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1课时 第2课时 8 古 诗 二 首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新知导入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国唐代的杰出诗人有哪些,你们知道吗?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字季淩,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盛唐时期的诗人,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他的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知识链接 听朗读,然后自己大声地、自由地读一遍古
2、诗,遇到不熟的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初读古诗 识记生字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yj#ny&qi5ngc9nghu1ng尽 依 黄 层 笔顺讲解结构分类 半包围 品读诗歌 朗读诗歌,注意诗句中的停顿!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傍晚的太阳 完。诗中指太阳西沉,最后消失了 靠着 尽 这句诗中写了哪些景物?小组交流,说说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想要 指看到很远的地方 尽 诗意: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3、,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古诗大意: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诗人想告诉我们什么呢?登鹳雀楼 登楼所见 登楼所想 欲穷千里目(博大胸怀)更上一层楼(包含哲理)壮阔雄浑 积极 进取 融情于景 寓理于事 白日依山(实景)黄河入海(想象)结构图示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后两句写所想。后两句寓理于诗,写出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课堂小结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上节课,我们随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眺望黄河美景,这节课,诗人李白会带我们欣赏哪
4、里的景色呢?庐山瀑布 新知导入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人誉为“诗仙”。唐代著名诗人,一生中写下了上千首诗歌,其诗风格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畅,富有浪漫主义精神。代表作品:望庐山瀑布静夜思等。理解诗题 望 庐 山 瀑 布 看 在江西九江的南边,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听朗读,然后自己大声地、自由地读一遍古诗,遇到不熟的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初读古诗 识记生字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p&b&l%yny1ochun照 烟 炉 挂 川 笔顺讲解结构分类 独体 品读诗歌 朗读诗
5、歌,注意诗句中的停顿!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照耀 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香炉峰,在庐山北部 远远地望去 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带子从悬崖直挂到山前。在阳光的照射下,香炉峰升起紫色的烟雾,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丝带高挂于山川之间。“烟”一般都是什么颜色?为什么说香炉峰上升起了“紫烟”?白色或灰色。香炉峰上有瀑布,水汽蒸发到空中,经过阳光的照射,呈现出紫红色,从远处望去,就好像这些紫色的烟雾是从香炉峰上冒出来的。所以说“生紫烟”。如何理解句中的加点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
6、前川。从“生”字我们能感受到云雾仿佛从山中不停地弥漫出来,就像香炉里升起的烟。一个“生”字把水汽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挂”字化动为静,写出了瀑布的雄奇壮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很高很高 直泻而下 由恒星构成的带状星群,看起来像银白色的河。极高的天空 瀑布 银河 比喻 小组交流,说说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瀑布从高高的山上飞流而下,不由得使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哪个词语既写出了岩壁陡峭,又写出了水流的湍急?飞流直下 庐山瀑布真的有“三千尺”吗?没有,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瀑布从高处喷涌而出、一泻千里的雄伟气势。假如你就是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你最想说什么呢?结构图示 望庐山瀑布 生紫烟 挂前川 三千尺 落九天 远看 联想 雄伟壮丽 望庐山瀑布中,诗人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飞流而下的壮丽景象。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观察下面四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穷尽 山穷水尽 层叠 层峦叠翠 山川 名山大川 烟云 烟消云散 以上四组词语体现了不同的构词方式。二字词语是由两个意思相近或相对的字组成,如“穷”与“尽”相近,“烟”与“云”相对。它们构成的四字词语格式也很相似。如“山穷水尽、烟消云散”,都是第一、三字相对,第二、四字相近或相对,而且每组词语中后一个词比前一个词表达的意思更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