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思想文化史第一轮复习考试大纲:1、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2、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考情分析:(1)近几年高考命题集中于考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2)题型上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并重,考查重点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和对具体史实的判断认识。本考点理论性较强,试题有一定难度。高考预测: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表现,是高频考点。今后复习重点应放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概念的理解上,并且结合具
2、体的历史事实进行阐释,即将思想理论与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等结合起来横向整合。(一)背景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将向何处发展,引人关注(必要性)2、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可能性)。3、新理论宣言书的发表(1978年):(1)报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2)影响: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伟大意义。一、邓小平理论(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1、酝酿、准备时期:一次讲话和一次会议 A、一次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
3、向前看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促成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实现伟大转折。B、一次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首次提出:1982年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初步形成:1987年中共“十三大”,系统地提出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第一次系统地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4、成熟并形成体系:1992年,南方谈话,提出“三个有利于”,回答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88岁高龄的邓小平在家人和有关人员陪同下,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
4、、上海等地,回到北京后,他又视察了首钢。邓小平在南方各地巡视,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称为“南方谈话”。“南方谈话”回答了当时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一些重大认识问题。5、体系的完整:1992年中共“14大”,提出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最终形成:1997年中共“15大”,将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例(2013福建宁德一模21)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特作决议:撤销中发68152号文件中加给刘少奇同志的罪名和对他的处理决议,恢复刘少奇同志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该决议()A标志组织路线拨
5、乱反正的开始 B彻底否定了“文革”的错误 C表明政治路线拨乱反正的完成 D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析】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开始,否定了“文革”的错误和政治路线拨乱反正的完成都是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排除 A、B、C。答案为D。【答案】D 小结:邓小平理论形成阶段(四次会议和一次南巡)过程 主要理论 首次提出 1982年中共十二大 特色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步形成 1987年中共十三大 初级论(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成熟并成体系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本质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体系完整 1992年中共十四大 目标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最终形成 1997年中共十五大 结论: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三)邓小平理论的内容:1、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主义;(1)指导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建设道路: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3)社会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5)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6)判断工作是非的标准:三个有利于(7)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在祖国统一问题上,他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推动了香港、澳门的回归,促进了海峡两岸的交流。3、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邓小平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必须坚
7、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四)邓小平理论的地位 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创立了邓小平理论。2、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3、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例(2013北京丰台高三期末17)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这表现在()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 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
8、心转移 采取“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 B C D【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把握题干的时间信息,采用排除法。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于1978年召开,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是60年代提出的,故C项正确。【答案】C 例(2013江西八校联考32)1978年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说:“我们也有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但如此,有的人还认为谁要是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谁就是犯了弥天大罪。他们的观点,事实上是主张只要照抄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同志的原话,照抄照搬就行了。要不然,就说这是违反了
9、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违反了中央精神。”当时邓小平讲话的现实意义有()有利于恢复和发扬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 批抨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 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有利于打破个人迷信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 A B C D【解析】题干材料中邓小平在工作会议上讲话强调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再依据时间信息,结合阶段特征分析。是邓小平讲话的积极作用,两个凡是实际上是党中央少部分人仍坚持左的错误,不实事求是,故正确;“两个凡是”的言论是引发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原因,错误;邓小平讲话强调实事求是,不主张生搬硬套,正确。【答案】B(1)邓小平理论继承了毛泽东思想的把人民利益作为政策的出发点;(2)邓小
10、平理论继承了毛泽东思想的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3)邓小平理论继承了毛泽东思想的调查研究的方法;(4)邓小平理论继承了毛泽东思想的关于真理标准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乘的统一的科学体系?1、提出的背景: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许多新变化。(1)国际: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2)国内: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
11、化新阶段。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怎样完善自身、与时俱进的新问题。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创立及内涵:(1)创立:2000年2月明确提出;2001年庆祝中共成立80周年大会的讲话全面而深刻地阐述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2002年中共“16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2)内容: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3)根本问题: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4)核心:保持党的先进性(5)本质:执政为民“三个代表”思想的辩证
12、关系。统一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基础和根本。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灵魂和先导。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本质和归宿。3、历史地位:(1)“三个代表”思想适应了当代世界和中国变化的新形势,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2)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指导思想,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3)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思想体系 创立者 解决问题 思想精髓 历史作用 毛泽东 思想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 中国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实 事 求 是 独 立 自 主 群 众 路 线 使中国人民站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邓小平 理论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解 放 思 想 实 事 求 是 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个 代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党 解 放 思 想 实 事 求 是 与 时 俱 进 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思考: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