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高考历史统考版二轮复习学案:第1篇 第1辑 主题11 点赞中华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74694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考历史统考版二轮复习学案:第1篇 第1辑 主题11 点赞中华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1高考历史统考版二轮复习学案:第1篇 第1辑 主题11 点赞中华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1高考历史统考版二轮复习学案:第1篇 第1辑 主题11 点赞中华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1高考历史统考版二轮复习学案:第1篇 第1辑 主题11 点赞中华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1高考历史统考版二轮复习学案:第1篇 第1辑 主题11 点赞中华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021高考历史统考版二轮复习学案:第1篇 第1辑 主题11 点赞中华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2021高考历史统考版二轮复习学案:第1篇 第1辑 主题11 点赞中华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2021高考历史统考版二轮复习学案:第1篇 第1辑 主题11 点赞中华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2021高考历史统考版二轮复习学案:第1篇 第1辑 主题11 点赞中华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2021高考历史统考版二轮复习学案:第1篇 第1辑 主题11 点赞中华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2021高考历史统考版二轮复习学案:第1篇 第1辑 主题11 点赞中华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2021高考历史统考版二轮复习学案:第1篇 第1辑 主题11 点赞中华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点赞中华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民族工作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写入党章。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在我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中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具有同一性。“中华民

2、族”一词虽然出现在近代,但中华民族开始形成却可以上溯到秦汉时期。自秦汉以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历史的常态,中华民族也是至少从秦汉开始已处于正在形成之中。从秦汉到清朝,中华民族的形成处于动态发展之中,中国一直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成、建设路径等宏观层面的解读,以及对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体实践的多角度研究,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学术意义,必将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主题。2019年全国卷第29题考查了五四运动时期的爱国主义精神;2019年全国卷第41题从中国海关税率变化的角度考查了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民族经济的意义;2017年全国卷第41题考查了近代法国和中国的民族主义。高考还可

3、能从以下几个角度考查本主题:中华民族观念形成与发展的背景和影响;近代中国不同阶层反对外国侵略,捍卫中华民族利益的史实等。一、古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国家认同意识的形成1秦汉以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1)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长城:从战国时的秦国、赵国、燕国开始到明朝末年修筑的长城,历来就是中原农耕民族对付北方游牧民族的手段。地理环境:始终是影响中原政权扩大统治区域的重要因素,随着人类生产能力的提高,克服地理障碍的能力也不断增强。以农立国的国策:中原王朝对自己疆域的要求基本上是以是否适宜农耕,并以此作为判断是否华夏的依据。华夏认同:战国时期,内迁少数民族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

4、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到秦始皇统一时,华夏族已经是民族大融合的产物。文化认同:先秦时期的华夏民族就已突破血缘局限而成为“文化民族”。在当时的华夏诸国中,衣冠服饰、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等所表现出的共同心理和文化层面上的一致性和民族自觉意识,证明当时的华夏民族是一种文化民族。移民与民族交流和融合:中原政权、汉族政权对周边地区的扩展成功与否取决于其移民政策的成效,汉族先进文化对少数民族的吸引力是促进民族融合的重要因素。制度的内聚力与辐射力:中原王朝实行的一些政策、制度,从历史的中长时段来看,起到了凝聚民心、形成以王朝为中心的向心力的效应。(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春秋战国时期:经过激

5、烈的兼并、分化、吸收,各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大大加强了华夏民族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秦汉时期: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充分,我国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初步形成。中央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加速了对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了各族人民友好交往,民族融合有了新的发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游牧经济和农耕经济不断交往,各民族杂居,北魏孝文帝的封建化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隋唐的统一提供了条件。隋唐时期:隋唐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大大加快,民族融合得到新的发展。宋元时期:各政权在冲突与纷争的同时,加强了遣使、朝贡、互市和联姻等交往,进一步促进民族大融合,推动元代

6、多民族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出现,虽然元政府实行民族分化政策,但阻止不了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明清时期:各民族的融合与经济文化交流达到新的高度。统治者推行移民政策、“盟旗制度”等,促进了民族融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2古代中国国家认同意识的形成(1)第一阶段:先秦时期,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奠定,是天下观产生的历史阶段。“大一统”一词出现在战国时期。“大”意指重视、尊重,“一统”是指一体、统一、治理。“大一统”的含义就是重视和尊重一体、一统的治理制度体系。先秦是“大一统”思想的酝酿时期。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的等级分封制国家结构,已经包含着“大一统”的制度萌芽。战国时期,结束纷乱,走向统一,已经成为历

7、史潮流,“大一统”的制度、血缘、文化认同观念已经产生。秦汉王朝建立后,“大一统”从思想观念转变为现实。西汉中期的思想家董仲舒适应时代需要,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将“大一统”上升到天地常理、历史规律的高度。(2)第二阶段:秦汉至辽宋夏金对峙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天下观付诸实践的历史阶段。汉文化正处于上升期,中原王朝不断向着中华自然疆域的边缘地带扩张。周边少数民族扩张,传统的天下观受到越来越多的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的挑战。各民族间竞争和碰撞中,通过相互吸收比自己优秀的文化而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进一步交融,形成了“中国多元一体”意识。(3)第三阶段:元明至清朝前期,版图的奠定,清代

8、疆域的最终奠定并得到国际法认可,天下观转型并转化为国家认同意识阶段。元人的“中国观”要点是:“中国”的疆域是元统治地区加上南宋统治的江南;“中国”的人民是:汉人和少数民族两大部分;“中国”的文化是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两大系统;“中国”主权的行使者,可以是汉人政权,也可以是“行中国之道”的少数民族政权。前中期的清朝对其疆域的最终奠定,能够从容地从学理与法理上自我确认。清朝确立了中国领土管辖范围的明确界限。二、近现代中国国家认同和民族觉醒意识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观念形成与发展时段民族国家观念的演进及其实践19世纪4050年代传统“天下观”开始动摇:林则徐具有了朴素的民族意识和近代国家主权观

9、念,打破了中国是世界中心的神话;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强调这是中国发展的“根本之图”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代表人物提出“中体西用”,并主办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为中国走上近代化发展之路做了铺垫郑观应等早期维新派在爱国基础上“究心泰西政治实业之学”,主张建立民主政治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提出在中国建立起一个近代化民族国家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概念,并形成了“国家”取代“天下”“民族国家”替代“封建王朝”的近代民族国家观,以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的戊戌变法运动成为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里程碑20世纪初孙中山不但提出了三民主义,还将三民主义发展为一个把民族解放、国民革命和

10、社会改造合为一体的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完整提出了建设民族国家、国民国家和社会国家的思想,因辛亥革命而建立起来的中华民国是拥有独立主权民族国家的雏形,开启了近代以来建设中国民族国家的进程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及其国家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经过国民革命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民族国家最终实现了独立自主2.中华民族的觉醒(1)鸦片战争民族意识的萌发鸦片战争的惨败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开始发生改变,人们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反对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2)甲午中日战争民族

11、意识逐渐强化甲午中日战争、列强瓜分狂潮使民族危机空前强化,首先是知识分子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紧接着是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辛亥革命,民族意识逐渐强化。(3)五四运动民族意识的升华五四运动是一次全民族参与的反帝爱国运动,工人、农民、资产阶级空前团结,“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表现出了极大的爱国热情,使民族意识进一步升华。(4)抗日战争民族意识的高涨随着日本侵华的不断加剧,中国的民族意识进一步强化,形成高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民族复兴意识也达到了空前的觉醒。3中华民国时期在边疆治理上的变化(1)治边思想:封建帝制被废除,民族平等被写入约法和宪法,推动了边疆民族观的进步。由古代

12、的“守中治边”到对边疆地区的重视。(2)施政方针:由“因俗而治”转变为促进边疆内地化。(3)措施:由政治为主到多方面综合治理。提出了三民主义的边疆政策,在边疆推行省县制,改土归流、改革盟旗制度等,将边疆地区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控制下,制定并实施了开发和建设边疆的经济政策,同时开展边疆教育,提高边疆各民族的文化水平。4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1952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纲要,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2)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民族区域自治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3)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实施,

13、以基本法律的形式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固定下来,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此纳入法制轨道。(4)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进一步丰富发展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高考真题演练1命题点:古代中国“孝”“悌”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2019全国卷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尝试解题_A根据材料中“孝”“悌”“乐”“礼”等信

14、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规范了礼乐秩序,故A项正确;禅让制是政权交接方式、郡县制是地方行政制度、察举制是选官制度,三者均与规范社会行为没有必然关系,排除B、C、D三项。2命题点:深层理解西周分封制的影响(2017全国卷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尝试解题_A题干材料反映了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分封王族等到各地建立诸侯国,使他们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从而使周朝的文化影响覆盖其所

15、辖之处,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文化认同,A项正确;在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具有较大的自主权,没有形成君主专制局面,B项错误;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直接控制的地区称为王畿,诸侯国有相对的独立性,周天子对地方是间接控制,C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到贵族的世袭特权问题,D项错误。3命题点: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文字的变化(2017全国卷24)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尝试解题_A文字的发展演变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春秋战国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汉字的使用更为广泛和频繁。为了书写方便,人们对文

16、字的丰富、发展做了有益的尝试,使文字由繁到简,故选A项。4命题点:清代宗谱的纂修(2020全国卷27)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表明,宗谱的纂修()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B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C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D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尝试解题_B族规与家训的主要内容“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与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致,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族规与家训的内容没有涉及科举制度,故A项错误;隋唐以来,士族走向没落,且维持血统纯正仅由材料无法得出,故C项错误;四民是指士农工商,与题意不符,故D

17、项错误。5命题点:明朝新的文化现象(2018全国卷27)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尝试解题_D根据材料“京城及江南地区”“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可知,书籍在人们的生活和日常交往中影响较大,说明当时社会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故选D项。6命题点: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2019全国卷29)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

18、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A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尝试解题_B全国各界联合会宣言描述的核心是“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合群自救”,这反映了爱国救亡的信念,由此可知,当时各界团体爱国觉悟有所提高,B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对社会改造道路的认识,且“趋于一致”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C项错误;1919年马克思主义正在中国传播,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各界团体

19、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D项错误。题号命题特点第1题转换思维题干材料是古代中国的“孝”“悌”,要求转换思维判断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第2题考出新意走出分封制的常规考点(内容、特点、作用等)考出深度考政治对文化的影响,考学生的逻辑推理判断能力第3题历史解释字形的书写由繁到简,体现的是文字使用的频繁,更深层地体现了文化交流的广泛第4题传统文化从清代的族规、家训切入,考查儒家传统文化的价值家国情怀宗谱的纂修渗透了家国一体的观念,彰显家国情怀第5题历史现象明朝中期以后,个人出书风气盛行,书籍作为馈赠礼物流行于民间历史关联以印刷业的发展导致的书籍大量出版折射当时的文化氛围第6题呼应热点2019年是五四爱国运

20、动爆发100周年,以五四运动后的群众运动为切入点,涉及爱国情怀的热点问题,应关注重要的周年纪念热点主题押题1宁夏首次发现的大型西周遗址彭阳姚河塬商周遗址,其灰坑及墓葬出土卜骨和卜甲计7块,其中有文字的刻字卜甲2块,总计34字,大意为:有2个人分别率领了30个人到夜、宕、复等地巡查、巡视。这说明()A甲骨文是当时唯一文字资料B西周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体制完善D西北地区设郡县加强中央集权B题干未提及甲骨文的地位,且“唯一”两字不妥,故A项错误;题干中“有2个人分别率领了30个人到夜、宕、复等地巡查、巡视”且发现地点是宁夏(西周时期的边疆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项正确;题干中提

21、及的是西周,当时的监察体系还不成熟,故C项错误;西周时期实行的是分封制,且地方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故D项错误。2秦统一后关东地区奉儒学为政治根基。秦始皇四次东巡,在东巡过程中进行了系列文化活动,如泰山封禅,推行祭师文化和祭拜禹、舜等先王。此行为意在()A将儒学作为治国理念B加强法、儒家思想的融合C恢复思想活跃的局面D强化统一国家的文化认同D秦始皇东巡过程中在关东地区的祭师等行为实质是以儒学为手段笼络关东地区,强化国家认同感,以维护其专制统治,故选D项;秦统一后以法家思想作为治国理念,排除A项;秦统一后法家思想得到推崇,儒家思想受到压制打击,排除B项;秦统一后以思想专制的手段加强统治,“焚书坑儒”

22、,排除C项。3汉武帝以后,随着儒学自上而下的大力推行和民众自下而上的主动学习,汉族民众的民族意识不断增强,其他各族人民在意识、行为、思维和价值观等方面也渐趋一致。究其原因是,汉代儒学()A强调天人合一B宣扬君权神授C倡导“大一统”观D劝君主行仁政C通过题干可知,在汉武帝之后,“汉族民众的民族意识不断增强”“其他各族人民在意识、行为、思维和价值观等方面也渐趋一致”,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新儒学”内容中的“大一统”思想,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故选C项。4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采取各种措施解决统治难题,如北魏建立后,孝文帝推行俸禄制、均田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改革。

23、孝文帝的改革()A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B促使汉族门阀制度逐渐产生C削弱了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基础D强化了关中地区的战略地位A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在魏晋南北朝战乱纷争的年代里,有利于北方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故选A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在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这种选官方式促使汉族门阀制度逐渐产生,而不是孝文帝改革所导致的,排除B项;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促使其统治基础得到加强,而不是削弱,排除C项;在孝文帝改革中,把都城由平城即今天的山西大同,迁到了洛阳,使得洛阳的战略地位得到了加强,而洛阳不属于关中地区,排除D项。5明太祖强调:“盖蛮夷

24、非威不畏,非惠不怀,然一于威则不能感其心,一于惠则不能慑其暴。”明成祖也认为:“驭夷狄有道,谨边备是也其来侵犯,则有以御之;其来归服,则有以处之。”这反映出明初统治者()A认识到必须改变传统“华夷”观念B强调完善民族地区的行政机构C意识到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性D注重稳定边疆秩序以巩固统一D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驭夷狄有道,谨边备是也”,强调的是处理好民族关系,稳定边防,故选D项;“华夷”观念到了近代才逐渐改变,排除A项;B、C两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61887年,曾纪泽在伦敦的亚洲季刊上用英文发表中国先睡后醒论。该文以北洋海军的建设等军备现代化为中国觉醒的根据,主张强兵应先于富国。后来,

25、香港人何启、胡礼垣认为曾纪泽的这个主张不彻底,并撰文予以强烈批判。由此可知,何启、胡礼垣主张()A固守中国传统文化B进行政治变革C富国应当先于强兵D实现民族独立B根据所学洋务运动的知识可知,材料中何启、胡礼垣“认为曾纪泽的这个主张不彻底”的原因在于“强兵应先于富国”的主张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没有上升到政治层面,因此二人主张进行政治变革,故选B项。71901年,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的观念,次年,梁启超又在“中国民族”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中华民族”的观念。这一观念产生的背景是()A近代民族交融继续加强B维新派需要各民族支持C革命派提出“五族共和”D近代西方列强不断侵略D由“

26、1901年,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的观念”可得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正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故选D项;“中国民族”无法体现民族交融的加强,排除A项;1901年维新运动已经失败,作为历史事件的维新变法运动已经不存在,排除B项;1901年,梁启超不属于革命派,排除C项。8抗战时期,一批史学家注重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性质和历史发展趋势。如1945年郭沫若在战时中国史学研究中说:“旧的封建生产方式早已完全过时,而且危害着现代社会。中国应当现代化、工业化。”这些史学家旨在()A敬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B展示历史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C为民族复兴提供历史依据D说明历史研究应尊重客观史实C抗战时期,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使一批史学家研究历史发展趋势,试图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抗战救国的文化资源,以救亡图存,故选C项;从封建生产方式向现代化转变体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但这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A项;展示历史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是根本目的,根本目的在于为民族复兴提供历史依据,排除B项;材料更强调历史研究要经世致用,排除D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