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沧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78970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沧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北省沧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北省沧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北省沧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北省沧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河北省沧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河北省沧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河北省沧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河北省沧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河北省沧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河北省沧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河北省沧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河北省沧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河北省沧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沧州市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高二历史一、选择题1. 国语周语上载:厉王虐,国人谤王,王怒。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召公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据此可知,当时A. 原始民主传统依然存在B. 君主专制权力受到挑战C. 贵族等级分封制已解体D. 国家统治基础发生改变【1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可知,召公强调统治者要广纳民意,才能更好地维护统治,这说明周朝的政体中,君主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传统依然存在并对君主权力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A项正确;西周初年尚未建立君

2、主专制体制,排除B项;分封制开始瓦解在春秋以后,排除C项;周初的国家统治基础没有改变,排除D项。故选A项。2. 隋文帝开皇三年,“山东尚承齐俗,机巧奸伪,避役惰游者十六七。四方疲人,或诈老诈小,规免租赋”,文帝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里正、保长要处以流刑。通过此次核查。共检出隐漏人口164万,隋朝此举A. 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B. 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C. 得益于大运河的开通D. 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2题答案】【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材料描述的是隋朝的“大索貌阅”,结合所学可知,自北魏实行均田制以来,存在着豪强地主隐匿人口、逃避赋税的现实,隋文帝此举清查出大量的应纳税人口,

3、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B项正确;此时土地还是私有制,不能抑制兼并,排除A项;大运河开挖于公元60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隋文帝此举加强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3. 16世纪中后期开始,明政府开放海禁。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据此可知,白银货币化A. 推动社会实现了转型B. 是海外贸易发展的结果C. 促进了经济重心南移D. 使中国卷入了世界市场【3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和中国形成了巨大的

4、贸易逆差,欧洲从美洲掠夺的白人大量流向中国,由此促进了中国白银的增加和使用,因此白银货币化是海外贸易发展的结果,B项正确;16世纪中后期,中国还没有明显的社会转型,排除A项;经济重心的南移在南宋已完成,排除C项;中国卷入世界市场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排除D项。故选B项。4. 著照所拟,乡会试仍定为三场,第一场试中国史事、国朝政治论五道;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第三场试四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礼部即通行各省,一体遵照。上谕意在A. 推动洋务运动开展B. 促进预备立完的进行C. 废除科举考试制度D. 为变法培养新式人才【4题答案】【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材料反映是18

5、98年百日维新的内容,根据材料“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为变法培养新式人才,D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后洋务运动破产,排除A项;预备立宪开始于1906年,排除B项;科举制的废除在1905年,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5. 国民政府实行的国定关税,使关税收入显著增加。据统计,从1926年至1933年,竞争性进口商品占总进口量的比重从81.2%降为67%,非竞争性进口商品在总进口中的比重由18.8%升到33%。此次国定关税的实行A. 说明中国已经实现关税自主B. 源于帝国主文列强放松了对华侵略C. 有利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D. 实现了国内关税和国境

6、关税的统一【5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竞争性进口商品占总进口量比重从81.2%降为67%”可知,和中国有竞争性的商品进口减少了,有利于保护本产品竞争力,促进本国民族工业的发展,C项正确;新中国成立以后才真正实现关税自主,排除A项;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是在一战后,此时列强卷土重来,排除B项;1937年才正式废除国内关税,实行统一的国境关税,排除D项。故选C项。6. 人民日报)新年社论反映了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1979年人民日报发表了新年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该社论的发表是为了A. 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B. 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C. 实现国家

7、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制定了改革开放和把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因此才有了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的社论,A项正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共十九大提出的战略部署,排除B项;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排除C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共十四大提出的,排除D项。故选A项。7. 2009年2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8年12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修正了该法律

8、;2021年4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第二次修正了该法律。这表明A. 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C. 粮食安全获得立法保障D. 消除饥饿得到国家政策支持【7题答案】【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国家多次修正食品安全法,说明国家对食品安全管理高度重视,A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1954年建立,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食品安全,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国目前早已经消除饥饿问题,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8. 公元前22前21世纪,两河流域出现了经营借货的商人,神庙、宫廷也从事放贷业务。不同形式的借贷有不同的利息规定,甚至还

9、包括具有社会救济性质的免息借贷,这种现象A. 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兴起B. 推动了契约在两河流域的出现C. 适应了商业贸易的发展D. 源于金属货币流通范围的扩大【8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前21世纪两河流域出现经营贷款,便利了商人从事商业贸易,这种现象既是当时两河流域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又适应了商业贸易的发展,C项正确;公元前8世纪以后的亚述商人开始了海外贸易,排除A项;公元前26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人们已经使用契约,而题干中的时间是公元前22前21世纪,排除B项;此时金属货币尚未产生,排除D项。故选C项。9. 西欧封建社会中,庄园是地方事务的管

10、理者,是地方法规的制定者,是地方案件的审判者。庄园法庭不仅处理邻里吵架、小偷小摸等极为具体琐碎的事情,而且也能处理审判杀人故火、盗窃之类的重大案件。这说明A. 封君封臣制度受到严重冲击B. 庄园具有一定的基层自治色彩C. 政府和非政府共同治理基层D. 普通民众致治参与度得到提升【9题答案】【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材料强调庄园是地方事务的管理者,是地方法规的制定者,是地方案件的审判者,可知庄园是基层单位,具有一定自治色彩,B项正确;封臣庄园内部处理事务,不会冲击封君封臣制度,排除A项;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的作用,排除C项;这是封建庄园内部事务的

11、处理,与个人参与政治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10.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以下共性: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行致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这说明两大法系的共同特征是A. 突出法官作用B. 以成文法为主C. 强测法律至上D. 以判例法为主【10题答案】【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都是议会制定法律,依法行使行政权、司法权,体现了法律至上,C项正确;突出法官作用和以判例法为主是英美法系特征,排除AD项;以成文法为主是大陆法系的特征,排除B项。故选C项。【点睛】11. 1

12、5世纪末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香茄、辣椒和南瓜等,传到欧洲、亚洲以及非洲。小麦、大麦、水稻、苹果等传入美洲。这一现象得益于A. 新航路的开辟B.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C. 价格革命出现D. 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11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促进了新旧大陆之间的物种交流,原产于美洲大陆的作物传入了新大陆,提高了旧大陆的粮食产量和物种的多样性,A项正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排除B项;价格革命表现是西欧各国物价上涨,排除C项;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结束以后,排除D项。故选A项。12. 美国

13、1787年宪法在权力结构中突出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政府的体制包括“水平方向上的分权制衡”和“垂直方向上的分权制衡”两个方面。其中“垂直方向上的分权制衡“指A. 司法独立原则B. 共和制原则C. 三权分立原则D. 联邦制原则【12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垂直方向上的分权制衡”以及所学知识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只拥有在宪法中列举的有限权力,而其余未列明的权利都属于各州或者人民,地方有一定自治权,即材料反映了地方和中央的垂直关系,D项正确;司法独立与三权分立都是“水平方向上的分权制衡”,排除A,C两项;美国独立后就是共和制国家,排除B项。故选D项。

14、13. 下图是英国艺术家威康希斯的漫画怪物汤。其描绘了19世纪一位贵妇看到放大的泰晤士河水滴后的惊恐,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 工业革命导致环境污染严重B. 新贵族对未来社会充满恐惧C. 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显现D. 保护环境成为上流社会的共识【13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再加上当时的人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导致环境污染严重,所以才有了材料中描述的泰晤士河被污染的情况,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当前现状,而不是未来,排除B项;C项和题干无直接联系,排除C项;部分上流人士是工业大生产的既得利登者,故在保护环境方面很难达成共识,排除D项。故选A项。14

15、. 根据布雷顿森林协议的要求,1945年,该组织宣告成立,该组织的主要业务话动是:向会员国发放短期贷款,用于进行国际收支调整。该组织是A.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 世界贸易组织D.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14题答案】【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向会员国提供短期贷款,用于进行国际收支调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组的宗旨,B项正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于2015年,排除A项;世界贸易组织不是金融机构,不向成员发放货款,排除C项;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任务向成员国政府或由政府担保的私营企业提供用于生产性投资的长期贷款和广泛的技术援助与合作,以促进

16、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与收支的平衡增长,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15. 1946年,英国议会通过国民保险法,提供了“从摇篮到坟墓”,或者说“从出生到死亡”的社会保险项目,投保人在怀孕、疾病、工伤、失业、妇女丧偶、退休、死亡时都可以申请得到补助。另外,新生婴儿和儿童受教育时期,也可以获得补助金。英国此举A. 借鉴了苏联的全民社会保险制度B. 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C. 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D. 推动社会结构出现新变化【15题答案】【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从材料“从摇篮到坟基”可以看出英国的保障内容更加全面,保障对象更加广泛,主要目的是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17、B项正确;1977年苏联新宪法规定,苏联实行全民社会保险制度,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不可能得到解决,排除C项;社会结构的变化是指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逐新下降,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二、非选择题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汉代统治者认为孝是“百行之冠,众善之始”,廉则是为官之根本、民之表率,因为对孝廉的考察和荐举十分重视,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形成察举制度,每岁必举。东汉末年,曹操用人唯才是举,在才不在德,知人善任,人尽其用,并充分考虑人才背后的关系。隋唐统治者将科举制作为官

18、员选拔的新制度。隋炀帝下诏分科举士,所设十种科目,注重对品德的考察;唐朝继承和完善了科举制,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以秀才、进士和明经三科最为重要。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等材料二 英国政府于1855年和1870年两次颁布法令,揭开了文官制度改革的序幕。文官考选制度规定,由独立于党派政治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文官考选事宜,采取公开竞争、择优录用的方式选拔文官;文官作为从事具体的行政管理及法令实施工作的人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的影响,只要无过失就不受免职处分,可一直工作至退休。高级文官的考试,必考科目有作文、英语、现代或基础经济、普通科学、辅助文字等5门;选考科目有文学、两史、经济、法律、自然科学等

19、11门,任选6门。摘编自范文超英国文官任用制度变迁初探以新制度经济学为视角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至隋唐时期官员选拔条件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文官制度的特点,并指出其与中国科举制度体现的共同价值取向。【1617题答案】【答案】(1)变化:由重视德行,到重视才能,再到德才兼备。原因:封建经济的发展;中央集权的加强;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2)特点:公开考试,择优录取;政治中立,文官常任;全面考察,突出通才。共同价值取向:公平、公正;重视才干。【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变化:从材料一中“汉代统治者认为孝是百行之冠,众善

20、之始”“东汉末年,曹操用人唯才是举”“隋唐统治者将科举制作为官员选拔新制度。隋炀帝下诏分科举士,所设十种科目,注重对品德的考察”,概括得出,由重视德行,到重视才能,再到德才兼备。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作答即可得出答案,即:封建经济的发展;中央集权的加强;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小问2详解】特点:根据材料二中“采取公开竞争、择优录用的方式选拔文官”得出,公开考试,择优录取;从材料二中“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的影响,任选6门”可得出,政治中立,文官常任;全面考察,突出通才。共同价值取向:根据“由独立于党派政治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文官考选事宜,采取公开竞争、

21、择优录用的方式选拔文官”得出,公平、公正;根据“必考科目任选6门”得出重视才干。【点睛】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朱元璋惩元末法制松驰之弊,对立法十分重视。大明律分名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七部分。在对待谋反、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十恶“的行刑上,以及秘密宗教活动的处治,比以前严厉而且残酷。大明律增设“奸党”一条:“凡除授官员须从朝廷选用,若大臣专擅选用者斩。”明律专列“钞法”,保障货币秩序,并且还增订了市廛田宅钱债邮驿营造等编。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 1980年下半年,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直接主持下,我国开始对宪法进行大规模、全局性的

22、修订。经过两年多的讨论、修改,1982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部宪法(“八二宪法”)在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并颁布。第四部宪法继承和发展了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并吸收了国际经验,是一部有中国特色,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根本大法。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800问(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朝律令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我国加强法制建设的意义。【1718题答案】【答案】(1)特点:体现皇权意志;严刑峻法,重典治吏;内容翔实;律例合编,体制创新;维护经济秩序。原因:明朝商品经济发展;

23、君主专制的加强;吸收元朝的教训;对唐律的借鉴。(2)意义: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法律保障;中国民主和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明。【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中“朱元璋对立法十分重视”可知体现皇权意志;根据材料一中“比以前严厉而且残酷。大明律增设奸党一条:“凡除授官员须从朝延选用,若大臣专擅选用者斩”可知严刑峻法,重典治吏;从材料一中“大明律分名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七部分”可知内容翔实,律例合编、体制创新;从材料一中“明律专列钞法营造等编”可知维护经济秩序。原因:从材料一中“朱元璋惩元末法制松驰之弊”并站合所学知识可知吸收元朝的教训;根据材料一“明律专列“钞

24、法”,保障货币秩序”可知明朝商品经济发展;根据材料一“大明律增设“奸党”一条:“凡除授官员须从朝廷选用,若大臣专擅选用者斩”可知君主专制的加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律疏议极大的丰富了唐代的律法,为后世的法律提供了较大借鉴,因此朱元璋在制定明律时也吸收了唐代的律法。(2)意义:根据材料二“第四部宪法继承和发展了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并吸收了国际经验,是一部有中国特色,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根本大法”可知这一时期我国加强法制建设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标志着中国民主和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明。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25、1762年,清政府设立伊犁将军。其主要职责是统领当地驻军及屯田、巡边等。清政府在乌鲁木齐地区实行与内地一致的州县制;对天山南部的维吾尔族聚居区,基本保留其原有的伯克统治制度。清政府从内地抽调八旗、绿营官兵到新疆携眷长驻,在各战略要地和交通要道修筑城堡,这些城堡后来发展为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清政府还在天山南北各交通要道、重地设置卡伦(哨所),驻军守卫和巡查,以防止不法分子潜逃和“外藩”部民进入。同时开展了以大规模屯田垦荒为中心的农业生产活动,使新疆大片万古荒原变成了良田,从根本上解决了新疆军府人员的粮食问题。摘编自齐清顺清代对新疆的治理与开发材料二 “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

26、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五个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选择性必修教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治理新疆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2)根据材料二中党和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思想原则,分析应如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819题答案】【答案】(1)措施:实行军府统治制度;采取“因俗而治”的政策;构筑军事防卫体系;实行大规模屯田。作用:维护了西北边疆地区的安全;保证了新僵稳定和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奠定了近现代新疆行政区划和

27、发展的基本格局;为西北边疆地区的稳定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加强了新疆与内地的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2)深刻认识和充分发挥“三个离不开”“两个共同”“五个认同”的重要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奋斗、共同繁荣;维护和巩固安定团结的和谐发展局面。【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措施:根据材料一“其主要职责是统领当地驻军及屯田、巡边等。清政府在乌鲁木齐地区实行与内地一致的州县制”可归纳出,实行军府统治制度;根据材料一“对天山南部的维吾尔族聚居区,基本保留其原有的伯克统治制度”可归纳出,采取“因俗而治”的政策;根据材料一“同时在天山南北各交通要道、重地设置卡伦(哨所)以防

28、止不法分子潜逃和外藩部民进入”可归纳出,构筑军事防卫体系;根据材料一清政府还在天山南北“开展了以大规模屯田垦荒为中心的农业生产活动,使新疆大片万古荒原变成了良田”可归纳出,实行大规根屯田。作用:根据“设立伊犁将军”“设置卡伦(哨所),驻军守卫和巡查”等信息,得出维护了西北边疆地区安全;保证了新疆稳定和国家统一;根据“这些城堡后来发展为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得出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加强了新疆与内地的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根据“开展了以大规模屯田垦荒为中心的农业生产活动从根本上解决了新疆军府人员的粮食问题”得出为西北边疆地区的稳定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还可从奠定了近现代新

29、疆行政区划和发展的基本格局等角度进行总结。【小问2详解】整理材料,提取信息,揭示材料背后的深层次因果关系。根据“三个离不开”“两个共同”“五个认同”,可总结出深刻认识和充分发挥“三个离不开”“两个共同”“五个认同”的重要作用;根据“三个离不开”“两个共同”得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依据“两个共同”分析得出各民族共同奋斗、共同繁荣;还可从维护和巩固安定团结的和谐发展局面等角度总结回答。【点睛】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劳作方式的变化及人类社会的主要改变一览表阶段劳作方式的变化人类社会的主要改变古代人类的农业生产工具经历了从石器、木器到铁器的演讲劳动工具变得多样化和精细化

30、,人们开垦的耕地越来越多,人口数量也随之增加在农耕时代,人们开始借助畜力、机械力、自然力来提高生产能力近代工业革命中大机器生产的广泛应用机器大生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工厂制度普遍实施社会日益形成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化给民众生产带来消极影响现代新科技革命以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网上就医、授课、会议、购物、娱乐等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现代科技应用不当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9题答案】【答案】示例看法: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生活有利

31、有弊。说明:历史上的每次技术进阶升级,都显示它有益和有害的两面性。在前两次工业革命中,“机器替代人”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便捷,但也带来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的难题与困惑,如失业问题、环境污染等。第三次科技革命,以计算机为基础,使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但伴随着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化学毒品、核泄漏、电脑病毒等的出现,也带来了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和造成了巨大灾难。总之,我们在充分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还要力争避免它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的消极后果的发生。【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机器大生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工业化给民众生产带来消极影响”“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现代科技应用不当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可以提炼出看法: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生活有利有弊。说明:根据“工业革命中大机器生产的广泛应用”“新科技革命以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带来的人类社会的改变进行说明,并结合所学,可从在前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便捷,也带来失业问题、环境污染等问题;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但也带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化学毒品、核泄漏、电脑病毒等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巨大灾难。最后总结说明: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兴利除弊,使科技造福人类。【点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