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研究摘 要:生态课堂是运用生态学的有关原理,贯穿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人的生命价值,激发人的生命潜能,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课堂形式。本文从师生关系、课堂环境、学生感知、教学内容等方面呈现了小学语文生态课程的特征,并逐一分析了课堂环境单调、人际关系不和、教学内容局限、教学过程机械、教学评价单一等非生态现象及影响,有针对性的从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丰富教学内容、开放教学过程、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五个维度,提出构建小学语文生态课程的可行性方法,旨在让小学语文课堂回归本源。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态课程;构建小学语文是我国义务教育的一门基础课,在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和人文素
2、养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生态课堂就是运用生态学的有关原理,贯穿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人的生命价值,激发人的生命潜能,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课堂形式。课堂生态中,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统一。小学语文生态课堂就是将生态基本思想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中,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的课堂环境。生态课堂关注学生的个体价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素养,使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素养和专业,从而实现教学相长。1 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基本特征生态世界观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通过一定的关系相互联系的。构成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因子有师生、教学环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指标等,这些因子相互联系
3、,形成一个协同共生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教师和学生是生态的主体,在生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是知识学习的主导者,需要知识渊博,视野开阔,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手法丰富,才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是知识学习的主体者,需要学习动机强烈,对学习的内容兴致高涨,才能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同时,课堂教学的物理环境和精神环境共同作用于小学语文生态课堂,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通过 30 多年的教学,笔者认为小学语文生态课堂应该包含以下特征:一是師生地位平等的特征。小学语文课堂文学作品体裁较多,表现形式多样。在教学中学生受到尊重,主体地位凸显,有自由交流的空间,能畅所欲言,在轻松和谐的环
4、境中寓教于乐。二是课堂环境与教学相融的特征。生态课堂中人数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教室座位灵活多变,教室注重使用图、文、音、影多种媒体去刺激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力,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能把抽象的文本形象化。教师不但自己教态亲切,语言生动幽默,还开展一些主题表演和游戏,使得语文课堂生动有趣。三是重视学生自主体验的特征。生态课堂中教学的方法不再灌输,而是通过一定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自主体验,学生在体验中能有效的融会贯通。学生在生态课堂中,用心听、说、读、写,语文素养培养良好,语文学习水平提升迅速。四是联系生活实际的特征。语文的素材来自于生活,生态课堂的语文学习回归了生活。生态课堂中,学生的生活经历就是丰富的
5、教学材料,语言文字沟通流畅体现了工具性,社会榜样的学习、性情的陶冶能体现人文性。五是教学相长的特征。在生态课堂中,教师能巧妙的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语文思维,使学生能感知作者,学习作者的德行修养,促进学生良性发展。同时学生积极投身课堂教学,主动思考,见解多样,在和教师的思想碰撞中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2 小学语文课堂非生态现象及分析在现实教学中,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违背的非生态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课堂环境单调。课堂环境包括班级大小、座位排列方式和教具。由于教学资源缺乏,不少班级规模偏大,40 人常见,50 人、60 人也不少,大班和小学生的生性活泼相违背,在狭小的空间中,容易导
6、致学生的心情不舒畅。同时,由于方便教学,大多班级座位编排为固定的秧田式,学生处于固定地方,不同的地方学生受到教师的关注度不够,同时也不方便交流。再者,一些语文教师根据经验教学,教具使用较少或者单一,把趣味性、生动性的课上得呆板乏味。过大的班级规模,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固定的座位排列,限制了师生的互动。第二、人际关系不和。课堂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一方面,教师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并形成了惯性,教学中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因为要树立自己的权威而缺少师生对话和情感交流。另一方面,为了使得教学课堂有序,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欠缺,导致生生课堂关系不和谐。师生关系欠和睦,情感疏远产生;生生关系欠协
7、调,不良竞争发生。第三、教学内容局限。教师在教学时,因为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过于注重文本本身,很少联系生活实际,难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忽视课外资源的使用,学生视野不能拓展,思维无法发散,语文运用能力偏弱。教学内容局限,难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第四、教学过程机械。教学中,大部分老师都会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当学生持有不同见解时,教师总会想方设法把学生拉回自己预设的教学进程中,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一些老师课堂中以灌输为主,不断重复知识点,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缺乏体验,自主领会能力严重被削弱。第五、教学评价单一。主要体现在:1)教学主体单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评价通常以教师评价为主,往往忽视教学主体
8、的评价,忽视学生是语文科通的参与者,教学效果评价不客观。2)是评价内容单一,许多老师过于注重抄写和背诵的评价,忽视学习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因数,评价重结果,忽视过程。教学评价不够系统,制约了师生共同进步。3 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第一、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物质方面来看,教室整体上要有足够的空间,足够的照明,合适的布置,抗干扰能力强。也要控制班级规模,丰富座位安排,可以选用圆形、小组式等排列方式,以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精神方面来看,树立良好的班风能让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制定民主的班纪有利于维持班级的秩序。小学语文要从学生的思维模式出发,从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实际出发,灵活多
9、变的使用教具,营造生动直观的语文教学情境。用音乐去刺激学生的听觉,用图像、视频去刺激学生的视觉,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图文并茂,调动学生的各个感知器官,引导学生融入课堂。第二、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要形成良好的生态课堂,师生的和谐人际关系至关重要。首先,教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要一味的灌输知识,要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多和学生互动,无论成绩好坏,给予平等的发言机会。教师要学习激励心理学,恰到好处的赞美学生,维持课堂学习情绪的高涨和课堂生态的稳定。其次,要鼓励学生接受世界的多样性,学习体会的差异美。要让学生认识到合作互助学习比单独学习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要给学
10、生创造交流学习,探究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朋辈的交流中发散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第三、丰富教学内容。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有书但不能局限于书。教育的本质是生活,如果小学语文课本内容不贴近生活、贴近自然,必将使得教学内容僵化迂腐。教师要尽量用生活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要善于把生活体验和课文内容文本相结合,把课程内容展示成学生生活的多姿舞台。让学生多走向大自然,多参与到生活中,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小学语文要文以载道,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渗透人文教育,要把陶冶情操、人格完善、习惯养成、价值观培养等潜移默化到教学中。第四、开放教学过程。首先,教学中要关注教学生成。每个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学生之间的差異性使
11、得课堂呈现出丰富多变的特点,因此小学语文教育应该不拘泥于预设的教学流程,而是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尊重学生提出的不同看法和个性理解,让学生把真是的体会表达出来。其次,小学语文课堂要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不要过分的解读文本内容,要让学生自主揣摩,品味文学艺术,提高语文素养。再者,要激活他们的思维,鼓励自主探究。陶行知老先生主张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时间,培养他们勇于质疑,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首先,评价主体要多元化,教师和学生都是生态课堂的生态主体,所以评价主体应该注重全面、多角度。生态课堂中,应该归还学生应有的话语权,让他们
12、积极参与教学评价,提出真实想法,也可以倾听其他人员对教学的评价,使得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其次,评价内容要多元化,评价内容不仅仅局限于知识和技能,对待教师可以从教学观念、业务水平、敬业精神、教育科研等方面评价,对待学生可以从学习态度、学习结果、学习方法、知识转化等方面综合考虑。再者,评价方式要多样化。不但要考虑到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师生互评和学生互评,也要考虑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既要考虑定量评价也要考虑定量评价;只有在多角度,多方式的评价基础上,才能客观公正的得到教学效果,有效促进课堂教学和师生共同进步。要构建小学语文生态课堂,必定遵守课堂的生态规律。需要课堂教学环境、人际关系、教学内容、教
13、学过程、教学评价等因素的和谐统一。只有各个要素协调统一后,小学语文的课堂生态才能得到改善,小学语文课堂的良好生态才能有所形成,充满活力的小学语文课堂才能得到实现。参考文献1李森,王牧华,张家军.课堂生态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2高良峰,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态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3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4周士勤.“生态课堂”的基本涵义、特征及认识J.教育科学论坛,2007(1):40-41.5杜亚丽.关于生态与生态课堂的解读J.现代教育科学,2009(1):15-17.6陈卓.试论生态课堂的基本特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4):32-33.作者简介周春晖(1965-),女,教龄 37 年,专科学历,现任职称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乡村学校有效性课堂教育教学、生态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