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2 ,大小:114.01KB ,
资源ID:987437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8743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智慧人生的密码.pdf)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智慧人生的密码.pdf

1、智慧人生的密码苏轼于元丰七年(1084)四月离开黄州,去往汝州,到筠州看苏辙。离筠州后,上庐山访禅。此时,弟辙自认为已参得“真面目”,他在景福顺老夜坐道古人搐鼻语中说:“搐鼻径参真面目,掉头不受别钳锤。枯藤破衲公何事,白酒青盐我是谁?”这对于苏轼而言,或许产生了一定的压力。这是苏轼访庐山的背景(朱刚苏轼十讲,上海三联书店,2019 年版)。一、关于题西林壁的主旨关于此诗的主旨,历来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是怨刺诗:诗是写给轻信谗言的皇帝看,目的是让皇帝知道,要了解事物的真相,就得有局外人的眼光,否则便是“盲人摸象”。有人认为是一首偈诗,因庐山诗不止一首,还有赠东林总长老“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

2、净身”之类,且游庐山时常有僧人们相伴。还有人认为,此诗是一首山水诗,与陶渊明的“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此处“南山”,即指庐山)遥相呼应,表达了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的向往。更多的人认为,此诗是一首哲理诗,揭示了人类认识事物“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用于此诗,亦不为过。苏诗的特点,是以议论入诗,以理入诗。此诗也是宋诗之理趣的代表作。然而,刚从贬地黄州走出的苏轼,在黄州期间,他常于安国寺“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一念清净,染污自落”。刚走出黄州,与弟辙相会,后赴庐山求得“真面目”,自然与佛理不能脱离关系。因此,这“庐山真面目”,既有自然之山

3、的意味,那么,这首诗就是山水诗;但它又是人生之山,那么,此诗就是苏轼的悟道诗,充满佛理禅趣;同时,它还是哲理之山,揭示的是认识事物的规律。董仲舒云:“诗无达诂。”正是这种理解的多样性,赋予了诗歌常读常新的艺术魅力。二、平常语中的深妙境人们常说:“是真佛只说家常话。”大诗人脍炙人口的作品,多有同样的特征。如三岁孩童启蒙的“床前明月光”,如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皆如此。文学艺术作为语言艺术,常常是越接近自然,越明白晓畅,越能流传深广。题西林壁亦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何等自然!何等信手拈来、毫不费力!然笔锋一转,“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前面信手拈来之语,在这里便落到了

4、实处,简单的十四个字,如有千钧之力,说尽了宇宙人生的诸多道理,也深得佛法与禅趣,富有强烈的艺术张力。三、诗人旷达性格的密码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说:“吾非逃世之事,而逃世之机。”综观苏轼一生,宦海沉浮,颠沛流离,可谓命运多舛,但是他始终走在自我超越的旅途之中。李常生认为苏轼在黄州时期,就已领悟到“平淡、洒脱”的无我之境(李常生王国维的三种境界说与苏轼的第五境界,载2018 眉山东坡文化国际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下册,第 239 页)。惠州、儋州时期,更能体会“胜固欣然,败亦可喜”的第五重境界。因此,我们或许可以将题西林壁,解读成诗人洒脱旷达性格的密码。也可以由此理解,为何他屡遭迫害、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正因为他能远、近、高、低,不同角度地看事看人,也能以“局外人”的眼光处事观人,所以,他才说“九死南荒吾不恨”。试想,一位“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苏轼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见苏轼诗集,中华书局,2017 年版)的诗人,怎會怨恨仇敌?!因为慈悲,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放下。于是生命由此走向宁静,走向超脱,走向高洁。其人生,也充满了智慧。正如李常生所说,苏轼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典范,“带给人类精神生活希望”。人类的伟大,也就在这里。(作者杨瑰瑰,系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