种作用均与BA浓度正相

87、关),推断其抑制棉花根生长的顶端优势(2)BA对棉花根系生长的影响是抑制主根的生长,促进侧根的发生;KT促进主根生长,抑制侧根生长,BA和KT对根系生长的影响表现为拮抗 作用,4、6、9(或4、7、10或4、8、11)组进行对照能说明BA和KT共同作用时对侧根的发生起增效作用(3)对于BA对侧根发生的影响,根据表中数据,2、3、4、5组,不同浓度的BA与对照组相比,所得数据均大于对照组数据,故实验所使用的浓度条件下,BA对侧根发生的作用均表现为促进故答案为:(1)抑制主根的生长,促进侧根的发生(且两种作用均与BA浓度正相关) 抑制(2)拮抗 4、6、9(或4、7、10或4、8、11)(3)否

88、实验所得数据均大于对照组数据,说明实验所使用的浓度条件下,BA对侧根发生的作用均表现为促进40五缘湾湿地公园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公园,被称为“厦门的绿肺”它孕育着多种生物,岸边生长着木槿、银合欢等旱生植物,浅水区生长着蒲草、芦苇等挺水植物,深水区生长着苦菜、黑藻等沉水植物公园内还生活着黑天鹅、野鸭等水鸟和多种昆虫以及啮齿类动物(1)在湿地的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种类的植物,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2)湿地中的腐生细菌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它们能将动物粪便、动植物残体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功能(3)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这是因为

89、它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 能力,该种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机制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决定该种能力大小的因素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4)湿地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旱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分析】1、群落的结构特征: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陆生群落、水生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光照、温度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的影响;水平结构: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即空间的非均一性,使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形成

90、了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2、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物质与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4、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直接价值:是指能为人类提供形式多样的食物、纤维、燃料和建材等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平衡、生物圈稳态的调节功能潜在价值:指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解答】解:(1)在湿地的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种类的植物,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2)湿地中的腐生细菌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它们能将动物粪便、动植物残体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功能(3)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负反馈调节机制是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决定该种能力大小(4)湿地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旱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故答案为:(1)水平(2)分解者 物质循环(3)自我调节 负反馈调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4)间接2017年3月20日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