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治视阈下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的趋同性分析关键词 性善论 性恶论 政治趋同作者简介:郑广信,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87/ki.1009-0592.2020.05.351一种伟大思想的产生必然与其所在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孟子和荀子都处在战国时代,这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礼乐崩坏,周天子名存实亡,天下诸侯群起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各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的战争中,民不聊生。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各国的有志之士都纷纷向君主进言献策,希望有慧眼的君主能够赏识自己的才华,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当时主流的政治思想就是“合纵连横”之术,各国君主期望着借此
2、思想实现天下一统。孟子和荀子的政治思想与其他思想家提出的“合纵连横”的政治思想不同。孟子不忍百姓陷于戰火之中,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他以性善论作为理论基础,提出以民为本的“仁政”政治主张,以求君主能建立一个“民为本”,体恤百姓的疾苦,使百姓安居乐业的和谐有序社会。而荀子从性恶论出发,提出了“隆礼重法”的政治主张,希望君主能建立一个有序的和谐社会。从政治视阈来看,两者的政治思想上具有趋同性。一、性善论内在的政治内涵孔子是我国的伟大的政治思想家,对于人性的看法,资料记载的不多,我们能看到的只有“性相近,习相远”这一句。在他看来,人天生的性情都是相似的,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但通过后天的学习,差异就会慢慢
3、扩大。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性相近”的思想,他站在人区别于动物的自然属性的角度,先区分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然后再从人特有的“仁”“义”“礼”“智”四方面入手进行阐述,认为人与动物不同,人性本善,这是人特有的属性。之所以会出现混乱的社会现象,是因为君主们缺乏良好的政治修养,难以提出有效的社会治理方案。因此,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希望君主能从人的本质属性出发进行政治统治,其性善论内在的政治内涵主要体现在:(一)人性善,行“仁政”在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章中提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
4、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在他看来,恻隐、羞恶、恭敬、是非这四种善端是与生俱来的,是上天赐予人的,这也是人与动物的最根本的区别。在公孙丑章句上中,他还举例来说明,如果一个小孩子爬到井边就要跌落下去了,任何人都会有惊骇同情的心情,这种心情的产生不是因为与孩子父母有交情,不是因为想要在乡亲中博取名誉,也不是因为讨厌孩子的哭声才如此的,因此他认为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善。不仅如此,他还认为人具有向善的力量。在告子章句上中,孟子提到:“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认为人性就好比水往低处流,两者的性质是一样,水都是往低处流的,人都是向善的,生动地阐述人本性上就是向善的道理,
5、这是人固有的属性,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习得的。接着他在公孙丑章句上又说:“人之有是四端也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四端而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还强调有了基本的善和向善的能力还不够,还需要将之扩充,这样才能安定天下。君王也是人,也具有与生俱来的善,当他看到百姓因为受苦,也会产生同情怜悯的心情。那么为何社会如此混乱,呈现出来的是一个你争我斗的社会呢?那是因为君王没有扩充自己的善,用同情的心情来对待他的百姓,忽略了百姓的疾苦感受。君主应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
6、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孟子性善论的政治内涵。君主具有恻隐之心,用这种怜悯、同情的百姓心情来施政,以百姓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在政策上体谅同情百姓的疾苦,并施以“仁政”,满足百姓需求,必定能获得百姓的爱戴和拥护,共同努力建立一个和谐有序的至善社会。(二)性善受环境影响,行教化既然人性本善,那为何世间会有坏人呢?针对这个质疑,孟子给出了很好的解释。在告子章句上中,他提到:“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孟子认为,在粮食丰收的年份,人民百姓多是懒散的,而在灾害的年份,人民百姓多是暴躁强横
7、的,这种现象的产生不是因为天生的资质不同,而是因为环境的影响。在他看来,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善的,但是一个人能否做出与其善心相应的善行,后天外界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正是因为人的善受后天外部因素的影响,所以善的实现需要教化。君主作为一国之模范,必须以德执政,“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除了君主自身注重修身外,孟子还认为君主应该“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使百姓“明人伦”,懂得“父子有亲,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道理,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和谐有序的社会。总的来说,孟子性善论的内在政治内涵是君主从人的内在本质属性以及
8、后天道德修养出发,君主修身立德,建立一个君主有德,以德治国,百姓明人伦,拥戴君主,和谐有序的社会。二、性恶论外在的政治约束荀子并不认同孟子性善论的说法,并对孟子性善论的进行反驳。他认为人性最开始是无所谓善与恶的,人性“本始于朴”,也就是说人性一开始就是自然纯朴的,没有经过刻意加工雕琢的,是一种中性属性,但在后天的环境影响下,它既可能成为善,也有可能成为恶。在荀子性恶中,他指出“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人性本来就是恶的,有善心的人都是伪装出来的。“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人天生就不是善人,如果放纵人性,没有外部的
9、约束,顺其发展,必定会产生争抢掠夺,最终都会变成唯利是图之人。从这可以看出,荀子的政治思想是以性恶论作为理论基础的,他认为人一开始就充满各种欲望,为求满足人的欲望,必然会通过各种方法来获得所需要的东西,甚至会不择手段,相互伤害,要是不制定任何规则来规范人的行为,顺从人性发展,必然会导致人民走上犯恶的道路。既然人性本恶,那么整个社会是不是就不能和谐有序,良性发展呢?荀子认为可以通过“化性起伪”的方法来善治国家。“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不够完美的,如何才能使得人性变得完美起来,他认为需要后天通过外部约束才能弥补人性先天的不足,使
10、其行为变得更加完美。那么君主应该如何通过外在的政治约束来规范人民的行为,使百姓在有序的社会中活动呢?“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出于治,合于善也。”一方面,荀子继承了孔子注重礼的政治思想,他认为应该要注重礼的作用,通过礼来约束百姓的行为;另一方面,他也有所发展,认为君主在政治上应该制定法律,通过明文法令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告诉人们什么事是可以做什么事是不可以做,对于那些违反法令的人予以制裁,用重刑去禁止人民犯罪。通过这种外在的政治约束,可以使天下人能够符合治理要求
11、,做守法良民,从而建立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三、性善论与性恶论的政治思想趋同性(一)规范途径相同孟子虽然一开始就认定人性是善的,人的天质是一样的,但他也明确了一个人的性情是有差异的,因为人性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改变的,因此他强调了人的后天接受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规范人民行为的最好途径就是教育,通过对人民的教化,使得百姓明人伦,这样社会才能有序发展,才有可能创造出一个和谐的社会。荀子一开始就认定人性是恶的,但他对社会的发展并没有持悲观的态度,他认为可以通过“化性起伪”,也就是通过教育这一途径规范人民的行为。通过外在的人为的教育对人民的性情进行改造,并引导人民向善的方向发展,这样社会才规范有序。
12、虽然孟子和荀子的思考起点不同,但是他们的落脚点却是一样的,都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在治理一个国家,使国家变得和谐有序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二)目标趋同孟子论述了人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方面,恻隐、羞恶、恭敬、是非这些东西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属于人内在的一种心理活动,其表现出来的行为体现在仁、义、礼、智这四方面,属于个人的一种修养,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虚空的,但又确确实实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荀子则是从人的外在需求出发来论述人性本惡的,他强调的是人为了满足生存所需而进行争夺,从而认为人性本恶。从政治目的来看,尽管孟子和荀子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不同,但是他们
13、的政治目的却具有高度趋同性。孟子的“仁政”思想是以性善论作为基础,强调人性本善,目的是通过利用人性具有向善的力量这一特点来引导人们由心而发去行善,君主则提高自身的修养,对百姓施行仁政,以此来获取百姓的拥戴,最终形成一个君主有贤德,百姓明人伦的和谐有序社会。而荀子的政治思想则从性恶论出发,目的是阐明了人性本恶,认为单单依靠人的内在修养来建立一个一个国家,必然会导致社会的混乱。因此他主张君主应该通过“隆礼重法”来进行外部干预,以礼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以法来对人们的不法行为进行惩处,最终达到建立一个有序的社会。无论是孟子还是荀子,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无论是施行“仁政”还是实行“隆礼重法”,他们所想
14、要达到的政治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一个和谐有序的美好社会。四、结语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虽然存在分歧,但是孟子和荀子表达出来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具有趋同性,他们所想创造的社会是和谐有序社会。虽然战国时代距今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但孟子和荀子的政治思想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被淘汰,并且能流传至今,足以证明其能够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先辈流传下来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孟子和荀子之间的分歧,将主要精力放在研究两者之间的共同处上,充分继承和发展孟子和荀子的政治思想,并将他们是思想运用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上,这对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过程中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治国理政方案有着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杨柏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2张觉.荀子译注M.北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