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柳树醒了人教版新课标2019斯霞老师创造出“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小学语文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法,即随文识字教学法。大面积、高效率地提高了识字教学的质量。我在上柳树醒了这一课的教学,便充分利用了“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浅尝了此法的甜头。 (一)随文识字 读准字音是识字的第一,怎样随文读准字音呢?在教第一小节“春雷跟柳树说话了,说着说着,小柳树呀,醒了。”在学生自读这一小节,相机出示本小节含有的生字“醒、雷”,让学生拼读,读准单个字音,再读准词语“春雷、醒了”,再把词语放进课文读。这样通过读字、读词、读句,循序渐进,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二)随文
2、记字集中识记字形会增加难度,分散记字有助于后进生的学习。如在教学第二小节“春雨给柳树洗澡了,洗着洗着,小柳枝哟,软了”,这一小节藏着三个生字“澡、枝、软”在正音之后,引导学生记字,思考“澡、枝”的偏旁与字义的关系,从而记住这两个字,“软”字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已有的经验“加一加”“熟字加偏旁”等记住该字。应该是主要的教学手段。回归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三)随文写字语文课程标准(2019版)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要“多认少写”,并提倡把字分散到课时去完成。柳树醒了要求写的六个生字“说话、朋友、春、高”很有特点,其中有“说话、朋友”两个词语,“说话”这个词分布在第一小节,而“朋友”分布在最
3、后一个小节,非常适合分散指导写字,因此,在上完第一小节“正音、记字形”之后指导书写“说话”,切合一年级学生的学习规律。 随文识字教学方式也有它的优势和局限性。它的优点非常地明显:第一、因为分散识字寓识字于阅读之中,所以在识字的同时可以通过阅读,发展儿童的思维,发展儿童的语言。第二、因为分散识字教学中识字、写字、用字是同步的,所以孩子识字的巩固率比较高。当然,分散识字也有局限性,因为分散识字只能因文定字,所以比较难照顾汉字的繁易以及它的构字规律。第三、就是到了一定的时期,分散所识的生字需要对汉字内在规律进行整理,所以这种方式最终它还是要和集中识字走到一块去。因此,随文识字还是集中识字也要根据课文的特点选择,柳树醒了为诗歌,且生字几乎平均分布在每小节诗歌里,适合采用“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