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届新高三摸底联考生物试卷(新高考)一、选择题: 1. 如表所列四个实验的选材及其主要原因错误的是( )选项实验名称实验材料选材主要原因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梨匀浆富含还原糖、颜色较浅,不影响结果的过程B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液呈紫色,便于观察C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撕取菠菜叶下表皮下表皮细胞中叶绿体大而稀,易对叶绿体进行观察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洋葱根尖分生区呈白色、易取材,细胞分裂旺盛,易找到分裂期细胞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分析】还原糖的鉴定:实验材料选择含还原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组织。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是利
2、用了渗透原理,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观察叶绿体时选用:藓类的叶、黑藻的叶,取这些材料的原因是:叶子薄而小,叶绿体清楚,可取整个小叶直接制片,所以作为实验的首选材料。若用菠菜叶作实验材料,要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稍带些叶肉,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现象,选用植物分生区组织。【详解】A、梨匀浆富含还原性糖、颜色为白色,不会干扰砖红色沉淀的观察,A正确;B、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作为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材料,细胞液呈紫色,便于观察,B正确;C、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如果用菠菜作为实验材料,要撕取菠菜叶下表皮略带叶肉,下表皮除了保卫细胞外无叶绿体,而所带的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大
3、而稀,易观察叶绿体的形态,C错误;D、洋葱根尖分生区呈白色、易取材,细胞分裂旺盛,容易观察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是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理想材料,D正确。故选C。2. 如图甲为一种渗透装置,图乙为一种成熟植物细胞处在某种外界溶液中时某一时刻的状态,两图中水分的进出都处于平衡状态。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图甲中的液柱能稳定在h高度,说明溶质分子不能通过cB. 图乙中外界溶液换成清水可复原,说明原溶液的溶质不能进入细胞C. 图乙中1、3和5组成的结构相当于图甲中的cD. 两图中溶液浓度a处等于b处,2处等于6处【答案】D【解析】【分析】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
4、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详解】A、如果漏斗中的溶质分子能通过c,则液柱高度不能稳定在h,平衡时与外界溶液的液面会平齐,A正确;B、溶液中的溶质如能进入细胞,则会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外界溶液不用换成清水,B正确;C、图乙中1为细胞膜、2为细胞液、3为液泡膜、4为细胞壁、5为细胞质,由1、3和5一起构成原生质层,相当于图甲中的
5、半透膜,C正确;D、从图甲漏斗中液面高于外界溶液可以得出漏斗内(a处)的溶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b处),图乙为质壁分离停止的时刻,细胞液(2处)的浓度等于外界溶液(6处),D错误。故选D。3. 下图表示某种酶催化作用的图解。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 该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B. 底物活化所需的能量由酶提供C. 高温通过影响酶的空间结构从而影响催化效率D. 酶与底物间碱基配对方式无法体现酶的专一性【答案】B【解析】【分析】酶绝大多数的蛋白质,少数是RNA。由图分析可知,该酶的本质为RNA,作用的底物也是RNA,作用的结果是使RNA上某位置的磷酸二酯键断裂形成两段RNA。【详解】A、该酶的化学本质是
6、RNA,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是核苷酸的一种,A正确; B、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B错误; C、高温或者pH过酸或者过碱都会影响酶的空间结构从而影响催化效率,C正确; D、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酶与底物间碱基配对不能体现了酶的专一性,D正确。 故选B。4. 下列关于小麦种子在不同时期时内部发生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 种子形成时可将输送来的光合产物转化成淀粉B. 种子风干后储存的过程中,有机物不会通过呼吸作用消耗C. 种子萌发时,幼苗一出土就会有有机物的积累D. 种子成熟后期,脱落酸的含量和自由水的比例都会减少【答案】A【解析】【分析】1、
7、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蔗糖等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降低,淀粉的含量逐渐升高,蛋白质的含量基本不变,种子成熟后,淀粉含量最高,占干重的80%左右。2、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一般来说细胞代谢旺盛的细胞含水量多,老熟的器官比幼嫩的器官含水量多;细胞内的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与结合水,自由水与结合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详解】A、小麦种子形成过程有机物由光合器官合成后输送至种子,一部分可转化为淀粉储存,A正确;B、风干的种子仍为活细胞,虽然含水量降低使其呼吸作用较刚收获时减弱,但仍会通过呼吸作用消耗少量有机物供生命活动需要,B错误;C、幼苗出土后刚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时
8、,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没有有机物的积累,C错误;D、脱落酸能促进果实脱落,抑制种子萌发,种子成熟后期脱落酸增多,自由水比例减少,D错误。故选A。5. 家蚕是ZW型性别决定,下列有关家蚕性染色体上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ZW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在遗传上与性别无关联B. 仅位于Z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有杂交方式所得子代的表现在雌雄中均不同C. 仅位于W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只在雌性中表现D. ZW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答案】C【解析】【分析】ZW型的性别决定方式: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型是ZW,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型是ZZ。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叫
9、伴性遗传,伴性遗传也遵循分离定律,是分离定律的特殊形式。【详解】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性别相关联,A错误;B、不是每一种杂交组合所得子代的表现在雌雄中均不同,如ZBZb和ZbW产生的子代雄性ZBZb、ZBZb,雌性ZBW、ZbW,后代雌雄表现型相同,B错误;C、W染色体位于雌性个体内,仅位于W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只在雌性中表现,C正确;D、ZW染色体上的基因大都与性别决定无关,D错误。故选D。6. 大约70%的囊性纤维化患者中,编码CFTR蛋白(一种参与转运氣离子的转运蛋白)的基因缺失3个碱基对,导致CFTR蛋白在508位缺少了苯丙氨酸。这种改变使患者支气管中黏液增多,管腔受阻,细菌在肺部
10、大量生长繁殖,最终导致肺功能严重受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从根本上看,囊性纤维化是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B. 囊性纤维化体现了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C. 缺少苯丙氨酸后,CFTR蛋白的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其功能异常D. 除苯丙氨酸缺失外,该突变还可导致其他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囊性纤维病是一种常染色体(7号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正常基因控制细胞膜上的CFTR蛋白合成,约70%患者的CFTR蛋白因缺少第508位氨基酸而出现Cl-转运功能异常,由于少了一个氨基酸,说明病人控制CFTR蛋白的结构的基
11、因可能发生了三个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详解】A、从根本上看,囊性纤维化是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即基因突变,A正确;B、转运蛋白属于细胞膜的结构成分,在细胞膜上直接起运输作用,所以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B正确;C、氨基酸排列顺序的改变导致蛋白质结构改变从而导致蛋白质的功能改变,C正确;D、缺失3个碱基对导致缺失苯丙氨酸,说明苯丙氨酸对应的密码子整体缺失,后面的密码子决定的氨基酸种类不会改变,因此缺少位置前后的氨基酸序列不会改变,D错误。故选D。7. 柑枯果实果皮的色泽有黄色、红色和橙色三种类型,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A/a
12、、B/b、C/c表示)。设计不同杂交实验并对子代果皮颜色进行统计分析。实验一:红色黄色红色:橙色:黄色=1:6:1。实验二:橙色红色红色:橙色:黄色=3:12: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B. 实验一红色亲本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CcC. 实验二中亲本橙色柑桔的基因型可以确定D. 实验一子代红色个体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27:36:1【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实验甲中:红色黄色红色:橙色:黄色=1:6:l,相当于测交,说明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的定律,即ABC基因同时存在时为红色,没有ABC基因就为黄色,其余基因型就为橙色。因此
13、,其基因型为AaBbCcaabbcc。【详解】A、通过实验一相对性状个体间的杂交子代组合数为23=8或红和黄均占1/8可以得出,实验一相当于测交,且三对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B。通过实验二橙色和红色的子代出现黄色可以得出,黄色对于橙色和红色均为隐性,实验一红色和黄色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Cc和aabbcc,B正确;C、实验二中子代黄色的基因型为aabbcc,则亲本红色的基因型为AaBbCc,通过子代的比例可推出实验二雌雄配子的组合数为16(即224),三对基因有两对相当于测交,一对相当于自交,自交的基因是三对基因中的任一对均可,故实验二中橙色柑桔的基因型不能确定,C错误;D
14、 实验一子代红色个体的基因型也为AaBbCc,自交后代表现型中红色为3/43/43/4=27/64,黄色为1/41/41/4=1/64,其余为橙色,红色:橙色:黄色的比例为27:36:1,D正确。故选C。8. 肝脏内进行着旺盛的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代谢,血浆蛋白相当一部分是来源于肝脏,肝脏还具有分泌胆汁(起乳化脂肪的作用)、解毒等功能。下列与肝脏功能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大分子只有蛋白质能在肝脏合成B. 肝硬化患者往往会出现组织水肿C. 患肝炎的人对脂肪的消化能力减弱D. 安静时肝脏是主要的产热器官【答案】A【解析】【分析】1、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多糖和核酸。2、人和动物的储能物
15、质是糖原,包括肝糖原和肌糖原。【详解】A、肝脏除合成蛋白质外,还能合成肝糖原,也能合成核酸,糖原和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A错误;B、肝硬化时影响血浆蛋白合成,从而使血浆渗透压变低,表现出组织水肿,B正确;C、肝脏能分泌乳化脂肪的胆汁,因此患肝炎的人消化脂肪的能力减弱,C正确;D、肝脏内进行着旺盛的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代谢,故安静时肝脏是主要的产热器官,D正确。故选A。9. 新冠肺炎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某些新冠肺炎患者会成为危重病人,最终可能走向死亡。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患者的非特异性免疫对新型冠状病毒完全无效B. 新型冠状病毒不能引起感染者体内产生抗体C. 患者体内出现大量的死亡细
16、胞是细胞凋亡的结果D. 易感人群即使注射疫苗也仍然具有被感染的可能【答案】D【解析】【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
17、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详解】A、非特异性免疫对新冠病毒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不是完全无效的,A错误;B、新冠病毒可引起患者体内产生体液免疫,出现抗体,B错误;C、病毒在细胞内迅速繁殖,并导致宿主细胞死亡,这属于细胞坏死,C错误;D、新冠病毒属于RNA病毒,变异性较强,如果变异后的病毒与疫苗产生的抗体不能发生反应,易感人群即使注射疫苗也仍然具有被感染的可能,另外,由于受种者个体差异等原因(如免疫应答能力低下等),少数人接种疫苗后不能充分发挥免疫作用,D正确。故选D。10. 为了美化城市环境,园林局要将一块杂草丛
18、生的荒地改造成一块草坪。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杂草丛生的荒地变为草坪属于次生演替B. 齐整低矮的草坪仍然存在垂直结构C. 人工管理使得草坪中的草呈“J”型增长D. 调查草坪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答案】C【解析】【分析】1.群落的结构:(1)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主要受阳光的影响);(2)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2.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
19、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详解】A、杂草丛生的荒地有土壤条件,变为草坪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B、即使是齐整低矮的草坪,不同种类的植物及生活在那里的动物也会存在分层现象,也就是存在垂直结构,B正确;C、虽然进行了人工管理,但种植的绿草会在空间、资源等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些绿草还存在天敌,不会呈“J”型增长,C错误;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D正确。故选C。11. 如图是某草原上的一条食物链中不同营养级的三种生物数量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乙与丙相比,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占同化量的比例
20、更大B. 丙与甲、乙之间都存在着负反馈调节C. 每条曲线的峰值就是该种生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D. 该食物链中三种生物间的关系属于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答案】C【解析】分析】种间关系:(1)寄生: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2)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使得一种数量增多,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或死亡。(3)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4)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分析图示可知,昆虫甲、乙、丙之间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可以表示为甲丙乙。【详解】A、三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为甲丙乙,营养级高,取食面积大,取食活动消耗的能量越
21、多,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的热量也越多,A正确;B、丙捕食甲,乙捕食丙,这种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中存在着负反馈调节,B正确;C、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峰值数量不能维持,C错误;D、种间关系属于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D正确。故选C。12. 下列进行的种群密度和物种丰富度调查的操作,不合理的是( )A. 采用五点取样法对路边的行道树进行种群密度调查B. 用样方法调查某区域中的植物的物种数将样方面积设置大些C. 在检测酵母菌数量变化的实验中,滴加培养液后静置片刻再将计数板置于载物台中央D. 观察采集的小动物进行鉴定分类时,常用放大镜或实体镜观察【答案】A
22、【解析】【分析】1、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2、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的注意事项:(1)由于酵母就是单细胞微生物,因此计数必须在显微镜下进行;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线酵母菌,应只计固定的相邻两个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数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3)每天计算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4)溶液要进行定量稀释。(5)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和重复,因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
23、后对照,只要分组重复实验,获得平均值即可。【详解】A、行道树的排列呈长条形,适合用等距取样法进行调查,A不合理;B、调查某区域中的植物的物种数要尽量多的包含该区域的植物种类,因此样方面积要大一些,B合理;C、滴加培养液后静置片刻是为了使酵母菌沉降在底部,C合理;D、观察采集的小动物进行鉴定分类时,一般用放大镜或实体镜,如用显微镜,要用4倍的物镜和5倍的目镜,D合理。故选A。二、选择题: 13. 将黑暗中制备的离体叶绿体加到含有DCIP(氧化型)、蔗糖和pH=73磷酸缓冲液的溶液中并照光。溶液中的水在光照下被分解,除产生氧气外,产生的另一种物质使溶液中的DCIP被还原,颜色由蓝色变成无色。下列说
24、法错误的是( )A. 加蔗糖的目的是使外界溶液具有一定浓度,避免叶绿体涨破B. DCIP颜色由蓝色变成无色的快慢可以反映光反应的速率C. 在叶绿体内,接受还原剂的物质是一种五碳化合物D. 氧气和还原DCIP的物质都是叶绿体在光反应阶段由水分解产生的【答案】C【解析】【分析】由“水在光照下被分解,产生氧气等,溶液中的DCIP被还原,颜色由蓝色变成无色。”可知,DCIP被氢还原,可作为氢载体。希尔反应可以测定DCIP溶液的颜色变化或测量生成氧气的释放速率。【详解】A、蔗糖使外界溶液具有一定浓度,这能避免叶绿体吸水涨破,而pH=73的磷酸缓冲液具有使叶绿体中的酶保持活性等作用,A正确;B、水在光照下
25、被分解,除产生氧气外,还能产生H,光反应的速率越快,单位时间产生的H越多,DCIP颜色由蓝色变成无色越快,B正确;C、在叶绿体内,接受还原剂的物质是一种三碳化合物,C错误;D、光反应阶段,水可分解产生氧气和H,D正确。故选C。14. 图甲和图乙是两种RNA病毒的繁殖过程。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两种病毒繁殖过程中均有U和A间的碱基互补配对B. 图乙中的病毒DNA可能作为子代病毒的遗传物质C. 两种病毒繁殖所需的原料都来自宿主细胞D. 两种病毒翻译时所需的酶均由宿主细胞提供【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图甲代表的病毒是通过RNA复制的方式繁殖,图乙代表的病毒是通过逆转录的方式繁殖。
26、【详解】A、两种病毒繁殖过程中均存在U和A间的碱基互补配对,A正确;B、图乙中的病毒是以RNA作为遗传物质,DNA只是繁殖过程中的一种中间物质,B错误;C、所有病毒繁殖所需的原料都来自宿主细胞,C正确;D、病毒翻译时所需的酶是由宿主细胞提供的,D正确。故选B。15. 拟南芥超矮生型突变体有激素合成缺陷型和激素不敏感型两种。研究者以野生型和某种超矮生型变体拟南芥为材料,分别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和生长素处理,实验结果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甲表明,野生型拟南芥的赤霉素浓度始终高于该超矮生型突变体B. 图乙表明,高浓度的生长素对野生型拟南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C. 实验表明,超矮生型突变体细胞表面
27、一定缺乏赤霉素和生长素的受体D. 实验表明,该种超矮生型突变体对赤霉素和生长素不敏感【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甲、乙可推知,赤霉素和生长素都可以促进正常拟南芥的生长,正常拟南芥对其敏感性更高。如果激素对拟南芥作用后,拟南芥有所改变,说明拟南芥是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如果拟南芥没有任何改变,说明拟南芥是激素不敏感型。【详解】图甲表明,赤霉素可以促进野生型拟南芥的生长,而对于超矮生型突变体作用不大,并不能说明野生型拟南芥的赤霉素浓度始终高于该超矮生型突变体,A错误;与生长素浓度为0相比,图乙较高浓度生长素对野生型拟南芥茎的生长的促进作用减弱,B错误;实验结果表明,赤霉素和生长素处理后均不起作
28、用,故该超矮生拟南芥品种属于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其细胞表面赤霉素和生长素的受体较少或其他原因导致不敏感,C错误;D正确。【点睛】关键:激素对作用于拟南芥后,拟南芥有所改变,说明拟南芥是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如果拟南芥没有任何改变,说明拟南芥是激素不敏感型。16. 如图为某池塘生态系统中饲养草鱼时的能量流动过程示意图,ai表示能量值。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aB.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与被消化吸收的能量相等C. 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h/bD. 通过投放消化酶可能提高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
29、为某池塘生态系统中饲养草鱼时的能量流动过程示意图,其中植物的同化量为a,草鱼从植物处同化的能量为h,同时草鱼还同化了部分饲料中的能量,即g。【详解】A、由分析可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加上人工输入的能量,A错误;B、草鱼从第一营养级获得能量h,从人工饲料中获得能量g,这些同化的能量除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能量i),有相当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B错误;C、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是a,第二营养级从第一营养级所获得的同化量为h,故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h/a,C错误;D、投放消化酶可提高动物的消化吸收量,从而提高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
30、率,D正确。故选D。三、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17. 研究人员以某种旱生植物为材料,通过检测这些植物在不同程度干旱处理下根部所含糖类的变化,得出了植物对干旱条件的部分反应。选生长状况一致的植株若干,平均分成四组,其中对照组(CK)为含水量80%的土壤条件,另外三组分别给予轻度干旱(T1)、中度干旱(T2)和重度干旱(T3)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根部糖的含量,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组别水分条件根部糖含量/(mg/g)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1CK39887478752132T141157438856123T232964294870524T32801522007800(1)从根部糖的含量
31、上看,即使是旱生植物,干旱到达一定程度后,运输到根部的糖类数量也会减少。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干旱导致气孔_,使光合作用中的_反应的原料减少,有机物合成受到影响。(2)根部可溶性糖的含量随干旱程度的增加比例变大,这种变化对植物抵抗干旱能起到积极作用,其原理是_。(3)保水剂可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和植物对水的利用率,从而增加光合速率。为了验证保水剂对该旱生植物也能起一定作用,研究者用旱生植物进行了实验,结果实验组的CO2吸收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该小组的实验设计思路为_。该实验还可以通过测定_释放量来衡量光合速率的变化,但要得到真正光合作用速率数值,还需要对不同组别的_速率进行测定。【答案】 (1). 关闭
32、 (2). 暗 (3). 同质量的淀粉和可溶性糖,后者产生的渗透压大,能增加植物在土壤缺水条件下的吸水量,减少失水量 (4). 将长势一致的旱生植物幼苗若干,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施用适量的保水剂,一组不施用(或施用等量保水剂的溶剂),置于相同的(轻度)干旱条件培养,(选取相同部位相同数量的叶片)进行CO2 吸收量的测定 (5). O2 (6). 呼吸(作用)【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表格分析可知:随着干旱程度增强,K+的吸收量先增多后减少,根部糖含量和淀粉含量逐渐减少,而可溶性糖含量却逐渐增多。【详解】(1)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干旱到达一定程度后,运输到根部的糖类数量也会减少,原因可能是干旱条件下
33、,为减少水分散失,气孔关闭,CO2减少,使光合作用中的暗反应的原料减少,有机物合成受到影响。(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根部可溶性糖的含量随干旱程度的增加比例变大,故可推知该植物抗旱机理是:同质量的淀粉和可溶性糖,后者产生的渗透压大,能增加植物在土壤缺水条件下的吸水量,减少失水量。(3)为验证保水剂对该旱生植物也能起一定作用,则实验的自变量为保水剂的有无,因变量为CO2吸收量,根据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与变量原则,可设计实验如下:将长势一致的旱生植物幼苗若干,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施用适量的保水剂,一组不施用(或施用等量保水剂的溶剂),置于相同的(轻度)干旱条件培养,(选取相同部位相同数量的叶片)进行CO
34、2 吸收量的测定。该实验为测定植物的净光合速率,除可测定CO2吸收量外,还可测定O2的释放量;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故为得到真正光合作用速率数值,还需要对不同组别的呼吸速率进行测定。【点睛】本题结合表格数据,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植物的渗透吸水等知识,要求考生能正确分析表格,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准确答题。18. 人乳分泌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催乳素是垂体分泌的一种蛋白类激素,该激素产生后经_运输至乳腺的腺泡细胞,与其细胞膜上的_结合,引发靶细胞产生乳汁。(2)催乳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催乳素释放因子与催乳素抑制因子的双重调节切断下丘脑和垂体分泌催乳素部
35、位的联系可使血液中催乳素的水平增高,这说明下丘脑对催乳素分泌的调节在一般情况下以_(填“抑制”或“促进”)为主。吸乳动作可引起下丘脑分泌激素并作用于垂体,使其分泌催乳素,吸乳动作引发下丘脑分泌激素属于_调节。(3)在哺乳期,催产素可促进乳汁从乳房排出。催产素的分泌和释放途径与抗利尿激素相似,即由_分泌并由_释放入血液,最后引起乳腺腺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收缩,促使乳汁分泌。(4)综上分析可知,乳汁合成和分泌的过程为_调节。【答案】 (1). 体液(或“血液”) (2). 特异性受体 (3). 抑制 (4). 神经 (5). 下丘脑 (6). 垂体 (7). 神经和体液【解析】【分析】1、激素通过体
36、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2、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由垂体释放的。【详解】(1)激素是通过体液(血液)运输到达靶器官的;催乳素为蛋白类激素,与乳腺腺泡细胞的细胞膜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传递给细胞一种特定的信息,经一系列过程产生乳汁。(2)切断下丘脑和垂体分泌催乳素部位的联系可使血液中催乳素的水平增高,这说明下丘脑对催乳素分泌的调节在一般情况下以抑制为主;吸乳动作产生的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至下丘脑,下丘脑分泌催乳素释放因子,该过程属于神经调节。(3)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催产素的分泌和释放途径与抗利尿激素相似,因此,催产素也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4)综上分析,乳汁合成和分泌的
37、调节过程既存在神经调节,也存在激素调节,故其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点睛】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的特点,并结合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过程考查催产素的释放和分泌部位,要求考生能识记相关知识,并能将知识迁移运用。19. 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如图为某地的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一 部分来自种植区_。 种植相同数量的农作物,居民食用粮食比食用肉蛋获得的能量更_。(2)沼渣运输至种植区可充当肥料,通过_作用产生的_(写出两类)等物质可被植物吸收利用。(3)养殖区的粪便进
38、人沼气池后形成的沼液又进人生化池,居住区的生活污水也流人了生化池,水在生化池内净化后可再利用,这样既可以减轻_,又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4)通过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能实现能量的_,也能实现物质的_,因此,生态农业在我国大地上方兴未艾。【答案】 (1). 农作物固定的太阳能 (2). 多 (3). 微生物的分解 (4). CO2和无机盐 (5). 环境污染 (6). 多级利用 (7). 循环再生【解析】【分析】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它要求把发展
39、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再生与能量的多级利用。【详解】(1)该生态系统中,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相当一部分是种植区农作物(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因为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所以种植相同数量的农作物,居民食用粮食比食用肉蛋获得的能量更多。(2)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CO2和无机盐等无机物,这些物质可被植物吸收用于光合作用等生命活动。(3)粪便和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利用,既可减轻环境污染,又可缓解水资源短缺。(4)通过不同区资源的相互利用及设计沼气池等,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也能实现物质的循环再生
40、,使废物资源化,减轻环境污染。【点睛】本题考查生态农业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态学基本原理,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解答,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0. 从性遗传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表现型上由于受个体性别影响,雌雄杂合子的表现不同;而伴性遗传是由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遗传。两种遗传方式都具有群体中雌雄个体对某性状表现机会不等的特征。回答下列问题;(1)绵羊的有角和无角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只具有H基因时无论雌雄均表现为有角,而无H时则无论雌雄均表现为无角。有角和无角在雌雄个体中均有表现,但有角总是在雄性中表现较多,由此可初步断定,控制有角和无角的
41、基因_(填“可能”或“不可能”)由位于Y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判断理由为_,控制该性状的基因_(填“位于”或“不位于”)X染色体上,判断理由是_。(2)现有纯合(XHY和XhY看作纯合)有角和无角的雌雄绵羊若干,现欲通过一代杂交实验验证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的从性遗传,而不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伴性遗传,可选用的杂交组合有_。(3)用上述实验得到的子代绵羊再做杂交实验_。(填“能”或“不能)对属于从性遗传做进一步验证,请写出符合从性遗传的实验结果:_。【答案】 (1). 不可能 (2). 如果有角和无角由Y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群体中不存在有角雌羊 (3). 不位于 (4). 如果基因位于X染
42、色体上,有角为显性,群体中有角个体雌性应多于雄性 (5). 有角雌无角雄、无角雌有角雄 (6). 能 (7). 雄性中有角:无角=3:1,雌性中有角:无角=1:3【解析】【分析】常见的几种遗传病及特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假肥大型),发病特点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男患者将至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交叉遗传)。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 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 (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且与性别无关。(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发病特点
43、: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遇常染色体类型,只推测基因,而与 X、Y无关。【详解】(1)如控制有角和无角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有角和无角不应出现在雌性个体中,但群体雌性中存在这样的个体,所以控制有角和无角的基因不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如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有角为显性,雌性有角个体的基因型为XHXH、XHXh,无角个体的基因型XhXh,即有两种基因型表现为有角,一种基因型表现为无角,而雄性则在两种基因型中只有一种表现为有角,故群体中有角个体雌性应多于雄性,因此不位于X染色体上。(2)题中所给的个体均为纯合子,故有角雌和有角雄、无角雌和无角雄杂交,无论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从
44、性遗传,子代表现是相同的。有角雌与无角雄杂交,如基因在X染色体上,相应的基因型为XHXHXhY,子代中雌雄均为有角,如果是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从性遗传,相应的基因型为HHhh,子代雄为有角,雌为无角,伴性遗传和从性遗传两种方式下结果不同,能确定基因的位置;无角雌有角雄杂交,如基因在X染色体上,基因型为XhXhXHY,子代中雌为有角,雄为无角,如果是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从性遗传,基因型为hhHH,子代雄为有角,雌为无角,伴性遗传和从性遗传两种方式下结果不同,能确定基因的位置。(3)如果是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从性遗传,两组杂交结果子代均为Hh,雌雄交配子代雄性有角:无角=3:1,雌性有角:无角=1:3。
45、【点睛】本题着重考查了遗传方式的判断和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能从题中表格获取信息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二)选考题: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21. 变酸的酒表面和泡菜表面都可能长一层菌膜,某生物活动小组想对两种膜中所含菌的种类进行鉴定,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要通过观察菌落特征进行鉴定,可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进行_操作,在最后一区分离到单个菌落;如要用涂布器进行接种,在涂布平板操作之前一般要进行_操作。两种纯化分离的方式都必须在_条件下进行。(2)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在恒温
46、箱内培养一段时间,可结合菌落的_等特征对菌的类型作出初步判断。培养时的对照组可设置为_。(3)研究表明,泡菜表面的菌是产膜酵母,为了观察产膜酵母对酿酒的影响。实验组除接种酿酒酵母外,还应接种一定量的产膜酵母,与实验组相比,对照组不接种_。(4)变酸的酒表面的膜是由醋酸菌形成,该菌集中在酒表面与它对环境中_的需求有关。醋酸菌能将乙醇变成_,再继续转变成醋酸。【答案】 (1). (平板)划线 (2). (梯度)稀释 (3). 无菌 (4). 形状、大小、颜色、隆起程度 (5). 未接种的空白培养基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 (6). 产膜酵母 (7). 氧 (8). 乙醛【解析】【分析】稀释平板计数是根据
47、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所形成的单个菌落,即是由一个单细胞繁殖而成这一培养特征设计的计数方法,即一个菌落代表一个单细胞。【详解】(1)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都可分离纯化微生物,平板划线法是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这就是菌落。而稀释涂布平板法要得到单菌落,要将菌液进行系列梯度的稀释,然后进行涂布平板操作,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不管是平板划线还是稀释涂布平板操作,都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2)同种
48、微生物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方面是鉴定微生物的手段之一。未接种的空白培养基(对照组)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可检测灭菌是否合格。(3)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接种产膜酵母。(4)醋酸菌是好氧性细菌,该菌集中在酒表面与它对环境中氧的需求有关,醋酸菌可将乙醇变成乙醛,再继续转变成醋酸。【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和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利用,意在考查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生物-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22.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培养荧光克隆兔。回答下列问题
49、:(1)发光水母是目的基因的供体,如采用反转录法得到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可先得到水母中的_,得到的目的基因比水母体内控制绿色荧光蛋白的基因所含的碱基数量要_。(2)构建成的重组质粒可导入甲兔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中,经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后再将细胞核转至乙兔的_中,该细胞经_方法处理后能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3)胚胎能在代孕母兔内存活的生理学基础是_。如果想通过代孕兔一次生出两只荧光克隆兔,可选用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_进行_。(4)生出的兔子在某些特征上与乙兔相似,原因是_。【答案】 (1). mRNA (2). 少 (3). M中期去核卵母细胞 (4). 物理或化学(或答电脉冲、钙离子载体、乙醇
50、、蛋白酶合成抑制剂,答出一个物理方法一个化学方法即可) (5). 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6). 桑椹胚或囊胚 (7). 胚胎分割 (8). 去核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的细胞质DNA,能控制某些性状【解析】【分析】1、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第四步: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2、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克隆动物。【详解】(1)反转录是以mRNA为模板,因此,要首先得到水母中目的基因转录成的
51、mRNA;因为DNA转录形成的成熟mRNA不包括非编码区和内含子对应的部分,所以由成熟mRNA反转录出的目的基因较水母体内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碱基数量少。(2)因为M中期去核卵母细胞含有早期胚胎发育需要的促进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因此,将细胞核转至M中期去核卵母细胞中;要完成细胞的分裂和发育进程,需要经物理或化学(或答电脉冲、钙离子载体、乙醇、蛋白酶合成抑制剂)处理。(3)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是胚胎能在代孕母兔内存活的生理学基础;如果想通过代孕兔一次生出两只荧光克隆兔,可选用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进行胚胎分割。(4)去核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细胞质DNA,这些DNA能控制某些性状,故生出的兔子在某些特征上与乙兔相似。【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核移植和胚胎工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熟记相关知识并能结合问题分许作答是解题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