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济南莱芜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PDF)参考答案.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84880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5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莱芜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PDF)参考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东省济南莱芜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PDF)参考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山东省济南莱芜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PDF)参考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山东省济南莱芜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PDF)参考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二第一次质量检测参考答案一、1、D2、A3、A【解析】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郡县制州郡县制州县制道路制行省制等,层级历经了两级制三级制等,这与管理层级和幅度相关,故选 A 项;统县政区中的“府”不是由高层政区发展而来的,排除 B 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排除 C 项;县级政区创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 项。4、B【解析】由材料可知,封主征收租调由“自行征收”发展为“到京领取”,并且“凡子孙承袭者,封户递减十分之二”,表明征税自主权和世袭权益在降低,地方贵族势力受到打击,故选 B 项;材料中未涉及大量土地兼并现象,与均田制是否可以维持没有关系

2、,排除A 项;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地方势力为各大一统王朝常用举措,并非因为出现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才有所行动,排除 C 项;材料中调整的是封主收税方式而非收税比例,对农民来说租税负担并无变化,排除 D 项。5、B6、C【解析】材料强调“外省”,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属于中央集权非君主专制,故 A 项错误。材料“亲民官皆由京朝官差遣”、“釐务官则专治一事,,直属中央”,可知外省官由中央直接管辖,目的在于加强对地方的直接管制,故 C 项正确。B、D 与材料无关。7、A【解析】内阁大学士职权高于六部尚书,但品级较低,监察御史职权高于知府,品级亦较低,可知文官之间存在一定的制约机制,故选 A 项;君主专制达到

3、顶峰的标志是清代设立军机处,排除 B 项;图表反映的是明代部分官员的职权及品级,与监察体系无关,排除 C项;材料反映的是明代部分官员的职权及品级,而不是机构设置,排除 D 项。8、D【解析】“在野心家亚西比德的蛊惑下最终通过出兵决议,却遭惨败。面对失败的教训,公民大会本应总结教训,但是却把责任完全推到当初赞成远征的将领身上”可见在这种制度之下,并不能客观理性处理事情,故选 D 项;“雅典政治家尼西阿斯从城邦整体考虑,劝阻公民大会出兵西西里。但在野心家亚西比德的蛊惑下最终通过出兵决议,却遭惨败”不同的政治派别可以共存是民主的体现,不是矛盾的体现,排除 A 项;“雅典政治家尼西阿斯从城邦整体考虑,

4、劝阻公民大会出兵西西里。但在野心家亚西比德的蛊惑下最终通过出兵决议”这是公民大会民主决策的结果,不属于对权力的滥用,排除 B 项;“雅典政治家尼西阿斯从城邦整体考虑,劝阻公民大会出兵西西里。但在野心家亚西比德的蛊惑下最终通过出兵决议”这里体现的是国家利益,而不单纯是贵族利益,排除 C 项。9、C【解析】罗马从无雅典那样的公益捐助制度,也不曾给公民提供必要的经济援助,导致贵族庇护盛行;罗马的官职从无薪给,且是选举而非抽签产生,穷人无力问津也根本没有机会和能力出任,故选 C 项;材料强调罗马公民参与政治受限,不涉及罗马共和国缺乏民主基础问题,排除 A 项;罗马公民参与政治受限,不可能是共和国的支柱

5、,排除 B 项;材料只体现公民对政治的参与受限制,看不出精英统治利于社会进步问题,排除 D 项。10、B【解析】根据材料,内阁是行政和立法权的完美连接点,可知内阁对于立法、行政都有一定权力,不断超越议会,故选 B 项;材料强调的是内阁对于国王和议会都有一定的限制,排除 A 项;反对行政和立法,排除 C 项;材料强调的是内阁的重要性,没有体现对于议会的态度,排除 D 项。11、A【解析】材料中“首脑的专政、无政府状态”体现了美国邦联制下的窘境,故选 A项;宪法实行联邦制解决了邦联制没有中央政府的问题,排除 B 项;君主立宪制是一个国家的政体,不涉及国家的结构形式邦联制或者联邦制问题,排除 C 项

6、;民主共和制也是一种政体,不涉及国家结构形式,排除 D 项。12.D【解析】众议院的大选结果表明在 1875 年法国确立共和政体以后该政体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故选 D 项;共和派的席位显然多于保守派说明共和派优势明显,排除 A 项;材料反映的是在经济危机背景下政治斗争的问题,排除 B 项;保守派的失败说明封建残余势力受到沉重打击,排除 C 项。13、A【解析】“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承认宗教信仰自由,对所有犹太人在居住、婚姻、择业、拥有不动产和选举权等方面的限制均被取消。被长期排斥在主流社会外的犹太人对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积极适应现代社会,对德国的繁荣和进步做岀了巨大贡献”体现了宪法的积

7、极作用,故选 A 项;“对所有犹太人在居住、婚姻、择业、拥有不动产和选举权等方面的限制均被取消”不能说明它们是外来移民,排除 B 项;“对德国的繁荣和进步做岀了巨大贡献”不能体现犹太人的主流作用,排除 C 项;“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承认宗教信仰自由”这是一个宪法基本的内容,无法体现其民主的彻底性,排除 D 项。14、B【解析】宰相主持内阁工作,由皇帝任命而不是议会选举产生,任期由皇帝决定,只对皇帝负责,故选 B 项;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君主是实,立宪为虚,排除 A 项;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作用很小,它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

8、效,排除 C 项;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排除 D 项。15、A【解析】材料“一般原理直到现在还是正确”,故 C 项错误。“原理的实际运用,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说明理论在实践中,要随时代发展而变化,体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故 A 项正确。16、A 材料“规定公职人员必须是社会公仆和勤务员,只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报酬”,体现公仆意识,可知其政治理念是廉洁政府,故 A 项正确。B 项“一切为工人服务”太绝对。材料无法体现其社会主义性质,C 项错误。材料强调公职人员的报酬,无法提现民主原则,D 项错误。17、D【解析】据材料可知继续参加一战激化了国内的各种矛盾,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9、失去了民心,故选 D 项;“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而材料强调“反对新的民主制度(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斗争”的原因,排除 A 项;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布尔什维克党通过了和平法令,排除 B 项;“布尔什维克党的武装起义”是“失去对民众的控制”的表现,排除 C 项。18、A【解析】十月革命前为适应反对临时政府的需要,列宁主张工会应发挥革命组织的作用,反抗资产阶级统治,而十月革命后工人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国家意识形态随之发生变化,需要从管理角度重新考虑工会的作用,故选 A 项;劳动者反抗资本家剥削,维护自身权益主要发生在十月革命前,在革命胜利工农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后已无必要,排除 B

10、 项;俄国工人阶级并不是在十月革命后才成为革命领导阶级,排除 C 项;十月革命后工会的主要作用是服务于国家建设,“独立性”说法欠妥,排除 D 项。19、B20、B【解析】海军下级军官总结甲午战败经验教训,指出封建制度阻碍全面学习西方,是战败的根本原因,故选 B 项;写条陈的是海军下级军官,不能代表统治集团,排除 A 项;“与中国合宜者从之,不合宜者去之”不是学习西方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而是以是否不违背封建“朝制”为取舍准则的,以“中体”限制“西用”,所以“难而尽仿”,“难而操胜算”,排除 C 项;“必全按西法”“为我朝制所限,所以难而尽仿”“万不得采择与中国合宜者从之,不合宜者去之”是说海军这

11、种近代化军事建置就得按近代化的“西法”去管理,不是“崇洋情绪”,排除 D 项。21、A【解析】太平天国运动要求推翻清政府,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终于推翻了清政府,都反映了反封建的时代潮流,紧跟时代潮流说法有误,故 A 项错误,符合题意;时代的烙印与材料中清政府时期的“1906 年版”、辛亥革命后的“1933 年版”相符,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906 年是清政府统治时期,1933 年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不同政权制约着社会意识,故 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906 年 1933 年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所以对太平天国的评价不同,故 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2、C【解析】“而孙氏之党恐

12、袁专擅,乃假手法约,设种种规定以束缚之,行政之权务求减削,立法之权事事扩张”表明孙中山借助权力制衡限制袁世凯专权,维护民主共和制度,故选 C 项;“共和改创,孙不得不让位于袁以完成统一”表明孙中山是维护民主共和的,排除 A 项;孙中山实行责任内阁制限制袁世凯专权,没有照搬美国政治体制,排除 B 项;结束封建专制独裁是辛亥革命,排除 D 项。23、D24、D25、B二、26、【答案】(1)制度: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制。(每点 1 分,共 3 分)(2)作用:利于维护国家稳定;任用有才之人管理百姓;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每点 1 分,共 4 分)(3)原

13、因:行省权力大而不专;采取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每点 2 分,共 4 分)(4)本质: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势力过大。(2 分)27、【答案】(1)三者关系:五月花号公约体现了自治和法治理念,为后来的殖民地治理和 1787 年宪法的制定奠定了基础;(2 分)殖民地治理体现了不同程度的自治,秉承了五月花号公约的理念,也为美国 1787 年宪法提供了实践经验;(2 分)美国 1787 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民主原则,继承和发展了五月花号公约的理念及殖民地治理经验。(4 分)(2)启示:一个国家的体制与传统密不可分;国家制度应该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新。(4 分)28、【解析】本题

14、题干中已经给出确定论题,要求自选其一围绕论题进行阐述,阐述过程要紧贴论题,史论结合。若选择阐述第一个论题,应根据材料信息,列举从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这一阶段,中国人在探索救亡道路中,如何逐步形成民族国家观念。可列举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时期学习器物以求得国家富强、早期维新派、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时期,中国重点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以救亡图存为宗旨,渴求实现以中华民族为核心的民族国家独立与统一;中国共产党通过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最终实现了民族国家的独立。最后在结论部分进行总结升华,完成论证。若选择阐述第二个论题,应根据材料信息,列举近代中国因

15、民族主义的产生发展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政治方面可列举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展现了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的重大史实;在经济方面,还可列举“实业救国”、抵制外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作用;思想文化上,可列举从“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的器物变革,到“维新变法”、“民主共和”的制度变革,再到“民主科学”、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变革的发展历程,最后在结论部分进行总结升华,完成论证。【答案】示例一论题:挽救民族危亡是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的核心。阐述: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抵抗派冲破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16、,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是对西方侵略和挑战的回应,蕴含了朴素的挽救民族危亡的理念。(3 分)洋务运动时期,中国重点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以求得国家富强,但也有早期维新派提出了制度之变,启迪了人们的思想。(3 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中国重点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以救亡图存为宗旨,渴求实现以中华民族为核心的民族国家独立与统一。(3 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并用之挽救民族危亡、改造中国社会,取得巨大成绩,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最终实现了民族国家的独立。(3 分)示例二论题二: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阐述: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推动

17、了维护国家主权的反侵略斗争,如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都展现了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3 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促进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批倡导“实业救国”的民族资本家,掀起抵制外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推动了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之路,促进了思想解放,从“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的器物变革,到“维新变法”、“民主共和”的制度变革,再到“民主科学”、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变革。(3 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推动中国共产党探索救国救命道路的重要因素,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维护国家、民族利益,领导中国人民最终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结束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3 分)29、【答案】(1)信息:英、美及世界各国联合起来,共同反抗法西斯侵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2分)影响: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 分)(2)共同主题:在国际关系中各国利用和平手段解决彼此的矛盾。(3 分)评价:一方面这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另一方面,这一系列会议均被大国操纵,使其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和意义有限。(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