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省2022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测试卷历史试题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本试卷共4页,20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2、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四川广汉三星堆考古遗址中发现了众多与当时中原不同型造的青铜面具,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与中原类似的蚕丝品和青铜纹饰。这说明当时A.中原文明已传播到四川地区 B.商朝统治范围扩大到四川地区C.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 D.不同区域间存在经济文化联系2.右图为四川成都市郊曾家包汉墓出土的画像石(局部),画中一位老人手扶鸠杖坐于树下,房内走出一人手提食盒准备侍奉老者。这一史料可以说明汉代A.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完备B.社会崇尚尊老敬老之风C.儒学伦理思想开始兴起D.休养生息政策持续推行3.尚书、中书原为皇帝左右卑职,侍中亦不过是护驾负玺之侍从,由于接近天子,权势日隆,演变到隋唐成为政府
3、最高官员。然权力分而为三:发号施令,严行审查,负责执行。三省无异于皇帝的智囊团,而智囊团的遴选黜陟,并无客观标准。这反映了A.君主专制呈现强化趋势 B.专制皇权决定官员选拔C.近代三权分立古已有之 D.内朝与外朝的相互牵制4.1998年从印尼“黑石号”沉船中打捞出来的文物超过60000件,瓷器占绝大部分。长沙窑瓷器为最大宗,有55000余件。大部分是碗,各类壶约700件。其中有一个长沙窑阿拉伯文碗的外侧下腹部刻有“寳曆二年七月十六日”等字样(注:宝历二年为公元826年)。由此可知A.“黑石号”沉船发生在唐朝早期 B.长沙窑是当时外销日用瓷的大宗C.长沙窑高价占据市场竞争的优势 D.阿拉伯垄断了
4、长沙窑的海外市场5.隋朝建造的大运河,唐朝中后期以后因社会动荡而逐渐受阻,元朝时大运河再度恢复了沟通南北的功能,明清时期其运输功能进一步得到发挥。这一现象表明A.隋代建造的大运河对后世交通的发展影响深远B.唐朝中后期至元朝大运河彻底丧失了经济功能C.大运河是历代大一统国家不可缺少的交通设施D.国家统一是发挥运河经济运输功能的重要保障6.马可波罗行纪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大汗令这种纸片普遍流通于他的国中人们都很乐于使用它。因为不论到达(国内)什么地方,这纸片都是通用的,可以拿来买任何东西,竟然和黄金没有区别!”结合右图可知历史试题卷第1页 (共4页)A.“纸片”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纸币B.“纸片”说
5、明金属货币已退出市场C.“纸片”的流通促进商品贸易发展D.“纸片”发行弱化政府的经济控制7.某镇自汉魏六朝至唐宋均为军事重镇。明朝成化年间,汉水改道,这里成为天然的避风良港。随着商民的居住和商船的停泊,市场开始出现。至明末清初,该镇已成为商业重镇,号称“楚中第一繁盛处”。该镇位于右图中的( )处。A. B.C. D.8.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时,湖南士绅以维护纲常名教的立场组织起来镇压这场运动。维新变法运动时期,一小部分士绅开始质疑皇权体制,并公开向其挑战。这一变化反映了A.中央集权国家受到冲击 B.维新变法时期士绅力量的增长C.传统意识形态根深蒂固 D.近代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演进9.英国科学家赫胥
6、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这源于严复A.对生物进化论的不断完善 B.“中体西用”的实践认知C.对于晚清国情的理性认识 D.反清革命思想的日渐成熟10.1912年12月1913年3月中华民国进行了第一届国会选举,全国参加投票选举者占全国总人口的10.5%,两院合计选举议员总计870人,具体情况见右图。这一现象反映了A.中华民国的社会基础坚实B.社会变革影响政治的发展C.多党合作的政治局面出现D.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成熟11.下表为全面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在敌后
7、游击战中的合作情况简表(部分)。据此推知徐州会战期间白崇禧与周恩来等共同商议“以运动战为主、游击战为辅的联合行动”的作战方针,并予以实施武汉失守后白崇禧赞同周恩来提出的“发动游击战争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建议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上(1938年11月)蒋介石在此次会议上决定开展大规模的敌后游击战并做出相应的部署,决定国共两党在衡山共同创办游击干部训练班A.国民政府彻底抛弃了片面抗战路线 B.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依存C.中国共产党游击战术取得显著成效 D.国民政府将重心转向敌后战场12.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做出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决议,对全国城乡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不久又对油料、
8、棉花、棉布实行统购统销。这些政策A.直接原因在于“一五”时期出现农产品供应紧张B.是建国初通过计划手段稳固小农经济的初步尝试C.通过统购统销农产品有效缩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D.反映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快速健康发展的历史事实历史试题卷第2页(共4页)13.公元前5世纪的格尔蒂法典,是古希腊留存下来的唯一一部完整法典。法典共12栏,从第2栏第49行起,便主要规范关涉私人生活的婚姻、收养、继承、赠与、抵押、监护等方面的行为;法典第1栏第15行起关于主张自由人的诉讼,可以归入民法中关于人身权(身份权)的范畴。该法典A.得益于罗马万民法的实施 B.体现了“法律至上”的原则C.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D.克服了直
9、接民主的弊端14.下表为17001820年荷兰、英国的就业结构统计表(占总就业人数的%),据此可知荷兰英国农业工业服务业农业工业服务业1700年4033275622221820年432631373330A.地理位置决定两国经济发展模式相同 B.经济结构调整影响两国历史兴衰变化C.人口结构导致两国经济水平差距扩大 D.工业革命致使两国失业人口急剧增加15.右图是1942年苏联绞死希特勒的宣传海报,据图可知当时A.诺曼底登陆开始B.人们希望联合击败纳粹C.阿拉曼战役展开D.德国开始大举入侵苏联16.20世纪70年代以来,比利时、卢森等国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医生决定少工作,回去粉刷自家房子;意大利许多
10、母亲宁愿待在家里而不是去工作并且雇用保姆。其主要原因是A.政府大量增加福利支出 B.原有税收制度发生变化C.欧洲移民数量逐渐增多 D.知识经济加剧就业压力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中国观”涵盖民族观、历史观、国家观、文化观。从古代到近代,中国观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历史阶段中国观的内涵描述材料出处北宋“夫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出自石介中国论元朝元人的“中国观”:“中国”的疆域是元统治地区加上南宋统治的江南,“中国”的人民是:汉族和少数民族两大部分。“中国”的文化是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两大系统
11、。根据元史郝经传整理清末吾中国言民族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是也。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出自梁启超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1905年)(正式使用“中华民族”概念)抗战时期凡是中国人都是中华民族在中华民族之内我们绝不该再析出什么民族在今以后大家应当留神使用这“民族”二字。出自顾颉刚中华民族是一个(1939年)(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从古代至近代中国观的内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因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
12、选表格中一个历史时期,围绕“民族观念与时代变化”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6分)历史试题卷第3页 (共4页)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 20世纪初的上海华界“市街狭隘,行人拥挤,扫除不力,秽气塞途”。1927年国民党取得政权后,上海直属中央。上海卫生局于1928年初制订了大上海卫生设计意见书,将卫生局二科下设清道股等四股,他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责。为做细垃圾清理与保洁,还制定了上海市户外清洁规则等,环卫建设及垃圾治理的经费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市政府拨款;固定性收入;非计划性收入。与此前不同,市卫生局不再受制于警政单位,且内部分工开始明确,各行政分区分支
13、系统也较完备,与其他各局合作,并加强与社会的互动,社会各界参与热情高,对城市卫生整治予以认可支持。抗战前后的上海,传染病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俨然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了。摘编自廖大伟、罗红从华界垃圾治理看上海城市的近代化(19271937)材料二 16世纪末,英国城镇环境污染问题变得愈加严重。不论是王室还是各级地方政府。都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对其进行治理。其中,法令是最有效的措施。此外,还安排了一些专门负责管理城镇环境卫生的机构和官员。中央政府和市议会加大了对城镇基础公共卫生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为市民提供垃圾清运服务和掩埋地。随着英国公民意识的觉醒,广大市民不仅保持门前清洁,还会帮着邻里清扫,并由
14、此产生使命感和自豪感。人们更加关注疾病产生的现实原因即污染,当时很多学者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出发,对城镇污染治理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摘编自储恩涛近代早期英国城镇污染与治理(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上海华界与近代早期英国在城市垃圾处理上的相同之处。(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早期英国在城镇污染治理方面取得成效的原因。概括19271937年上海华界与近代早期英国成功进行垃圾治理的共同影响。(9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在几何学上,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在历史上,最短的前进线路却往往是一条螺旋形或波浪式的曲线。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只有进攻没有退却,相反,在特
15、定条件下退却本身就是在前进。摘编自马拥军新经济政策的“道路”特征及其当代启示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进攻与退却”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严密,表述流畅)。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 范旭东(18831945),湖南长沙人。1898年,范旭东追随其兄范源濂(梁启超的弟子),参与维新运动,深受影响。1900年,随兄赴日留学,因读书刻苦上进,顺利考入京都帝国大学理科化学系。1911年毅然回国,准备一展“工业救国”的宏图大志。同年,在北洋政府北京铸币厂负责化验分析,不久被派往西欧考察学习。19
16、14年在天津创办我国第一家精盐厂 久大精盐公司。1917年创建永利碱厂。1920年9月,“永利制碱公司”始获农商部批准,特许工业用盐免税30年。1926年,永利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斩获第16届万国博览会金质奖。1937年,范旭东创办酸厂并正式投入运行,不久,日本全面侵华,范旭东继续在大后方发展实业,推进大西南建设,支援抗战。1945年当选为中国化学学会理事长,同年病逝,毛泽东为其题写了“工业先导,功在中华”的挽联。-摘编自陈争平著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1)根据材料,分析归纳范旭东的历史贡献。(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范旭东身上所蕴含的精神品质。(4分)历史试题卷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