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讲 内化读文技法的“普适性”信息性阅读占据新高考第一大题的位置,篇幅长、信息量大,对考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阅读速度上不去,直接影响后面题目的顺利解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此题不仅考查学生阅读理解的准度,更考查学生面对大容量阅读时捕捉关键信息的速度。虽然高考命题选择的文本形式是多样化的,但读文的方法是有共性的。“三步读文法”教你快速锁定信息区间,准确检索解题信息。一、逆向读文掌握“三步读文法”的精髓现代文阅读 文字量大,若是采用“顺读”方式(先读文,再做题)往往会造成读文效率低下,不能有效聚焦重要信息。而“先看题再看材料出处后看正文”的逆向读文,则有利于提高读文的精准度。第一步:看题便于读文时
2、能聚焦关键信息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现代文阅读采用非连续性文本的形式命制,两则材料共1 900多字;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现代文阅读采用连续性文本的形式命制,共1 500多字。两篇文本阅读的文字信息量大,考生整体把握难度较大,如果读完文本材料再看题,信息容易模糊遗忘,效果不理想。先看题再读文,能让我们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检索答题信息,事半功倍。综观五个题目,由题干表述来看,有的是只针对具体段落或某则材料设问,信息范围明确。先读题可以让我们灵活地变通读文和做题的顺序。如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的第5题“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先看题,不仅让我们读材料一时有关注点,而且完全可以读完材料一马上就做
3、这一题,这样就能避免其他材料信息的干扰,利于精准思考。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第4题“下列选项,最能够支持第三、四自然段中心论点的一项是”同样如此。第二步:看材料出处便于迅速把握材料大意文本材料的标题或出处往往提炼概括文本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表达的是什么观点,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就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弄清文本材料的主要内容。如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材料一出自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材料二出自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就非常明确地表明了材料的核心内容,并且阐明了两则材料共同的主题,还有助于我们快速地把握文本的内容层次。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摘编自埃德扬我包罗万象,可以提示考生读文时要弄懂“我”的指代对
4、象和“包罗万象”的含义,理解了这两点也就把握住了文本的科学观点,这样读文就有了关注点,快速而高效。第三步:看正文圈点勾画,读通文本结合前两步获取的读文提示信息,圈画关键词句,梳理文本的层次关系。(一)圈点关键词句1关键词范围、程度、频率词“全”“都”“一些”“所有”“更”“极”“比较”“通常”“偶尔”等。时态词“已经”“将”“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尚未”“之前”等。指代词“之”“其”“此”“这”“它”“那”等。肯否词“一定”“必定”“的确”“有”“没有”“无”“无非”“防止”“禁止”等。关联词“因为”“所以”“如果”“只要就”“只有才”“不但(不仅)而且(并且)”“不就”“虽然但是”
5、等。2关键句(1)材料中的观点句、结论句、直接或间接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论述类材料中的论据句,科普文中的举例子等。(2)文本材料中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语句,前后呼应、承上启下的语句,有重要指示代词的语句。(二)理清层次关系1句间关系(1)注意区分各种复句的关系,如注意区分因果、假设、条件、目的、递进、并列、转折、承接、解说等句间关系。(2)注意体会总起句、过渡句、总括句等句子与其他句子的关系。2层次关系(1)从局部把握分析段落内部、段落之间的关系,如并列、对比等。(2)从文本整体上把握文章结构,如总分结构、递进结构等。二、通法例示观摩“三步读文法”的运用读文示范(一)“非连续性”文本(以202
6、0新高考全国卷为例)材料一: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点明了本文的论题是“历史地理学”,也点明了其起源追溯禹贡。圈点关键词句阐明了禹贡记载的内容。理清层次关系本段共有三句话,主要阐明了历史地理学的起源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及其记载的内容,这是历史地理学发展的起源基础。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
7、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阐明了汉书地理志的记载内容,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概括阐明了水经注的内容。圈点关键词句点明了汉书地理志和水经注在今天的价值作用。理清层次关系本段共有四句话,前两句阐明了汉书地理志的记载内容和对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贡献;第三句阐明了水经注的研究贡献;第四句阐明了两本著作在今天的价值,交代了这是
8、历史地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基础。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阐明了历史发展过程中有关疆域、政区、地名等地理信息的不断更改。阐明了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圈点关键词句阐明了沿革地理产生的原因。理清层次关系本段共有两句话,第一句点明了在中国漫长
9、的历史中大量的地理信息不断地发生更改或变迁;第二句阐明了沿革地理产生的原因,交代了历史地理学的又一发展基础。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圈点关键词句具体举例阐明了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清代中期沿革地理的成就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沿革地理研究。理清层次关系本段共有两句话,第一句话阐明了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第二句话点明沿革地理的发展影响,既阐明了沿革地理对历史地理学发展的
10、作用,也引出下文对沿革地理和历史地理学的区分。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很迟,加上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是段落总起句,点明沿革地理和历史地理学有量的不同和质的区别
11、。具体阐明两者研究内容的不同。具体阐明两者研究性质的不同。点明沿革地理未形成新的学科的原因。圈点关键词句点明历史地理学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理清层次关系本段共有五句话,第一句总领全段,第二、三两句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性质两方面阐明了两者“量的不同”,第四、五两句阐明了两者“质的区别”。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中国到20世纪初叶才逐渐具备这一条件。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由顾颉刚等发起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及其主办的禹贡半月刊,起初仍以研究和发展沿革地理为宗旨。1935年,禹贡开始以The Chinese Hi
12、storical Geography(中国历史地理)作为刊物的英语名称,这说明禹贡学会的学者们已经受到现代地理学的影响,产生了将传统的沿革地理向现代的历史地理学转化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对学科发展满怀热情的学者及时指出了沿革地理的局限性,一些大学的历史系以历史地理学取代了沿革地理。到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员已经粗具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
13、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整体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标志着这门具有悠久传统的学科迎来了一个向现代化全面迈进的新阶段。(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点明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通过努力,在许多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圈点关键词句 总结指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整体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迎来了一个向现代化全面迈进的新阶段。理清层次关系本段共有八句话,第一至七句按照时间顺序论述了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历程,第八句总结指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前景。材料二:历史地理学在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的庞大家族中,具有独特性,即空间过程和
14、时间过程相结合。英国近代地理学创建人麦金德,主张地理学者应当尝试重建过去的地理,如果不是这样,地理学就只是当代现象的描述,只有加上时间的尺度,才能考察变化的过程,并显示出今日的地理只不过是一系列阶段的最新一个阶段。圈点关键词句点明历史地理学从属于“地理学”这个庞大家族,并具有将空间过程和时间过程相结合进行研究的独特性。“只有才能”这一对关联词,表明了“空间过程”和“时间过程”相结合的重要意义。理清层次关系本段共有两句话,第一句阐明历史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学科,其研究对象的独特性;第二句用麦金德的主张,阐明历史地理学将空间过程和时间过程相结合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
15、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意味着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而地理环境的演变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过程,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长江三角洲等地貌的形成和演变,时间之漫长达到十万至数千万年;我国许多城市的兴起距今已有1 000年,而像武汉如从原始部落聚居算起,距今已达4 0005 000年,从原始城址的出现算起距今也有3 1003 600年。这种形成的演变过程,只有全面系统地进行观察和研究,才能探寻出规律性的内容。有了客观的规律,方能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摘编自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圈点关键词句阐明历史地理学把空
16、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往往”是表频度的词语,点明地理环境的演变与经历漫长的时间过程的关联。阐明只有全面系统地观察和研究地理环境形成的演变过程,才能探寻出其客观的规律,从而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理清层次关系本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阐明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研究,意味着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规律;第二句举例阐明地理环境的演变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过程;第三、四句总结阐明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研究的意义。“三步读文法”演示 第一步:看题便于读文时能聚焦关键信息(一)获取读文信息“沿革地理”“历史地理学”的相关概念及信息,2020年新
17、高考全国卷第4题的问题“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可以提示我们读文时注意检索勾画相关概念表述的信息。(二)决定做题顺序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第5题的设问“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可以提示我们读完材料一接着完成此题,这样更利于考生集中精力,避免被其他无用信息干扰。第二步:看材料出处便于迅速把握材料大意由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材料一的出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和材料二的出处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可以明确两则材料的内容是围绕“历史地理学”展开论述的:材料一重点论述“发展基础”和“发展前景”,同时提示我们从这两方面梳理层次思路;材料二重点论述“研究对象”。第三步:看正文圈点勾画,读通文本(
18、一)圈点关键词句(见正文画波浪线的词句及正文表格批注)(二)理清层次关系1段内层次梳理(见正文表格批注)2全文层次梳理(见下表)材料一:材料二:读文示范二“单一文本独立成篇式”文本以2020新高考全国卷为例巴巴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害怕。它不怕把它团团围住的兴奋的小孩,而是十分镇定地接受着加州夏日烈阳的炙烤。这种漫不经心的态度是能说得通的,因为它就生活在既安全又轻松的环境中。巴巴是一只肚皮雪白的穿山甲,这种惹人喜爱的动物约莫一只小猫那么大。它脸颊边缘的一圈毛好似山羊胡,粉色的脸颊下方是一截尖尖的、没有牙齿的口鼻十分适合吸食蚂蚁和白蚁。它最具特色的是覆满头、身、四肢和尾巴的鳞片,这些浅橙色的鳞片层层叠
19、叠,形成了一件防御力极强的外套。构成这些鳞片的成分和你的指甲一样,都是角蛋白。巴巴是圣迭戈动物园的形象大使,它性格温顺,训练得当,能参与各类公众活动。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常常把巴巴带到福利院、儿童医院等地方,为患病的孩子带去快乐,并向他们普及关于各类珍稀动物的科学知识。概括说明巴巴与人类的和谐关系。圈点关键词句说明巴巴对人类的价值功用。理清层次关系本段共有九句话,运用描写性文字表现了巴巴的可爱形象,运用说明性文字表现了动物与人类的和谐共处的关系。这种开篇有助于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说明自己的科学观点做铺垫。此时,罗布奈特正用棉签轻轻擦拭它的脸部边缘,奈特是一名研究微观生命的学者,他研究细菌和其
20、他微生物,特别着迷存在于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微生物。开展研究前,他首先得收集它们,收集蝴蝶的人会用网兜和罐子,奈特的工具则是棉签。他把棉签伸进巴巴的鼻孔,仅仅转上几秒钟,就足以让白色棉签头上沾满来自穿山甲体内的微生物。巴巴不仅是一只穿山甲,也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一些微生物生活在它的体内,绝大多数分布在肠道内,还有一些附着在它的脸部、肚子、爪子和鳞片表面。其实人类身上也寄宿着微生物,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一样唯一的例外,是科学家在实验室无菌环境下极其小心地培育出来的极少数动物。我们身上仿佛在举办一场盛大的微生物展览,展品统称为微生物组。它们生活在我们的皮肤表面、身体内部,甚至是细胞内部。其中大
21、部分是细菌,也有一些是其他的微小生命体,例如真菌(比如酵母菌)和古菌后者的身份至今保持神秘,还有数量多到难以估量的病毒。概括说明巴巴身上满布着微生物。圈点关键词句 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包括人类身上都满布着微生物。理清层次关系本段共有八句话,前四句用罗布奈特从巴巴身上收集微生物的研究行为引出说明巴巴身上满布着微生物;后四句由点及面,进一步说明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包括人类身上都满布着微生物。海绵是结构很简单的动物,其静态的身体从来不超过几个细胞那么厚,即使如此,它们的周围也寄宿着活跃的微生物。有时候,通过显微镜都几乎看不到海绵的本体,因为它的上面覆满了微生物。北极熊漫步在北极的冰原之上,举目四周除了冰
22、块别无其他,可实际上,它们身上仍紧紧簇拥着微生物。当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登上月球时,他们踏出的一小步既是人类的一大步,也是微生物的一大步。奥逊威尔斯曾经说过:“我们孤独地出生,孤独地活着,又孤独地死去。”这句话并不正确。纵使我们“孑然一身”,也绝对不孤独,我们与许多生命体共同生活在一起。一些动物在还是未受精的卵子时就被微生物占据并在其中繁衍,还有一些动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间就有了伙伴。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微生物从未缺席:我们吃东西时,它们也吃;我们旅行时,它们也结伴而行;我们死后,它们消化我们。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人体都自成一个动物园。圈点关键词句以海绵、北极熊、人类为例,说明动物和人类与
23、微生物相伴共存。“我们”,也就是所有人类,与许多生命体共同生活在一起。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微生物始终与我们相伴。用打比方的方法形象地说明自己的科学观点。理清层次关系本段共有十句话,前四句举例说明无论是结构简单还是复杂的生物,以及人类身上都寄宿着活跃的微生物。第五、六、七句先引奥逊威尔斯的话,批判其说法错误,然后概括说明自己的科学观点“我们与许多生命体共同生活在一起”。第八、九两句对这一科学观点具体说明。最后一句用打比方的方法,再次说明自己的科学观点。我们观察白蚁、海绵时,也相当于在观察自身。它们身上的微生物或许与我们不同,但是都遵循相同的生存规律。珊瑚礁里的微生物因为经历污染和过度捕捞而变得杀气
24、腾腾,人类肠道中的菌群在不健康的食物或抗生素的侵袭下也会让人发生奔涌的腹泻。老鼠肠道中的微生物会左右它们的行为,而我们自己肠道内的伙伴也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大脑。没有一个物种独自生存着,所有生命都居于布满微生物的环境之中,持久地往来、互动。微生物也会在动物之间迁移,在人体与土地、水、空气、建筑以及周围的环境之间跋涉,它们使我们彼此相连,也使我们与世界相连。圈点关键词句说明生物与人类身上的微生物都遵循着相同的生存规律。所有生命都居于布满微生物的环境之中,持久地往来、互动。微生物使我们彼此相连,也使我们与世界相连。理清层次关系本段共六句话,第一、二句把人类与其他生物作比较,说明生物与人类身上的
25、微生物都遵循着相同的生存规律。第三、四、五句举例说明微生物生存规律的相同,得出“所有生命都与许多微生物生活在一起,并持久地往来、互动”的科学观点。最后一句说明这种往来、互动对我们的功用意义。我们在观察父母与朋友时,看到的都是由无数细胞组成的个体: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但这只是一个便于理解的假想系统。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军团,从来都是“我们”,而不是“我”。忘记奥逊威尔斯口中的“孤独”吧,请听从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我辽阔博大,我包罗万象。”(摘编自埃德扬我包罗万象,郑李译)用打比方的方法,形象地重申自己的科学观点。圈点关键词句把奥逊威尔斯的话和沃尔特惠特曼的诗
26、句对举,再次强调自己的科学观点,突出了文本主题。理清层次关系本段共四句话,第一、二句从反面指出人的身体由无数细胞组成,只是一个便于理解的假想,以突出第三、四句对核心科学观点的强调说明。“三步读文法”演示 第一步:看题便于读文时能聚焦关键信息(一)获取读文信息2020 年新高考全国卷第 2 题选项中“本文用可爱的动物园形象大使巴巴开篇”“为了说明自然界中的动物身上都寄宿着微生物这一观点”“给读者普及了一种全新的观点:人类与微生物是共同生活的”等表述,给我们提供了理解文本科学观点和主要内容的关键信息。其他题目中也有或多或少的相关提示。获取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快速准确地理解文本。(二)决定做题顺序2
27、020 年新高考全国卷第 4 题的设问“下列选项,最能够支持第三、四自然段中心论点的一项是”,可以提示我们整体把握文本后,重点研读第三、四自然段,先完成此题,这样更利于考生集中精力,避免被其他无用信息干扰。第二步:看材料出处便于迅速把握材料大意文本摘编自埃德扬我包罗万象,这个标题带有很强的文学性,用在科普性文章中,应该具有丰富的含义。此标题一方面可以让我们对文章的语言风格有初步的感受;一方面还可以提示我们读文的关注点,要着重理解“我”的指代对象和“包罗万象”的含义,从而帮助我们理解把握文本的科学观点。第三步:看正文圈点勾画,读通文本(一)圈点关键词句(见正文画波浪线的词句及正文表格批注)(二)理清层次关系1段内层次梳理(见正文表格批注)2全文层次梳理(见下表)谢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