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基础集训(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86275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6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基础集训(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基础集训(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基础集训(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基础集训(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基础集训(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基础集训(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基础集训(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基础集训(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基础集训(含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基础集训(含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基础集训(含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基础集训(含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基础集训(含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基础集训(含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基础集训(含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基础集训(含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基础集训(含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单元概述】人口迁徙推动文化交融与认同,贸易促进文化交流。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印欧人的迁徙,逐步形成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和雅利安人;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改变了亚欧大陆的政治格局;日耳曼人的迁徙,灭亡了西罗马帝国,欧洲进入中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近代殖民活动开始,人口在各大洲之间的流动加强,美洲和大洋洲得到开发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劳动力实现了全球流动,世界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人口的流动,形成了移民文化,也带来了难民等全球性难题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古代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主要是通过丝绸之路,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但古代社会落后的

2、生产力和交通,制约了各地的交流与交往近代以来,全球贸易网逐步形成,贸易逐步全球化,带动了文化交流的全球化【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情综述与备考策略考点内容课标要求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通过了解历史上跨洲、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人口迁徙,以及移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1.考情综述(1)命题立意本单元大部分内容属于2017年版课标新增加的,使历史发展的链条更加清晰,历史阶段特征更加丰满,同时与现实社会紧密接轨,如难民问题。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历史的发展,客观地看待今天的社

3、会现象和问题。充分体现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2)命题趋势预计在未来的高考中本单元内容应是高频考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会设置试题,非选择题往往多与其他知识联系,形成中外对比,古今贯通的考查形式,且以小论文形式出现的概率较大2.备考策略本单元时间跨度大,涉及史实多,建议备考时以历史阶段为复习单位,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应注意对单元内容挖掘的深度和广度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难民的困境和救助;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欧亚

4、大陆其他重要商路;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类型商路的开辟;通过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全球贸易网的形成;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基础集训】考点一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1.约在1世纪,匈奴人开始迁徙,从而导致了一场延续数百年、波及亚欧大陆广大地域的民族大迁徙。这一迁徙的主要方向,一是西进,二是南下。在西方,这一迁徙浪潮所产生的影响是()A.成为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B.促成了日耳曼诸国的建立C.加快了封建制度瓦解的进程D.使赫梯人掌握了马拉战车技术答案B2.公元1世纪,身为游牧民族的大月氏人在

5、中亚建国,形成庞大的贵霜帝国。4世纪在中国北方建立的“五胡十六国”,也是游牧民族在农耕世界建立的国家。上述现象()A.客观上促进民族和文明的汇合B.有利于世界逐步走向一体化C.导致农耕民族的衰微和倒退D.说明暴力与战争利于民族交融答案A考点二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3.18世纪时,法国博物学家布封认为新大陆气候和环境的不良特征使那里的生物退化和低劣;荷兰学者德波认为,克里奥尔人(美洲土生白人)缺乏不屈不挠的精神,智力和体力均过早衰退。这些观点可能()A.促使美洲大量向外移民B.受达尔文进化论影响C.激化英法在北美的矛盾D.成为殖民统治的借口答案D考点三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4.据美国杂

6、志估算,如今美国中餐厅的数量已超45000家,中国菜在美国的6个州成为人们的外卖首选。这说明()A.美国是全球化的真正受益者B.全球化与本土性的矛盾加剧C.世界贸易走向体系化制度化D.全球化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答案D5.西方的快餐连锁店进入印度以后,当地传统食品也建立起自己的快餐分店;西方时装进入日本以后,日本传统服饰形成了自己的时装业,并且保留了典型的日本式审美标准。这些现象表明()A.全球化趋势削弱了民族国家的特色B.东方各国本土文化被西方文明同化C.经济全球化导致不同文明产生冲突D.经济全球化可能促进本土文化复兴答案D考点四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6.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曾说:“一个社会集

7、团,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集团的经验。一个社会集团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约公元前1300年赫梯人改进冶铁技术B.36世纪形成高潮的欧亚大陆民族大迁徙C.19世纪英国殖民者开始在澳大利亚建牧场D.宋元时期棉花从陆、海两渠道传入内地答案B7.历史上由异域传入中国的瓜果蔬菜有很多,名字上留有明显外来痕迹,如下表。材料表明()由来名称举例今名“胡”系列“胡”系列大多为两汉至唐时期由西北陆路引入胡瓜、胡桃、胡蒜等黄瓜、核桃、大蒜等“番”系列多为南宋至元明时期由“番舶”(外国船只)

8、带入番茄、番薯、番椒等西红柿、红薯、辣椒等“洋”系列大多由清代乃至近代引入洋葱、洋芋、洋白菜等洋葱、土豆、圆白菜等A.中外饮食结构已趋同B.外来蔬果十分受青睐C.中国饮食文化兼收并蓄D.中外文明双向交流频繁答案C考点五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8.图中阴影部分为历史上先后形成的贸易中心区,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罗马人的征服B.新航路的开辟C.工业革命的影响D.全球化的推进答案B9.1864年,清政府修订大清律,其中规定:“内地奸民及在洋行充当通事买办,设计诱骗愚民,雇与洋人承工诱拐已成,为首斩立决,为从绞立决其华民情甘出口仍准其立约。”这反映出()A.诱骗华工出国成为列强侵华

9、的主要手段B.清政府以华工出国来讨好西方列强 C.清政府已初步意识到维护主权的重要性D.中国律例的修订具有半殖民地色彩答案D教师专用题组【基础集训】考点一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1.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到,北朝有位士大夫曾对他说:“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此时距孝文帝“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已六七十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北朝因民族交融呈现文化多元B.鲜卑语成为了北方的通用语言C.北魏政权的制度改革很不彻底D.颜之推对鲜卑的习俗高度认同答案A根据所学可知,孝文帝改革规定官员学习汉语,禁用鲜卑语。但由材料可知,这位北

10、朝士大夫的儿子懂得“书疏”“鲜卑语”,会“弹琵琶”,说明北朝因民族交融呈现文化多元性,故A项正确;B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且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不能体现制度改革不彻底,故C项错误;D项中“高度认同”的表述不当,故D项错误。2.下图为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庞贝古城出土的壁画作品。该画作于1世纪早期,描绘了柏拉图正在与学生们讨论哲学问题。 该画可用于研究 ()A.古代罗马帝国的思想文化B.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互鉴C.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特点D.雅典民主制的进步与局限答案B 结合所学可知,柏拉图为古希腊哲学家,但他和学生讨论哲学问题的情形却出现于意大利出土的壁画中,这反映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互相借鉴,故选B

11、。壁画主要反映的是古希腊的思想文化,而非古罗马帝国的思想文化,排除A;文艺复兴发生于1417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壁画描绘的是柏拉图与学生讨论哲学问题时的情形,只能表现雅典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发展状况,无法反映雅典民主制的进步与局限,排除D。考点二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到1570年,战争屠杀和欧洲传来的流行病,使墨西哥地区的人口从2500万下降到265万,秘鲁的人口由900万下降到了130万。这一现象导致()A.世界市场形成B.黑奴贸易盛行C.殖民战争频发D.工业革命兴起答案B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的战争屠杀和传来的流行病,造成美洲人口锐减,为了解决劳动力的不足,欧洲殖民者开始进

12、行黑奴贸易,故B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才基本形成,排除A;殖民战争频发并非美洲人口锐减导致的,排除C;工业革命兴起于18世纪60年代,排除D。考点三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1.二战结束后,欧美国家脑力劳动者人数迅速增加,他们被称为“白领工人”。20世纪4070年代,美国“白领工人”的总数从1508万人增加到5105万人。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产业结构升级B.中产阶级出现C.大众教育普及D.科学技术进步答案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科技进步,欧美国家脑力劳动者人员需求迅速增加,故D项正确。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在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升级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

13、;“中产阶级出现”为材料的现象而非原因,排除B项;大众教育普及是直接原因而非主要原因,排除C项。知识拓展中产阶级大多从事脑力劳动,或技术基础的体力劳动,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一般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有一定的闲暇,追求生活质量,对其劳动、工作对象一般也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和支配权。可以说,中产阶级是无产阶级通过学习、努力、科学研发从而掌握管理权、科技专利等进而掌握一部分生产要素的一群人。中产阶级的不断扩大是一个国家稳定的基石。2.1958年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可口可乐公司进入印度市场,20年后宣布退出,原因是印度政府要求跨国公司将其股份减少到50%以下。结果

14、导致印度22家瓶装厂停产、数千工人失业。1993年,印度政府主动召回可口可乐,但可口可乐公司仍遇到种种危机,甚至被要求公布秘方以防止里面有超标的杀虫剂含量。2006年,双方以和解告终。由此可知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A.不同国家的公司监管、规则相同B.跨国公司进入别国必然会遭到抵制C.印度与可口可乐的目标一致D.要掌握好开放和保护的适度性答案D题干材料表明,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既要做到保护好本国产业,又要兼顾对外开放,需要从保护和开放中寻求一种适度的平衡,故D项正确。A项“不同国家的公司监管、规则相同”的说法明显不符合事实,排除;B项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情况,排除;根据可口可乐公司在印度市场

15、的进出可以看出印度和可口可乐公司的目标并不一致,排除C项。3.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美国影视公司拍摄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影片一时风靡全球,以致“中国人在电影院花钱看老外拍的中国故事”。这一现象()A.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结果B.得益于美国资本对外扩张C.说明中国经济影响力提高D.反映了区域经济壁垒消除答案A经济全球化加强了世界各地经济文化的联系,才会导致“中国人在电影院花钱看老外拍的中国故事”这一现象的发生,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全球化对文化发展的影响,而非美国的资本输出,排除B项;中国经济影响力提高偏离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文化的发展而非经济联系,且“消除

16、”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4.马克思、恩格斯所认为“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绝和对立日益消失了”。在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时“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据此可知经济全球化()A.消除了世界各地区间的民族差异B.有助于形成世界性的利益共同体C.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均衡发展D.推动了世界性阶级斗争不断深入答案B依据材料“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绝和对立日益消失了”“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可知,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有助于形成世界性的利

17、益共同体,因此B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绝和对立日益消失,而不是民族差异的消失;C项错误,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达国家获益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各地区不是均衡发展的;D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阶级斗争的内容。考点四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1.韩愈认为,佛道教人超凡脱俗,使人心没有国家、没有君主、没有父亲。他主张拆毁寺观,僧道还俗,烧毁佛道典籍,勿使传习。这一认识()A.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B.离散了三教之间的关系C.反映了当时佛学的现状D.导致佛道思想走向衰落答案C隋唐时期实行三教并行的政策,而材料强调抑制佛道,这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故A项排除;材料

18、仅是韩愈个人主张抑制佛道,并不能说明这一认识离散了三教关系,故B项排除;韩愈认为“佛道教人超凡脱俗,使人心没有国家、没有君主、没有父亲”,体现了佛教的主张和影响,反映了当时佛学的现状,故C项正确;韩愈的主张不足以导致佛道走向衰落,D项明显夸大其词,故排除。2.挣扎的帝国:元与明中写道:“地圆说之所以能够传入中国是因为它与明代士人的精神世界有内在相应之处万历朝的士人对格物的兴趣;耶稣会士运用优于明代士人的方法(曲面几何)和工具(望远镜),向后者展示了自己是如何研究天与地的。”据此可知()A.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传入了中国B.理学盛行促进了科技的广泛传播C.明朝政府鼓励中外文化的交流D.传教士开创了东

19、西方交往的先河答案A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明代知识分子接受了西方的自然科学,说明西方的自然科学传入了中国,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西方科学传入中国的影响,而非理学盛行促进科技传播,故B项错误;材料中提到的是“明代士人”,而非“明代政府”,故C项排除;东西方交往很早就已经出现,如汉朝的丝绸之路,D项说法错误。3.自明朝隆庆年间到明末的七八十年间,流入中国的美洲白银可能高达六七万比索,极大地改变了明初以来白银短缺的状况。由此可见,当时中国()A.成为新航路开辟的最大受益者B.手工业品在海外深受欢迎C.已由农业经济向货币经济转变D.白银货币化体系已经建立答案B西方国家用白银购买中国手工业品,大量白银流入中

20、国说明中国手工业品在海外受欢迎,故B项正确。西欧是新航路开辟的最大受益者,排除A项;C项不符合史实,明清时期中国依然是农业国,排除;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考点五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1.18世纪下半叶起,英国各界派出“植物猎人”,尝试将中国茶苗移种到印度,后又聘用中国茶工来优化印度茶的品种和种植方式。1888年,印度的茶叶产量达到8600万磅,英国从印度进口茶叶的数量第一次超过了从中国的进口量。英国发展印度茶的活动()A.适应了市场不断扩大的趋势B.改变了印度人的饮食结构C.打破了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D.使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答案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正是因为英国对茶叶的需

21、求量不断扩大,才推动英国大力发展印度茶,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英国从印度进口茶叶的数量第一次超过了从中国的进口量”可知茶叶不是印度人使用,故B项错误;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后才打破中国闭关锁国政策,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主题无关,排除。2.下表所示为18651909年英国部分商品的出口值(单位:百万镑)。据表中信息可推知,这一时期的英国()年份纺织品有机铁、废铁(包括机器)煤18651870年54.226.35.418861888年59.510.418951897年55.915.819071909年87.676.540.3A.奉行自由贸易政策B.重工业占主导地位C.轻重工业均衡发展D.工业总量

22、领先世界答案A依据表格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5年到1909年的英国纺织品、有机铁、废铁(包括机器)、煤的出口值总体上都有了一定的增长,可见出口值的增长与当时政府奉行自由贸易政策有关,而这一政策推动了英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故A项正确;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B项结论;由材料无法推断C项中的“均衡发展”,排除;材料仅有英国商品的出口情况,无法得出英国工业总量领先世界的结论,故排除D项。3.下图是18751913年欧洲四个国家煤和生铁产量示意图,其中,乙是()A.德国B.法国C.英国D.俄国答案A结合所学可知,18751913年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这一时期德国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之一,工业

23、生产能力大大增强,特别是钢铁行业在所给四个选项的国家中的发展速度是最快的,乙的生铁产量的快速增长恰好符合这一点,故选A;法国、英国和俄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钢铁行业的发展均不如德国,不符合图中乙的曲线变化,排除B、C、D。【综合集训】1.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受到渴望与汉通使往来的大宛等国的欢迎。其间,汉设置河西四郡,打通了与西域的直接交通。张骞在出使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据此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功绩是()A.开辟了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B.建立了汉朝与西方的联系C.确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权D.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答案D2.

24、(2014海南单科,6)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表明()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答案D3.17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引发了亚洲海上贸易格局的变化。对此,表述正确的是()A.荷兰通过设立据点控制东亚海上商路B.英国打败法国垄断了对印度的贸易C.欧洲殖民扩张迫使中国放弃海禁政策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答案A4.茶叶于1650年前后引进英国时,是一种贵族享用的奢侈品,每磅售价610英镑,相当于一个

25、男仆年工资的2倍左右。然而一个世纪后,饮茶逐渐在英国城乡各阶层中普及,茶叶成为英国人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费品。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茶叶产量大增B.英国颁布航海条例C.世界贸易有较大发展D.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答案C5.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C.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D.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答案B6.(2015浙江文综,21)下图是美国18211920年新增欧洲移民示意图。下列不属于这一期间移

26、民因素的是()A.英国与美国的历史渊源B.法西斯大规模迫害犹太人C.躲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D.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迁徙答案B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年代时期地中海地区欧洲中部地区欧洲北部地区公元前750前65年希腊罗马时代温暖潮湿温暖干燥温暖干燥希腊罗马文明希腊与罗马的征服凯尔特人的征服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公元前65公元600年迁徙时代寒冷干燥寒冷潮湿寒冷潮湿罗马衰亡哥特人迁徙到罗马境内日耳曼人迁徙到罗马印欧人迁徙6001280年征服时代温暖潮湿温暖干燥温暖潮湿中古时期阿拉伯对外征服战争,向北非迁徙斯拉夫人、阿勒曼尼人的开拓维京人的掠夺12801860年小冰河期寒冷干燥寒冷潮

27、湿寒冷潮湿文艺复兴与工业革命殖民主义殖民主义奥斯曼帝国三十年战争、海外移民民族国家独立据日田家康气候文明史等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答案观点:全球气候的周期性变化造成了人类历史的周期性循环形态。论述:从公元前750年到公元1860年,全球气候呈现出冷暖周期性变化。全球冷化时期,处于温带边缘地带的印欧人、日耳曼人等耕作地区的民族不断迁徙寻找可耕种的土地;而在全球暖化时期,人口过剩的压力以及被激发的人性的贪婪则驱使人类进行征服和殖民活动。进入近代,欧洲气候变得十分寒冷,因此这一时期许多欧洲海洋国家如西班

28、牙、葡萄牙、荷兰以及英国相继开启了大航海的征程,标志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17世纪英国积极进行殖民扩张,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殖民地。18世纪中期以来,全球气候逐渐变暖,这一时期随着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工业化国家纷纷建立以及全球人口快速增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渴望获得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市场,矛盾不断加剧,导致在20世纪发生了两次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世界大战。教师专用题组【综合集训】1.15世纪末,金属活字印刷术传遍整个欧洲。路德准确地捕捉到新技术带来的传播方式革命,用一场“革命”换来了另一场“革命”的胜利。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印刷术促进新教思想传播B.印刷革命是宗教改革必要条件C

29、.德国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D.科技进步与思想解放相互促进答案A题干中的“一场革命”是指金属活字印刷术带来欧洲的传播方式革命,“另一场革命”则是指路德利用这项新技术来传播宗教改革思想,宗教改革时期的新教思想依靠印刷术得以广泛传播,故A项正确;印刷革命只是宗教改革的条件之一,并非必要条件,故排除B项;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故C项排除;题干仅提到了技术进步对思想解放的作用,并没有提到思想解放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故D项排除。2.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清政府对赴台湾的移民实行禁止携眷的政策。官员蓝鼎元建议:“欲赴台耕种者必带有眷口,方许给照载渡,编甲安插。台民有家属在内地,愿搬取赴台完聚者,许

30、县呈给照赴内地搬取,文武汛口不得留难。”雍正九年(1731年),清政府实行凭照携眷入台政策。清政府对台政策的变化()A.有利于中央政权对台湾的管控B.发挥台湾地区的海防前哨作用C.反映清政府全面解除海禁政策D.传播了中原地区先进生产方式答案A材料“清政府实行凭照携眷入台政策”体现了清朝中央对台管控的一面,故A项正确;材料主旨是携眷入台问题,没有体现台湾的海防作用,故B项错误;“全面解除海禁政策”与历史事实不符,故C项错误;当时中原与台湾地区均以封建经济为主,谈不上传播中原地区的先进生产方式,故D项错误。3.“助产术”是苏格拉底创立的一种寻求普遍知识的方法,他通过交谈,在问答中不断揭示对方自相矛

31、盾之处,引发人的主动思考,使人逐步寻求正确答案。这体现了他()A.用理性去认识和解释世界B.从人自身上寻找意义和价值C.破除了人们对神学的迷信D.追求知识与巧言善辩的能力答案A根据材料,苏格拉底用“助产术”的办法,逐步引导人主动思考,解决自身思考的问题之处,从而逐步寻求正确答案,这是一种运用人的思考和判断解决问题的理性精神,A项符合题意;材料是主张引导人思考,不是从人自身上寻找意义和价值,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苏格拉底对神学的破除,C项错误;追求知识与巧言善辩的能力不符合材料引导人思考的信息,D项错误。4.1565年开始,西班牙人把亚洲尤其是中国的生丝等从马尼拉运往美洲换取金银,形成繁盛的“丝银

32、”对流,这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但这种跨洋贸易从18世纪下半期开始走向衰落。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A.英国等国自由贸易开始兴起B.中国重农抑商限制了生丝产量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D.国际劳动分工瓦解了洲际贸易答案A新航路开辟之后,西班牙、葡萄牙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外贸易,从18世纪下半期开始,英国等国家崛起,逐渐取代了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这些新兴国家倡导自由贸易,所以“马尼拉大帆船贸易”逐渐衰落,A项正确。生丝属于农产品,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工业革命之后,即19世纪中期,故C项错误;国际劳动分工能够促进洲际贸易的发展,而非瓦解,故D项错

33、误。5.19世纪初期的时候,所谓现代世界还只是一个由英国、荷兰、美国等国组成的“窄带”(人口只占人类总数的2%)。然后是在19世纪中叶扩散到欧洲大陆的部分地区,如法国和德国的部分地区。这以后便是东方。现代世界能够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制度的野蛮性B.启蒙思想的迅速传播C.工业革命的发展与影响D.西方国家的迅速扩张答案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现代世界的不断发展,实际上建立在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这是由1819世纪工业革命的发展所造成的,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资本主义制度的野蛮性,A项排除;17、18世纪,启蒙思想已迅速传播,与材料中时间不符,B项排除;现代世界能够迅速发展的主要原

34、因是科学和技术,而不是西方国家的扩张,D项排除。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两个世界的初次碰撞历法之争康熙十一岁时,目睹了中西文化围绕历法的激烈交锋。康熙七年(1668年)大臣会议,请皇帝圣裁。康熙命代表大统历的杨光先、代表回回历的吴明暄、代表西历的南怀仁,分别用各自的算法推算正午日影所止之处。三次实地测验,杨光先、吴明暄有误,南怀仁无误。康熙又令测立春、雨水二节气及月、火、木星之运行。杨光先、吴明暄“逐款不合”,南怀仁“逐款皆符”。杨光先痛心疾首道:“臣监之历法,乃尧舜相传之法也。皇上所正之位,乃尧舜相传之位也。今南怀仁,乃天主教之人。焉有法尧舜之圣君而奉天主教之法也?南怀仁欲毁尧

35、舜相传之仪器,使尧舜之仪器可毁,则尧舜以来之诗书礼乐、文章制度皆可毁也! ”“宁可使中国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国有西洋人! ”康熙则平静谕令:“著南怀仁为钦天监正。”康熙八年(1669年)除鳌拜。南怀仁等立即发难,指控杨光先、吴明暄是鳌拜党羽,请求将杨光先“即行处斩,妻子流放宁古塔”,为已死之汤若望(德国人,传教士,在顺治帝时曾任钦天监正)等平反昭雪。康熙准予昭雪汤若望,却宽免了杨光先、吴明暄。康熙始终将中西历法之争限制在文化、学术的范围之内。摘编自张研、牛贯杰清史十五讲(1)指出康熙时期在“中西历法之争”中西人最终胜出的必然性。(6分)(2)将康熙帝在“两个世界的初次碰撞”中的态度置于当时世界历

36、史发展的框架内,分析说明其所体现出的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7分)答案(1)中国的天文仍属传统科技的范畴,是经验的积累和传承;西人的天文属近代自然科学的范畴,是一种实验科学。(6分)(2)17世纪的世界处在向近代转型的历史时期。(3分)康熙帝支持学习并运用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反映出中国传统社会仍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且仍在发展中;康熙帝对守旧官员的保护,则反映出封建统治者并未反思中国落后的根源,依然认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制度,这预示着封建社会最终走向衰落的命运。总之,当时的中国虽仍旧呈现出封建帝国的辉煌,但已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趋势。(4分)解析(1)根据材料“杨光先、吴明暄逐款不合,南怀仁逐款皆符”并结合所学可知,造成结果差异的必然性在于中国传统科技多出于经验积累和传承,而西方为近代自然科学,是一种实验科学。(2)根据材料“著南怀仁为钦天监正”“却宽免了杨光先、吴明暄”“康熙始终将中西历法之争限制在文化、学术的范围之内”可见,康熙帝一方面支持学习并运用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对守旧官员进行保护,故可从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潜力及封建社会最终走向衰落两个角度,结合17世纪正处于转型期的世界局势进行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