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北省枣阳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85425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枣阳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湖北省枣阳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湖北省枣阳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湖北省枣阳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湖北省枣阳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湖北省枣阳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湖北省枣阳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湖北省枣阳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湖北省枣阳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湖北省枣阳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湖北省枣阳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湖北省枣阳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湖北省枣阳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湖北省枣阳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湖北省枣阳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检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枣阳一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302=60分)1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DNA B葡萄糖 CCO2 D抗体2人体的内环境是指( )A细胞外液 B血液 C生理盐水 D体内的全部液体3下列各组分泌腺所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的是 A唾液腺、垂体、肠腺 B肾上腺、甲状腺、胰岛C睾丸、汗腺、皮脂腺 D卵巢、胃腺、肝脏4有关稳态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稳态的调节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B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对稳态的调节作用需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C病原体侵入机体干扰稳态后,主要是免疫调节起作用D通

2、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可使机体的多项生理指标保持恒定不变5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的系统是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神经系统 泌尿系统 循环系统 运动系统 生殖系统 内分泌系统A. B. C. D 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 钙离子 B. 葡萄糖 C. 呼吸酶 D. 纤维蛋白原 7空气中的O2要进人的组织细胞中,并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这些氧分子至少需要通过几层由磷脂双分子组成的膜 A8 B9 C10 D11 8对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指的是体液 B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C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内液 D内环境指的是组织液、血液和淋巴9下列关于人体

3、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HCO3-、HPO42-可调节人体血浆的酸碱度 B.Na+、Cl-可参与维持人体血浆渗透压 C.人体缺碘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D.炎热环境中,毛细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增多10 如图表示人体中甲、乙、丙、丁4种体液之间的某种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可发生在甲中B. 乙表示组织液,丙表示淋巴C. 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D. 甲、乙、丙中可有激素、尿素、葡萄糖、CO211人体在不同状态下不同组织器产热量的百分比如下表所示,结合体温调节的原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组织器官产热量(%)安静状态剧烈运动脑161内脏568骨骼肌1890其他

4、101A.剧烈运动时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B.剧烈运动和安静状态下人体的产热量相同C.安静时脑和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D.安静时若体温保持恒定,单位时间内产热量等于散热量12在人体内,能够特异性识别并裂解病毒侵染细胞的免疫细胞是A.吞噬细胞 B.效应T细胞 C.记忆细胞 D.浆细胞13摘除了垂体的小白鼠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现象,原因是A.食物中缺乏碘 B.甲状腺体增大C.缺少促甲状腺激素 D.缺少生长激素14下列最可能感染艾滋病的行为是与艾滋病患者A.拥抱 B.一起用餐 C.共用注射针头 D.握手15聋哑学生要准确地理解老师的手语,依靠的神经中枢是语言中枢 听觉中枢 嗅觉中枢 视觉中枢A.

5、B. C. D. 16图2为神经突触的示意图。某种毒素通过破坏膜上的Na+通道抑制神经冲动的传递,据图2判断该毒素作用的结构位于A.突触后膜 B.突触前膜C.突触间隙 D.突触小体17下列三种生物学现象产生的机理依次属于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休克当细菌进入人体后,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与之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繁殖小猪听到主人“噜噜”叫声就奔向主人A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反射B反射、体液免疫、激素调节C体液调节、过敏反应、反射 D反射、自身免疫、体液调节18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6、细胞2、细胞3、细胞4、细胞5CHIV入侵人体后,会感染人体的细胞2D物质a主要分布在血清中19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过程中,有时存在一个突触引起的兴奋被后一个突触抑制的现象。下图是突触2抑制突触1兴奋传导的过程,以及突触1和突触2兴奋传导时的电位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1中的神经递质是血浆和淋巴Bab段电位变化的原因是Na+内流CB处膜电位无变化,不能确定Gly属于抑制性递质DGly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阳离子内流20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寒冷时人体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来增加产热B受寒冷刺激,皮肤血管收缩,这是一个非条件反射C寒冷环境中,人体代

7、谢增强、产热增多与多种激素分泌增多有关D寒冷环境中正常人的产热速率大于25时的产热速率,散热速率则小于25时的散热速率21如图为人体某过程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该图表示正常人进食后血糖浓度变化则AB段血液胰岛素含量上升,肝脏在BD段起重要作用B若健康人A点前从未接触过某病菌,该图A、C两点表示该病菌先后两次侵入此人体后引起的抗体浓度的变化,则AB、CD段产生抗体的浆细胞都来自两种细胞的分化C若该图表示正常人一天内体温变化,则说明人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波动D若该图表示在温度交替变化的环境中健康人的皮肤血流量变化,则AB段感受刺激的是温觉感受器,此时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是肾上

8、腺素和甲状腺激素22下图是人体完成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兴奋传到b上某一点时此处膜电位会变成外正内负B递质以主动运输的方式穿过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C兴奋在结构b和结构c处的传递速度一定相同D当膝跳反射进行时兴奋在d上的传导是单向的23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后绘出了如右图所示曲线。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甲是生长素,激素乙是细胞分裂素 B.高浓度的生长素对侧芽的萌动起抑制作用C.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起促进作用D.激素甲和激素乙在植物侧芽生长中起拮抗作用24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IAA)、吲

9、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对大豆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结果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AIAA、IBA和NAA都是植物细胞合成的微量有机物B促进大豆根系生长的最适浓度IAANAAIBACIAA、IBA和NAA对大豆根系的生长作用都表现出两重性D随浓度增大,NAA对大豆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比IBA更显著25在园艺上应用生长素处理植物难以奏效的是 ( ) A.促进果实成熟 B.获得无籽果实C.处理扦插的枝条以促进生根 D.杀除田间的双子叶植物杂草26右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的示意图,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10、将是 ( )A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 B甲向左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C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 D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27为研究根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关系,将水稻幼苗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或适宜浓度NPA(生长素运输抑制剂)的溶液中,用水平单侧光照射根部(如下图),测得根的弯曲角度及生长速率如下表:据此实验的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根向光一侧的生长速率大于背光一侧B生长素对水稻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单侧光对向光一侧生长素的合成没有影响D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28如右图所示,如果根a侧的生长素浓度在曲线A点(1010 molmL1),下列叙

11、述正确的是( )ACD属于生长抑制范围,所以根不再生长B在FC的范围内均能促进根细胞的生长,C点则既不促进也不抑制Ca侧的生长素浓度为最适宜浓度,细胞伸长生长快,b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a侧,相当于曲线FE段浓度,因而细胞伸长生长慢D在太空中(重力为0),根的生长将不同于上图的弯曲生长,坐标图中的曲线也不适用于根29下图是用天竺葵叶片进行的一项实验示意图,14C标记的葡萄糖向着生长素(IAA)浓度高的地方移动,利用这一特性,可在生产实践上用于( )(天竺葵的叶片不同部位滴上IAA、H2O和14C葡萄糖;48小时后同一叶片的放射性自显影,原来滴14C葡萄糖的部位已被切除,以免放射自显影时模糊)A促进

12、扦插的枝条生根B使子房及其周围组织膨大而获得无子果实C防止落花落果D促进植株的长高30将要成熟的大豆豆荚加工成的菜肴俗称“毛豆”,在栽培过程中因某种因素引起花粉发育不良,影响传粉受精,如果要保证产量,可采用的补救方法是( )A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 B喷洒N肥C喷洒P肥 D以上措施都不行二、综合题(满分40分)31(9分)下图表示人体在寒冷环境下的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A、B、C代表相关激素,甲、乙、丙代表相关器官,请回答(在 中填图中字母或文字):(1)人在遇到寒冷刺激,身体的温度感受器产生兴奋,以 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到体温调节中枢 。(2)体温调节中枢一方面经有关神经的传导通过

13、 方式加速热量的产生,全身颤抖;通过 方式减少热量散失,使面色苍白。体温调节中枢另一方面通过使相应的器官分泌相关激素,从而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产生更多的热量,血液中激素含量增加的顺序依次是 。(3)寒冷环境比炎热环境更容易精力集中,兴奋性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32(12分)研究发现红细胞与免疫功能有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1)骨髓中的_经分裂与分化,产生红细胞、淋巴细胞等,人体红细胞的正常寿命约为120天,红细胞的正常死亡称为_。红细胞在体外能够与异种生物的T细胞发生免疫黏附,说明细胞膜上_分子具有识别功能。(2)为研究红细胞培养液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科研人员设进行以下实验:将红细胞在适宜条件

14、下培养56小时,提取上清液,将淋巴细胞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不同处理为:实验组有A和B;A组:淋巴细胞+上清液;B组:淋巴细胞+上清液+刀豆蛋白。对照组有C和D;C组:淋巴细胞;D组:_,另有只加等量培养液的为空白对照。(注:刀豆蛋白能诱导淋巴细胞分裂)培养一定时间后测量各组数的变化。上述实验前,要通过实验确定红细胞培养时间、刀豆蛋白的添加量等无关变量,这些研究是本实验的_。淋巴细胞分裂的间期,要完成_,以保证遗传的稳定性。33(8分)下图表示人体神经突触模式图,请回答:(1)若刺激A点,该点膜外电位会变成 电位。图中电流计B的指针将偏转 次。(2)图中D所处的内环境是 ,C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

15、兴奋不能从C传到D的原因是 。(3)乙酰胆碱是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神经递质,它由D释放到E的方式是 ,(4)若C表示肌细胞,某病人血清中含有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表现出的症状是 (肌肉松弛肌肉僵直),这种病属于 病。34(12分)为研究生长素(IAA)与赤霉素(GA)对豌豆节间生长的影响,有人以某种不能合成GA的突变型豌豆幼苗(形态见下图)为实验材料,分别进行去顶芽、叶片涂抹外源GA等处理,两天后检测该节间的IAA、GA含量以及长度增加值,结果如下表:(l)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_,从而引起植株增高。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在浓度 时促进生长,在浓度 时抑制生长。(2)在豌豆幼茎中,生长素

16、的运输方向只能 ,这种运输所需的直接能源是 。(3)比较 组实验结果可知,豌豆幼苗中产生生长素的主要部位是顶芽。比较 组实脸结果可知,赤霉素能促进豌豆幼苗产生生长素。(4)从上述实验还可推测,生长素能促进碗豆幼苗对赤霉素的 。为了进一步验证该实验中生长素对赤霉素的作用,还可增加一个实验组,该实验组的处理是 。参考答案1A【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是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凡是存在于这些的物质都是内环境组成成分。DNA位于细胞内,不是内环境成分。组织液、血浆、淋巴均含有葡萄糖和CO2,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浆和淋巴,三者都是内环境成分,综上所述,A正确。考点:本题考查

17、内环境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2A【解析】试题分析:人体内环境是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A正确。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不是内环境组成成分,B错。生理盐水指0.9氯化钠溶液,与人体细胞外液钠离子和氯离子浓度相同,但不是细胞外液,C错。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D错。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3B【解析】试题分析:人体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通过体液的运

18、输选择性地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调节机体的代谢活动;外分泌腺的分泌物由管道输送,最终运输到外界环境中;上述腺体中,垂体、肾上腺、甲状腺、胰岛、睾丸、卵巢均属于内分泌腺,唾液腺、肠腺、汗腺、皮脂腺、胃腺、肝脏均属于外分泌腺,所以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4D【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A正确;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对稳态的调节作用需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B正确;病原体侵入机体干扰稳态后,主要是免疫调节起作用,C正确;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可使机体的多

19、项生理指标保持相对稳态,但不是恒定不变,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5A【解析】试题分析: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时,通过消化系统为内环境通过各种营养成分,通过呼吸系统排出CO2并提供O2,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尿素等代谢废物,通过循环系统将内环境与上述各系统联系起来,所以选A。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6C【解析】试题分析:人体内环境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钙离子和葡萄糖普遍存在于内环境三种成分中;

20、纤维蛋白原是血浆的重要成分;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选C。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成分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7D【解析】试题分析:O2的跨膜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空气中的O2要进人的组织细胞中,并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需要依次穿过肺泡壁、肺泡外毛细血管壁、红细胞的细胞膜进入红细胞;随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处,再穿过红细胞的细胞膜、组织处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最后再穿过组织细胞的细胞膜、线粒体外膜与线粒体内膜,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共穿过11层由磷脂双分子组成的膜,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自由扩散及体内细胞为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等

21、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8B【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指的是体内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A错误;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B正确,C错误;内环境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血液是一种结缔组织,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的概念及组成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9D【解析】试题分析:HCO3-、HPO42-都是血浆中缓冲物质,所以可调节人体血浆的酸碱度,A正确。Na+、Cl-在血浆中含量多,可参与维持人体血浆渗透压,B正确。人体缺碘时,甲状腺激素不能合成,血浆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低,对垂体的

22、抑制作用减弱,所以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多,C正确。炎热环境中,为了加快散热,皮肤内毛细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并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10C【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形可知,甲是血浆,乙是组织液,丙是淋巴,丁是细胞内液,B正确;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可发生在血浆中,A正确;红细胞中O2浓度比组织细胞中的高,C错误;血浆、组织液、淋巴中可有激素、尿素、葡萄糖、CO2,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人体体液及其相互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11AD【解析】试题分析:分析表中的

23、数据,剧烈运动时骨骼肌产生最多,所以是主要的产热器官,A正确。剧烈运动和安静状态下人体的产热量明显不相同,B错误。安静时内脏是主要的产热器官,C错误。安静时若体温保持恒定,单位时间内产热量等于散热量,否则体温会改变,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12B【解析】试题分析:在人体内,能够特异性识别并裂解病毒侵染细胞的是效应T细胞,选B。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免疫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要点的记忆和简单的理解能力。13C【解析】试题分析:摘除了垂体,小白鼠无法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选C。考点

24、:本题考查垂体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要点的记忆和简单的理解能力。14C【解析】试题分析:艾滋病一般依靠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等,所以共用注射针头容易被感染艾滋病毒,选C。考点:本题考查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意在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15D【解析】试题分析:聋哑学生要准确地理解老师的手语,要先看(依靠视觉中枢),再理解(依靠语言中枢),选D。考点:本题考查大脑皮层中高级神经中枢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16A【解析】试题分析:兴奋在突触处经前膜传递到后膜,是由于后膜上钠

25、离子通道的正常存在引起钠离子内流才可能形成,所以某毒素的作用于钠通道蛋白应该作用在突触后膜上,选A。考点:本题考查突触的结构,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要点的记忆和简单的理解能力以及识图能力。17A【解析】试题分析: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给小白鼠注射胰岛素后,小白鼠休克,属于体液调节;抗体是体液免疫的活性物质,参与体液免疫;小猪听到主人“噜噜”叫声就奔向主人,属于条件反射,故A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18B【解析】

26、试题分析:细胞1是吞噬细胞,细胞2是T细胞,细胞3 是B细胞,细胞4是浆细胞,细胞5是记忆细胞,物质a是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是T细胞、B细胞和记忆细胞;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为T细胞和B细胞,在骨髓内成熟的为B细胞;在胸腺内成熟的为T细胞;HIV主要攻击T细胞;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所以B选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体液免疫和淋巴细胞的起源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19B【解析】试题分析:神经细胞间为组织液,所以图中体现的内环境组成成分是组织液,A错误。A、B为突触后膜。突触1的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为兴奋性递质,作用于

27、突触后面,使突触后电位发生改变,而产生兴奋,所以A处膜电位为外负内正,是有Na+内流引起的,B正确。突触2中的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甘氨酸,根据B处膜电位没有变化可推知,甘氨酸为抑制性递质,C错误。Gly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没有产生兴奋,说明没有引起阳离子内流,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传递过程,意在考查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20D【解析】试题分析:受寒冷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这是一个非条件反射,B正确。寒冷环境中正常人体的产热速率大于20 的产热速率,散热速率也大于20 的散热速率,D错误。考点:本题

28、考查体温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21A【解析】试题分析:饮食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促进血糖的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和转化成非糖类物质,主要器官是肝脏,A正确。初次免疫时,浆细胞来自B细胞的增殖分化,二次免疫时,浆细胞来自记忆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分化,B错。正常人通过调节可保持体温相对稳定,C错。当温觉感受器兴奋时,说明此时处于炎热环境,因此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含量不会增多,D错。考点:本题考查了血糖平衡调节、体温调节、免疫调节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

29、的内容的能力。22D【解析】试题分析:神经纤维膜上兴奋部分的膜电位是外负内正,A错。递质一般以胞吐的形式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B错。兴奋在b出传导是以电信号形式传输,速度快;在c处(含突触)有化学信号形式传输,速度较慢,C错。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都是单向的,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23ABC【解析】试题分析:分析曲线可知,去除顶芽后侧芽部位激素甲浓度下降,激素乙浓度升高,顶端优势去除,说明激素甲是生长素,激素乙是细胞分裂素,A正确;顶芽

30、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抑制侧芽生长,B正确;曲线表明随侧芽部位细胞分裂素浓度升高,侧芽长度增大,说明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起促进作用,C正确;低浓度生长素和高浓度细胞分裂素均能促进侧芽生长,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曲线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24D【解析】试题分析:IAA和IBA都是植物细胞合成的微量有机物,NAA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A项错误;图示的结果不能得出促进大豆根系生长的最适浓

31、度IAANAAIBA,B项错误;总根长高于对照的浓度为促进,低于对照的为抑制,图示的实验结果只有IAA对大豆根系的生长作用表现出两重性,C项错误;图中所示的IBA和NAA的浓度均表现为抑制,相同浓度下,NAA对大豆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比IBA更显著,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25A【解析】试题分析: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为果实,B正确;生长素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C正确;

32、高浓度的生长素能抑制生长,D正确;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A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和乙烯的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6A【解析】试题分析:甲图中受单侧光和云母片的影响,尖端的生长素不能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但能向下运输,甲直立生长;乙图中受云母片阻隔,尖端下部没有生长素来源,不能生长,当然也不弯曲;丙图中尖端受匀光照射,生长素向下运输时,受云母片的阻隔,右侧生长素向下运输受阻,导致尖端一下部位左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右侧,因此左侧生长快右侧生长慢,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所以A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植物向光性,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

33、间的内在联系;能从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27C【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根背光生长,说明根向光侧的生长速率大于背光一侧,故A正确。由表可知生长素对水稻根生长既有促进作用又有抑制作用,说明具有两重性,故B正确。单侧光对向光一侧生长素的合成是否有影响不能从表中数据得出,故C错误。由NPA的数据比较可知,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应用能力。28B【解析】试题分析:CD属于抑制范围根生长慢,但不是不生长,故A错

34、误。由图可知在FC的范围内均能促进根细胞的生长,C点则既不促进也不抑制,故B正确。根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故b侧高于a侧,根对生长素敏感起到抑制作用,故C错误。在太空中根的生长不同于上图的弯曲生长,但坐标图中的曲线适用于根,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应用能力。29B【解析】试题分析: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不需要较多的营养物质,故A错误。因为发育中的种子可以产生生长素,因此可以吸收较多的营养物质使子房及其周围组织膨大而获得无子果实,故B正确。防止落花落果是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和有机物含量无太大关系,故C错误。促进植株的长高也和此关系不大,故D错误。考点:

35、本题考查生长素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应用能力。30D【解析】试题分析:毛豆的产量实质是需要种子,影响了传粉受精不能形成种子,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只是促进果实的发育,而不是种子,故A错误。喷洒N、P肥适合植株的生长,故B、C错误,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1(共9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1)电信号(神经冲动、局部电流)(1分) 甲(2)骨骼肌战栗(不自主收缩 )(1分) 皮肤(毛细)血管收缩(1分) BCA(3)A(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示可知,甲为下丘脑,乙为垂体,丙为甲状

36、腺,A为甲状腺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为促甲状腺激素。(1)兴奋以电信号(神经冲动、局部电流)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导。体温调节中枢位于甲下丘脑。 (2)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体温调节中枢一方面使骨骼肌战栗(不自主收缩 ),加速热量的产生;与此同时,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以减少热量散失,使面色苍白;另一方面会促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 TRH 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TSH ),TSH 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因此血液中激素含量增加的顺序依次是BCA。 (3)甲状腺激素具有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作用

37、。与炎热环境相比,在寒冷环境中,人体血液中A(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得以提高,因此更容易精力集中。考点: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的分级调节、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32(1)造血干细胞 凋亡 糖蛋白(2)淋巴细胞+刀豆蛋白 预实验 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染色体复制)【解析】试题分析:(1)造血干细胞经分裂与分化,产生红细胞、淋巴细胞等,红细胞的正常死亡称为

38、凋亡。红细胞在体外能够与异种生物的T细胞发生免疫黏附,说明细胞膜上糖蛋白分子具有识别功能。(2)对照实验的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根据题意可知,A组与C组构成对照,自变量为是否使用上清液;B组与D组对照,自变量也为是否使用上清液,所以D组应加入淋巴细胞+刀豆蛋白。实验前,要通过实验确定红细胞培养时间、刀豆蛋白的添加量等无关变量,这些研究是本实验的预实验,以保证后续实验中各组的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淋巴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其间期要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以保证遗传的稳定性。考点:本题考查红细胞与免疫功能关系的相关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能设计实验探究简单生物学事

39、实,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33(8分,各1分)(1)负 2(2)组织液 细胞体膜或树突膜(不写膜也可,只写一个不给分)递质只能由D释放作用于C(或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3)胞吐 (4) 肌肉松弛 自身免疫【解析】试题分析:(1)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外为正电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外变为负电位。刺激A点产生的兴奋传至右电极时,右电极处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而左电极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两电极间出现电位差,引起电流计B的指针向右偏转;当兴奋传到左电极时,左电极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此时右电极的膜电位早已恢复为外正内负,两电极间又出现电位差,引起电流

40、计B指针向左偏转,即刺激A点,电流计B的指针将偏转2次。(2)图中D为突触前膜,属于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的分支末端膨大而成的突触小体膜,所处的内环境是组织液。C是突触后膜,为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兴奋不能从C传到D(即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D)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C)。(3)神经递质是通过胞吐的方式由突触前膜(D)释放到突触间隙(E)。(4)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该病人血清中含有的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会导致乙酰胆碱不能与肌细胞(C)膜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兴奋不能传递至肌肉细胞,所以该病人表现出的症状是肌肉松弛

41、,这种病属于自身免疫病。考点: 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34(1)伸长 较低 过高 (2)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 ATP (3)和或和(2分) 或(2分) (4)吸收和运输 去顶芽,切口处涂抹IAA,叶片涂抹GA(2分)【解析】试题分析:(1)由图中数据知,IAA和GA都能促进茎的伸长,相同浓度的IAA与GA相比,GA的促进效果更大。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在浓度较

42、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较高时抑制生长。(2)在豌豆幼茎中,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只能极性运输,即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这种运输所需的直接能源是ATP。(3)比较和或和组实验结果可知,豌豆幼苗中产生生长素的主要部位是顶芽。比较或组实脸结果可知,赤霉素能促进豌豆幼苗产生生长素。(4)从上述实验还可推测,生长素能促进碗豆幼苗对赤霉素的吸收和运输;为了进一步验证该实验中生长素对赤霉素的作用,还可增加一个实验组,该实验组的处理是去顶芽,切口处涂抹IAA,叶片涂抹GA。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相关实验的设计能力,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