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考试中政治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中学 李彰有 2002年,全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都实施了3+X高考科目改革方案,其中浙江在内的全国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实行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中,选择题每题4分,总分值为140分,约占卷面总分的一半;江苏、河南实行的文理综合能力测试卷中,选择题每题6分,总分值为180分,占卷面总分的60%;广东、广西实行的文理综合能力测试卷中,选择题3分,总分值为90分,占卷面总分的60%。上海单独命题的综合能力测试卷中,选择题每题3分,总分值为81分,占卷面总分的一半多。从单道选择题的分值和选择题所占卷面总分的比重可以看出,考生在综合考试中选择题解答的好
2、坏,直接影响考生综合科目考试成绩的高低。复习中若一味把侧重点放在如何答好非选择题上,却对选择题不予关注,只会导致顾此失彼。因此,研究和探讨综合考试中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下面,笔者以综合考试中的部分政治选择题为例,谈谈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一、排除法 排除法是指在题干为正向选择的前提下,排除题肢观点本身错误、或者题肢观点正确但与题干要求的规定性无关、题肢的观点与题干要求的规定性逻辑不符的一种解题方法。要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必须做到所选题肢与题干要求相对应。而运用排除法,通过对备选题肢的一一筛选,淘汰了与题干要求不一致的题肢,保留了符合题意的题肢,做到了题干要求与题肢要求的统一。因而排除
3、法是选择题中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解题方法。 在运用排除法解答选择题时,应做到三个排除:一要排除观点本身错误或包含着部分错误观点的题肢,此谓排错法;二要排除观点虽然正确,但与题干要求的规定性无关的题肢,此谓排异法;三要排除题肢含义的外延大于或小于题干规定性要求外延的题肢,此谓排乱法。 例1 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在预算中逐年扩大了对居民生活补贴的支出。2002年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开支预算达860亿元,这个数额比1997年增长了15倍。这一事实表明,政府积极履行( ) A.参与经济活动的职能 B.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能 C.协调多方利益的职能 D.维护市场秩序的职能 2002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
4、卷)第30题 解析 政府作为国家机构,担负着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一职能,其主要职责是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它并不参与具体的经济活动,故A肢说法错误。B、D肢属于干扰肢,和题干材料无关。C肢符合题干要求,因为我国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悍卫者和执行者,对居民生活补贴、扩大社会保障支出都体现了政府积极履行协调各方利益的职能。 二、辨优法 辨优法是指备选题肢中有一个以上同题干要求有关联的正确题肢,但只有一个题肢是最符合题意的,要通过辨别筛选出最佳题肢的方法。运用辨优法解题,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备选题肢有多个正确题肢,甚至全部选项都是正确题肢;其二,不止一项备选题肢与题干要求有联系
5、。 辨优法用于最佳选择题的解答。运用辨优法解题,应按以下两步进行:一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题肢。不符合题意的题肢有两种情况,其一是题肢本身表述错误,其二是题肢虽表达正确但不反映题干要求。二是从符合题意的题肢中筛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题肢。从符合题意的题肢与题干之间的关系看,一般来说,题肢与题干之间是直接联系者选,间接联系者不选;本质联系者选,现象联系者不选;必然联系者选,偶然联系者不选;主要联系者选,次要联系者不选。 解答此类题目必须准确把握题肢与题干之间的亲疏关系,才能做出正确选择。因此,我们在审题时,特别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明确题干在范围、层次、角度、条件等方面有什么特殊要求。只有辨得清,才
6、能选得准。 例2 上海经济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坚持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 B、坚持对外开外的基本国策 C、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D、坚持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2年高考综合能力测试(上海卷)第1题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党的领导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上海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当然很多,其中包含实行了对外开外的政策等,但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因此,A项是正确的,其他各项虽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上海经济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故不选B、C、D项。 三、组合筛选法 组合筛选法,是指在组合型选择题中,通过筛选,排除含有错误题肢的组合,或者排除遗漏正确题肢组合的
7、方法。组合筛选法要求找出自己最熟知的、能拿得准的题肢来推知其他组合选项的正误,这样可以由同时思考所有的题肢,转化为集中思考几个甚至一个题肢,它不仅减轻了思考压力,而且节省了解题时间,能迅速选出正确答案。 运用组合筛选法解答组合型选择题,应从自己最熟知的题肢入手判断,若此题肢为错误,含有该题肢的组合均为错误;若此题肢为正确,遗漏该题肢的组合均为错误。若根据某一题肢难以选出正确答案时,可以再根据能拿得准的另一题肢,按照以上做法来判定。遇到有公共题肢的组合时,公共题肢可以免审,只要审析相异题肢的正误,就能得出正确答案。 例3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观离合,此事古难全。这说明( )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
8、规律的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遵循同样的规律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古今不变的 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是循环往复的 A、B、 C、 D、 2002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第34题 解析 该题以优美的诗词为题干,增加了试题的可读性。该题综合考查考生运用哲学、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进行诗歌鉴赏和领悟的能力。该题涉及到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考生注重文化素质的培养,提高审美素质。肢是错误命题。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遵循各自的特殊规律,都因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变化都呈现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四、关系分析法 关系分析法,是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而又相关的概念、现象等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的方法。
9、关系分析法,主要适用于关系型选择题。根据关系型选择题题干的规定,所选题肢往往有四种情形:一是要求选出反映联系(共同点)的题肢;二是要求选出反映区别(不同点)的题肢;三是要求选出反映关系(包括联系与区别)的题肢;四是要求选出不反映关系的题肢。需要注意的是,在第一种情形中,有的题干只侧重考查两者关系的某一方面联系,即单向联系,而不是考查两者的双向关系,因而并不是所有能揭示两者联系的题肢都是正确的选项。 解答关系型选择题,一是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注意题干考查的角度,看题干是考查两者的区别,还是考查两者的联系,或者是考查两者的所有关系(包括区别与联系),还是考查不反映两者的关系;二是把题肢和题干进行比较
10、,看题肢观点是否本身表述错误,题肢观点是否满足题干考查的角度,只有本身是正确的且符合题干要求的题肢,才能当选。 例4 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各地区、各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不仅要注重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且要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的要求。这表明( ) A、道德规范总是与市场原则相冲突 B、市场行为只能用市场手段去解决 C、市场行为和弊端只能用道德手段去解决 D、道德建设可以促进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 2002年高考综合能力测试(江苏、河南卷)第15题 解析 该题巧妙地将时政与哲学、政治学内容相结合,涉及道德规范与市场原则、市场手段、市场经济秩序和诸多关系。旨在
11、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A肢是错误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要求在市场交易中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坚持上述原则,是遵循市场运行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B、C肢也是错误的,市场行为既可以用市场手段去解决,也可以用计划手段去调节;市场行为的弊端可以用经济手段(市场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道德手段去解决。D肢观点正确并符合题意,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助于促进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 五、分解法 分解法,是指在准确把握题目主旨的基础上,对题干中的观点、事例或引文包含的多层意思逐层分析,按照每一层意思的要求筛选题肢的方法。分解法,常
12、用于分析含有多层意思的引文或事例型选择题。虽然每则引文或事例都是围绕某一中心问题阐述的,但引文或事例却含有多层意思,往往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运用分解法,对照题肢逐层分析题目,能够迅速找出题肢与题干的对应关系。运用分解法解题,首先把题干分解成若干层次,明确每一层意思的内涵。题干中的分号、句号往往是划分层次的依据;其次,对照备选题肢,逐层分析每一层意思,找出题肢与题干的对应关系;第三,从整体上把握题目的中心,检验所选题肢是否符合题目的主旨。在运用分解法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有的题目一层意思中包含着几个与之相对的题肢,有的题目几层意思中却只有一个题肢与之相对应,所以,在解题时,应灵活运用分解法,
13、做到具体题目具体分析。 例5 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人们常说,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这种差别的形成是由( ) A、各民族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 B、各民族不同的遗传因素决定的 C、各民族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D、各民族的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决定的 2002年春季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京皖蒙卷)第28题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考查学生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呈现多元文化的特征,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但是同一社会存在,为什么会出现法国人浪漫与德国人严
14、谨的差别呢?这就需要从各民族的自然、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中去把握。因此D项是正确的。A项、B项、C项都是分别从单一的因素中去寻找根源,难以自圆其说,故都不能选。 六、因果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是指在因果关系选择题中,把题干和题肢结合起来,具体分析它们之间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而做出判断的方法。 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叫做因果联系。正确把握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必须明确原因和结果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解答因果关系选择题,应把题干和题肢结合起来分析,题干为因,所选题肢应为此原因的结果;反之亦然
15、。需要注意的是,有三种情形的题肢是不能入选的:答非所问者不选;与题干的规定性重复或变相重复者不选;因果颠倒者不选。 例6 经过15年的艰苦谈判,中国在2001年12月1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员国。加入WTO以后,我国市场上国内外企业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这是因为( )A、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提高 B、中国市场将成为开放统一的市场C、中国市场的商品需求基本饱和 D、中国政府不再调控市场经济活动2002年春季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京皖蒙卷)第32题解析 这是一道密切关注我国经济形势的热点题,主要考查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与竞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等内容。此题是一道因果性试题,
16、题中材料给出结果,要求分析引起这种结果的原因。加入WTO后,由于我国市场将会进一步地全方位地对外开放,与世界市场融为一体,必然引起国内外企业间竞争的日趋激烈。所以应当选B。A项的表述不能成为其竞争激烈的原因,应该是竞争的一种结局,因为在日趋激烈的国家竞争中,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采用高科技,减少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成本,导致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至于迅速提高在短期内还不大可能,因而A项不符合题意。C项、D项的表述都不正确,因为中国市场的需求量相当大,而且档次在逐渐提高,怎么能说商品需求基本饱和了呢?同时,加入WTO以后,中国政府会根据WTO的游戏规则,及时转变管理职能,采
17、用经济的、法律的、道德的行政的手段,实现对市场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但决不是不再调控市场经济活动了。因此,C和D项都不能选。七、中心旨意法中心旨意法,是指通过概括题干的中心思想,提炼出题目的主题,按照题干的要求,对照备选题肢,用发展性思维,从不同方面选出符合题意的题肢。中心旨意法,常用于对引文材料和事例材料进行分析的寓意型选择题。凡是对材料的含义应如何认识和理解选择题,都可以说是寓意型选择题,它的明显特征是题中所提供的材料蕴涵了政治、经济、哲学道理。寓意型选择题在材料后面的提示中,常有表明了、反映了、意味着、正确理解、说明了、这段话主要是说、体现、蕴涵等指向要求。运用中心旨意法解题,首先必须审清
18、题意,弄清题干的内涵和外延,准确把握题目的主旨;其次,要运用所学的知识,挖掘题肢与题干的内在联系。一般说来,题肢与题干材料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就选,如果某个题肢与应选题肢之间是直接联系,而与题干之间是间接联系,则这个题肢不能入选,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一级联系选,二级联系不选。例7恩格期说: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这说明 ()A.哲学作为一种思辨活动,与社会生活无涉 B.哲学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已有的思想基础上C.哲学的发展就是用新观点代替旧观点 D.哲学理论要创机关报就必须抛开已有的思想材料2002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
19、等省卷)第31题解析 该题引用恩格斯的观点,主要说明哲学应如何发展。考生没有较高的领悟和理解力,思辨力不好,答这道有难度的试题是困难的。A肢是错误的,哲学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它源于社会生活,又对社会生活有指导作用。C肢不符合题目主旨。D肢是错误的,因为哲学理论的创新不是对过去的全盘否定,而是在已有的思想材料基础上的扬弃 。故唯有B肢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旨。八、评析法评析法,是指对题干所提供的观点或现象不是简单地下结论,而是坚持用辩证的观点对题干和选项、以及题干与选项之间的关系进行仔细的具体分析的方法。评析法常用于需对题干材料所列现象、事件(例)或观点予以评价的选择题。运用评析法解题,首先要阅读理
20、解题干材料,明确所列的现象、事件(例)或观点的实质(本质),然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辩证分析,准确把握题干的正误后作评价;在选项取舍上,不能按思维定势来选择,而要按照干肢联结词的指向,要么做正向选择(选择观点正确的选项),要么做反向选择(选择观点错误的选项)。凡是题肢能够反映题干内容并与题干具有必然的联系,就是符合题意的题肢,而不论题肢观点本身正确与否。例8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实现。这种说法( )A、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B、揭示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C、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2002年春季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京皖卷)第26题解析 此题命得
21、很巧妙,乍看起来似乎是在考查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其实考查的是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命题角度的转换,出乎意料的切入口,使人耳目一新,体现着命题的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解答这类题,一定要突破思维定势,一定要紧紧抓住题中的有效、重要信息进行剖析,从中把握命题者的思路,做出正确的选择。题中观点将个人愿望的实现与飞驰的流星强拉硬扯到一起,认为只要对着流星许个愿,其愿望不需要经过努力奋斗就能实现,这实质上是意识决定物质的唯心论观点,但是命题者的切入口在于流星与愿望之间究竟有没有联系,有什么样的联系,是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等。作为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这种联系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客观性、有条件性。将愿望与流星强拉硬扯到一起,制造了客观上并不存在的某种联系,是违背了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客观性和有条件性的道理,是唯心主义的。因而选D。A项的观点不符合题意;B项是干扰项,虽然揭示了意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未指出意识的反作用,愿望是否符合实际,愿望需要经过艰苦努力的拼搏才能实现,故不能选;C项也不合题意,因为题中观点并非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倒是片面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认为有了愿望就能实现,走向了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唯心主义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