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宏观概览第39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时名片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考纲明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主干知识理一理2流派及主张(1)儒家(2)道家3影响(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逐步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拨云见日想一想 1孔子“仁”的学说在当时不被重视的原因?试 答提示:(1)客观方面: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分裂割据,缺乏一个实行礼制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而且当时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以图自强。
2、(2)主观方面:孔子恢复周礼和德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2古代儒家的民本思想与现代的民主思想一样吗?试 答提示:否。古代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是以维护君主统治为前提的;现代民主思想是反对君主专制的,是在民主制度保障下的民本思想,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3孟子提倡的“仁政”与孔子提倡的“仁”相同吗?试 答提示:否。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是“爱人”。孟子从孔子“仁”的精神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仁政”。4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道教的创始人吗?试 答提示:否。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
3、兴起于东汉。5如何理解道家的“无为而治”?试 答提示:老子倡导的“无为”不能理解为消极的无所作为。“无为”强调无为而无不为,主张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地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6韩非子的“法治”等同于“依法治国”吗?试 答提示:否。韩非子的“法治”不是“依法治国”,而是为了让君主利用刑律强化中央集权,刑律成为镇压人民、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 史论要旨背一背(先填后背) (1)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但在诸国争霸和社会变革的时代并未受到太多重视。(2)老子创立了道家学派,其思想主张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道家以“
4、虚无”的“道”为世界的根本,法家呼吁改革,墨家讲求实用。流派纷呈,学术活跃。(4)“百家争鸣”促进了我国思想文化的繁荣,奠定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Step1微考点图文证史深化微考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三种主要治国思想WEIKAODIAN一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思考1史料一反映出老子怎样的治国主张?试 答史料解读:由“无为”“好静”“无事”“无欲”可知其主张无为而治。二省刑罚,薄赋敛,深耕易耨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父兄,出以事其长。孟子梁惠王上思考2史料二反映出孟子的什么主张?试 答史料解读:由“省刑罚,薄赋敛”可知其主张
5、是仁政。三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韩非子思考3史料三反映出韩非子怎样的治国思想?试 答史料解读:由可知其治国思想是严刑峻法。春秋战国时期的三种主要治国思想(1)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要顺应时势和民心,休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2)儒家推崇“人治”,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强调道德感化,实行仁政,带有民本思想。(3)法家提倡“法治”,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Step2综合点总结升华提能综合点 儒、法、道三家的思想特点及联系ZONG
6、HEDIAN要点整合1思想特点(1)儒家提出仁政、德治、礼治,强调道德感化。当国家趋于稳定、步入正轨后,宜用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2)法家主张推行严刑峻法(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动荡年代宜用法家思想,以实现国家大一统。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3)道家提倡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大动荡后,与民休息,恢复和发展生产,以用道家思想为宜。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2相互关系(1)儒、法、道三家有互补性,在发展中表现出融合的趋势。战国时期荀子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中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家
7、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西汉武帝时,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法家思想为辅,兼采道家思想的合理成分,形成了新儒学体系,奠定了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2)儒、道、法各家彼此吸收、融合,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而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针对训练2015贵州模拟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尚书周书泰誓上:“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道德经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A人文精神 B民本思想
8、C天人感应 D唯物主义答案A解析从题干中“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惟人,万物之灵”“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等信息可知,上述材料都体现了人的地位和作用,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符合“共同体现”的要求。Step3名家评史解读1孔子的学说从根本上说是保守的。他不打算损害现存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过,在他坚持统治者有统治权力的同时,他还坚持统治者应在合理的道德原则基础上进行统治。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你的解读:参考提示:作者主要论述了孔子的思想。(1)孔子思想维护当时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具有保守性。(2)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坚持统治者应在合理的道德原则
9、基础上进行统治,所以他的思想具有进步的一面。2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间很长,问题很多,情况很复杂。但简要一点,也可以概括为三场大辩论,或者“三大战役”。第一场是儒墨之争,争论的焦点是“仁爱还是兼爱”;第二场是儒道之争,争论的焦点是“有为还是无为”;第三场是儒法之争,争论的焦点是“德治还是法治”。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你的解读:参考提示:本段材料体现了著名学者易中天对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看法。(1)作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的反映,众多学派涌现,互相辩论、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2)“百家争鸣”的治国主张辩论,总体主要有三大之争:儒墨、儒道、儒法之
10、争。其核心是儒家,说明了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地位和影响;但争鸣的结果是法家获得了统治者的青睐。真题典例12015课标全国卷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答案C解析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的目的是对君主进行规劝,这不能说明儒者不能适应现实政治,A项错误;古代儒家学者中有许多思想家主张进行社会变革,如汉代的董仲舒,B项错误;古代儒者称颂“三代”之美,常把尧和舜作为古代帝王的楷模,这是对理想政治模式的追求,C项正确;以尧、舜作为古代帝王的楷模,不等
11、于复古,D项错误。22015安徽高考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崛起,并为诸侯国所重用,故选A项。由材料中“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可知,田子方还是重视功名利禄的,B项错误;C项从材料信息中体现不出来;D项与材料的意思相反,排除。32015山东高考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
12、思想是()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答案C解析“当于民监”即以民为镜,体现出尊重民意、以民为本的思想,故C项符合题意。“兼爱”是要求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同等地去爱所有的人,“尚贤”是墨子的治国主张,反对任人唯亲。“主权在民”是近代民主政治思想。“道法自然”强调的是顺应自然。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42015四川高考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倾向的是()A克己复礼 B礼法兼用C民贵君轻 D选贤举能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一是时间“战国中后期”,二是体现“思想领域出现融合”的要求。A项“克己复礼”是孔子的思想,属于春秋后期;C、D两项分别是孟子和
13、墨子的思想,不能体现“融合”的要求。故A、C、D三项错误,只有B项“礼法兼用”符合题干的要求。考向分析(1)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为切入点,考查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时代背景。(2)以构建和谐社会、建立法治国家等热点为命题视角,考查儒家、法家等思想主张及历史作用。(3)链接中外思想家,从文明史观的视角考查中外文化的发展、交流和融合。仿真练习1.2015北京西城区模拟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背景包括()井田制瓦解 “士”阶层崛起 天子开始授“土”、授“民” 私学出现A BC D答案B解析体现的是分封制,该制度与“百家争鸣”的出现没有直接的关系
14、,排除含的选项。故选B项。22016北京朝阳区模拟下面两则材料是一位先秦思想家在评论两位政治人物时表达的意思。这位思想家可归类为()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统治秩序,是个执守正道而不行诈谋的国君。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内行诈谋却装作遵循正道的国君。A儒家 B法家C道家 D墨家答案A解析材料中体现了“维系传统统治秩序”“礼制”的规定,依据对百家思想的认识,可知选A项。32015吉林摸底西周社会的运转,所依靠的是两项权力原则:刑和礼。礼的应用范围只限于贵族,刑的应用范围是普通百姓。针对这种现象,春秋战国时期,有学者认为社会没有阶层高下之分,在法律和君主面前人人地位都一样,该学者所属的学派是()A法家 B墨家C儒家 D道家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社会没有阶层高下之分,在法律和君主面前人人地位都一样”可以看出是以法治国,符合法家的思想主张,故选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