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 本站投稿专用信箱:,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 共 19 页 第 1 页2007 高考化学研讨会题型研究 一、基础实验部分:例 1(05 广东)下列实验操作民安全事故处理错误的是A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浴温度时,不慎打破水银球,用滴管将水银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残破的温度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B用试管夹从试管由下往上夹住距试管口约 31 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C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到浓硫酸中D把玻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玻管插入端,缓慢旋进塞孔中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实验的基本操作和
2、常见事故处理的熟练程度。根据规范的实验操作步骤和事故处理方法,C 不正确。正确的方法为:先向试管中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加入浓H2SO4和醋酸。巩固:下列有关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燃着的酒精灯打翻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B少量酸或碱滴到实验台上,立即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抹布 C金属钠着火时,可用干粉灭火器来扑灭 D蒸发食盐溶液时,发生液滴飞溅现象,应立即加水冷却 答案:B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师生安全问题和环境保护的问题。同步应用:下列实验处理不当的是 A.制氧气时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 B.在气体
3、发生装置上直接点燃乙炔气体时,必须先检验乙炔气体的纯度 C.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不时移动试管或加入碎瓷片,以免爆沸伤人 答案 C。实验中产生的某些废液中含有有害的物质,会造成环境污染。例 2(05 广东)下列各组物质仅有蒸镏水不能鉴别出的是A苯、酒精、硝基苯B食盐、烧碱、硝酸铵C蔗糖、硫酸铜粉末、碳酸钙粉末D氧化铜、二氧化锰、活性炭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利用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鉴别不同物质的方法。答案:D例 3(05 广东)某同学为了验证海带中含有碘,拟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1)第 1 步:灼烧。操作是将足量海带灼烧成灰烬。
4、该过程中将使用到的硅酸盐质实验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 本站投稿专用信箱:,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 共 19 页 第 2 页仪器有(填代号,限填 3 项)。A试管B瓷坩埚C坩埚钳D铁三角架E泥三角F酒精灯G烧杯H量筒(2)第 2 步:I溶液的获取。操作是。(3)第 3 步:氧化。操作是依次加入合适的试剂。下列氧化剂最好选用(填代号)。A浓硫酸B新制氯水CKMnO4 溶液DH2O2理由是。(4)第 4 步:碘单质的检验。操作是取少量第 3 步的溶液,滴加淀粉溶液,如果溶液显蓝色,则证明海带中含碘。点评(1)BEF(2)将灰烬转移到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用玻璃
5、棒充分搅拌,煮沸,过滤(3)D 过氧化氢是绿色氧化剂,在氧化过程中不引进杂质,不产生污染。本题主要考查对验证某一成分的实验设计方案的理解,涉及实验仪器的材料、性能、药品试剂的选择、实验操作步骤的要领等内容的考查。着重能力、利于创新的教学理念。巩固练习:(06 广东)氧化铜有多种用途,如用作玻璃着色剂、油类脱硫剂等。为获得纯净的氧化铜以探究其性质,某同学用工业硫酸铜(含硫酸亚铁等杂质)进行如下实验:制备氧化铜工业 CuSO4CuSO4 溶液CuSO45H2O CuO步骤 I 的目的是除不溶性杂质。操作是。步骤的目的是除铁。操作是:滴加 H2O2 溶液,稍加热;当 Fe2+转化完全后,慢慢加入 C
6、u 2(OH)2CO 3 粉末,搅拌,以控制溶液 pH=3.5;加热煮沸一段时间,过滤,用稀硫酸酸化滤液至 pH=1。控制溶液 pH=3.5 的原因是。步骤的目的是得到 CuSO45H2O 晶体。操作是,过滤,水浴加热烘干。水浴加热的特点是。探究氧化铜的性质取 A、B 两支试管,往 A 中先加入适量 CuO 粉末,再分别向 A 和 B 中加入等体积的 3%H2O2 溶液,只观察到 A 中有大量气泡。结论是。为探究试管 A 中反应的速率,收集气体并测定其体积必需的实验仪器有:。答案:加适量水溶解,搅拌,过滤使 Fe3+可全部转化为 Fe(OH)3 沉淀,而 Cu2+不会转化为 Cu(OH)2 沉
7、淀。将 CuSO45H2O 溶液加热蒸发至有晶膜出现时,停止加热。受热均匀,温度易于控制在 1000C 以下。CuO 可加快 H2O2 分解的反应速率,是 H2O2 分解反应的催化剂。秒表、橡皮塞、导管、集气瓶、量筒。I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 本站投稿专用信箱:,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 共 19 页 第 3 页重点复习一些基本操作的过程与方法:过滤操作的复习思路巩固练习:1(06 广东)往有机聚合物中添加阻燃剂,可增加聚合物的使用安全性,扩大其应用范围。例如,在某聚乙烯树脂中加入等质量由特殊工艺制备的阻燃型 Mg(OH)2,树脂可燃性大大降低。该 Mg(
8、OH)2 的生产工艺如下:精制卤水中的 MgCl2 与适量石灰乳反应合成碱式氯化镁Mg(OH)2-xClxm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合成反应后,继续在 393K523K 下水热处理 8h,发生反应:Mg(OH)2-xClxmH2O=(1-2x)Mg(OH)2+2x MgCl2+mH2O水热处理后,过滤、水洗。水洗的目的是。阻燃型 Mg(OH)2 具有晶粒大,易分散、与高分子材料相容性好等特点。上述工艺流程中与此有关的步骤是。已知热化学方程式:Mg(OH)2(s)=MgO(s)+H2O(g);H1=+81.5kJmol-1Al(OH)3(s)=12Al2O3(s)+32H2O(g);H2=+
9、87.7kJmol-1Mg(OH)2 和 Al(OH)3 起阻燃作用的主要原因是。等质量 Mg(OH)2 和 A l(OH)3 相比,阻燃效果较好的是,原因是。石灰乳精制卤水 合成 水热处理 过滤 水洗 表面处理 过滤水洗 干燥准备工作过滤操作滤液沉淀静置还是搅拌?如何操作?怎样洗涤沉淀?用什么方法得到晶体?滤液混浊怎么办?沉淀洗涤是否干净?沉淀剂是否足量的判断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 本站投稿专用信箱:,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 共 19 页 第 4 页常用阻燃剂主要有三类:A.卤系,如四溴乙烷;B.磷系,如磷酸三苯酯;C.无机类,主要是 Mg(OH)2
10、和Al(OH)3。从环保的角度考虑,应用时较理想的阻燃剂是(填代号),理由是。答案:除去附着在 Mg(OH)2 表面的可溶性物质 MgCl2、CaCl2 等。2为了测定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固体混合物 mg 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1)甲同学的方案是:将样品溶解,加过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取沉淀烘干,称量得固体 ng。则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若 Ca2+、Ba2+都可使 CO32沉淀完全,但使用氯化钡溶液比氯化钙溶液所得的结果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原因是。(2)乙同学的方案是:将样品溶解后,加入稍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再滴入 23 滴酚酞试液,用标准盐酸滴定
11、。乙同学在滴定过程中所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3)丙同学的方案如图所示:当混合物样品充分反应完全时,缓慢通入空气的目的是,其中,装置 A 的作用是。答案:(1)%100197106mn(2 分)碳酸钡的式量比碳酸钙大,在 CO32的量一定的条件下,加入 BaCl2 生成的沉淀质量多,测定的相对误差量较小。(2 分)(2)酸式滴定管、锥形瓶(各 1 分,共 2 分)将碳酸钠完全转化为沉淀,防止滴定过程中 CO32和盐酸反应(2 分)(3)将反应中生成的 CO2 排出,完全被碱石灰吸收(2 分)吸收空气中的 CO2(2 分)3(00 年广东)1、在进行沉淀反应的实验时
12、,如何认定沉淀已经完全?2中学化学实验中,在过滤器上洗涤沉淀的操作是 答案:、在上层清液中(或取少量上层清液置于小试管中),滴加沉淀剂,如果不再产生沉淀,说明沉淀完全。、向漏斗里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等水流完后,重复操作数次。4(02 年全国)已知化合物甲和乙都不溶于水,甲可溶于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 98%的硫酸,而乙不溶。现有一份甲和乙的混合物样品,通过实验进行分离,可得到固体甲。(实验中使用的过滤器是用于过滤强酸性液体的耐酸过滤器。)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 本站投稿专用信箱:,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 共 19 页 第 5 页请填写表中空格,完成
13、由上述混合物得到固体甲的实验设计。序号实验步骤简述实验操作(不必叙述如何组装实验装置)溶解 将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加入 98%H2S04,充分搅拌直到固体不再溶解。洗涤沉淀检验沉淀是否洗净答案:过滤将烧杯中物质倒入耐酸过滤器中过滤,得滤液。析出沉淀将滤液沿烧杯壁慢慢倒入足量水中,并不段搅拌,直至析出全部固体。过滤将此烧杯中的物质倒入过滤器中过滤,得固体。用蒸馏水冲洗滤纸上的固体若干次,直至洗净。取新得到的洗出液少许,滴入用盐酸酸化的 BaCl2 溶液,若没有白色浑浊出现,则说明沉淀已洗净,若有白色浑浊出现,则说明沉淀没有洗净。二、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性质与基础实验的结合例 5(06 年广东)下
14、列实验中,溶液颜色有明显变化的是A少量明矾溶液加入到过量 NaOH 溶液中B往 FeCl3 溶液中滴入 KI 溶液,再滴入淀粉溶液C少量 Na2O2 固体加入到过量 NaHSO3 溶液中D往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入少量 Fe2(SO4)3 稀溶液点评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FeCl3 溶液中滴入 KI 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色。答案:B巩固练习:(06 广东)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将 Cl2 的制备和性质实验联合进行以减少实验中的空气污染用食醋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 本站投稿
15、专用信箱:,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 共 19 页 第 6 页用硝酸钡溶液鉴别硫酸根离子与亚硫酸根离子用溴水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有不饱和脂肪烃ABCD答案:C例 6有一瓶无色气体,可能含有 CH4、CO2、HCl、HBr、SO2 中的一种或几种,将其通入氯水中,得无色透明溶液,将这种溶液分为两份,向一份中加入用盐酸酸化的 BaCl2 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向另一份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 AgNO3 溶液,也产生了白色沉淀,则有关的气体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肯定有 HCl、SO2 B可能含有 HBr、CO2 C肯定没有 CO2、CH4 、HBr D以上结论均不正确 点评 因通入氯水中得无色透
16、明溶液,则一定无 HBr,加入 BaCl2 出现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有 SO42,则原气体中一定含有 SO2,发生的反应为:SO2+Cl2+2H2O=H2SO4+2HCl;加入 Ag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肯定溶液中含有 Cl,因通入氯水中肯定存在 Cl,因此不能确定原气体中是否含有 HCl,CH4 和 CO2 不能确定。故答案 D 正确。巩固练习:1某溶液中含有 HCO3、SO32、SO42、Cl和 Na+,若向其中通入 Cl2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的是 AHCO3 BSO42 CSO32 DNa+答案:B 2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有(NH4)2SO4,Al2(SO4)3,NaCl,AgNO3
17、,KOH,KI,BaCl2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该固体溶于水得到澄清溶液,而且该溶液能使酸酞呈红色,若在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硝酸,可得到白色沉淀。该白色固体可能的组成是 A B。C。D。答案:A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索镁粉与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组实验: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现象;将镁粉放入溴水中,观察到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的气泡,但溴水的颜色全逐渐褪色;将镁粉放入液溴中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现象;向含足量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则下列关于镁与溴水的反应机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镁粉只直接与溴水中的溴反应 B镁粉只与溴水中的酸反应 C产生极少量的气泡是由于镁粉
18、与水反应得到 D镁粉在水的催化下与溴发生反应 点评 D 从分析第 4 组实验,得出结论:潮湿的溴和镁反应产生无色物质。分析实验事实,做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对实验室制溴苯的方法进行改进,便于判断实验的产物。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 本站投稿专用信箱:,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 共 19 页 第 7 页三、综合实验设计以元素化合物和有机物性质作为知识基础,通过阅读题目信息,根据要求,灵活地把物质的性质与实验设计结合在一起,并进行合理的评价或提出改进意见,或进行物质的合成实验。这是较高能力层次要求的实验试题,学生应具备扎实的元素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又具有较丰
19、富的实践经验,细心阅读题目的要求,有效的解决问题。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1)明确目的原理:首先必须认真审题,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弄清题目有哪些新的信息,综合已学过的知识,通过类比、迁移、分析,从而明确实验原理。(2)选择仪器药品: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能否腐蚀仪器和橡皮、反应是否加热及温度是否控制在一定范围等,从而选择合理的化学仪器和药品。(3)设计装置步骤:根据上述实验目的和原理,以及所选用的实验仪器和药品,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学生应具备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实验步骤应完整而又简明。(4)记录现象
20、数据:根据观察、全面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5)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实验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图表、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例 8已知甲酸和浓硫酸共热到 6080可发生脱水反应:HCOOH CO+H2O实验室用甲酸和浓硫酸混和后制取 CO 时,常不需加热,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在试管内倒入一定体积的甲酸,然后再小心沿试管壁倒入等体积的浓硫酸,这时可见试管内液体分上、下两层,在两层液体的界面处有少量气泡,轻轻振动试管,可见液体交界面气泡增多,改变振动的力度可控制气泡产生的速率。试回答下列问题用该法制 CO 不需加热的原因:。以上操作方法可控制反应速率的原因:。具支试管(试
21、管侧壁有一支管,如右图所示)在实验室有多种用途,试只用具支试管、橡皮塞(橡皮塞上最多只能打一个孔)、玻璃导管及连接和夹持仪器装配一个用浓硫酸和甲酸的混合液制取 CO 气体,用 CO 还原氧化铜,并检验其氧化产物的实验装置。画出该装置示意图(同类仪器最多只有三件,不必画夹持仪器,但需注明所装的药品)答案:要求在限定条件下,设计用 CO 气体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考查学生综合实验的能力。甲酸和浓硫酸混合时,可产生大量的热,使反应液温度达到反应所需的温度。由于甲酸和浓硫酸密度不同所以甲酸在上层,浓硫酸在下层,反应在两液体的界面发生,振动试管可使两反应物相互混合、溶解,增大反应物相互间的接触面而加快反应速
22、率。实验装置中选用其它仪器(如酒精灯等)或所 用同类仪器超过三件的均不给分。装置基本合理,但局部有绘制错误的可酌情扣分,画出其它合理装置的参照给分。浓 H2SO46080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 本站投稿专用信箱:,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 共 19 页 第 8 页同步练习:1Inorganic Syntheses(无机合成)一书中,有一如下图所示的装置,用以制备某种干燥的纯净气体。该装置中所装的药品正确的是 AA 中装浓硫酸,B 中装浓盐酸 BA 中装浓盐酸,B 中装浓硫酸 cA 中装氢氧化钠浓溶液,B 中装浓氨水 DA 中装浓氨水,B 中装氢氧化钠浓溶液
23、 点评 B 浓硫酸吸收用毛细管渗入的浓盐酸中的水份,不产生酸雾,得到干燥的 HCl 气体。使用毛细管装置制取气体,改进中学实验,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2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 A 逐滴加入 B 中:(1)若 A 为浓硫酸,B 为第 3 周期金属元素的片状单质,其在常温下难与水反应;C 为品红溶液,实验中观察到溶液褪色。则 B是_(填化学式),B 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后往烧杯中加入沸水,又可观察到试管 C 中的现象为:_。(2)若 B 为 Na2CO3,C 为 C6H5ONa 溶液,实验中观察到小试管内溶液变浑浊,则酸 A 应具有的性质是_。然后往烧杯中加入沸水,可观察
24、到试管 C 中的现象是_。(3)若 B 是生石灰,实验中观察到 C 溶液先形成沉淀,然后沉淀溶解,当溶液恰好澄清时,关闭 E,然后往烧杯中加入热水,静置片刻,观察到试管壁出现光亮的银镜,则 A 是_,(填名称),C 是_与葡萄糖的混合液,仪器 D 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_。点评 只要熟练掌握好元素化合物之间的反应,才能解好本题。(1)Mg Mg+2H2SO4(浓)=MgSO4+SO2+2H2OC 中溶液变红。(2)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溶液由混浊变澄清。(3)浓氨水(或铵盐的浓溶液)AgNO3防止倒吸考查学生对中学常见实验进行改进的能力。例 9(05 年广东)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 SO2 的制备及性质
25、探究实验。(1)根据反应 Na2SO3(固)+H2SO4(浓)Na2SO4+SO2+H2O4 制备 SO2 气体用下列简图,在答题卡的方框中画出制备并收集 SO2 的实验装置(含试剂)示意图。带孔橡胶塞锥形瓶集气瓶分液漏斗导管液体固体实验过程中,使用分液漏斗滴加浓硫酸的操作是。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 本站投稿专用信箱:,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 共 19 页 第 9 页(2)将 SO2 气体分别通入下列溶液中:品红溶液,现象是;溴水溶液,现象是;硫化钠溶液,现象是。(3)有一小组在实验中发现,SO2 气体产生缓慢,以致后续实验现象很不明显,但又不存在气密性
26、问题。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并说明相应的验证方法(可以不填满)原因,验证方法。原因,验证方法。原因,验证方法。点评(1)画装置图: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活塞,旋开分液漏斗的旋塞,缓慢滴加。(2)溶液褪色溶液褪色有浅黄色沉淀(3)Na2SO3变质 取待测试样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先滴入足量稀盐酸。再滴入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该 Na2SO3固体变质。不是浓硫酸 用洁净玻璃棒蘸取代测试样,涂白纸不变黑,则证明该溶液不是浓硫酸。本题以 SO2为载体,将其实验室制取原理、实验装置的选择、典型仪器的使用操作、性质检验及实验过程中异常现象的解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考查对气体制备方法的迁移应
27、用能力和实验操作的分析处理能力。巩固练习:1(06 广东)(12 分)某研究小组进行与 NH3 有关的系列实验。从下图中挑选所需仪器,画出制取干燥 NH3 的装置简图(添加必要的塞子、玻璃导管、胶皮管。固定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不用画),并标明所用试剂。将 NH3 通入溴水中,有 N2 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验证“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第 6 页右上图所示的装置,图中 B 管的容积是 A 管的 2 倍,活塞 K1、K2、K3、K4、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 本站投稿专用信箱:,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 共
28、19 页 第 10 页K5 均关闭(固定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略;HCl 和 NH3 均不溶于石蜡油,也不与之反应;装置气密性好。在 A 管中充满与大气压强相等的干燥 HCl 气体。操作是。控制活塞 K4、K5,调节 C,使 B 管充满与 A 管同压的干燥 NH3。缓缓开启 K3,A 管中的现象是。要达到实验目的,当反应完成并恢复到室温时,B 管中预期的现象是;若观察不到预期现象,主要原因是。点评答案:2NH3+3Br2=6HBr+N2打开 K1、K2,从 K2 处通入干燥的 HCl 气体,直到 K1 处有白雾出现,关闭 K1、K2。生成大量的白烟。B 管中充满石蜡油。实验时 A 管中未全部充满干
29、燥 HCl 气体例 10设计实验,比较下列各物质分子中-OH 上氢原子的活动性顺序:H-OH CH3COOH CH3CH2-OH HO-COOH C6H5-OH点评从上述五种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可知,、呈弱酸性,具有极弱的酸性,呈中性,这样我们用五种化合物通过与指示剂作用、跟碱液反应、跟活泼金属反应、跟新制取的 Cu(OH)2 悬液反应等,来进行性质的比较,从而得出各化合物中氢原子活泼性的大小顺序。其实验方案设计如下表:操作现象结论(OH 中 H 原子活泼性顺序)1五种物质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各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2 滴、变红,其他不变、2在、试管中,各加入少量碳酸钠溶液中产生气体3在、中各加入少量氢
30、氧化钠溶液由浑浊变澄清、4.在、中各加入少量金属钠、加热产生气体,并有燃烧现象产生气体,没有燃烧现象综上设计,五种物质分子中-OH 上氢原子的活泼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K1K2K3K4K5ACB石蜡油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 本站投稿专用信箱:,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 共 19 页 第 11 页巩固练习:Mn2+离子是 KMnO4溶液氧化 H2C2O4的催化剂。有人提出该反应的历程为:请设计 2 个实验方案来验证这个历程是可信的(无须给出实验装置,无须指出选用的具体试剂,只需给出设计思想)。答案:1对比实验:其一的草酸溶液中加 Mn2+离子,另一不加。在滴
31、加 KMnO4溶液时,加 Mn2+者反应速率快。2寻找一种试剂能与 Mn(VI)、Mn(IV)或 Mn(III)生成配合物或难溶物;加入这种试剂,反应速率变慢。(注:表述形式不限。其他设计思想也可以,只要有道理都可得分。)2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实验方案实验现象1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液中滴加酚酞A浮于水面,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无定向移动,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2向新制的 H2S 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B产生大量气体,可在空气中燃烧,溶液变成浅红色3钠与含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C反应不剧烈,产生气体可燃烧4镁带与 2
32、molL-1 的盐酸反应D剧烈反应,气体产物在空气中可燃5铝条与 2molL-1 的盐酸反应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6AlCl3 溶液中加 NaOH 溶液F生成淡黄色沉淀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_。(2)请补充必要的实验,以证明此周期中另外两种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答案(1)验证第三周期元素从左至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的规律。(2)实验中还没验证硅、磷两种元素的性质。要验证铝、硅、磷、硫等元素的性质,可以有多种思路,为了使实验操作简单易行,可以从验证硅酸、磷酸、硫酸的酸性强弱入手。要比较这些酸的酸性强弱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方案一:测定 0.1molL-1 的
33、 Na2SiO3、Na3PO4、Na2SO4 的 pH,由此判断三种盐溶液的水解能力,得出硅酸、磷酸、硫酸三种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顺序,进而得出硅、磷、氮三元素非金属强弱顺序。方案二:测定硅酸、硫酸、磷酸溶液的 pH。方案三:在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磷酸溶液,可发生反应:SiO32-+H3PO4=H2SiO3+HPO4-在磷酸镁沉淀中滴加稀硫酸溶液,沉淀可溶解:Mg3(PO4)2+4H+=3Mg2+2H2PO4-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 本站投稿专用信箱:,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 共 19 页 第 12 页3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要利用已经学过的化学知识制取少
34、量漂白粉,并进一步探究漂白粉的化学性质。他们查阅资料得知:2Cl2+2Ca(OH)2=Ca(CO2)+CaCl2+2H2O 是放热反应,温度稍高时便发生副反应:6Cl2+6Ca(OH)2Ca(ClO3)2+5CaCl26H2O。学生设计出了甲、乙、丙三套装置:请从甲、乙、丙各套装置中选取合理的部分,按气体从左至右的流向组装成一套较合理的装置,(填各部分仪器的编号)部分学生认为上述组装仍存在缺点,他们指出在前两个仪器之间应增加如下装置:你认为 H 洗气瓶中所盛液体是 ,其作用是 。若无此装置,对制漂白粉有什么不利影响 ;洗气瓶 I 有无必要 理由是 。为了研究所制得的漂白粉的化学性质,同学们把少
35、量漂白粉投入到淡绿色的 FeCl2溶液,所产生的现象是 。由此可知漂白粉溶液所具有化学性质是 。答案:F B E 饱和食盐水 除去 Cl2中的 HCl HCl 和 Ca(OH)2及 Ca(ClO)2反应 不必要 Cl2与 Ca(OH)2反应需要少量水参与 生成红褐色沉淀 氧化性和碱性 四、工业化学实验 定量实验包括定量测定物质的含量或浓度的试题和部分基本理论实验研究,具体要求是根据AB甲冷水干燥的消石灰MnO2浓盐酸CDE乙MnO2浓盐酸澄清石灰水NaOH 溶液FG丙浓盐酸MnO2干燥的消石灰Cl2Cl2HI浓硫酸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 本站投稿专用信箱:,来信请注
36、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 共 19 页 第 13 页相关的实验要求,进行计算和实验,从而得到数据。例题 海水及盐卤中均有氯化镁存在,某海盐厂副产品 MgCl26H2O 做原料,在 523以上加热,制取耐火材料原料氧化镁和盐酸。有关原子相对质量:H-1,O-16,Mg-24,Cl-35.5。(1)写出该法制取盐酸的反应方程式_。(2)此法制备 36.5%的浓盐酸时是否需要加入其它原料?_,并说明理由_。(3)1000kg 的 MgCl26H2O 理论上可以制得氧化镁_kg,同时制得 36.5%的浓盐酸_kg。(4)在干燥的氯化氢气流中加热 MgCl26H2O 也可制得电解冶炼镁的原料无水 Mg
37、Cl2,试解释干燥氯化氢的作用是_。(5)若该工厂不再增加原料(干燥剂可循环利用,忽略水蒸气的损失),利用 MgCl26H2O同时制取氧化镁、浓盐酸和无水氯化镁,请你为该厂设计的工艺流程提出合理建议:_。并计算原料的分配最佳物质的量之近似比(制氧化镁所用原料 a mol:制无水氯化镁所用原料 b mol),则 a:b_:_。点评试题取材于工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从知识上看试题涉及到基本理论、化学计算和工业生产中工艺流程设计等问题,是一道既能考查多方面的化学基础知识,又紧密联系生产实际问题的综合题。(1)试题中的新信息是“用 MgCl26H2O 做原料制氧化镁和盐酸”,要用到已有知识、技能是“升高
38、温度能促进盐类水解、HCl 易挥发、书写化学方程式”,结合起来就可得到反应式。(2)这是一个定量计算和定性判断相互结合的问题。根据(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每生成 2molHCl 的同时还产生 5molH2O,所以在所得的酸雾中 HCl 的质量分数为:%1005187373=45%36.5%(3)作简单的计算就可得到结果。(4)加热氯化镁晶体时,由于氯化氢易挥发,容易生成氧化镁。所以,只有在能够抑制氯化镁水解的条件下,才能加热氯化镁晶体直接制取无水氯化镁。(5)在分析第(2)、(4)过程中可得到这样的信息:若加热氯化镁晶体只为了制取氧化镁和盐酸,需要另加原料水(反过来分析就是 HCl 过量);
39、若只是制取无水氯化镁,必需加入一定的氯化氢气流。工业生产最理想的工艺要求是充分利用现有原料,不产生废物,以此为原则可提出合理的建议。答案(1)MgCl26H2O MgO+2HCl+5H2O。(2)若用此法制取 36.5%盐酸,必须再加入水。(3)可制得氧化镁 197kg,浓盐酸 986kg。(4)氯化氢气流可抑制氯化镁水解,并带走水蒸气。反应式为:MgCl26H2O气流HClMgCl2+6H2O(5)制取氧化镁时生成盐酸,多余氯化氢经干燥后用于制无水氧化镁时的氯化氢气流。若 amol MgCl26H2O 用于制氧化镁,b molMgCl26H2O 用于制取无水氯化镁,则有:aMgCl26H2O
40、+bMgCl26H2O=aMgO+bMgCl2+2a HCl+(5a+6b)H2O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 本站投稿专用信箱:,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 共 19 页 第 14 页那么,根据所得的 36.5%盐酸有:n(HCl):n(H2O)=5.365.36:185.63=1:3.53即:baa652=53.31a:b3:1。巩固练习:1用高铁酸钠(Na2FeO4)消毒净化淡水是一项新技术,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 A、Na2FeO4有强碱性使细菌不能生成 B、Na2FeO4 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还原产物是 Fe2+,可生成胶体从而将水中悬浮物凝聚沉降 C、N
41、a2FeO4的还原产物为 Fe2+,可水解生成 Fe(OH)2,吸附悬浮物而沉降 D、Na2FeO4这种物质不存在,这项技术是没有的 1某同学欲配制一定浓度的 NaOH 溶液,用来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进而测定反应的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 0.55 mo1L1 的 NaOH 溶液 200mL。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称量前先调节天平零点。用“”表示在天平右盘上放置砝码,用“”表示从天平右盘上取下砝码。取用砝码情况和游码读数如下:砝码质量502020105取用砝码情况先后先后先后烧杯的质量为g。称量烧杯和 NaOH 固体的质量。再在天平右盘上放置g 砝码,将游码的位置移到g 的位置
42、,往烧杯中逐渐加入 NaOH 固体,直到天平达到平衡。以下是配制溶液的具体步骤:A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 23 次,将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轻轻振荡容量瓶,使溶液充分混合。B将溶液沿玻璃棒注入 200 mL 的容量瓶中。C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直到液面接近容量瓶颈刻度线下 12cm 处。D盖好容量瓶瓶塞,将容量瓶反复上下颠倒,摇匀。E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F向盛有 NaOH 固体的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使溶质溶解,然后冷却至室温。G将配好的溶液转入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H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上述步骤的先后顺序是(填字母标号)。(2)中和滴定。量取 0.55 mo
43、1L1 的 NaOH 溶液 20.00 mL 注入锥形瓶中,并加入 2 滴酚酞,用未知浓度的盐酸进行滴定。该同学傲了两次实验,所耗盐酸的体积如图所示,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 本站投稿专用信箱:,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 共 19 页 第 15 页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中和热测定。取上述 50 mL 盐酸与 50 mL 0.55 mo1L1 NaOH 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热测定的实验。环形玻璃搅拌棒能否用环形铜质搅拌棒代替?(填“能”或“不能”)。若代替,则测定结果将(填“偏高”、“偏低”或“不变”)。(4)若将实验(2)和(3)结合在改
44、进后的同一装置中进行,即用 Na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同时测定中和热分析是否可行?,试说明理由答案:(1)33.25;2.6H、F、B、A、C、E、D、G(2)0.50 mo1L1(3)不能;偏低(4)不可行;酸碱中和滴定需振荡且速度不能过快,否则易使所用标准液的体积出现误差;中和热测定时,酸碱混合要快,否则散失热量多,造成误差2已知常温下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的致癌物和致畸物质之一。我国规定:居室中甲醛含量不得超过 0.08mg/m3。可利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测定甲醛。测定原理:KMnO4(H)溶液为强氧化剂,可氧化甲醛和草酸。有关离
45、子方程式为:4MnO4+5HCHO+H=4Mn2+5CO2+11H2O 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测定装置:部分装置如下图所示(a、b 为止水夹)测定步骤:收集带检新装修的房屋居室空气 5L。准确量取 5.00mL 1.00103molL-1 的高锰酸钾溶液于 250mL 锥形瓶中,滴入 3 滴6molL-1 的 H2SO4 溶液,加水 45mL 稀释备用。将 1.00103molL-1 的草酸标准溶液置于酸式滴定管中备用。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 本站投稿专用信箱:,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 共 19 页 第 16
46、页打开 a,关闭 b,用注射器抽取 100mL 新装修的房屋的室内空气。关闭 a,打开 b,在缓缓推动注射器,将气体全部推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再如此重复 4 次。用标准草酸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记录滴定所消耗的草酸溶液的体积。再重复实验 2 次(每次所取的高锰酸钾溶液均为 5.00mL)。3 次实验所消耗草酸溶液的体积平均值为 12.38mL。回答以下问题:(1)使用 量取 5.00mL 高锰酸钾溶液。(2)如果注射器压送气体速度过快,可能会产生什么不良后果?。(3)本实验是否需要外加指示剂?若需要请指出指示剂的名称,若不需要,试说明如何确定滴定的终点。(4)计算该居室内空气
47、中甲醛的浓度 mg/m3,该居室的甲醛 (填是或否)超标。答案(1)酸式滴定管(2 分)(2)甲醛来不及被吸收,影响测定结果。(2 分)(3)不需要;(2 分)以高锰酸钾为指示剂。最后一滴草酸标准溶液滴下,溶液红的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即为滴定终点。(2 分)(4)3.6mg/m3(5 分);是(2 分)。解析:准确量取溶液用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量筒只能粗略量取液体体积。为测定准确,实验时应严格控制通入气体的速率,使反应充分进行。高锰酸钾本身有颜色,不需要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 本站投稿专用信箱:,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 共 19 页 第 17 页再
48、两外加入指示剂。高锰酸钾的总量:n(KMnO4)=5.00103L1.00103molL-1=5.00106mol 草酸的物质的量:n(H2C2O4)=12.38103L1.00103molL-112.38106mol 由方程式可得 H2C2O4 消耗的 KMnO4 的物质的量为 n(KMnO4)1=52n(H2C2O4)=5212.38106mol=4.952106mol 则甲醛消耗的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 n(KMnO4)2=5.00106mol4.952106mol=0.048106mol 甲醛的物质的量为 n(HCHO)=45n(KMnO4)2=450.048106mol=0.06106
49、mol 甲醛的浓度为:366m/mL10mL500g/mg1000mol/g30mol1006.03.6mg/m3 3某课外兴趣小组对双氧水(H2O2的水溶液)做了如下实验探究。(1)将质量相同但聚集状态不同的 MnO2分别加入到 5mL 5%的双氧水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测试。测定结果如下:催化剂(MnO2)操作情况 观察结果 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 粉末状 混合不振荡 剧烈反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5 分钟 块状 反应较慢,火星红亮但木条未复燃 30 分钟 写出 H2O2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实验结果说明催化剂作用的大小与_有关。(2)取三份含有等量的 H2O2,但质量分数不同的双氧水,分别
50、向其中加入 1 克 MnO2粉末。测定结果如下:双氧水体积 操作情况 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 收集到气体体积 反应后液体温度 a1%的 150mL 混合不振荡 11 分钟 539mL 24 a2%的 15mL 1 分 20 秒 553mL 56 a3%的 7.5mL 9 秒 562mL 67 请简要说明: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不同的原因_。反应后液体温度不同的原因 。收集到气体体积不同的原因 。答案:(1)2222222H OMnOH OO 催化剂的表面积(聚集状态)(2)溶液质量分数不同,液体温度不同 反应放热相同,但液体的量不同 液体的量不同,液体温度不同(影响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量)高考资源网提供
51、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 本站投稿专用信箱:,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 共 19 页 第 18 页4为节省药品和时间,甲乙丙三位同学用铜片、锌片。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直流电源、石墨电极、导线、烧杯、试管等中学化学常见的药品和仪器,进行巧妙的构思,以“接力”的方式。设计了比较铜与锌的金属活动性相对强弱的系列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1)甲同学分别将一小片铜片、锌片置于烧杯底部(铜锌不接触),小心向烧杯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的现象是 。甲同学的设计思路是 。(2)乙同学接着甲同学的实验,向烧杯中加 溶液,进而观察到的现象是 。乙同学作出铜锌金属活动性相对强弱的依据是 。(3)丙同
52、学使用直流电源和石墨电极组装好电极装置,向乙同学实验后的溶液中补充了必要的试剂(作电解液)。反应在调控下随时发生,实验中有关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观察到的明显实验现象是 。(4)请你再单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试剂、仪器任选),探究和证实锌和铜金属活动性的相对强弱(简要说明实验操作)_ 答案(1)锌片表面有气泡产生,铜表面没有气泡 (2 分)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锌排再氢的前面,可以和稀硫酸反应,铜排在氢后面,不与稀硫酸反应。(2 分)(2)CuSO4(1 分)锌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且产生气泡的速率加快(2 分)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锌排在铜的前面,可以将铜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锌表面产生的铜与锌
53、构成原电池的两极,使锌与稀硫酸的反应加快(2 分)(3)2CuSO4+2H2O 电解2Cu+O2+2H2SO4(3 分)阳极产生无色气体,阴极表面产生红色固体(2 分)(4)取两片相同的铁片,分别放入盛有 ZnSO4 溶液和 CuSO4 溶液的两支试管中,观察铁表面的变化(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 分)新课改思想主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身心的和谐发展。突出基础性、突出时代性、突出科学性、突出实用性、突出实践性、突出灵活性。从 2006 年起全省高中开始实行新课改,所以 2008 年的高考是全面新课改后的高考,为体现高考政策的连续性,今年的高考中就有比较明显的新课改思想。今年新增加的一道有关稀薄气体燃烧的试题,结合了能源问题、环保问题、催化剂问题,体现了化学与生产和生活的关系,具有新课改的思想。这就要求学生学习化学的同时,更要结合化学关注社会,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 本站投稿专用信箱:,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 共 19 页 第 19 页框图题跨度大,考查范围广,光有书本知识是不够的,一定要开阔视野,还要能结合所学知识合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上所述,今年的高考化学试卷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生,有利于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