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绍兴蕺山外国语学校2022学年第一学期10月份教学质量检测高二 化学试题 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2小题,每小题3分,共6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图片所示内容的能量转化方式为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A. 钻木取火B. 电炉取暖C. 燃着的酒精灯D. 手机充电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有能量的变化B. 活化能越大,表明反应断裂旧化学键需要克服的能量越高C. 吸热反应中,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D. 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
2、H不同3. 下列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 铝片与稀盐酸反应B.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 灼热的炭与水蒸气的反应D. 甲烷(CH4)在O2中的燃烧反应4. 根据如图所示的反应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CO2(g)和CaO(s)的总能量大于CaCO3(s)的总能量B. 该反应焓变大于零C. 该反应中有离子键断裂也有共价键断裂,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D. 由该反应可推出凡是需要加热才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5. 已知2H2(g)O2(g)=2H2O(l) H=-571.6kJ/mol,则关于方程式2H2O(l)=2H2(g)O2(g)H的说法中
3、正确的是A. 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B. 该反应H大于零C. 该反应H=-571.6kJ/molD. 该反应可表示36gH2O(g)分解时的热效应6. 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B. 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C. 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D. 状态 状态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7. 下列图象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图1知,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B. 由图2知,S(g)+O2(g)
4、=SO2(g) H1, S(s)+O2(g)=SO2(g)H2 ,则H1H2C. 由图3知,白磷比红磷稳定D. 由图4知,CO(g)+H2O(g)=CO2(g)+H2(g) H08.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2SO2+O22SO3 H=-196.6kJmol-1B H2(g)+O2(g)=H2O(l) H=-285.8kJmol-1C. 2H2(g)+O2(g)=2H2O(l) H=-571.6kJD. C(s)+O2(g)=CO2(g) H=393.5kJmol-19.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的数值表示可燃物燃烧热的是A. CO(g)O2(g)=CO2(g) H283 kJmol1B
5、. CH4(g)2O2(g)=CO2(g)2H2O(g) H802.3 kJmol1C. 2H2(g)O2(g)=2H2O(l) H571.6 kJmol1D. H2(g)Cl2(g)=2HCl(g) H184.6 kJmol110. 根据如下能量关系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 mol C(s)与1 mol O2(g)的能量之和为393.5 kJB. 反应2CO(g)O2(g)=2CO2(g)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C. 由C(s)C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s)O2(g)=2CO(g)H=221.2 kJmol-1D. 热值指一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
6、热量,则CO的热值为10.1 kJg-111.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 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粉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B. 由C(s,石墨)=C(s,金刚石) H=1.9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在25,100kPa时,2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H2(g)O2(g)=2H2O(l) H=-571.6kJmol-1D. H(aq)OH-(aq)=H2O(l) H=-57.3kJmol-1,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J12. 现有如下
7、3个热化学方程式;则由下表所列的原因能推导出结论的是( )选项原因结论A的燃烧是放热反应a、b、c均大于零B和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均相同C是中的聚集状态不同,化学计量数不同a、c不会有任何关系D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是中的2倍A. AB. BC. CD. D13. N2和H2合成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 N2(g)+3H2(g)=2NH3(l) H=2(a-b-c)kJ/molB. N2(g)+3H2(g)=2NH3(g) H=2(b-a)kJ/molC. N2(g)+H2(g)=NH3(l) H=(b+c-a)kJ/molD. N2(g)+H2(g)=NH3(g) H=
8、(a+b)kJ/mol14. 根据下图所示情况,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O(g)H2O(g)=CO2(g)H2(g) H=41kJmol-1B. 该反应吸热反应C.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D. 当H2O为液态时,其反应热大于41 kJmol-115. 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2KNO3(s)+3C(s)= K2S(s)+ N2(g)+3CO2 (g) H =x kJmol-1已知:碳的燃烧热H1=a kJmol-1;S(s)+2K(s)=K2S(s) H2=b kJmol-12K(s)+N2 (g)+3O2(g)=2KNO3(s) H3
9、= c kJmol-1;则x为()A. 3a+b-cB. c-3a-bC. a+b-cD. c-a-b16. S(单斜)和S(正交)是硫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S(单斜,s)+O2(g)SO2(g) H1=-297.16kJmol-1S(正交,s)+O2(g)SO2(g) H2=-296.83kJmol-1S(单斜,s)S(正交,s) 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3=0.33kJmol-1B. 单斜硫的能量比正交硫的能量低C. S(单斜,s)=S(正交,s) H30,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D. S(单斜,s)=S(正交,s) H30,单斜硫比正交硫稳定17向调节好和浓度的废水中加入,所产生的羟基自由
10、基能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若的初始浓度相同,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条件下,在内平均反应速率B温度为条件下,碱性环境有利于加快降解反应速率C由实验可知,升高温度可以加快降解反应速率D升高温度,有利于加快降解反应速率,但温度过高部分分解使反应速率变慢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活化分子碰撞即发生化学反应B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会加快反应速率,原因是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C某一反应的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是个定值不随外界条件改变而改变D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19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制氢方法,其流程图如下:相关反应的热化
11、学方程式为反应I:SO2(g)+I2(g)+2H2O(l)=2HI(aq)+H2SO4(aq) H1=-213kJ/mol反应:H2SO4(aq)=SO2(g)+H2O(l)+O2(g) H2=+327 kJ/mol反应:2HI(aq)=H2(g)+I2(g) H3=+172kJ/mo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转化BSO2和I2对总反应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C总反应的热化学力程式为2H2O(l)=2H2(g)+O2(g) H=+286kJ/molD该过程使水分解制氢反应更加容易发生,但总反应的H不变20实验室中模拟合成氨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初始投入量相等的条件下,得到三
12、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实验序号温度()浓度()13002.001.701.501.361.251.201.2023002.001.501.281.201.201.201.2032002.001.601.391.291.271.271.27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容器内的压强不再改变时,说明该可逆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B实验2中,前内以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C比较实验1和2,说明实验2使用了更高效的催化剂D实验3中,时向容器中充入一定量,则正反应速率不变21理论研究表明,在101 kPa和298 K下,顺2丁烯(g) 反2丁烯(g)异构化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13、)A反2丁烯化学性质没有顺2丁烯活泼B该异构化反应的H=4.36 kJmol-1C正反应活化能小于逆反应活化能D加入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对能量22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把下列四种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L溶液和5mL溶液的烧杯中,并迅速加水稀释到100mL,此时,反应缓慢进行,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 )A1020mL,的溶液B2030mL,的溶液C2050mL,的溶液D1040mL,的溶液第II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4分)23.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用量筒量取50mL0.50mol/L盐酸倒入小烧杯中,
14、测出盐酸温度;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0.55mol/L NaOH溶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已知生成lmol液态水的反应热为57.3kJ/mol)_。(2)现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稀氨水分别和 1L1mol/L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H1、H2、H3,则H1、H2、H3的大小关系为_。(3)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表:实验序号起始温度终止温度 盐酸氢
15、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120.020.223.2220.220.423.4320420.623.6420.120.326.9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填“相等、不相等”)。(5)利用简易量热计测量室温下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反应的反应热,下列措施不能提高实验精度的是( )A利用移液管(精确至0.01 mL)代替量筒(精确至0.1 mL)量取反应液B快速将两溶液混合,匀速搅拌并记录最高温度C在内、
16、外筒之间填充隔热物质,防止热量损失D用量程为500的温度计代替量程为100的温度24. 利用如图装置可以很方便地测得某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将铁片加入小试管内,然后注入足量的盐酸,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小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_。(2)弯管中A端液面_(填“上升”或“下降”),原因是_;说明此反应是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3)由实验推知,Fe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25. 完成下列各题。(1)Bunsen热化学循环制氢工艺由下列三个反应组成:SO2(g)I2(g)2H2O(g)=2HI(g)H2SO4(
17、l) H=akJmol-12H2SO4(l)=2H2O(g)2SO2(g)O2(g) H=bkJmol-12HI(g)=H2(g)I2(g) H=ckJmol-1则:2H2O(g)=2H2(g)O2(g) H=_kJmol-1。(2)如表所示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参数:化学键P-PP-OO=OP=O键能/kJ/molabcx已知白磷的燃烧热为dkJ/mol,白磷及其完全燃烧的产物的结构如图所示。1个P4O10分子中P-O的个数为_,表中x=_kJ/mol(用含a、b、c、d的代表数式表示)。(3)恒温恒容条件下,硫可以发生如下转化,其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2SO2(g)O2(g)2SO3(g) H=-196.6kJmol-1写出硫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H2=_kJmo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