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讲基因系统的功能基因的表达与传递课后加餐训练(二)一、选择题1孟德尔在用豌豆做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后,发现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并作出了包括“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在内的一系列解释。如果当时孟德尔用的是四倍体的闭花受粉植物,其他实验过程完全相同,则在F2中将出现下列哪一种性状分离比()A241B9331C151 D351解析:选D如果当时孟德尔用四倍体的闭花受粉植物做实验,设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为A、a,则F1的基因型为AAaa,其将产生3种配子:AA、Aa、aa,而三者的比例为141,再用棋盘法(如下表)即可求出F2的基因型之比,相应的分离比为351。1AA4Aa1aa
2、1AA1AAAA4AAAa1AAaa4Aa4AAAa16AAaa4Aaaa1aa1AAaa4Aaaa1aaaa2下列关于性染色体及其基因的遗传方式和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B具有异型性染色体的生物,发育成雄性个体C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体内的色盲基因不一定来自母亲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只符合伴性遗传的特点,而不遵循孟德尔定律解析:选C有些生物性别受性染色体上某些基因控制,有些生物无性染色体也有雌雄之分;ZW型性别决定与XY型性别决定不同,ZW型性别决定中,ZW个体为雌性,ZZ个体为雄性;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故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体内的色盲基因
3、可能来自母亲,也可能来自父亲;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符合伴性遗传的特点,也遵循孟德尔定律。 3某植物的红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红花和白花植株杂交,不论正交或反交,F1均表现为红色,F1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总不是31,下列所述原因中肯定不对的是()A可能是多对基因控制这一对相对性状B该植物可能是多倍体C该性状的遗传方式可能是伴性遗传D可能是某一基因型配子或胚胎有部分致死的现象解析:选C因题中已说明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所以该性状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伴性遗传。4在玉米的一个自然种群中,有高茎和矮茎、抗病和感病植株,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分别用A、a和B、b表示。其中含A基因的花粉致死
4、。选择高茎抗病植株自交,F1有四种表现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高茎对矮茎是显性,抗病对感病是显性BF1高茎抗病植株基因型有四种CF1中抗病植株与感病植株的比为31DF1抗病植株间相互随机传粉,后代抗病植株占8/9解析:选B高茎抗病植株自交,F1有四种表现型,可知高茎对矮茎是显性,抗病对感病是显性,且亲本基因型为AaBb,由于含A基因的花粉致死,所以F1中不会有基因型为AA的植株,则F1高茎抗病植株基因型有两种:AaBB、AaBb;AaBb(亲本)自交后代(F1)中抗病植株(B_)与感病植株(bb)的比为31,其中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是1/3BB、2/3Bb,抗病植株间相互随机传粉,采用配子法可知
5、,雌雄配子中B均占2/3,b均占1/3,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中抗病植株(B_)比例1感病植株比例,即11/31/38/9。5某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如果这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在生物种群中有AA、Aa、aa三种基因型,如果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则有M种基因型,如果存在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有N种基因型,那么M和N分别为()A5和5 B5和6C5和7 D3和6解析:选C基因如果只在X染色体上,则雌性有3种基因型,雄性有2种基因型,如果在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雌性有3种基因型,雄性有4种基因型。6据美国遗传学专家Mckusick教授统计,目前已知的遗传病有4
6、000多种。如图是某家族中一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该病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条件是()A1号个体为杂合子的概率是2/3B1号个体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4C3号个体为杂合子的概率是1/3D3号个体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2解析:选D由遗传系谱图,“无中生有”可知此病由为隐性病。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则1、2号的基因型应为XAXa、XAY,3号基因型为1/2XAXA,1/2XAXa,所以只有D项所述条件符合。7产前诊断指在胎儿出生前,医生利用B超检查和基因诊断等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疾病。已知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现有一位怀有两个胎儿并患该遗传病的
7、孕妇,医生建议其进行产前诊断,下图为医生对该对夫妇及两个胎儿进行诊断的结果,请判断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个体1:父亲、个体2:儿子、个体3:女儿B个体1:XDY、个体2:XdY、个体3:XdXdC从优生的角度分析,该孕妇可以生育这两个胎儿D仅根据上图,无法作出任何判断解析:选B根据放射性的强弱作判断。个体3的放射性强度是个体2的两倍,说明个体3的基因型为XdXd,个体2的基因型为XdY,孕妇的基因型为XDXd、个体1的基因型为XDY;再根据伴性遗传的规律可知,个体1为儿子,个体2为父亲、个体3为女儿;从优生角度看,该孕妇所怀的龙凤胎中,有1个患者(个体1)。8某科研小组用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
8、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子代中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棒眼长翅棒眼残翅的比例,雄性为3131,雌性为5200,不考虑性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圆眼、长翅为显性性状B决定眼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中杂合子占2/3D雌性子代中可能存在与性别有关的致死现象解析:选C假设长翅与残翅基因用A、a表示,圆眼与棒眼基因用B、b表示。由题意知,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果蝇杂交,子代中出现了棒眼、残翅性状,说明圆眼、长翅为显性性状。子代雄性中圆眼与棒眼比例为11,雌性中只有圆眼,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的基
9、因型为aaXBXB或aaXBXb,杂合子占1/2。雌性中长翅残翅应该为31,结果为52,可能是AAXBXB纯合致死导致的。9已知某动物毛色有黄色和黑色两种,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含基因A、a的同源染色体的一条染色体上带有致死基因,但致死基因的表达受性激素的影响。通过下列杂交组合不能得出的结论是()杂交组合亲本类型子代雌雄甲黄色()黄色()黄色238黄色120乙黄色()黑色()黄色111,黑色110黄色112,黑色113丙乙组F1中表现型为黄色的雌雄个体交配黄色358,黑色121黄色243,黑色119A根据杂交组合丙判断黄色是显性性状B甲组亲本的基因型是AA()Aa()C致死基因与a在同一
10、条染色体上D雄性激素会促进致死基因的表达解析:选C丙组杂交的亲本为乙组子代中的黄色个体,杂交子代中出现了黑色个体,所以黄色是显性性状。甲组的子代中只有黄色个体,说明甲组的亲本中至少有一个是显性纯合子,同时结合乙组杂交子代的情况可知甲组亲本中雄性黄色个体不可能是纯合子,则甲组的亲本基因型是AA()Aa()。从基因型为AA的雄性个体死亡,基因型为AA的雌性个体和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生存现象可以看出,致死基因与A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基因所在染色体上不带致死基因,雄性激素会促进致死基因的表达。10下面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甲病基因用A或a表示,乙病基因用E或e表示,其中有一种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11、;男性人群中隐性基因a占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个体2的基因型是EeXAXaB个体7为甲病患者的可能性是1/600C个体5的基因型是aaXEXeD个体4与2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3解析:选D根据1号与2号正常,其女儿5号患有甲病,可以判断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乙病为伴X遗传。根据1号与2号正常,其儿子6号患有乙病,可进一步判断乙病为隐性遗传病。个体1、2的基因型分别为AaXEY、AaXEXe,个体5的基因型是aaXEXE或aaXEXe,个体4的基因型是A_XEX,个体4与个体2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1/21/3;男性人群中隐性基因a占1%,则A的基因频率为99%,人群中AA的基因型
12、频率为(99%)2,Aa的基因型频率为299%1%,3号的基因型为AA或Aa,其中Aa的可能性为2/101,4号为Aa的可能性为2/3,则个体7为甲病患者的可能性是2/1012/31/41/303。二、非选择题11科学家对猕猴(2n42)的代谢进行研究,发现乙醇进入机体内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缺乏酶1,喝酒脸色基本不变但易醉,称为“白脸猕猴”;缺乏酶2,喝酒后乙醛积累刺激血管引起脸红,称为“红脸猕猴”;还有一种是号称“不醉猕猴”,原因是两种酶都有。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乙醇进入机体的代谢途径,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_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从以上资料可判断猕猴的酒量大小与性别
13、关系不大,理由是与酒精代谢有关的基因位于_(填“常”或“性”)染色体上。(2)在此猕猴群中,A基因是由a基因突变而成的,其本质是a基因的DNA分子中可能发生了碱基对的_、增添或缺失。(3)请你设计实验,判断某“白脸猕猴”雄猴的基因型。实验步骤:让该“白脸猕猴”与多只纯合的“不醉猕猴”交配,并产生多只后代。观察、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结果预测:.若子代全为“红脸猕猴”,则该“白脸猕猴”雄猴基因型为aaBB;.若子代_,则该“白脸猕猴”雄猴基因型为_;.若子代_,则该“白脸猕猴”雄猴基因型为_。解析:(1)从题干和图示可知,相应酶的存在与否使猕猴个体表现出不同的性状,这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
14、来控制代谢,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4、12号染色体是常染色体,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没有关系。(2)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引起的。(3)“白脸猕猴”雄猴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aaBb或aabb,纯合“不醉猕猴”的基因型为AAbb,如果“白脸猕猴”的基因型为aaBB,则子代的基因型为AaBb,子代全为“红脸猕猴”;如果“白脸猕猴”的基因型为aaBb,则子代的基因型为AaBb(“红脸猕猴”)、Aabb(“不醉猕猴”),且子代中“红脸猕猴”“不醉猕猴”11;如果“白脸猕猴”的基因型为aabb,则子代的基因型为Aabb,子代全为“不醉猕猴”。答案:(1)酶常(2)替换(3)
15、.“红脸猕猴”“不醉猕猴”11aaBb.全为“不醉猕猴”aabb12果蝇的黑身、灰身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1)实验一: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型比均为灰身黑身31。果蝇体色性状中,_为显性。F1的后代重新出现黑身的现象叫做_;F2的灰身果蝇中,杂合子占_。若一大群果蝇随机交配,后代有9 900只灰身果蝇和100只黑身果蝇,则后代中Bb的基因型频率为_。若该群体置于天然黑色环境中,灰身果蝇的比例会_,这是_的结果。(2)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会影响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实验二:黑身雌蝇丙(基因型同甲)与灰身雄蝇丁杂交,F1全为
16、灰身,F1随机交配,F2表现型比为:雌蝇中灰身黑身31;雄蝇中灰身黑身深黑身611。R、r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雄蝇丁的基因型为_,F2中灰身雄蝇共有_种基因型。现有一只黑身雌蝇(基因型同丙),其细胞(2n8)中、号染色体发生下图所示变异。变异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所有染色体同源区段需联会且均相互分离,才能形成可育配子。用该果蝇重复实验二,则F1雌蝇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有_条染色体,F2的雄蝇中深黑身个体占_。解析:(1)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现型比均为灰身黑身31,出现性状分离,因此灰身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F2的灰身果蝇中杂合子占2/3
17、。由题干信息可知,后代果蝇中bb的基因型频率为1/100,故b的基因频率为1/10,B的基因频率为9/10,因此后代中Bb的基因型频率为21/109/1018%,若该群体置于天然黑色环境中,通过自然选择,灰身果蝇的比例会下降。(2)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会影响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实验二中,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的表现型不一致,所以等位基因(R、r)位于X染色体上。F2雄蝇有灰身、黑身、深黑身三种表现型,因此F1雌蝇的基因型为BbXRXr,所以亲本黑身雌蝇丙的基因型为bbXRXR,灰身雄蝇丁的基因型为BBXrY,F1随机交配,F2中灰身(BB、Bb)雄蝇(XRY、XrY)共有
18、224种基因型。黑身雌蝇(基因型同丙,bbXRXR)发生染色体易位后,号、号染色体组成了新染色体,此时细胞中有7条染色体,重复实验二,则F1雌蝇中有1/2BbXRXr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F1雌蝇中有1/2BbXRXr异常(含7条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有8条或6条染色体。F1雄蝇中有1/2BbXRY正常,有1/2BbXRY异常(含7条染色体),随机交配,则F2中只有基因型为bbXrY的雄蝇为深黑身,F1雌蝇中只有1/2BbXRXr的正常雌蝇能产生1/8bXr卵细胞,异常的个体b与XR组成了新染色体连锁遗传,F1雄蝇中也只有1/2BbXRY的正常个体能产生1/8
19、bY精子,异常的个体b与XR组成了新染色体连锁遗传,故F2中深黑身个体所占比例为1/81/81/64,F2的雄蝇中深黑身个体占1/32。答案:(1)灰身性状分离2/318%下降自然选择(2)XBBXrY48或61/3213小鼠是遗传学研究常用的实验材料,下图甲是正常小鼠的基因分布图,图乙、丙、丁表示种群中的变异类型。已知缺少整条染色体的生殖细胞致死但其所在个体不致死,其他变异类型均不致死。又知号染色体上:A黑色对a黄色、B体重对b体轻为显性,V号常染色体上:C抗病对c不抗病为显性。请回答:(1)若只研究两对同源染色体的遗传,自然情况下具有图甲所示基因型的雌雄个体交配,得到的黑色抗病个体中能稳定
20、遗传的个体占_。体重轻且抗病的个体中杂合子占_。(2)与图甲所示染色体相比,图乙、丙、丁代表的变异类型是_,且图丁代表的变异发生于_分裂。(3)若不考虑交叉互换,图乙所示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4)若只研究一对等位基因C、c的遗传,图丙细胞所在个体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5)若研究A、a与C、c的遗传,则基因型如图甲、丁的个体交配,预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6)自然情况下,预计较长时间后小鼠种群中C、c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是_,原因是_。解析:据图分析,图乙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缺失,图丙、丁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因为缺少整条染色体的生殖细胞致死,故图丁代表的变异发
21、生于有丝分裂。C、c、c所在三条染色体属于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时任意两条配对后分离,另一条随机分配到其中的一极,因此存在两种情况:cc分到同一极,C分到另一极,产生的配子为2个cc、2个C,同理C、c分到同一极,c分到另一极,产生的配子为4个Cc、4个c,故产生的配子为CcccCc4224,因此通过测交,后代为CcccccCccc4224,表现型比例为抗病不抗病11。若只研究A、a与C、c的遗传,基因型如图甲的个体能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且比例为1111,基因型如图丁的个体能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ACaC11,随机结合后子代中黑色抗病黄色抗病31。答案:(1)1/92/3(2)染色体变异有丝(3)ABCABc:aCac1111(4)抗病不抗病11(5)黑色抗病黄色抗病31(6)C基因频率升高,c基因频率降低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向有利变异的C基因频率方向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