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怎样备好一节思想品德课.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75312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8.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备好一节思想品德课.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怎样备好一节思想品德课.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怎样备好一节思想品德课.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怎样备好一节思想品德课摘要:面对课程标准和新的课程理念,该如何备好思想品德课,富有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这是每个教师所面临的新课题。本文通过作者自身对新课程进一步的学习领会,浅谈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的备课要点。关键词:新课标;思想品德;备课方法一、研读课程标准,认真确定三维目标,恰当选择教法1.理解课标中的课程理念。学习目标是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要素,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所以把握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备课的关键所在。对于思想品德学科来讲,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构建的基础;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

2、考、积极实践相统一;避免德育课程学科化的倾向,从过分重视传授道德知识转向重视促进德性发展;强化思维方式、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体现教育内容是不断生成的。六个理念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在设计每一堂课时,至少重点贯彻其中一个理念。2.依据学习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在“具体内容标准”一栏中,还规定了基本的学习目标,句子的开头都有一个关键词“理解”“说明”“分析”“尝试”“体验”“学会”等等。例如,“学习调节情绪,增强调控自我、承受困难和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学习“属于知识性目标动词,具体要求是:”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那么

3、,教师就应该遵循调节情绪的要求,考虑用引导的方法来启发学生对”调节情绪“知识的思考(包括情绪分类、情绪特点、情绪与性格关系、情绪的作用等)。并且通过学习情绪,能上升到调控情绪,达到乐观的精神。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对照附录中的”学习目标的说明“,从而确立恰当的教学方法。3.充分利用课标中的案例开展探究活动。课标中的每个一级主题下至少都有一个活动建议,这些活动案例与教材中多数的案例比较起来,不但设计详细,从课时安排、方法步骤到讨论等等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易行,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代表性,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范例。充分利用这些案例,在保证探究质量的前提下,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4、。二、备课程资源,领会并验证课标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這说明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教师是教材的理解者、参与者、实践者。备课时,教师要钻进教材之中,有自己的钻研、解读和思考,否则,一味地接受和照搬,教师就只是充当教科书的”传声筒“、知识的“贩卖者”角色,而没有了自己的思考,很难将课上出新意和深意。长此以往,教师的思想必然僵化,学生必然厌学。另一方面,教师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既然是例子,说明教材并非是教学的全部,教师要摒弃那种唯教材是用的本本主义,灵活变通教材中与学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及时

5、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把它及时地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三、备学生,明白学生是课堂的主题1.备学情。教师应通过各个渠道了解所任教班级学生的情况,充分分析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学生的背景不同,起点也不相同,他们在发展方向、发展速度、效率和最终发展程度上存在相当大的差别,既表现在智商上,又表现在情商上。这就决定了他们理解问题的方式和深度上会有所不同,程度好的学生理解早一些,程度差的学生可能会理解迟一些。因此要求教师关注个体差异,尊重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尊重那些个性特别、学习成绩较差、家庭条件相比低下和经常犯错误的学生,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

6、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2.备学法。新课程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课标研制组强调,确保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是此次思想品德课程和教材改革教学策略和方法改革的成败所在。四、备教师,体现课堂指导者的指导作用1.备观念。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不仅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革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教学行为

7、习惯。“态度决定一切”,观念不转变,课程改革无从谈起,教师在工作之余,要积极参加各级培训,领会课改精神;自觉学习有关课改的文件和资料;研究课程标准,以研究的态度参与课程试验;正视自己教育教学中需要改革的环节、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挖掘自己的潜力,重视自身的角色转换,努力把观念转化为行动,与新课程一同成长。教师应该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新课程体系中,教学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单向“传授”,学习也不再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学”应成为“导学”,教师不能再坐享“师道尊严”,也不该再单纯充当“红烛”或“春蚕”。因为,教学需要“双赢”。2.备教法。传统教学中的一些好的方法应该保持和发扬,关键是如何运用。

8、例如,讲授法是我们在课堂上常用的教学法,在新课程中运用时,教师考虑更多的应该是“讲什么”“怎么讲”?是过去那样的口若悬河,还是适时、有效的引导?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新课程倡导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发挥个人特长或优势,调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已有的教学经验,探索新的教法。五、教后反思,做到前事之鉴,后人之师每堂课上完后,教师应及时反思。其目的有四:其一,检查本节课的课堂效果:所用的教法、学法是否恰当,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有何优点,什么环节需要改进,并最终形成新的课堂设计,从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其二,验证实验教材和课标的可行性;其三,为课题收集素材;其四,为下一节课或者类似目标、知识的课堂组织和引导提供经验与教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