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时间过得真快,至今天11月9日开学已两月有余了。读图完成12题。1开学以来,从你的观察或体验看,下列自然现象的变化符合本地情况的是A日出时间越来越早B日落时间越来越迟C白昼时间越来越短D黑夜时间越来越短2今天地球绕日公转所处的位置在图1中的Aab之间 Bbc之间Ccd之间 Dda之间宇宙是一个有序的,有一定层次和结构的物质世界。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天体,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组成天体系统。据此完成34题。3下列天体系统
2、中,级别相同的是银河系 总星系 太阳系 河外星系A B C D4下列天体系统中,没有一颗恒星的是 A银河系 B河外星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对地球来说,太阳更是重要的天体,它向地球提供巨大能量。我县有多家工厂生产太阳能路灯,沭李公路已开始使用该种路灯(图2)。读图完成56题。5下列能源中,不属于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A水能 B风能 C生物能 D地热能6为不同纬度地区生产的太阳能路灯要考虑太阳能电池倾角(如图2)的大小,主要是考虑不同纬度地区A阴晴状况差异 B昼夜长短差异 图2C正午太阳高度差异 D耗电量差异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它源源不断地向宇宙空间辐射能量。完成78题。7太阳的能量来源于A黑子和
3、耀斑放射出的能量 B太阳风抛出的带电粒子流C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D太阳内部物质的核聚变反应 8太阳大气层从外向内依次是A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B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C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D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近年来,伴随着自然灾害频发以及电影2012的热映,引发了人们的种种联想和猜测。其中,有关太阳活动的爆发会引起一系列灾害的说法,曾引发“2012世界末日”的“预言”。 完成911题。9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台风 黑子 耀斑 寒潮A BCD来源:学_科_网Z_X_X_K10假使太阳活动会引发世界末日的话,那大约平均每隔_年左右地球就要被“摧毁”一次A1年 B11年 C76年 D
4、110年11下列地理现象和太阳活动一定无关的是A无线电短波突然衰减 B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C某些地区的气候异常 D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读下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13题。行星质量(地球为1)体积来源:学科网(地球为1)固体表面平均温度()公转周期自转周期四季更替地球1.001.00221年23时56分有火星0.110.15231.9年24时37分有12在下述条件中火星与地球最接近的是A质量和体积 B公转周期长短C表面温度高低 D自转周期长短13人类太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A有生命存在 B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C有昼夜交替 D是八颗行星中与地球自然环境最相近的行星地球自转和公转都有一定的周期。
5、完成1415题。14地球自转的周期(自转360)是23时56分4秒 太阳日 恒星日 24小时A B C D15地球公转360的周期是365日6时9分10秒 恒星年 回归年 365日5时48分46秒A B C D小明和小亮同一天出生在我国的两个不同城市。下表是他们出生那天出生地的日出和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完成1617题。小明小亮日出7: 408:07来源:学科网日落16:5215:3716他们的生日最可能是A秋分日 B冬至日 C春分日 D夏至日17小明的出生地位于小亮出生地的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某同学用地球仪(作为地球)和灯泡(作为太阳)演示地球的运动,以及由此产
6、生的自然现象(图3)。读图完成1819题。18地球仪放置在桌面上,轴XY与桌面的夹角应是A90 B2326 C6634 D6019该演示能够反映地球运动产生的自然现象不包括A昼夜交替 B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C极昼极夜 D极光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8日约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图4为“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交会对接任务测控网示意图”。读图完成2023题。20北京时间6月18日14时左右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时,区时为3:00的测控点为A奥塞盖尔 B远望六号
7、 C阿尔坎特拉 D凯尔盖朗21该次交会对接期间,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及移动方向分别是A北半球,向北移 B北半球,向南移 C南半球,向南移 D南半球,向北移22神舟九号发射升空及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期间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B全球各地白昼逐渐变短C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北半球23神舟九号发射升空至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期间A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扩大 B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扩大C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扩大 D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缩小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叫黄赤交角(图5)。读图完成2425题。2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为黄道平面BB为赤道平面C为黄赤交角D的大小目前为232
8、625若其他条件不变,而黄赤交角变为24时,则 A北极圈以北范围增大,南极圈以南范围缩小B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缩小C北极点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D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增大图6是位于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读图完成2627题。26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 A B C D27此日昼长时间从短到长的排序是 ()A B C D地球的自转使地表作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回答2829题。28有关偏转规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B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左侧偏转C沿赤道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或左或右偏转D沿赤道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不偏转29下列叙述正
9、确的是A北半球自西向东的河流北岸侵蚀大于南岸 B北半球向东吹的风会偏转成西北风C南、北半球向赤道方向运动的物体方向都向东偏D南北半球向东运动的物体方向都向两极方向偏转30四季更替最明显的是A低纬度地区B中纬度地区 C高纬度地区 D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31人们肉眼所看见的太阳的光亮表面,即为光球层,黑子出现在这一层。32太阳活动与各地的天气、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性。33地球表面各处的自转角速度都相同。34处于不同经线上的两地,地方时一定不同,区时却可能相同。35过国
10、际日期变更线只需调整日期,不需调整时刻。36处于同一半球不同纬度的两地,总是相对位置偏东的地方先看到日出,时刻较早。37每年7月暑假期间,地球处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38沭阳县域介于3353N3425N之间,无太阳直射但有昼夜等长现象。39无论是在北极还是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总是自西向东的。40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其度数与黄赤交角相同。三、综合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4大题,共30分)。41读“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图7)”,完成下列问题。(6分)(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天体名称。A B来源:Zxxk.Com(2)以太阳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
11、中的小行星带位于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3)行星与小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几乎在一个平面上,说明其意义。(4)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几个自身条件中,取决于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条件的是。42“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是我们应达到的学习目标,你达到了吗?请完成“四季形成”图(图8)。(5分) 43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是我国重要的出境旅游目的地。2012年8月1日10日,本地某校组织部分老师赴该三国旅游。读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三国位置示意图,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9分)(1)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时间和北京时间相同。所谓“北京时间”,是指(时区)的区时,即120E的时。(2)新加坡、
12、吉隆坡、曼谷三个城市中白昼最接近12小时的是,每年太阳都可直射次;三个城市中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最吻合的是,自转角速度。(3)该校老师在新加坡旅游时,发现当地正午时自己的身影朝(北或南),北京时间6点时太阳(已经或还未)升起。三国都处于“五带”中的带。44读图10和图11,回答下列各题。(10分)(1)图10中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处时的日照状况如图11所示。图11中、三地昼长相同时,太阳直射位置对应图10中的 点。(2)地球公转轨道为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图10中A、B、C、D的点时,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远日点位置,其公转速度。(3) 图10中BC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半球,并且正在向移
13、动,此期间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是。(4)图11所示节气为,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区域为。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调研测试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选择题和判断题(共70分。130题每题2分,计60分。3140题每题1分,计1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CDDCDDB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DDBABCCDC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AADDABCBB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ABBAABBAAA综合题(共40分)(4)日地距离适中42(每空1分,共5分)地球自转黄道平面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四季更替44(每空1分,共10分)(1)DA、C(2)B较慢(3)北南昼长夜短昼变短,夜变长(4)冬至南回归线(2326S)及其以南地区(答成“南回归线(2326S)以南地区”不得分)来源:学。科。网Z。X。X。K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