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导光通风系统由自然通风系统与光导照明系统两部分组成。自然通风系统利用室内外空气流动产生的不同空气压力,将自然风吸入室内,排出室内空气,达到通风效果。光导照明系统通过采光罩聚集室外自然光线,经光导管传输到室内,由漫射器完成天然光照明。XT 左图为导光通风系统示意图,右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地导光通风系统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景观图中通风效果最好的季节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2. 漫射器照明效果最好的时段为地方时A. 5-8点B. 8-11点C. 11-1
2、3点D. 13-15点3. 下列场所最适宜推广导光通风系统的是A. 高层写字楼B. 地下车库C. 电梯公寓D. 独栋别墅【答案】1. D 2. C 3. B【解析】【1题详解】根据材料“自然通风系统利用室内外空气流动产生的不同空气压力,将自然风吸入室内,排出室内空气,达到通风效果”室内外温差越大,室内外压强差大,通风效果最好,华北地区冬季室内外温差最大,所以通风效果最好,故该题选D。【2题详解】根据材料“光导照明系统通过采光罩聚集室外自然光线,经光导管传输到室内,由漫射器完成天然光照明”可知漫射器照明效果最好的时段,应为当日太阳辐射最强的时段,即地方时12点,故该题选C。【3题详解】由“导光通
3、风系统由自然通风系统与光导照明系统两部分组成。”最适宜推广导光通风系统的场所应为阴暗、不易透风的地方,而地下车库具备这种条件,故该题选B。【点睛】本题要理解材料所给信息并运用地理规律解决问题。(1)要能提炼出来自然通风系统原理为热力环流,内外气温的差异导致气压的差异,从而发生空气流动状况。(2)要能提炼出来其光导照明系统的照明效果取决于太阳辐射的强度,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光照最强。(3)结合其作用通风和光照就可以得出结论。温度平流是指冷暖空气水平运动引起的某些地区温度降低或升高的现象.空气山高温区流向低温区称“暖平流”;空气由低温区流向高温区称“冷平流”.冷暖平流是大规模天气变化的原因之一,暖
4、气流一般运动速度较慢而多连续性降水,热带辐合带是指从南北两半球来的气流在赤道附近辐合而成的多雨带,下图为某月非洲盛行风向和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 该月为A. 7月B. 10月C. 1月D. 3月5. 图中虚线框架范围内热带辐合带位置较东侧明显偏北可能原因是A. 寒流降温减湿B. 地势高气压低C. 阳坡受热增温D. 季风势力较强【答案】4. C 5. C【解析】【4题详解】根据风向判断时间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读图,根据图示南亚季风的风向,此时南亚地区盛行东北季风,说明北半球是冬季,该月为1月份,C正确;ABD错误。故选C。【5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非洲西侧热带辐合带
5、位置较东侧明显偏北的原因。根据材料信息,热带辐合带是指从南北两半球来的气流在赤道附近辐合而成的多雨带。A、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分析,图中虚线框范围沿岸是几内亚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A错误;B、非洲东部为东非高原,该处地势比东部低,B错误;C、虚线框范围内热带辐合带位置较东侧明显偏北可能原因阳坡受热增温,C正确;D、图示虚线框范围内地区不受季风影响,D错误。故选C。地冰花也称“霜柱”,是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在风小、低洼、潮湿而松软的地面,水汽从土壤缝隙向上蒸发产生凇结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下图为“地冰花”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6. 最容易形成地冰花的时间和天气是A. 晴朗的白天B. 晴朗的夜晚C
6、. 多云的白天D. 多云的夜晚7. 我国北方地冰花发育最为普遍的地区A. 高山地区B. 丘陵山区C. 平原地区D. 沙漠地区【答案】6. B 7. C【解析】【6题详解】0以下时,土壤缝隙中,向上蒸发的水汽会凝结成地冰花,随着水汽的不断蒸发,地冰花也不断向上生长,就像从地里长出来一样。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因此地面降温快,气温低,最容易形成地冰花,故本题选B。【7题详解】地冰花的形成,除了气温要达到冰点外,还需要是在潮湿而松软的地面。高山地区风力大且较干燥,不会形成地冰花;丘陵山区地表坚硬,地面缝隙少,水汽不易向上蒸发,也不易形成地冰花;沙漠地区较干燥,地表水汽不足,也不会形成地冰花,平原地
7、区地冰花发育最为普遍。故本题选C。下图为“亚欧大陆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 下列四地中,吹偏南风的是( )A. B. C. D. 9. 此时地最可能( )A. 暴雨倾盆水难排B. 细雨蒙蒙衣难干C. 烈日炎炎似火烧D. 黄沙满天车难行【答案】8. C 9. A【解析】【8题详解】读图分析,四个地点均位于北半球近地面,结合等压线的数值近地面风向的作图过程判断,地位于低压中心的西南侧,风向为偏西风;地位于高压中心的东侧,风向为偏北风;地位于高压中心的西北侧,风向为偏南风;地位于低压中心的西北侧,风向为偏北风。故选C。【9题详解】读图分析,此时亚欧大陆形成低压,太平洋上
8、形成高压,说明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地位于低压中心附近,盛行上升气流,并且地纬度低,气温高,因而最可能形成强对流天气,暴雨倾盆,A正确;细雨蒙蒙是暖锋天气的典型特征,B错误;烈日炎炎往往是受高压控制形成,C错误;此时地降水多,植被生长茂盛,不会形成沙尘天气,D错误。故选A。上海市打造“雨水银行”,让“天落水”循环使用。读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0. 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A. 水汽输送B. 降水C. 植物蒸腾D. 下渗11. 建设“雨水银行”,可以( )减少城市内涝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提高江河水位 加剧热岛效应A. B. C. D. 【答案】10. D 1
9、1. A【解析】【10题详解】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减少了地表径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下渗,D对。不影响水汽输送、降水、植物蒸腾环节,A、B、C错。故选D。【11题详解】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将雨水存储起来,可以减少内涝发生,对。绿地的灌溉用水充足,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对。可能降低江河水位,错。绿地得到发展,减轻城市热岛效应,错。A对,B、C、D错。故选A。【点睛】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环节。其中,人类最容易施加影响的是地表径流环节。丹霞地貌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砂砾岩层(沉积岩)巨厚,垂直节理发育,因在中国广东省北部仁化县丹霞山有典型发育而得名,
10、下图为该地丹霞山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12. 读下面“丹霞地貌形成示意图”,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A. B. C. D. 13. 读丹霞山景观图,推测与其形成过程示意图中时期对应的是( )A. B. C. D. 【答案】12. C 13. B【解析】【12题详解】丹霞地貌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砂砾岩层(沉积岩)巨厚,垂直节理发育。所以,形成过程中,首先是在低洼处有沉积物堆积,然后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砂岩岩层,对应。沉积岩层在干热气候下,变成红色岩石。受内力作用影响,岩层隆起抬升。受风化等外力作用,垂直节理发育,对应对应。再受流水、风等外力侵蚀,形成丹霞地貌,最开始的山峰较多,对应,后不
11、断侵蚀,形成孤峰一座,对应,C对,A、B、D错。故选C。【13题详解】从图中可看出图中的丹霞地貌山峰较多,对应,和丹霞地貌还没有完全形成,成孤峰一座,B正确,ACD错误。故选B。读世界部分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洋流。完成下面小题。14. 关于图中洋流,叙述正确的是( )A. 均位于副极地环流圈B. 丙洋流形成与东北信风有关C. 甲、乙洋流性质相同D. 乙洋流对沿岸起增温增湿作用15. 图中丁处的自然带类型为( )A. 热带雨林带B. 热带草原带C. 热带季雨林带D. 热带荒漠带【答案】14. C 15. D【解析】【分析】【14题详解】根据图中洋流位置,甲为西风漂流,乙为本格拉寒流,
12、丙为马达加斯加暖流。图中均位于南半球副热带环流圈,A错误。丙洋流为补偿流,其形成与东北信风无关,B错误。甲为西风漂流,乙为本格拉寒流,甲、乙洋流性质相同,都属于寒流,C正确。乙洋流为寒流,对沿岸起降温减湿作用,D错误。故选C。【15题详解】图中丁处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附近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形成热带沙漠气候,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南半球受海陆分布影响,洋流呈O形,主要为副热带为中心的环流圈。读某地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空白处为海洋),回答问题。16. 造成图中M、N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 海陆分布、纬
13、度位置B. 太阳辐射,地形C. 大气环流,下垫面D. 洋流,地形17. a岛上等温线的值最有可能为A. 0B. 5C. 2D. 8【答案】16. D 17. B【解析】【16题详解】据图可知,这是欧洲西部地区,M处有势力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因此该处的温度明显较同纬度地区高,等温线向较高纬度弯曲;N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受地形的影响,气温较同纬度地区低,等温线向较低纬度弯曲。故选D。【17题详解】a岛上等温线是介于5和0之间的闭合等温线,故它的值可能为5,也可能为0。但考虑到此时是1月,为北半球的冬季,陆地上的温度会低于同纬度的海洋,故a岛上的温度值应偏低,最可能为5。故选B。2020年5
14、月27日,我国登山队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开展对珠峰高程新一轮测量。下图示意本次珠峰高程测量拟定登顶线路,珠峰大本营位于峰顶的西北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8. 图示登顶线路中,从甲到乙前进方向大致为( )A. 正东B. 正西C. 正南D. 正北19. 由大本营到甲地过程中,攀登队行进在( )A. 河谷中B. U形谷中C. 冰斗中D. V形谷中20. 登山队赶在5月攀登珠峰,而不选择在夏季,主要是因为夏季( )A. 降雪多,天气变化大B. 气温高,缺氧更严重C. 光照足,冰雪反射强D. 白昼长,昼夜温差大【答案】18. C 19. B 20. A【解析】【分析】【18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图
15、中珠峰大本营位于珠峰的西北方向,从甲至乙前进方向与大本营至峰顶的连线有一个锐角,以珠峰大本营位于珠峰的西北方向为信息在从甲到乙的线路上建立方向标,由此判断,图示登顶线路中,从甲到乙前进方向大致为正南方向,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19题详解】读图可知,由大本营到甲地的过程中,攀登队行进路线经过地区,中间低、两侧高,应为山谷地形。图中显示,该山谷中冰雪覆盖,有冰川移动侵蚀,形成U形谷,B符合题意;由于当地海拔很高,水主要以固体形式存在,没有形成河谷,排除A;冰斗是由雪蚀和冰川挖掘共同营造的围椅状盆地,与图中线路上的地形形态不符,排除C;V形谷一般是流水强烈侵蚀形成,当地四季气候寒冷,
16、没有明显水流,不会形成V形谷,排除D。故选B。【20题详解】珠峰攀登的困难主要在气候方面,烈风、酷寒、天气多变等是限制登山的主要原因。登山队赶在5月攀登珠峰,而不选择在夏季,主要是因为夏季受湿润气流影响明显,降雪多,天气变化大,不利于登山,A符合题意;气温高有利于登山,缺氧现象没有明显季节变化,排除B;由于攀登珠峰的线路上常年覆盖冰雪,与5月相比,夏季冰雪反射并没有变化,排除C;白昼长,有利于登山,与5月相比,夏季的昼夜温差并没有明显增大,排除D。故选A。【点睛】冰蚀地貌:冰斗山岳冰川源头由雪蚀和冰川挖掘共同营造的围椅状盆地。.角峰角峰是指由几个冰斗所围成的山峰,因冰斗后壁不断后退,使所围山峰
17、成为高耸尖锐的山峰。U形谷又称冰蚀谷,当冰川占据以前的河谷或山谷后,由于冰川对底床和谷壁不断进行拨蚀和磨蚀,同时两岸山坡岩石经寒冻风化作用不断破碎,并崩落后退,使原来的谷地被改造成横剖面呈抛物线形状,这样更有效地排泄冰体,这种形状的谷地称U形谷或槽谷,其中峡湾为海侵后被淹没的冰川槽谷,是冰川槽谷的一种特殊形式。冰蚀湖冰川在重力和压力作用下向下游移动,同时侵蚀地表使其成为洼地,冰川融化后洼地内积水成湖。读“非洲乍得湖流域示意图”(下图 ),完成下面小题。21. 关于乍得湖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河流冬季结冰期长B. 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C. 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D. 地表径流参与陆
18、地内水循环22.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 流域面积逐年缩小B. 湖泊水位逐年下降C. 流域地势中间高四周低D. 湖底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答案】21. D 22. B【解析】【21题详解】根据纬度数值可知,乍得湖流域位于热带地区,这里的河流冬季不会结冰,故A错误。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区域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所以河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故B错误。据图可知乍得湖为内流湖,所以地表径流参与陆地内循环,不参与海陆间水循环,故C错误,D正确。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22题详解】据图可知,湖岸线在发生变化,但是没有体现出流域面积的变化,故A错误。根据不同时期湖岸线的变化可知,湖中水量在变少,湖泊水
19、位逐年下降,故B正确。图中显示,乍得湖大致位于流域的中心位置,河流由四周流向乍得湖,可知,该流域地势中间低四周高,故C错误。从湖岸线的变化可知,湖底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故D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点睛】流域面积是地表水的集水面积。影响流域面积大小的因素1、气候: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流域面积广,反之,流域面积小。2、地形地势:分水岭的存在,河流的发育受限制,流域面积小;地势平坦、开阔,流域面积广。3、支流数目: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支流少,流域面积小。研究发现:当上游来水含沙量低于水流挟沙能力,河床被冲刷时,床面泥沙中较细颗粒首先被冲走,河床形成粗化层。图1为我国南方某小型水电站上下游河道
20、示意图,该电站由于年久失修,安全隐患严重,于2013年5月拆除。图2示意该电站水坝拆除前后某河床断面形态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 水坝建成后,河床明显粗化的河段是( )A. D1-D2B. D2-水坝C. D3-D4D. 水坝-D324. 图1中,与图2河床断面形态变化吻合的是( )A. D1B. D2C. D3D. D425. 与拆坝前相比,水坝拆除后将会出现( )A. 水坝上游河段汛期提前出现B. 水坝上游枯水期的水位上升C. 水坝下游汛期洪峰流量增大D. 水坝下游流量季节变化减小【答案】23. D 24. B 25. 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河流地貌的变化【23题详解】根据题干
21、可知“当上游来水含沙量低于水流挟沙能力,河床被冲刷时,床面泥沙中较细颗粒首先被冲走,河床形成粗化层”,水坝建成后,水坝下游含沙量减小,河床粗化,所以水坝-D3河床会出现粗化,D正确。故选D。【24题详解】图2 中,大坝拆除后下蚀加强河道加深河床变窄,根据所学知识可以推断该位置应位于水坝上游存在泥沙淤积的位置,在水坝拆除后沉积的泥沙被侵蚀,河床形态发生图示变化,所以B正确。【25题详解】水坝具有削峰补枯的作用,削减洪峰流量,延迟洪峰到来时间,增加枯水期流量,水坝拆除后以上作用以上调蓄作用也就消失,C正确,B错误。水坝与上游汛期无关,A错误。水坝下游流量季节变化增大,D错误。故选C。【点睛】4.湖
22、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节作用:在河流源头,调节河流水量;在河流中下游,洪水期削减河流洪峰,枯水期补给河流。考察方向:通过湖泊的调蓄作用河流流量变得平稳。例如图中B点位于湖泊下游,经过湖泊的调蓄作用,流量波动比较小。注意:湖泊不仅可以调节水量,也可以蓄积来自于上游的泥沙。二、综合题(三小题,共50分)26. 阅读我国东部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2)分析R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答案】(1)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2)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量大;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流速减缓,以堆积作用为主,泥沙大量堆积;
23、地处海陆交界地带,海水的顶托作用使堆积作用增强,在R河的河口地段形成众多的沙洲。【解析】【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北部海拔在200米以下,且等高线稀疏,地形起伏小,以平原为主,南部等高线密集,起伏较大,最高海拔在500米左右,以低山丘陵为主;海拔高处在南部,地势南高北低。(2)沙洲形成的自然原因从泥沙来源、有利的沉积条件来分析。沙洲多说明河流水量大,携带泥沙多,入海口处水流缓。R河为长江,为我国第一大河流,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量大;位于河流入海口为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流速减缓,以堆积作用为主,泥沙大量堆积;地处海陆交界地带,海水的顶托作用使堆积作用增强,在R河的河口地段形成众多的沙洲。2
24、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黑龙江是流经蒙古、中国、俄罗斯的亚洲大河之一,位于亚洲东北部,习惯上以黑河市和伯力将其分成上、中、下游三段。上游流经大兴安岭余脉与阿马札尔岭山坡之间的山谷,森林覆盖率高;中游流入结雅河一布列亚河盆地,下游地势低平、沼泽广布。下图示意黑龙江流域水系。(1)说出黑龙江下游的水文特征。(2)说明黑龙江下游多沼泽的原因。【答案】(1)流量较大;结冰期长;有凌汛;含沙量小;流速慢;有两个汛期。(2)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地下有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河流的凌汛作用,使河水溢出河床。【解析】【分析】本大题以黑龙江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两
25、道小题,涉及河流水文特征、沼泽湿地的成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详解】(1)黑龙江下游的水文特征应从流量、流量变化、结冰 期、含沙量、流速等方面进行分析。材料信息表明,黑龙江为亚洲大河之一,流域面积大,流域内气候较湿润,因此流量较大;由于黑龙江以雨水和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流域内降水集中在夏季,因此黑龙江流量季节变化大,有两个汛期,雨水补给形成的夏汛,积雪融水补给形成的春汛;图中显示,黑龙江流域纬度较高,冬季低温期较长,因此结冰期长;黑龙江向北流的河段容易出现凌汛现象;由于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较高,因此黑龙江河水含沙量小;黑龙江中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流速较慢。(2
26、)黑龙江下游多沼泽的原因应从地形、气候、冻土、凌汛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黑龙江下游流经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表容易积水形成沼泽;图中显示,当地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导致地表湿润,地表水丰富,可以形成沼泽;由于流域内纬度较高,冬季较长,地下有季节性和永久性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容易在地表积水形成沼泽;黑龙江有许多河段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且有结冰期,因此河流的凌汛作用明显,容易使河水溢出河床,进入平原地区,形成沼泽。【点睛】28.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尤卡坦半岛位于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之间。地势南高北低,气候南北差异大。半岛全部由珊瑚岩和石灰岩构成的台地,北部地区海拔低于15
27、0米,岩溶地貌分布广,地表河湖缺乏。下图为墨西哥简图及墨西哥城与坎昆气候资料统计表。据此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甲地位于尤卡坦半岛南部是玛雅文明的发源地,试说明该地的气候类型及成因。(2)结合墨西哥城与坎昆气候资料统计表,对比分析墨西哥城和坎昆气候特征的不同点及其原因。(3)尤卡坦半岛北部地区地表河湖缺乏的原因。【答案】(1)甲地为热带雨林气候。成因:该地东部沿海有暖流经过,空气中水汽多;常年盛行的东北信风将暖湿空气吹向甲地,受地形的抬升,降水丰富。(处尤卡坦半岛南部南部为山地迎风坡,受东北信风和地形的抬升,降水丰富;沿海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2)不同点:坎昆全年高温,墨西哥城全年气候温和;
28、坎昆比墨西哥城的年降水量多,降水季节变化小。原因:坎昆位于沿海平原,海拔低,气温高;受海洋的影响大,降水多而季节变化较小。墨西哥城位于高原内部,海拔高,气温低;高原周边有山脉阻挡水汽进入,降水较少而季节变化大。(3)半岛北部地区地表由珊瑚岩和石灰岩构成的台地,喀斯特地貌发育,地下多溶洞,地表水渗漏严重;地势低平,降水较少;地处热带气温高,蒸发旺盛。【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环境特征以及读图分析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详解】(1)结合材料并据图分析可知,甲地位于中美洲,位于山地的东坡,受洋流、地形的影响降水量丰富。该地东部沿海有墨西哥湾暖流经过,空气中水汽多;据图中纬度位置可知,地处信风带
29、,常年盛行的东北信风将暖湿空气吹向甲地,受地形的抬升,降水丰富,因此形成热带雨林气候。(2)墨西哥城和坎昆气候特征的不同点应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分析。据表格信息可知,坎昆全年高温,均温在20以上,墨西哥城全年气候温和;坎昆比墨西哥城的年降水量多,降水季节变化小。影响因素应从海陆位置、地形等方面分析。据图可知,坎昆位于沿海平原,海拔低,气温高,受海洋的影响大,降水多且季节变化较小。墨西哥城位于墨西哥高原内部,海拔高,气温低;且高原周边有山脉阻挡水汽进入,降水较少且季节变化大。(3)据材料可知,半岛北部地区地表由珊瑚岩和石灰岩构成的台地,岩溶地貌分布广,喀斯特地貌发育,地下多溶洞,因此地表水渗漏严重;据材料知,北部地区海拔较低,地势低平,降水较少;据图可知,该岛纬度较低,属于热带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因此地表河湖缺乏。【点睛】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洋流和人类活动等。通常情况下,赤道地区降水最多,两极附近降水最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海陆分布: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地形地势:通常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洋流因素: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