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高考(2014-2016)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7 城市(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7132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3.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高考(2014-2016)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7 城市(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7 城市(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7 城市(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7 城市(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7 城市(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7 城市(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7 城市(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7 城市(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7 城市(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7 城市(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7 城市(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7 城市(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7 城市(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7 城市(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7 城市(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7 城市(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7 城市(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7 城市(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7 城市(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7 城市(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7 城市(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40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7 城市(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40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7 城市(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40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7 城市(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40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7 城市(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40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7 城市(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40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7 城市(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40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7 城市(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40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7 城市(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40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7 城市(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40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7 城市(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40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7 城市(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40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7 城市(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40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7 城市(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40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7 城市(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40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7 城市(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40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7 城市(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7页
第37页 / 共40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7 城市(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8页
第38页 / 共40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7 城市(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9页
第39页 / 共40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7 城市(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0页
第4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7 城市【2016年高考题】(2016海南卷)职位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图2是2015年北京环线之间职住比分布图。据此完成1012题。10. 相比较而言,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A. 二环与三环之间B. 三环与四环之间C. 四环与五环之间D. 五环与六环之间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A.平均居住成本上升B. 平均出勤距离增加C. 平均经济收入增加

2、D. 平均通信费用增加12. 针对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带来的问题,北京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大力发展快速交通郊区兴建大型住宅区部分产业迁至郊区 提高郊区产业集聚度A. B. C. D. 【答案】10.C 11.B 12.A12.分析得出,北京环线职住比差异加大,说明产业集中在城区,人口居住在外围,就业人群平均出勤距离增加,带来比如交通拥挤等问题。所以采取应对措施有大力发展快速交通、或者把产业迁移到郊区,减少就业人群出勤距离,缓解交通拥挤等。故选A。考点:城市化与城市问题。【名师点睛】城市化不同阶段特点、出现问题及发展趋势和地区差异: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低,发展较慢,功能区混杂分布,部分发展中国家处

3、于此阶段。中期阶段,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城市化进程较快,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郊区和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部分产业和人口迁往郊区,出现郊区城市化。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此阶段,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处于中期阶段。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增长缓慢甚至停滞,城市中心问题突出,人口不断外迁至更远的郊区和乡村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达国家处于此阶段。(2016江苏卷)图7 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 题。13. 图7 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A. B. C. D.14. 沿甲-乙方向,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最有可能的【答案】13.A14.C【名师点睛】解答

4、城市功能分区时,一定要看清图中的图例,看看各图例在图中表示的区域范围和位置。一般来说城市中面积最大的是住宅区,面积小的在城市中心的为商业区,工业区一般在城市的外围,交通条件比较好的地方。解答地租问题时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1、通达度:一般来说,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市中心有多条公路穿过的地方最好,土地租金也最贵,市中心延伸出的主要公路两旁和公路交汇处次之,土地租金比较贵,远离主要公路的地区差租金比较低。2、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受距市中心距离的影响,位于距市中心租金最大。位于距市中心较近的地区,介于租金较小。在距市中心最远地区只租金最低。3、一般而言,大城市的中心是商业区或中心商务区。因为

5、市中心对商业活动最有吸引力有关。(2016上海卷)(十二)海港城市秦皇岛市为响应北京城市功能的拓展,调整城市空间布局,致力于发展成为北京的又一出海大通道。23.在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中,秦皇岛市依托海岸线打造由北向南延伸的城市发展轴。这样做是为了A扩大城市土地面积 B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C传承悠久历史文化 D发挥自然环境优势24.秦皇岛市将玻璃制品制造、食品加工、金属冶炼等企业从沿海向中部发展轴转移。这样做的作用主要是A.转移企业污染空间 B.优化城市功能分区C.调整第二产业结构 D.扩大农业用地范围【答案】23、D 24、B考点:考查城市功能区建设。【名师点晴】这组题是相承的,都是围绕题干资料的;

6、考查城市功能结构变化。秦皇岛为响应北京城市功能的拓展,调整城市空间布局,致力于发展成为北京的又一出海大通道;所以其城市空间布局调整,是依托自然环境的优势;学生很容易选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建设是考虑绿地建设,不是城市发展轴建设。 秦皇岛市将玻璃制品制造、食品加工、金属冶炼等企业从沿海向中部发展轴转移,肯定是优化城市功能分区,为了城市更好的发展;与污染转移、单一产业结构调整无关。(2016上海卷)(九)黄浦江笑迎米奇,迪士尼情牵金猴。17.上海迪士尼乐园融入了中国风,例如,某些墙面饰有中国12生肖的马赛克壁画。这表明商业服务会越来越考虑A.客户的消费能力 B.地域的文化元素 C.服务的专业水

7、平 D.地区的自然资源18.迪士尼耗费巨资,在乐园中配置了很多自动化的服务设施。例如,在花车巡游沿线的路灯内设置了探测装置,其可以根据巡游队伍表演节目的变化自动选择播放合适的音乐。这反映未来的商业服务中某些因素可能越来越重要,这些因素包括员工素质科学技术资本投入客户需求A. B. C. D.【答案】17、B 18、C【名师点晴】本组题主要考查地域文化。迪士尼是美国文化,12生肖是中国文化符号;士尼乐园融入了中国风,即是商业服务考虑地域文化特点。客户的消费能力是经济收入影响;服务的专业水平与文化无关;地区的自然资源也与有无中国风无关。 自动化的服务设施肯定考虑的是服务快捷,是科技投入和资本投入。

8、(2016上海卷)(六)“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11.上海建设“海绵城市”,除能够提高地下水位外,对地理坏境产生的影响还有A.加强城郊间热力环流 B.防止海水倒灌 C.减缓地面沉降 D.减弱酸雨污染12.上海建设“海绵城市”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是A.退耕恢复湿地 B.铺设防渗路面 C.完善排水系统 D.增加绿地面积【答案】11、C 12、D【名师点晴】海绵城市主要是利用城市水循环特征建设城市的,做题时一定把握住水循环原理,与其它的大气运动无关。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

9、、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2016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6-7题。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图4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6.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A. 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B. 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离市中心最近C. 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D. 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空气质量较好7.该市规划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A. 电子

10、信息产业园区 B. 钢铁工业产业园区 C. 航空航天产业园区 D. 汽车工业产业园区【答案】6.C 7.A【名师点睛】该题组难度一般,关键是根据材料提示,理解地租高低的影响因素,在结合地租等值线分布图,判断该城区不同方向的地租高低及其原因,甲地是离市中心距离相同地租水平最高的地区,所以布局占地小,付租能力高的电子信息产业,同时还需要考虑对城市环境问题的影响。(2016天津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1-4题。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4.图2所示甲地比周边地区气温高的最主要原因是A.海拔高度低 B.降水少 C.

11、人口密度大 D.距海远【答案】4.C【解析】试题分析:4.图2所示甲地为天津市的中心城区的位置,人口密度大,城市热岛效应明显,所以比周边地区气温高。考点:海岸线变化、降水和气温的成因。(2016北京卷)城市居民往返于居住地和各功能区之间所耗费的能量总和,即出行能耗。图7示意某大城市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组合关系。读图,回答第11题。11.据图推断A. 甲区多公共服务设施,靠近住宅区 B. 乙是位于郊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C. 丙区商业网点等级低,服务半径小 D. 丁为中心商务区,能耗昼夜差异大【答案】11.B【名师点睛】从题干中理解新概念“出行能耗”的含义,从图中提取从居住区到甲乙丙丁四个功

12、能区的出行能耗和出行次数,结合城市功能区布局的特点,即可解答。(2016新课标卷)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4-6题。4. 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A.服务种类 B.服务等级 C.服务范围 D.服务人口 5. 兰斯塔德空

13、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A.技术创新 B.空间集聚 C.市场拓展 D.产品升级 6.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降低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竞争 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答案】4.A 5.B 6.D【名师点睛】该题组通过文字材料信息,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原理的能力。第4题,解答该题的关键点是通过文字信息明确该空间规划的一个特点:核心城市功能定位,由文字信息中的“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可知并进而推知这些核心城市的服务种类受到了限制。第5题,通过获取文字信息,可明确该空间规划的另一个特点:城乡土地空间分布明确。

14、“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明确并进一步推理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间在空间上有着明确的地域分布,所以促进了同类产业活动的空间集聚。第6题,通过对文字信息归纳总结,该地区规划的城市地域与空间结构,体现了对土地的合理利用。(2016新课标卷)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4-6题。4.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A.产业转型升级 B.食

15、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 5.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服务设施齐全 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适宜就业机会多 生态环境好A. B. C. D. 6.今后,上海市引进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A.资源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 D. 知识密集型产业【答案】4.A 5.C 6.D【名师点睛】该组试题以上海市产业转移和人口数量变化为切入点,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以及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口迁移的影响。第4题中B选项明显是无关选项,可直接排除;“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加重”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是导致逆城市化

16、即城市人口向周边迁移的原因,然而,这不是“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因此,理清城市化、逆城市化的异同,理解城市化、逆城市化和人口迁移的关系是作出正确选择的关键,在复习过程中应注重教材重要概念的理解,注重教材重要概念间关系的梳理。第5题是第4题的拓展和延伸,上海市向外转移的主要产业类型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等,周边中小城市承接来自上海的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后,能够提供的就业机会增多,因此导致外来常住人口大量流入。第6题,上海产业结构升级后,将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结合材料中“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信息可作出判断。(2016江苏卷)2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 分)材料一

17、“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材料二 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 年来此过冬养老人结合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材料三 图16 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表1 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1)攀枝花发展成为“钢城”的有利条件是 、 ;作为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 。(4 分)(2)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 、 、 。(5 分)(3)大量外来人口对 “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

18、 。(4 分)【答案】(1)煤铁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经济增长乏力 产业结构单一 环境污染严重(2)冬季气温较高 晴天多,光照充足 交通便利 环境优美 旅游资源丰富 (3)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3)人口迁入,就合这一地区带来了市场,对房地产、旅游有促作用,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老年人迁入对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从其他地区迁移人口,带来了外来的文化,对文化交流也有一定的作用。考点:工业区位和人口迁移【名师点睛】解答人口迁移,在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时要注意先从自然方面分析,再

19、分析社会经济原因,当然做题时要看清问题,问什么就答什么,比如本题问的是有利气候条件,我们就回答有利气候条件就可以了,不用再去考虑其他的。解答人口迁移的影响时我们一般要回答积极影响,也要回答不利的影响,但是题目明确有利和不利影响时就要根据题目回答。对人口迁入地来说,人口迁移为迁入地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但也会增加公共设施的负担和管理难度;对自然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对人口迁出地来说,人口迁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迁出地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加强与外界的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联系;更好的利用土地资源;但也会导致人才外流,劳力短缺。总的来说,人口迁移

20、对调整人口分布、劳动力盈缺、促进地区文化交流、新资源的开发、经济文化区的建立、民族和种族的融合等都有重要的作用。(2016上海卷)(十八)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在区域发展中相伴而行,城市化率、产业结构式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要标志。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2012年崇明农业总产值中传统种植业占51.88%,种植业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工业以传统工业为主,主要部门为黑色金属、机械和纺织,占重点骨干企业的70%,且主要分布于各个乡镇,布局零散。材料二:2012年,崇明县GDP仅占上海全市GDP的1.2%。产业比重从业人员比重崇明全国崇明全国第一产业9.4010.0837.9033.60第二

21、产业53.1045.2716.3030.30第三产业37.5044.6545.8036.1039.概括2012年崇明城市化率特点。(1分)40.据表中数据,分别归纳2012年崇明三大产业的特点。(3分)41.分别说明2012年崇明第一、第二产业对其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原因。(8分)42.上海市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提出2020年崇明城市化率要达到70%。对此有专家建议,崇明应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并以此作为城市化建设的强劲动力。评价这一建议的合理性。(6分)【答案】39、2012年崇明城市化率低于全市和全国平均水平。40、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却高于全国

22、平均值。第二产业:产值比重高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却低于全国平均值。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值,从业人员比重也低于全国平均值。41、第一产业,影响:崇明第一产业滞留的农业劳动力过多,影响了第一产业劳动力的转移,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原因:以种植业为主,规模小,效率低,难以为城市化提供足够的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影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即工业化对城市化发展虽然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拉动作用还不够强。原因:(1)以传统产业、乡镇企业为主;(2)布局零散,集聚程度较低,规模小。因此,第二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42、通常,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最强;崇

23、明的第三产业不强,发展空间很大;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既可以促进崇明的经济发展和加速城市化进程,也可以有效地保持崇明优良的生态环境,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因此这个建议是积极的、合理的。41.2012年崇明农业总产值中传统种植业占51.88%,种植业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第一产业比值小,产业规模小,效率低,难以为城市化提供足够的剩余劳动力。崇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大,即是滞留的农业劳动力过多,影响了第一产业劳动力的转移,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2012年崇明工业以传统工业为主,乡镇企业为主;主要部门为黑色金属、机械和纺织,占重点骨干企业的70%,且主要分布于各个乡镇,布局零散,集聚

24、程度较低,规模小。第二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即工业化对城市化发展虽然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拉动作用还不够强。考点:考查区域经济发展。42.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最强;崇明的第三产业不强,发展空间很大;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既可以促进崇明的经济发展和加速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率,也可以减少种植业对环境破坏,有效地保持崇明优良的生态环境,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因此这个建议是积极的、合理的。考点:考查城市发展措施。【名师点晴】这道题主要考查工业化城市化的影响。 概括2012年崇明城市化率特点。要结合资料,对比全国和上海市的水平;不能单纯的说出城市化

25、水平的高或低。 分析三大产业特点也要从资料给出的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从业人员比重与全国的对比进行分析。这道题只要认真是不难的。分别说明2012年崇明第一、第二产业对其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分析时注意两个方面都要说明,要结合资料进行分析;这道题答题学生容易忽略“分别”说明。最后一问是评价第三产业发展的合理性,不能单独的说是合理或不合理,而是要有充分的理由。城市化率的提高,不能单纯的把人口转移到城市就行了,还要注意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相比,它的优势是解决就业人数多,无污染,体现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特征。【2015年高考题】(2015安徽卷)下图表示某市20032013年土地

26、利用面积变化情况。完成下列问题。25、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 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 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26、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 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D、生物多样性增加【答案】25.D 26.C 【考点定位】考查城市化问题及带来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读图、析图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名师点睛】该题以某市多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为材料,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重点考查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点和之间的转化关系,以及土地利用类型

27、的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1问,要求学生根据图中信息,能够准确的表述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特点,注意“持续”、“不断”字眼的理解;第2问,要求学生结合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来回答,该市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说明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这样答案就变得简单了。(2015上海卷)(九)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相伴相随。下图为崇明县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图。19、2000年到2012年,崇明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第一产业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力 第二产业长足进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三产业产值稳定,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产业结构基本稳定,就业人口基

28、本不变A、 B、 C、 D、20、崇明县需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人才条件,调整第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其应该优先发展的行业是()A、休闲旅游业 B、高端金融业 C、农贸批发业 D、房地产业【答案】19、A 20、A(2015重庆卷)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图,回答以下问题。4.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A.20%-30% B.30%-40% C.40%-50% D.60%-70%5.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A.工业化程度提高 B.人口增长

29、率增大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答案】4.B 5.A【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城市化问题,涵盖城市化率(乡村人口比重)计算、城市化的动力等。【名师点睛】该组题目以地理图表为切入点,将城市化率计算、城市化的表现、城市化的动力等问题联系起来,重点考查教材中城市化这一主干知识。采用常见的地理坐标图展示城市化率的变化情况、城市化过程中地铁开始运营的时间等地理信息,注重学生读图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体现地理学科多图表、重能力的特点和要求。(2015北京卷)图1为某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图中最有可能为博物馆、乡(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依次是()图1A、 B. C. D.【答案

30、】3.B【名师点睛】服务设施等级与服务的范围、数量的关系:服务设施的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数量越少;服务设施等级越低,服务范围越小,数量越多。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服务级别较高;乡(镇)行政机构是行政中心,它的服务范围会覆盖整个乡镇。(2015广东卷)4、表1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由此可判断该年()表1国家中国印度德国美国人口数(百万人)1338115582307比重(%)

31、171384.5*未含台湾省统计数据。A、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B、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C、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D、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表中数据不能判断城市化水平;也不能判断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多少;但由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以及各国的人口总数,可以推断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的数量,所以经计算可知,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和印度多,故选D。【考点定位】城市人口。【名师点睛】该题以表格数据为材料,考查学生获取表格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此题难度不大,但需要简单的数学计算,并且需要注意对基本概

32、念的理解,在数值上是如何体现的,也就说,学生需具备理科思维,而不是记忆。(2015广东卷)9、夏季,我国部分城市城区常因暴雨而出现积水成灾的内涝现象。下列措施中,对减轻此类灾害基本无效的是()A、优化城区雨污管网 B、扩大城区湖泊面积C、加高城区防洪大堤 D、疏浚城区河流水道【答案】C【考点定位】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名师点睛】该题以热点问题城市内涝为材料,考查我国如何治理城市内涝问题,城市内涝问题与城市径流、城市地下排水设施等有关,这些需要学生能够较清楚的理解。同时需要理解题干的提示“部分城市城区常因暴雨而出现积水成灾的内涝现象”,城市内涝不是流经城市的河流涨洪水造成的。(2015江苏卷

33、)下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繁华的城市风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东京城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A文化底蕴深厚 B商业繁荣发达 C人口高度集聚 D水陆交通便利2东京的城市功能主要以()A行政功能为主 B军事功能为主 C文化功能为主 D经济功能为主【答案】1.D 2.A【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2015江苏卷)“国际慢城”是一种具有独特地方感的宜居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5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下图为“国际慢城”桠溪镇的大山村土地利用今昔对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1与“国际慢城“要求相符合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骑

34、单车出行 B经营手工业作坊 C去速食店就餐 D建大型游乐场22大山村在成为“国际慢城”前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A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 B从种植业到种植业与服务业相结合 C从水稻种植业到商品谷物农业 D从较单一的农作物到多种经济作物【答案】21.AB 22.BD【解析】【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名师点晴】本题组以当前以宜居城镇模式“国际慢城”话题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题认真阅读材料即可得出,“去速食店就餐和建大型游乐场” 不符合“国际慢城”的生产、生活方式;第二小题仔细读图对比可以得出“慢城”前后产业结构的变化。(2015山东卷)近

35、年来,北京市出现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区,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产生“钟摆”交通现象。完成下列各题。3、图1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图示时刻最有可能是()A、8:00 B、12:00 C、14:00 D、18:004、为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可以()A、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 B、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C、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 D、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答案】3、A 4、D【解析】试题分析:【名师点睛】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城市地价高,导致居民选择地价较低的郊区居住。居住地与工作地分离。上班族每

36、点钟摆式的流动,必然加大城市交通运输的压力。做题关键是读图,图中要注意到交通拥挤路段在道路哪侧。在什么时间。根据右行原则,可以判断出拥堵的原因。根据问题出现的原因,制定解决措施。(2015四川卷)图3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回答下列各题。5、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A、行政区 B、商务区 C、住宅区 D、工业区6、根据城市地域结构推断,该城市位于()A、丘陵地区 B、平原地区 C、山地地区 D、沟谷地区【答案】5、C 6、B【解析】试题分析:【名师点睛】城市主要功能区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其中最基

37、本的功能区是住宅区。根据城市地租理论,市中心地价最高,向郊区地价逐渐降低,在交通路口处容易出现地租次高峰。根据各功能区的特征,安排功能区布局,从市中心到郊区依次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所以判断甲地带是住宅区。城市地域结构形态受地形、河流影响,平原地区多团块状,山区或沿河地区多条带状、组团状分布。(2015天津卷)图4、图5表示城市人口密度和城区在15年间的变化。读图回答6-7题。图4 H市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6.结合图4中的信息推断,该市人口状况发生的变化是()A.其北部人口增加的数量最多 B.全市人口密度增加C.市中心的人口密度有所降低 D.东部人口增长较慢图5 H市城区变化示意图7结合图5

38、中信息推断,该城市空间结构发生的变化是()A.商业区的分布更加集中 B新工业区向老工业区集聚C住宅区向滨湖地区聚集 D中部、南部路网密度增大【答案】6. B 7. D【名师点睛】读图的一般步骤看图名,图名是一幅图的灵魂所在,它直接表明了这幅图要反映的主题。因此,在做有图的题的时候,首先要看图名,这样有助于我们确定考察方向、及时调动和回忆相关知识。看图例,图例能够告诉我们地图中各个事物所代表的地理意义以及各个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帮助我们准确的理解地图想要表达的具体内容。因此,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看好图例,扣准点是保证高分的重要条件。看图注,有部分地图,除了图名和图例外还会有一些文字的注释。这些注

39、释往往会是我们解题时重要的突破点和切入口,所以,读图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认真,不能错过地图所要传递的信息。提取图示信息,图示有价值的信息是我们解题关键,把有价值信息标注出来,便于分析其规律性。回归材料、找遗漏点,在所有的地理高考题中,题目呈现的方式几乎都是图文结合的。在答题时,除了地图中所反映的知识点外,还要回归材料,认真研读,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点,避免知识点的遗漏,同时,一些比较难、偏的题,材料里面还往往隐藏着解题的突破点。因此,所有的读图题最终都要回归材料。(2015海南卷)埃及沙漠广布,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首都开罗人口约1800万,是埃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15年

40、3月,埃及宣布在开罗以东的沙漠地区兴建新首都。新首都作为政治中心,规划容纳500万居民,提供175万个长期工作职位。下图为埃及略图。据此完成以下问题。10. 推测埃及兴建新首都的首要目的是()A平衡地区发展 B提升国家形象 C分散开罗人口 D.吸引国家投资11与开罗以北地区相比,在开罗以东地区建设新首都的优势条件是()A农业发达 B用地充足C基础设施完善 D交通便利12. 埃及新首都提供的长期工作职位,所属的主要部门为()A农业 B制造业 C建筑业 D服务业【答案】10.C 11.B 12.D 【名师点睛】本组试题以区域地图为切入点,以城市化为背景,将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城市建设的区位因素、

41、城市功能定位等问题联系起来,着重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综合分析等能力。材料中“埃及沙漠广布”是人口集中于少数大城市的原因,其结果是导致少数大城市出现城市化问题,在此背景下,设置“推测埃及兴建新首都的首要目的”这一问题,分析出题人意图可知,该问题的实质是考查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沙漠广布”的埃及,与位于尼罗河下游沿岸地区的开罗相比,开罗以东地区只能具有土地广阔,地价较低的优势。新城市的定位是政治中心,理解这一点,才能对埃及新首都提供的长期工作职位所属的主要部门做出准确推测。根据材料理解出题人意图,并灵活运用教材相关知识,是解决该组试题的关键之处。(2015安徽卷)34. (22分)阅读图文材料,结

42、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福建省1982年和2005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福建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1982年的117.8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554.69亿元,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2)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促进作用。(12分)【答案】(2)加强了区域内外联系;促进了经济发展 ,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等级提升,布局合理,沿海地区城市密集,城市等级体系更加完善。【名师点睛】该题以福建省1982年和2005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考查福建省交通发展和交通对福建城市化的影响,

43、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和运用表达能力。难度不大,这是学生比较熟悉提问方式,交通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主要从城市人口数量和比重的变化,城市规模和城市等级的变化来分析回答。(2015江苏卷)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材料一 2014年10月2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表1)。 材料二 下图为某年江苏省城市地价及省辖市中心城市常住人口示意图。(1)按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江苏省13个省辖市可分为 类 档,其中特大城市有 个。(3分)(2)苏州的常住人口远大于户籍人口,主要由于 、 。(2分)(3)江苏省各城市

44、地价空间分布的大致趋势是 ,高地价带的城市主要沿 、 分布。对苏州和南通地价影响最大的城市是 。(4分)(4)影响江苏省内各城市地价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地价差异对低地价区产业发展的影响是 ,对高地价区产业发展的影响是 。(4分)【答案】(13分)(1)2 3 2(2)经济发达 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 外来务工人员多(任答2点)(3)从南向北逐渐降低 京沪线 沪宁线 宁启线(任答1点) 长江 上海(4)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人口规模 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 优化产业结构【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产业转移、城市体系。【名师点晴】本题以“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热点话题为切入点,以学生较熟悉的本省城市资料为背景材

45、料,考查产业转移、城市体系。第(1)小题认真对照图例,和表格中的数据即可解决;第(2)小题考查人口问题,户籍人口增长主要是自然增长,常住人口处户籍人口外还包括外来务工人员等,所以此题应重点考虑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第(3)小题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关键是读准图例,第二问要结合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线等影响地价的因素进一步分析;第(4)小题考查地价差异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产业转移知识的迁移应用。【2014年高考题】(2014上海卷)(十一)我国北方某大城市自1982年以来,人口大幅度增加,下表为该城市各国人口密度、面积等数据。读表,回答问题。各圈范围面积(km2)人口密度(人/km

46、2)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内圈(06km)11321764212061955420416第二圈(615km)5932606336149607272第三圈(1524km)11021338182028044305第四圈(2433km)161162178510831765郊区(大于33km)25. 2010年,该市人口分布最多的区域的是()A. 内圈 B. 第二圈 C. 第三圈 D. 第四圈26. 从城市功能分区的角度分析,内圈的人口密度变化不大,这可能影响内圈的() A. 商业与金融业的发展 B. 高等院校校区的扩建C. 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 D. 工业部门的转型升级27. 从城市

47、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角度分析,第四圈人口密度增长的主要动因是()A. 农业发展 B. 服务业发展 C. 工业发展 D. 旅游业发展【答案】25、C 26、A 27、C【名师点睛】第25题,根据表格中数据计算,用各圈的面积乘以人口密度,计算出人口总数,第三圈约是4744110人,人数最多。第26题,从城市功能分区的角度分析,商业、金融业分布在人流、物流量最大的区域。内圈的人口密度变化不大,这可能影响内圈的商业与金融业的发展;高等院校校区扩建,不占地租最高的内圈;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在环境好,交通便利的区域,不在内圈;工业部门分布在第四圈或郊区。第27题,第四圈距市中心较远,是工业区,人口密度增长的主

48、要动因是工业发展;农业不在城市圈层中;服务业发展主要在内圈;旅游业发展不是人口密度增长的主要原因。(2014上海卷)(二)居民购物出行空间距离是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对象之一,可以一定程度反映城市商业网点分布的合理性。读我国某市居民购物出行空间距离变化表,回答问题。蔬菜食品类日常用品类服装衣饰类家用电器类2001年出行的平均距离(km)1.432.326.435.942011年出行的平均距离(km)1.121.554.528.044. 该市居民购物出行空间距离最小的是蔬菜食品类,影响这类商品销售网点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 地价B. 集聚C. 交通D.市场5. 该市居民服饰类购物出行空间距离变化

49、可能反映了() 服装销售网点增加服装商场的通达性改善 服装商场品种更多大型服装商场外迁市郊 A. B. C. D.6. 该市居民家用电器类购物出行空间距离变化最大,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居民的消费水平大幅度上升居民区随城市发展向外扩散 家电商家地租支付能力提高家电商场在商业区相对聚集A. B. C. D.【答案】4、D 5、C 6、B【名师点睛】第4题,蔬菜食品类要求保鲜,应距消费市场近,所以要靠近居民区,方便购物;地价、交通是影响因素,不是最主要因素;集聚不是影响这类商品销售网点的重要因素。第5题,居民服饰类购物出行空间距离缩小,可能是服装销售网点增加,距消费人群近,对。服装商场的通

50、达性改善,可能出行距离更远,错。服装商场品种更多,不需要远行,对。大型服装商场外迁市郊,出行距离远,错。第6题,居民家用电器类购物出行空间距离增大,与居民的消费水平大幅度上升无关,错。居民区随城市发展向外扩散,居民区距城市中心的市场远,对。与家电商家地租支付能力无关,错。家电商场在中心商业区相对聚集,没有向外扩散,对。所以B对。(2014新课标II卷)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图1)据此完成1-2题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城市周末度假 C.增加自住房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51、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市房价昂贵 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断扩大【答案】1、D 2、B 【名师点睛】第1题,图中显示,该地的“握手楼”楼房密度很大,其主要的、直接的目的是通过出租“握手楼”增加收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了大量外地人前来务工、经商,房屋出租市场广阔,故选D。第2题,根据材料,“握手楼”分布在城市周边,布局拥挤,居住环境较差,但却吸引租房者租住,说明了该中心城市的城区房价昂贵,收入较低的外来务工经商者不得不到房价较低的郊区租房,故选B。地理景观图是用画面直接展示地理事物的图,图中的信息量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地理景观图不仅能考查考生的图像判读与信息

52、提取能力、地理空间想象能力、景观欣赏与审美能力,还能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自然原理和自然规律的理解、推导、综合分析及判断能力。景观图判读的方法如下:(1)分清地理景观图的类型。地理景观图分为自然景观图和人文景观图。自然景观图常见的有地质景观图(名山、断层等)、气候景观图、自然灾害景观图(火山喷发、地震图片等)、生物群落景观图(动植物图片和自然带景观)等。人文景观图常见的有聚落景观图(城市、村落)、农业景观图(耕地和林地等)、工业景观图(采矿厂、生产车间等)、建筑景观图、名胜古迹景观图等。(2)读图名。根据景观图的图名,确定景观图所表示的主题属于哪种地理要素或要说明哪种地理现象。(3)读图中的地理

53、要素。从景观图中找出标志性景观(如典型的植被、地形特征、标志性建筑等),进行空间定位。(4)分析景观图中的地理要素。细心观察景观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把握区域地理特征,联系所学地理知识解答题目。(2014广东卷)图2、图3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图2图34.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250-14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B、在各海拔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550-1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D、在各海拔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

54、数量最少5、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A、黄土高原 B、三江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江南丘陵【答案】4.C 5.A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我国人口与聚落的空间分布。【名师点睛】该题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地图信息的能力。读图可知,该地乡村聚落集中分布在海拔15501 700 m和坡度1015的区域。根据该聚落主要分布在1250 m以上的地区,说明位于高原上,所以最有可能是黄土高原。(2014重庆卷)有人把城市楼房超过90m部分的高度之和称为“城市个头”。2011年香港和重庆“城市个头”在中国排名靠前。据此完成1-2题。1.香港“城市个头”比重庆高,下列原因更合理的是香港()A.洪涝灾害更少 B.淡水资源更多

55、 C.经济水平更高 D.土地成本更低2.今年来重庆“城市个头”不断长高,其主要积极影响是()A.节约建筑用地 B.缓解交通压力 C.降低建筑耗能 D.扩大用地规模【答案】1.C 2.A【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城市化及其特征。【名师点睛】题干中显示城市楼房超过90 m部分的高度之和称为“城市个头”,2011年香港和重庆“城市个头”在中国排名靠前,说明香港和重庆的楼房都很高。第1题,题干中提到香港“城市个头”比重庆高,说明香港楼房(超过90 m部分的高度之和)比重庆高。如果从洪涝灾害角度考虑,楼房没必要超过90 m,A项错误;楼房的高低与淡水资源的多少没有直接的联系,且香港地狭人稠,淡水资源短缺,B项

56、错误;城市楼房超过90 m,其对资金和技术要求会更高,香港经济水平比重庆高,地价也比重庆高,因此其更有必要建造高楼,C项正确,D项错误。第2题,重庆“城市个头”不断长高,说明城市空间向高处发展,能节约建筑用地,A项正确;楼房越高,人口越密集,交通压力越大,建筑能耗也越大,B、C项错误;扩大用地规模会占用耕地等,属消极影响,D项错误。(2014大纲卷)图3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911题。图39.该农业生产紧缺的自然资源是()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生物资源 D.太阳能资源10.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地形 B.气候

57、 C.公路交通枢纽 D.港口11.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A.位置适中 B.资源丰富 C.气候宜人 D.经济中心【答案】9.B 10.D 11.D【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农业、城市区位。【名师点睛】第9题,根据图中海陆轮廓及经纬度等信息,可以判断该地位于非洲东北部,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第10题,根据题干材料,该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甲地有港口,经济繁荣,基础设施好,容易发展成城市,故选D。甲地与周围地区相比,没有气候或者地形方面的优势,甲地是因建设港口发展起来的,其公路交通的枢纽地位不显著,故不选A、B、C。第11题,甲地由于港口发展带动了经济发展,成为全国的

58、经济中心,这是其成为首都的最重要条件。(2014江苏卷)国家研究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规划”,规划范围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图14为京津周边部分城市发展优势比较图。读图回答23-24题。23如需分散北京的批发、物流业,较合适的承接城市是()A承德 B保定 C张家口 D廊坊24保定服务业在京津周边城市中较发达的原因是()A人口多 B交通便捷 C环境良好 D经济实力雄厚【答案】23.BD 24.AB【解析】试题分析:23.批发、物流业需要便利的交通,分析图中四城市各因素可以看出保定和廊坊两城市交通最为便捷,最适合承接北京分散的批发、物流业,故答案选B、D。24.服务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的产

59、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为京津等大城市服务要有便利的交通,便于人员流动,从图中可以看出保定市在四城市中人口数量最多,而且交通也较为便利,所以保定服务业在京津周边城市中较为发达,故答案选A、B。【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城市体系。【名师点睛】第23题,批发、物流业对交通运输条件的依赖程度较高,发达的交通运输业可以促进批发、物流业的发展;由统计图可知,廊坊、保定的交通优势较明显。第24题,读图可知,保定具有人口、交通优势,但环境、经济条件相对较差,说明在京津周边城市中人口多、交通便捷是保定服务业较发达的原因。(2014福建卷)图1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读图回答12题。1.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

60、市建设提供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 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C.整合集成网络信息 D.获取实时通讯信息2.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A.调整地域结构 B.加速人口集散C.扩大空间规模 D.提升服务功能【答案】1、A 2、D2.通过图1分析,智慧城市包括智慧交通、政务、社区等,城市的管理依靠技术的支撑,其重要作用在于提升服务功能,对调整地域结构、加速人口集散和扩大空间规模没有直接影响,故选D项。【考点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信息技术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2014江苏卷)图13是某特大城市开发区社区居民不同购物行为空间差异图。读图回答21-22题。21居民倾向于到中心城区购买的商品是()A

61、食品 B日常用品 C服装 D家用电器22影响居民购买食品和日常用品空间倾向的主要因素是()A出行距离 B购物成本 C交通方式 D购物环境【答案】21.CD 22.AB【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城市的空间结构。【名师点睛】第2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直接判读。由左图可知,居民倾向于到中心城区购买服装;由右图可知,居民倾向于到中心城区购买家用电器。第22题,开发区的居民购买食品和日常用品到开发区的倾向较高,主要是由于这里出行距离较近,所需交通费用低,且物价较中心城区低,购物成本低。(2014山东卷)下图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完成3-4题。3、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

62、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C、加强各区之间的联系 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4、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A、处和处 B、处和处 C、处和处 D、处和处【答案】3、B 4、A【名师点睛】组团式城市是在城市市区及近郊范围,组成城市功能整体的各部分,由三个及三个以上具有一定规模的、分散并相隔一定距离的集中功能区团块,通过便捷的交通连接形成的一个城市实体。第题,组团式城市各部分之间距离相对较远,增加了居民的出行距离,不利于各区之间的联系,故A、C错;城市各部分内部主要功能区相对齐全,所以增加了基础设施投资,故D错;各部分之间有林地相隔,避免了集中布局产生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故B对。第题,物

63、流园区占地广,需要有较低地价的土地;需要有便利的交通,利于物资的集散。处在高速公路出入口,交通便利,交通条件优于处。化工园区对环境污染严重,主要是水体污染与大气污染。根据河流流向判断市区地势总体是东南高、西北低,处位于郊外,地势较市区低,且处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对城区污染小。故选A。(2014四川卷)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910题。9.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A2千米附近 B.4千米附近C8千米附近 D.10千米附近10.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 B.城市地租水

64、平保持稳定的需要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答案】9、D 10、D【考点定位】城市功能区划分的原因,城市人口密度变化的特征,城市化特征。【名师点睛】该题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1由图名可知该图通过不同年份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及变化来反映该城市的城市化过程和特点。2由图例可知,实线表示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虚线表示199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3从图中可获取以下信息:第9题,单位面积人口数量即人口密度,由图示信息可知,在距市中心6千米以内2010年人口密度低于1990年人口密度,故A、B两个选项所在地人口数量为负增长;C、D两个选项中,在距市中心10千米附近,2010

65、年人口密度与1990年人口密度相差最大,故在距市中心10千米附近2010年较1990年单位面积人口数量增长最大。第10题,根据图中信息,从1990年到2010年的二十年间,在距市中心6千米范围内的城区,人口密度大幅度下降,在距市中心较远的地区,人口密度增加,说明城市的一些功能区迁出城市中心区,故该市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反映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调整。(2014江苏卷)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2011年我国明确提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材料二 图18为长三角城市分布图,图19为长三角地区苏州、嘉

66、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图。表2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对比。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大西洋沿岸城市群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1.01.5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820城市化水平/%6890GDP占全国比重/%1820(l)分析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 (3分)(2)在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首位城市应重点发展下列哪三个产业? 、 、 。(填写序号)(3分) 国际金融 机械制造 服装制造 石油化工 文化创意 进出口贸易(3)苏州和嘉兴与首位城市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分析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5分)(4)为把长三角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

67、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采取的措施是 。(3分)【答案】(14分)(1)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等级体系完整(2);(3)苏州发展速度快于嘉兴;苏州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嘉兴 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基础;与周边城市联系;交通条件(通达性)(4)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名师点睛】第(1)题,结合表中数据及所学知识,从人口密度、城市化水平、城市数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等级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作为城市群的首位城市,城市等级高,服务范围广,经济发展水平高,应该重点发展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和进出口贸易等产业。第(3)题,由图2可知,两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相差较大,苏州比嘉兴经济发展速度快、水平高,差异形成的原因可从产业基础、产业政策、交通条件、与周边城市的联系等方面进行分析。第(4)题,提高城市群的竞争力可从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城市间交通与信息网络、减少城市间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等方面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