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泰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7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81481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泰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7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省泰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7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省泰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7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省泰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7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省泰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7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江苏省泰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7 .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江苏省泰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7 .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江苏省泰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7 .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江苏省泰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7 .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江苏省泰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7 .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江苏省泰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7 .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江苏省泰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7 .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江苏省泰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7 .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江苏省泰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7 .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江苏省泰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7 .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江苏省泰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7 .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中地理(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续)地理2一、人口与城市:1、人口增长模式:测试要求:知道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1)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公元1770年以前,人口增长缓慢;18世纪产业革命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二战后人口迅速增长,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有人惊呼进入了“人口爆炸”时代。(2)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人口转变模式,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人口增长模式主要分为“高高低”(原始型)、“高低高”(传统型)、“低低低”(现代型)。(3)人口增长阶段:阶段原始低增长阶段(A)加速增长阶段(B)增长减缓阶段(C

2、)低速增长阶段(D)人口增长模式“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过渡”模式“低低低”模式特点出生率高较高开始下降,较低进一步下降,低死亡率高迅速下降,较低继续下降,低低自然增长率低,波动大提高,高逐渐降低低人口增长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急剧增长开始减缓零增长或负增长社会发展阶段农业社会工业化初期发达国家一般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发达国家20世纪50年代前后,发展中国家目前欧洲发达国家现在典型地区热带原始森林深处的土著居民非洲东部的坦桑尼亚、肯尼亚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德国、英国、法国等国(4)不同国家面临的问题:国家问题影响措施发展中国家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014岁儿童比重过大加大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

3、等方面压力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2、人口迁移:测试要求:结合实例,分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1)人口迁移概念:通常是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型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的现象。(2)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a、人类社会早期的人口迁移:自然条件是最主要的原因。 b、1519世纪的世界人口大迁移: 项目内容原因(1)地理大发现结束了“旧大陆”与“新大陆”长期隔绝的局面;(2)新航线的开辟便捷了新旧大陆间的联系;(3)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特点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由已开发地区流向未开发地区。流向亚洲

4、、欧洲、非洲迁往美洲和大洋洲c、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二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新特点是永久性的比例明显减少,迁移形式趋于多样化。迁移方式及特点具体表现政治性国际人口迁移急剧增加(1)东欧一些国家重新划定国界,人口互相迁入迁出;(2)印巴分治形成亚洲最大的一次国际人口迁移;(3)取得独立的非洲国家,原殖民者被遣返回国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了很大变化(1)欧洲由原先的人口迁出地区变成人口迁入地区;(2)美国仍是外来人口主要迁入国,但是人口来源发生了变化人口迁移形势更加趋于多样化(1)新城市的出现,引发人口不断涌入;(2)旅游业的发展,也造成了人口的迁移; (3)引起人口移动的因素有自然环境因素、社会

5、经济环境因素、政治因素等,其中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是造成人口移动的最主要原因。3、人口数量与环境:测试要求: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1)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经济与社会活动的限度。(2)环境人口容量:a、概念: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能源及其它资源、知识、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所能承受人口的最大负荷值,是一个警戒值。b、影响因素:资源丰富程度(主要因素)、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c、特点:不确定性(环境人口容量不是一

6、个明确的数值,是一个取值范围或估计值)和相对确定性。(3)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4)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约为16亿人。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为89亿人。4、城市的空间结构:测试要求:结合实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解释其形成原因。(1)城市功能区是各项活动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而形成的。(2)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特点:城市功能区分布特点商业区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是城市的核心区工业区城市外围,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住宅区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也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7、。(3)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区,为各类城市共有,但彼此间并无明确的界限,一个功能区往往以某种功能为主,也可能兼有其他功能。(4)城市空间结构模式:(见必修二教材P48知识窗) 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未来田园模式。(5)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a、历史原因:城市原有的土地利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功能分区的现状。例如北京市中心城区成为行政区。另一方面,城市的功能分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b、经济原因:对城市功能区分化影响显著。主要受地租(受到地理位置和交通通达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和各项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的影响。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某一块特定土地,只有支付能力最高的功能活

8、动才能租用。(必修二教材P47城市土地利用与付租能力图)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两方因素: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地区的道路交汇处, 形成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而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则往往形成工业区。c、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如:收入水平差异,导致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出现,并且存在背向发展。d、政策也起着重要的作用。5、城市服务功能:测试要求:知道城市服务功能的含义。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经济增长中心。城市活动一部分为城市本身服务,另一部分主要是为城市以外的地区服务,这是城市的基本活动,也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测试要求:比较不同

9、规模城市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功能的差异。(1)城市规模与其服务功能的关系:城市等级城市作用城市数目城市距离服务范围职能种类服务功能高大少远大多强低小多近小少弱在一定的市场区域,各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均表现为六边形,它们位于正六边形的中心。就整个区域而言,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见必修二教材P4243)一级中心:上海,全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服务范围不久覆盖整个区域,其影响还辐射到全国甚至国外。二级中心:南京和杭州,服务范围主要是江苏省及周围省区的部分地区。三级中心:苏州、无锡、常州、宁波。四级中心:扬州、镇江等城市,服务范围主要局限于是域内大多数

10、城镇和乡村。6、城市化:测试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1)城市的起源于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以及社会组织的出现等密切相关。 城市起源的基本条件:农业生产的发展,剩余农产品的出现;社会分工,特别是手工业同农业的分工以及商业的出现。 城市的发展史大致经过三个阶段:a、18世纪产业革命以前:城市数量少,规模小,功能单一,以政治职能为主,城乡相对独立;b、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到二战期间: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功能扩展,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城乡差距扩大;c、二战以后到现在:城市发展迅速,出现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带及专业化城市。(2)城市化:a、概念: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

11、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b、主要表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c、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d、城市化的进程:一般经历三个阶段,即:缓慢发展阶段、加速阶段和成熟阶段;呈现“s”型曲线。(见必修二教材P33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其中发达国家大都进入了城市化的成熟阶段,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处于加速阶段和缓慢发展阶段。e、当代世界城市化发展的新特点: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f、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国家城市化比较: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郊区城市

12、化和逆城市化;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主要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移动。测试要求: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也是环境变化最大的地区。由于部分地区城市发展不合理,出现了大量土地被占用,导致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因过量开采地下水,出现地面下沉,水质恶化等生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所以要积极引导和推动合理有序的城市化。7、地域文化:测试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不同地域的文化、宗教和社会观念等会对城市地域形态和空间结构产生深刻影响,城市建筑景观

13、和格局等往往反映出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例如:由于城市发展历史长短不同,美国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楼,而欧洲城市中心多广场、教堂等建筑。杭州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山水城市”。北京皇宫建筑群雄踞城市中心,其他建筑沿城市中轴线排列,以示皇权至高无上。华盛顿以国会大厦和白宫的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轴线及其交汇处为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居于高处,体现了资产阶级标榜的民主与法制精神。8、城市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河流、气候、地形和矿产资源等。河流: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往往决定了城市的区位,另外防御功能对古代城市选址也有很大影响。河运起点或终点;河口附近;河流的汇合处;河中小岛等地利于城市兴起。气候:

14、城市大多分布在气温适宜、降水适度的地方。地形: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地带。矿产资源:如鞍山、包头、攀枝花、大庆、克拉玛依、伯明翰、匹兹堡、阿伯丁等。(2)社会经济因素:城市交通区位、经济基础、生产方式、政治和文化历史等。(3)随着时代的发展,军事和宗教等因素对现代城市区位的影响减弱;科技和旅游等成为影响城市区位的重要因素;政治和交通等因素始终对城市区位产生着巨大影响。例如:政治因素代表性的城市:华盛顿、巴西利亚、堪培拉、伊斯兰堡等。宗教因素代表性的城市: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拉萨、梵蒂冈等。交通因素代表性城市:郑州、株洲、石家庄、扬州、济宁等。二、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1、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

15、:测试要求: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1)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等显著特点,因此要因地制宜、不违农时。(2)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 a、自然条件:气候、水源、土壤和地形。 b、社会经济条件:市场(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和管理等。 c、技术条件:冷藏、良种、化肥、机械等。(3)举例:农业生产主导区位因素。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

16、业(交通因素) 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海南岛的天然橡胶、松嫩平原的甜菜、青藏高原的青稞(热量)河西走廊的粮棉和南疆的棉花(水源)城郊乳牛、花卉和蔬菜(市场)(4)影响农业的区位不是一成不变的。相比之下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经济条件和农业技术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例如:便捷的交通运输和农产品保鲜和冷藏技术的提高,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测试要求:结合实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1)热带迁移农业:这是土地和住所均不固定的一种原始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盆地等地。生产过程:毁林、烧荒播种收获二三年内地

17、力耗竭另选新地块。迁移农业对森林和土地资源造成破坏。(2)水稻种植业:水稻种植业是亚洲季风区最具特色的一种农业地域类型,季风区雨热同期具有适合水稻生长的优越气候条件。主要分布区:东南亚、东亚和南亚。主要特点: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日本例外);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区位优势条件:全年或夏季高温多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粮食需求量大;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3)混合农业:混合农业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相互结合的综合性农业。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南非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将甘蔗、果树和桑蚕的生产和

18、养育相结合,属于混合农业。澳大利亚混合农业采用小麦种植和牧羊业混合经营方式,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墨累达令盆地)和西南部。它的优点有:农场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可以合理有效地安排农业生产活动;农场主可根据政府的农产品政策和市场需求,决定种植与放牧的规模,农场经济收入稳定。(4)商品谷物农业: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生产小麦和玉米等谷物为主,产品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主要分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国,以家庭农场为主;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也有商品谷物农业,以国营农场为主。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和出口国,专业化和区域化是美国农业生产特

19、色。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在中央大平原,主要区位优势条件有: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等);交通便利;地广人稀;高度发达的工业和先进的科技。 (5)大牧场放牧业: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和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的大面积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其中美国、阿根廷以牧牛业为主;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以养羊业为主。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典型代表: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南美洲)上的大牧场牧牛业。区位优势:气候温暖和,草类茂盛,有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阿根廷人采取的措施: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6)乳畜业:随城

20、市的发展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生产对象是奶牛,市场和饲料供应是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主要分布在美国五大湖地区、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也有分布。2、工业区位与工业地域:测试要求: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1)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2)不同时期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不同。工业发展早期,原料和市场因素是影响工业区位的最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和交通运输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大。现代社会,劳动力素质成为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形成

21、了新兴工业区。环境标准、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对工业区位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3)主要工业类型及其特点:工业类型主导区位因素工业特点部门举例区位选择原则原料指向型工业原料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者运输成本较高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等接近原料产地市场指向型工业市场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者运输成本较高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等接近消费市场动力指向型工业能源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冶金工业接近能源供应地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劳动力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普通服装加工厂、制鞋厂、电子装配厂等接近劳动力充足的地方技术指向型工业技术技术要求高集成电路、卫星制造、精密仪表等工业接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发达地区测试要求

22、: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1)工业联系包括工业的产品联系、共用基础设施的空间联系和信息联系。(2)工业集聚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3)由于工业联系和集聚效应的作用,工业生产在空间上形成了工业地域。(4)传统工业区: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如: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着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20世纪50年代以后尤其70年代以来,传统工业区经济开始衰落,因此各国采取措施

23、进行改造。(5)新兴工业区:20世纪50年代后发达国家一些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逐渐形成的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如: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地区等。工业区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传统工业区生产规模以中小企业为主以大型企业为主主要工业部门轻工业重工业生产过程分散集中生产资本集中程度低高工业分布分散在小城镇或农村 集中布局3、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测试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利影响:合理的农业生产,使土地等资源为人类持续利用,并且为我们提供衣食来源。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大大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不利影响:不

24、合理的农业生产,可能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滥砍乱伐导致生物多样性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土地盐碱化;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板结;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农产品和土壤污染)(2)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利影响: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利影响:工业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也会造成酸雨等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环境。(3)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工业部门污染类型区位选择水泥厂,酿造厂污染空气工厂设置在居民

25、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季风区的垂直郊外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污染水源污水排放口要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化工厂,炼油厂污染大气,污染水源综合以上两条发电厂,钢铁厂污染空气,固体废弃物污染污染空气综合以上的,固体废弃物污染要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图从工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角度考虑,请将下列工厂的代号填在图2-12中相应的空格中:皮革厂 火力发电厂 化工厂 印染厂 造纸厂 炼油厂 钢铁厂 电镀厂 酿造厂 水泥厂4、生产活动中的地域联系:测试要求:结合实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1)重要性: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世界不同

26、地区需要通过交通运输、通信和商业贸易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并促进社会经济的有效运行,从而加强地域联系,世界正在变成一个“地球村”。(2)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有:交通运输、通信和商业贸易。a、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员和物资等位移的主要手段,是一种特殊的生产部门。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往往要考虑时间、物品价值、物品大小、重量和运输距离和价格等因素。(运距与运费的关系图见必修二P87图4-1-7)当今世界交通运输正向高速化、大型化、专用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b、通信:通信是实现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起着联络和协调社会的作用。一般可以分为:邮政通信和电信

27、通信。通信方式主要任务主要载体影响因素邮政通信传递信函和包裹交通运输工具地形障碍、台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电信通信传递符号、文字、图像和语言有线电、无线电、光地形障碍、太阳活动c、商业贸易:商业贸易是指专门从事商品收购、调运、储存和销售等经济活动的部门。商业贸易事商品交换的表现形式,是联系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在商业活动中,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交换是联络生产和消费的纽带,货币是商品流通的媒介。5、交通与聚落、商业网点:测试要求: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交通运输布

28、局和技术的发展深刻的影响着聚落形态及其扩展方向。如:水运为主的时代,城市多沿河、沿海分布(例如重庆、宜昌、武汉和南京);公路和铁路运输为主的时代,城市多沿交通干线(铁路或公路)两侧不断地延伸和扩展(如株洲、石家庄、郑州);现代快捷交通(高速公路)运输时代和高速铁路运输时代,城市分布灵活多变。(2)交通线的发展变化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如由于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扬州、济宁等城市发展缓慢,城市沿河伸展的空间形态基本保持不变。(3)交通方式与城市空间形态:(见必修二教材P103)。古代:人力、畜力、风力是主要动力里,城市呈紧凑的空间形态。近代:城市郊区沿主要交通干道扩展

29、,形成星状城市。现代:城市范围进一步扩大,城市空间由平面向立体化方向进一步拓展。测试要求: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的比较山区因为地势起伏,人口密度小,交通不便(交通运输线路稀少,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所以居民点、商店沿地势低平的公路分布,商业网点密度小,规模小,形式大多是小商店或流动摊点;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人口密度较大,运输的线路较多,运输方式复杂,所以居民点、商店沿交通便捷的公路分布,商业网点密度大,形式大多是商业街、商业小区等固定形式。(2)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很多商业网点

30、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3)对商业中心形成的影响: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商品流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对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如上海、北京等。(4)商业网点的基本形式:商业街和商业小区。商业街分布的原则:市场最优原则,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交通最优原则,建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商业小区分布在居民住宅区内。三、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测试要求: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1)地理环境决定论:人类社会发展早期,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很低,对地理环境依赖性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

31、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在古希腊时代萌生了地理环境决定论。核心思想: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进而决定人类的民族特征、文化发展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并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局限性:该理论夸大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忽视了人的主动性。如:“听天由命”。(2)人类中心论:人类中心论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作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利用的对象,忽略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其结果是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甚至威胁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如:“人定胜天”。(3)人地伙伴论:核心思想:人类具有认识、改造自然的能力,地理环境对人类也具有反作用力,故但人类应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

32、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如:“天人合一”。不同历史阶段人地关系:采集渔猎文明时期崇拜自然;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20世纪70年代以来谋求人地协调。2、环境问题:测试要求: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海洋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生态破坏(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 盐碱化、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和臭氧的破坏、资源的枯竭、生物物种的减少)两大类。 不同区域面临的环境问题有所不同。在城市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而在广大的乡村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从全球范围看,

33、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过分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而发展中国家一般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测试要求:结合实例,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1)巨大的人口压力;(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3)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总体上讲,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3、可持续发展:测试要求: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可持续发展概念: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可持续发展是由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的一个

34、复合系统。它的基本内涵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见必修三教材P33及图2-2-2。)a、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它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质量的改善和效益的提高,要求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积极倡导清洁生产和适度消费(文明消费)。b、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是可持续发展目的,强调发展要以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人人享有平等、自由的社会环境为目的。c、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a、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是资源分配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应体现公平。

35、时间上的公平,又称“代际公平”:当代人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空间上的公平,又称“代内公平”:认为人与人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公平。消除贫困应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优先考虑的问题。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阶段性原则。发展中国家基本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初级阶段,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并开始关注资源与环境问题;而发达国家已处于可持续发展的高级阶段,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其主要目标,在资源与环境的保护方面应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4)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197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提出未来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动态的自然平衡”。1987年我们共同

36、的未来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定义。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测试要求: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1)控制人口规模;(2)转变发展模式; (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4)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公众参与。测试要求:理解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人类面临多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处于空前紧张状态;人类反思了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种种弊端;人类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是使人地协调的必由之路。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深受人口、资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的困扰。即:(1)庞

37、大的人口压力;(2)资源短缺令人担忧;(3)深刻的环境危机。为此针对国情,为解决全球性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行动纲领:“控制人口,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1994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测试要求: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生态平衡,珍惜自然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使子孙后代也能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应积极参加有关的行动和项目,更重要的是要改变自己态度和习惯,改变自己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如工厂清洁生产、社会公众选购带环境标志产品、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再生纸、减少过度包装、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自备篮子购物、倡导简朴生活、拒食野生动物、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节水等等。补充说明:循环经济是新世纪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实践模式 ,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循环经济在工业中的表现形式是清洁生产。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循环经济在农业中主要表现为生态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