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丝绸之路纸币古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呈现出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手工业、商业有所发展但受经济政策制约的特征。可按以下四条线索进行整理。线索一:古代农业古代农业发展的主线是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巩固,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进、水利设施的修建等,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是其突出特征。线索二:古代手工业古代手工业主要有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其中纺织、冶金、制瓷是三大主要行业,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线索三:古代商业古代商业发展包括市场形成、市场管理、货币演变、内外贸易、城市商业功能发展等五大要素,其中市场贸易管理是核心内容,时空限制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宽松的过程。线索四:古代的经
2、济政策古代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为主,前者首倡于商鞅变法,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后者仅实行于明清两朝,二者均是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第12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知能提升课“你耕田来我织布”理解田园风情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09页一、生产模式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1概念(1)“刀耕火种”:刀耕火种是一种原始的农业耕作法。古代多山地区,农民播种前,常先伐去林木,烧去野草,以灰肥田,然后开出耕地,以播种农作物。(2)“精耕细作”:精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综合技术体系。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农业发展的基
3、础。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农业体系的总目标,其作用是改变了农业环境,提高了土地生产率。2表现(1)耕作技术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刀耕火种”: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铁犁牛耕:春秋战国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了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东汉时,某些地区出现了一牛挽犁唐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基本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2)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大禹和他的继承人”。水利工程:战国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工程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两汉关中农民创造了“井渠”。王景成功治理黄河唐至明清政府重视水利设施的修建管理灌溉工具:隋唐五代北
4、方已使用立井水车作为提水灌溉工具,在长江流域,发明了高转筒车以引低处水灌溉高处农田宋代水转翻车利用水力为动力明清出现了风力水车3.影响(1)精耕细作为中华文明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并对亚、欧农业生产产生深远影响。(2)中国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局限性或不足,是导致中国在传统社会逐步落伍的重要原因。二、经营方式从“千耦其耘”到“男耕女织”1“千耦其耘”:由于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生产。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1)形成原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发展使劳动者有能力进行独立的生产活动
5、。政府为保证财源,多采取重农政策,扶植小农经济。(2)特点:自给自足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男耕女织封闭性相互之间缺少交往与合作脆弱性规模小、水平低,抵御天灾、人祸(苛政、土地兼并等)的能力差落后性生产工具简单,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3)地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传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中国专制集权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关系到古代经济的繁荣和政权的安危。3地主庄园经济(田庄经济)(1)概念:田庄是汉代地主经营地产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它占有大量的土地,控制着众多的依附人口,是一
6、个能够自给自足地进行生产、生活的实体。(2)形成:汉代田庄的形成固然离不开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力的发展,但更离不开它的物质基础土地和人口。土地和人口是汉代田庄形成、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唐中期以后,成为土地占有的主要形式。庄园地主一般把庄田租给农民耕种,收取地租。租地农民对地主有一定的依附关系。庄田产品多用于自给,少数也出卖,庄园(田庄)经济也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3)影响:在田庄里,剥削者和劳动者每每是聚族而居,带有浓厚的封建宗法色彩。东汉地主田庄的大量存在,使东汉社会的发展不是表现为封建国家的强大和统一的巩固,而是表现为封建国家的贫弱和政治局势的不稳定。三、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7、从“国有”到“私有”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土地公有制)。2奴隶社会:井田制(土地国有制)。西周时期,土地被划分成“井”字形方块,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井田制的基本特点:一切土地归国家所有(即属于周王所有);土地层层分封;在贵族受封的土地上,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3封建社会(1)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春秋时期的税制改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类型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主要有三种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自耕农私有土地。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是专制王朝生产关系的基础。农民占有的土地较少,为了生存,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
8、把部分劳动成果作为地租交给地主问题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原因:在土地私有制下,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加上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影响:影响国家赋税收入,导致租佃关系出现并日趋普遍化,引起阶级矛盾激化和农民起义措施: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收取赋税等结果:起到了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的兼并(2)租佃关系的出现和日趋普遍化:概念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制,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产生战国时期发展汉代,“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的现象比较普遍;宋代,租佃经营仅次于自耕农形式普及明清时期,租佃制普及全国,成为
9、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特点在租佃制下,地主与佃农虽然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但佃农在选择雇主方面有一定的权利,而且在支配产品方面也获得了适当的自主权作用租佃方式的确定,使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四、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由人丁到财产的标准转变1概念:赋役制度是中国历代王朝为巩固国家政权而向人民征课财物、调用劳动力的制度。赋税主要是田亩税,有时还包括人头税和资产税。役,即在位统治者强制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杂役和军役。2中国古代重要的赋役制度(1)“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春秋时期齐国管仲实行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实质是承认土地
10、私有,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2)编户制度:是汉代对百姓的一种严格的管理制度,也是比较完备的赋税制度。被编入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他们依据人口和资产向国家承担人口税、田租、徭役和兵役,国家对他们控制十分严格。(3)租调制:北魏均田制规定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租(即土地税,征粮)和调(即户税,征布帛),还要服兵役和徭役。北魏租调制规定: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二石、调帛或布一匹,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4)租庸调制:隋唐时期推行,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租”;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叫“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庸”。这样,保证了
11、农民的生产时间,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入。(5)两税法:天宝年间(唐玄宗年号),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无法实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每户按资产交户税,按土地交地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它的实行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扩大了税源,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土地兼并不再受到限制,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正式废除。(6)“一条鞭法”: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缓和阶级矛盾,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在全国推
12、行,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一条鞭法”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纳银代役的规定,说明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7)“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康熙时进行局部试点,规定以1712年为界,今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废除了新生人口的人头税。雍正时期,在全国推行,并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之中,征收统一赋税。“摊丁入亩”废除了长期以来的人头税,进一步放松了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使中国人口迅速膨胀,增加了大量劳动力,有利于当时国家的发展。五、古代经济
13、重心的变迁由北方到南方1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先后形成过两个重心:黄河流域是我国最早的经济重心,魏晋南北朝时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至元朝,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到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并在江南的一些地方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2原因: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南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在:(1)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2)北方大量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而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且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牛耕在南方地区得到推广。(3)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朝、南宋)或者东移(如东晋),加快了南方的开发。南方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采取了一系列
14、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4)南方自然条件好,适合农业发展,而且对外贸易条件比北方优越。3过程特征南移的表现魏晋以前:基础条件春秋战国时期,楚、吴、越等对江南有所开发。秦汉时期,中原的铁器传到珠江流域魏晋南北朝:南北经济差距缩小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兴修了很多农田水利,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两晋之际,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隋唐五代:开始南移江南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至唐朝后期,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扬州的经济地位超过长安和洛阳。“安史之乱”以后,形成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高潮两宋:最终完成“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农业已超
15、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两宋之际,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三次高潮明清:地位巩固江南出现许多重要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4.影响城市交通和贸易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的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一直影响至今人口分布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了北方人口的南迁人才教育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生态环境导致南方某些地区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11页主题(一)古代
16、中国精耕细作耕作方式的发展一、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精耕细作在古代农业发展中的表现(1)耕作方式发展: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经不断完善而为后世所沿用。(2)耕作技术进步:耕作方法、田间管理系统完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3)改善农业环境:重视农田灌溉,改善土壤环境,使农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天气。二、依托史料实证,强化“论从史出”史料一在牛犁耕作未出现以前,此种以手持木器或木石结合的器具刺土起土“并用耒耜而耦耕”的方法,是使用时间极长的普通耕作方式宋代叶梦得说:“古耕而不犁,后世变为犁法。耦用人,耕
17、用牛。”至春秋战国之世,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中国经济通史思考根据史料,如何理解春秋战国时期“耕用牛犁”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教你读史史料信息“古耕而不犁,后世变为犁法。耦用人,耕用牛”说明牛耕的使用改变了过去的耕作方式,有利于农业耕作效率的提高,在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自主分析提示耕犁的使用,提高了耕作效率;耕牛的运用,节省了人力。它们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史料二战国时吕氏春秋总结了利用土地的十大问题,内容涉及整地、用地、改土、耕作、保墒、除草、通风、生长、健壮、高产等方面,一一形成较为深刻的技术
18、认识。李群农业科技史夫范、中行氏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国语晋语思考史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有何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教你读史第一段史料反映了战国时期的农业技术状况。说明农业技术非常细致,具有精耕细作的特点。第二段史料反映了春秋时期出现了牛耕技术。解读史料时注意对“宗庙之牺”与“畎亩之勤”的解读。“宗庙之牺”是指用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意为用作耕地的动力。说明当时已经用牛耕地。自主分析提示特点:精耕细作。体现:出现牛耕技术;农业技术精细。主题(二)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一、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1概念阐释: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自然经济的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和商
19、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的本质属性是家庭经营,经营规模狭小。自耕农经济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农经济除包括自耕农经济外,还包括以租种地主土地为主的佃农经济。三者的关系如下图所示:2小农经济的特点(1)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2)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市场交换少。(3)落后性:注重精耕细作,但容易催生满足的社会心态和民族性格。(4)脆弱性:由于天灾人祸的影响,小农很容易破产。(5)保守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3影响小农经济成长的因素(1)有利因素: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如铁农具、牛耕的普及。农民自身因素:拥有一定的
20、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高;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封建政府的扶植:采取重农政策,扶植小农经济。(2)不利因素: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受到沉重的封建剥削,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历代封建王朝后期,随着统治的腐败,每遇灾荒瘟疫,小农经济都面临着破产的危险。二、依托史料实证,强化“论从史出”史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白居易朱陈村思考史料反映的是怎样的生产方式?有什么特点?教你读史史料中“女汲涧中水
21、,男采山上薪”说明中国古代农业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分工简单;“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说明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封闭性。自主分析提示生产方式:小农经济。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史料二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思考上述现象给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教你读史史料强调了农民为了生计,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了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自主分析提示(1)个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个体及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提供了可能,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2)小农经济逐渐成为中国封
22、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农民成为赋税的主要承担者。(3)农民为了生计,更加注重单位面积内劳动的投入,推动了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主题(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一、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从经济结构看:古代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2)从生产力看:使用牛耕、改良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3)从生产方式看: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4)从土地所有制看:实行以地主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5)从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干预看:一方面国家集中大量人力、物力
23、修建水利工程,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国家在农业上征收的赋税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此外在赈灾、救灾方面,国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二、依托史料实证,强化“论从史出”史料一在传统时代,所谓农业生产结构,其主要生产要素可归纳为四项:(1)耕地,(2)作物,(3)农具,(4)劳力中国的传统农业,无论从其现实的经济效益,还是潜在的发展可能,它自身不是不能转变,而是其自身转变的通道,受到来自帝国政治、经济体制的阻扼,被堵塞以致堵死农业经济效果、历史效应,不只取决于它生产的内环境,还要受制于它的外部环境的有利与否。对传统中国而言,后者更是致命性的障碍。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思考史料认为中国农业经济的发
24、展不仅取决于内环境,而且更受制于外环境的影响。史料中的“内环境”与“外环境”分别指什么?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认识史料的观点?教你读史根据史料“(1)耕地,(2)作物,(3)农具,(4)劳力”可知内环境;根据“受到来自帝国政治、经济体制的阻扼,被堵塞以致堵死”可知外环境;“认识”可根据史料最后两句进行归纳概括。自主分析提示内环境:自然环境(耕地),技术和农具,农作物,劳动力。外环境:国家政策(体制)。认识:我国农业经济在封建社会早期得到较快发展,但受到封建体制(社会环境)的阻碍,无法获得突破性发展。史料二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时期内容备注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都江堰、郑国渠测知二十四节
25、气有利于安排农事秦汉耧车提高播种效率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魏晋南北朝翻车齐民要术续表时期内容备注隋唐筒车、曲辕犁宋元踏犁由人力操作,弥补耕牛的不足农桑辑要元朝政府颁发的农业指导用书十二气历明清农政全书思考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史料二概括这一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教你读史史料说明我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涉及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农田水利、灌溉工具以及农书等多个方面,体现出古代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自主分析提示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改进耕作技术;兴修农田水利;重视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经验。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09页1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
26、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下列关于“精耕细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推动了农业生产不断发展B突出特点是少投入多产出C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D促进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精耕细作是指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改进生产工具、努力提高生产技术、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精耕细作突出特点应为多投入,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精耕细作通过改进生产工具,能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精耕细作通过改进生产工具、提高生产技术,促进土地的高效利用,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B2下表内容为不同文献关于唐代土地状况的记述。出处记
27、述通典食货二“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唐大诏令集“寺观广占田地侵损百姓”册府元龟田制“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程致令百姓无处安置,乃别停客户,使其佃食”表格信息反映了唐朝()A土地的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障B租佃经营基本取代自耕农经营C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D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解析:本题结合历史解释考查唐代土地制度。综合表格信息可知,政府对贫困庶人变卖永业田及富豪之家、寺观和王公百官等的占田行为无力管控,这体现了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因此D项正确;材料中体现不出土地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障,A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只有一项文献提到了租佃经营,其他文
28、献未提及,因此无法得出唐代租佃经营基本取代自耕农经营的结论,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社会结构的变化,C项错误。答案:D3宋朝开殆,中国东南闽岭各地种棉者渐多,由海外引进的占城稻以及由西北引进的西瓜、茶树、甘蔗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都有进一步发展;在湖南洞庭湖地区还出现了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专业户”。这表明()A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农村种植结构B宋代农村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C宋代农村经济作物成为种植主体D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农业经济新变化。经济作物主要是面向市场,南方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种植进一步发展,说明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到了农村的种植结构,故A项正确;我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
29、片战争后,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经济作物“成为种植主体”,排除C项;宋朝时期新航路尚未开辟,排除D项。答案:A知能提升课“享誉世界”的名片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13页一、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基本形态(1)家庭手工业:长期附属于农民家庭之中,“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田庄手工业:生产生活自给自足,包括酿造加工、纺织、农具和兵器修造等,是自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容。(3)“工官”和“匠户”制度官营手工业:表现从汉武帝时代起,政府垄断煮盐、冶铁等行业,收归官办特点专门负责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对市场影响小制作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影响“工官”工场的
30、经营,对朝廷来说是一大支出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行业间相互隔绝,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性的,易导致失传“匠户”职业由子孙世代承袭,匠户没有人身自由,严重束缚他们的劳动创造性2.主要成就(1)纺织业纺织业的发展:商代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妇功”成为“国有六职”之一汉代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中国被称为“丝国”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等地区,丝织工艺水平也有了新的提高元代黄道婆对纺织工艺进行革新,创造了新式纺车,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明代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在作坊中出现了雇工,还
31、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资本主义萌芽出现)(2)冶金业先进的冶金技术:青铜铸造工艺在西周时期已达到很高水平;春秋晚期出现中国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汉武帝时代推行铁业官营制度,开始使用煤炭作燃料,供风形式也有革命性变化;东汉杜诗发明水排。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灌钢法,用于制作兵器。北宋时期,已经有了以煤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提高了冶铁业的生产效率。(3)陶瓷业陶瓷业的成就:先秦:主要是烧制陶器。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由陶向瓷过渡。唐代: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有“南青北白”的说法。清代:创制了粉彩瓷器工艺。(4)特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部门众多,长期世界领先。二
32、、古代中国独具特色的官营手工业1概念:官营,指依靠国家权力,官府垄断经营。所谓官营手工业,指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主要生产武器等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它利用国家权力,征调最优秀的工匠,控制最好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2官营手工业及“匠户”的演变西周设工官管理,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垄断经营春秋战国垄断地位被打破,形成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长期并存的局面汉武帝时期煮盐、冶铁、冶铜、铸钱等高利润行业收归官办,由政府垄断。西汉政府在长安设立服务于皇室的东西织室、齐郡设“三服官”(负责制作衣服满足皇室需要)唐代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称作“
33、匠户”,唐代出现工匠定期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服役的制度。中唐以后,役匠逐渐减少,雇匠增多宋代雇匠居多,实行薪酬制元代实行“匠籍制”,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由专门机构直接管理,不得脱籍改业;工匠世代相袭,承担官方的工役明中期后将匠户制度改为轮班轮作,除分班定期服役外,其余时间可以自制成品进入市场销售,成为半自由的手工业者;实行“班匠银”(输钱代役)代替“匠役制”清朝清顺治二年(1645)废除“匠籍制”,匠人获得自由身份3.政府管理的措施(1)西周:工商食官。西周时期的手工业者和商贾由官府统一,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也有人解释为:工商食官,即工商食于官,就是手工业者、商人靠着官来吃
34、饭。工商食官制至战国时期彻底终结,但其演化出的官营手工业一直存在。(2)秦汉以后,对官营手工业的管理,一直有非常严格的制度。服役于官营手工业的劳动者许多是民间工匠,入籍匠户世代以无偿劳役形式艰苦劳作。官营工匠中有许多是由官奴婢转成的,特别是织室、绣房中的女工,其实依然是女奴。4官营手工业的特点(1)官营手工业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内部技术分工十分细密。每一种这样的生产,又按照不同的生产程序这些不同的程序原来都是独立的生产部门使各个程序成为既互相独立、又互相补充的局部操作。(2)分配在各程序上的工匠各从事一种专门化的局部操作,不兼作、不二事,这样每个工匠都成为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局部劳动者。(3)
35、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其生产过程中“指挥工作”的“是由政府派遣的官吏”,此外,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交换价值,而只有供统治阶级消费或官家使用的使用价值,因而其生产和分配不受价值规律支配。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14页主题(一)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一、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1中国古代手工业各种经营形态的特点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品流通方式地位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集中的大作坊生产武器等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不在市场流通至明代前期占据主导地位,代表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明中叶以后占据主导地位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供
36、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出售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2.中国古代民间手工业经营艰难的原因(1)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自足性,因此,广大农民对市场上供应的商品需求量不大。(2)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规模大、技术精,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3)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其征收重税。(4)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5)技术水平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难以得到交流提高。3古代手工业在明清时期由以官营为主到以民营为主的原因(1)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2)农业生产的进步为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3)商品经济的
37、发展为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4)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为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二、依托史料实证,强化“论从史出”史料一鲁人善织屦(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赤脚)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予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战国)韩非韩非子说林上思考根据史料,可以看出民营手工业有何特点?教你读史史料表明民营手工业者可以自由流动,到外地谋生,体现了民营手工业的主要特点。与官营手工业为官府服务,由政府直接经营的特点不同,说明其服务对象和目的不同。自主分析提示由民间商人经营
38、,产品投放市场。史料二明初规定:轮班匠须一年或五年一班轮流到官营手工作坊服役,每班平均三个月。住坐匠则是每月赴官营手工作坊中服役十天,若不赴班,则须月出银一钱由官府另雇他人。(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清政府决定废除这一制度,“各省俱除匠籍为民”。范文澜中国通史思考根据史料,说明明清时期工匠地位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教你读史史料中“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到“各省俱除匠籍为民”,反映出官府对工匠人身控制的松弛,这是明清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自主分析提示变化:从定期服役到纳银代役,最后到完全废除匠籍;政府对工匠的人身控制逐步松弛。影响:提高了手工
39、业者的生产积极性;客观上为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主题(二)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一、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1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持续不断地发展。(2)手工业技术先进。古代中国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很早就远销亚、非、欧。(3)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4)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发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5)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手工业发展受农业
40、生产的制约。(6)手工业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发生相应变化。(7)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2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传承的特点(1)保守性、封闭性。官营手工业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性的,往往导致失传。(2)世代相传。手工业市场狭小,采取的这种防止技术竞争的自卫措施,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3)“传儿不传女,传媳不传女。”受宗法观念的影响,古代手工业技术一般不传外姓。二、依托史料实证,强化“论从史出”史料一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
41、从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可见一斑。一直到不久以前,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思考根据史料回答,手工业世代传习的特点对古代社会经济发展有何影响。教你读史史料作者认为中国古代出现手工业世代传习的特点是有原因的:官府的立法保护及对手工业者的干涉;手工业市场狭小,手工业劳动者为防止技术竞争而采取自卫措施。自主分析提示手工业成品往往因此保证了工艺水平,但行业之间相互隔绝,使新技术难以推广;技术传承的封闭性,往往导致失传,最终妨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史料二万历三十四年萧近高说:“(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清代唐英在陶冶图说中也记
42、载了当时的实况:“景德镇袤延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思考根据史料,说明明清时期制瓷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特点。教你读史史料体现出景德镇制瓷业在规模、人数等方面都超过了前代,在生产关系上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自主分析提示景德镇制瓷业繁荣发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16页1隋朝将作大匠宇文恺曾严令:官府工匠不得入市工作,其晚年回乡后亦受到严密监视,且不许“收授学徒”和“制作产品”。上述现象反映了()A官营手工业者有严格的从业要求B隋朝官营手工业发达,产品精美C工官制度不利于手工工艺的传承D官营手工业者的匠籍制度被废除解析:由“
43、官府工匠不得入市工作,其晚年回乡后亦受到严密监视,且不许收授学徒和制作产品”可以分析出政府对官营手工业严格控制,不利于手工工艺的传承,故答案为C项。答案:C2国语齐语载:“工之子恒为工。”荀子儒效载:“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唐六典载:“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上述记载()A表明了手工业的发展为官府垄断B阐释了手工业技术的传承特点C说明了手工业存在人身依附关系D反映了仕宦之路被富商大贾所垄断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古代手工业的传承方式,不涉及官、民营,故A项错误;“工之子恒为工”“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体现了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均以父子相传为传承的主要特征,故B项正确;材料的主
44、旨是手工业家族内的传承,不涉及人身依附关系,故C项错误;同理,材料与仕宦之路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B3考工记中提到:“兵车之轮六尺有六寸,田车之轮六尺有三寸,乘车之轮六尺有六寸。六尺有六寸之轮,轵崇(车轴端)三尺有三寸也。加轸(车厢底部的横木)与幞(车厢与车轴间的木块)焉,四尺也。人长八尺,登下以为节(即方便上下车)。”这表明在当时手工业生产过程中()A采用标准化生产并兼顾人性化B为满足市场需求采取定制生产C冶铁技术进步促进了工艺发展D社会发展推动了行业内部分工解析:题干材料反映出兵车、田车、乘车轮径虽稍有不同,但对轮径有总的要求,即以人的下体要求为标准,正好适合人们上下车,故“采用标准化生
45、产并兼顾人性化”说法正确,故A项正确。答案:A4明初,有隶属官府的工匠,因为不堪官府奴役,经常怠工、逃亡。嘉靖年间,政府允许工匠以银代役,每人每年四钱五分,称“匠班银”。这一变化反映了()A工匠对官府人身依附削弱B社会矛盾日益尖锐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D雇佣关系逐步普及解析:从“有隶属官府的工匠”到“匠班银”的变化说明了官府对工匠控制的削弱,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故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白银成为流通货币,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劳动力成为商品,故D项错误。答案:A高考研究课本讲命题点分析与前瞻预测考纲卷别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手工业的发展考情分析全国卷2016汉代庄园经济;
46、2016人口问题;2015小农经济;2015经济重心南移;2015宋代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2018北宋民营手工业的发展;2017明代玉器制造业近几年来,对本讲的考查发生一个显著的变化,在继续考查我国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开始侧重对手工业的考查。例如2017年全国卷考查了明代玉器制造业,2018年全国卷继续考查宋代民营手工业发展的概况,全国卷开始考查战国以前的冶铁技术的发展。因此在备考时,一方面继续关注对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考查,注意从经济文明演进的角度考查农业发展的影响;注重从农户角色的变化角度考查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另一方面要关注对我国手工业的发展的考查,注意从手工业发展的概况考查手工业的发展与社
47、会政治之间的关系,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全国卷2018汉代土地兼并与自耕农经济;2018商朝以来大豆的种植;2017唐朝经济重心南移;2016宋代土地政策调整;2015唐宋经济重心南移的动力全国卷2019清代农业的发展;2017西汉前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017唐朝后期敦煌的自耕农经济2018战国以前冶铁技术的发展;2016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全国卷2012抑制土地兼并2010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16页(2018高考全国卷)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
48、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知识定位本题考查战国以前冶铁技术的发展。素养解读全国高考卷命题以素养考查为主,本题主要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两个方面,具体解读如下:本题考查方法指导时空观念本题明确给出了时间“战国以前”,铁器实物的分布状况反映出考查战国以前的社会发展状况。历史解释本题以地图的形式给出铁器实物的分布状况,考查对这一分布状况的历史解释,结合当时的社会实际,可以看出铁器实物的分布恰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发展水平的高低。尝试解答_解析图中铁器实物并非就是铁制农具,故A项错误;图中新疆地区出现铁器实物,但不能推断它与中原地区的关系,
49、故B项错误;图中铁器实物并没有广泛分布,可见冶铁技术还未普及,故C项错误;当时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因此图中黄河流域分布较其他地区更加广泛,可见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故D项正确。答案D (2016高考全国卷)如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知识定位本题考查汉代庄园经济,仅人民版教材涉及庄园经济。素养解读全国卷高考命题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素养,本题考查“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两个方面,具体解读如下:本题考查方法指导史料实证本题是实物史料,多人在田间劳动的场景反映出汉代豪强地主在
50、庄园内驱使农民集体生产的情形时空观念画像砖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对研究汉代的经济生活、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等是不可多得的图像资料,由此进行时空定位尝试解答_解析由图片内容可知,这一块地上有6人在劳作,其中4人翻地,后面跟着2人播种,这反映了集体劳作的情形。汉代土地兼并加剧,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庄园经济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因而出现了图片中的情形,故D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符合图片情况,故排除。答案D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17页(一)已考视角1命题点:清代租佃关系的发展(2019高考全国卷)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
51、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解析:C对:清乾隆时期,随着江南租佃关系的发展,佃农普遍存在,而佃农也属于小农,仍然是个体经营。A错:“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不是土地所有权的变动,佃农只是以租佃方式拥有了土地的使用权,因此材料没有体现出土地所有权的变动情况,且土地所有权的变更极为频繁的表述错误。B错:材料中没有体现农业生产利润的问题。D错:农业的商品化生产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C2命题点:北宋民营手工业的发展(2018高考全国卷)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
52、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解析:根据“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可知井研县制盐业规模较大,并且井主所雇工匠具有选择权,可看出井研县制盐业不是官营手工业,而是民营手工业,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所反映的工匠仅是少部分手工业者,无法体现社会地位高和雇佣劳动的普及,排除B、C两项;D项的“解体”过于绝对化,故排除。答案:A3命题点:汉代的自耕农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2018高考全国卷)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
53、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解析:封建社会一直沿用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由题干材料“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可知货币税收加重了富商大贾对自耕农的剥削,因而影响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强调的是税收情况而非农民的生产热情,故C项错误;由题干材料“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可知富商大贾操纵物价而非税收,故D项错误。答案:B4命题点:西汉前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017高考全国卷)史记
54、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解析:根据“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可知很多人发家致富,说明当时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故C项正确。答案:C5命题点:玉器的使用对等级秩序的冲击(2017高考全国卷)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
55、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解析:明朝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玉制器皿数量随之大大增加,以至于“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也说明经济的发展对等级秩序形成冲击,故B项正确。答案:B6命题点:唯物史观经济重心南移对文化的影响(2017高考全国卷)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解析:南方人喝茶习
56、俗在北方从“被嘲笑”到“道俗皆饮”,体现了南方饮茶文化对北方的影响,这说明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在逐渐上升,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唐朝中期南茶才开始北运,故A项错误;喝茶习俗不能等同于饮食习惯,故B项错误;仅由题干材料无法得出南北方经济水平发展情况,故排除D项。答案:C7命题点:明末雇工地位的提高(2016高考全国卷)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解析:题干材料实质上反映的是明末农村
57、雇工待遇提高,是城镇经济发达,雇工出卖劳动力的机会增多所致,故选择A项;“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是个别雇主为了留住雇工而非政府行为,故B项错误;C项题干材料没有反映;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减弱而非强化,故D项错误。答案:A(二)待考视角8命题点:春秋战国时期农业耕作技术的发展春秋时期,土地耕作制度从休耕制开始向连种制过渡,出现两者并存的局面,到战国时期连种制占据主导地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井田制的瓦解B耕种技术的进步C劳动人口的增长 D小农经济的形成解析:根据材料“春秋时期从休耕制开始向连种制出现两者并存的局面到战国时期连种制占据主导地位”,休耕与连种属于耕作技术,
58、材料技术的变化反映了精耕细作农业下技术的进步,故选B项。答案:B9命题点:汉代经济发展对边疆地区的影响西汉中期,各种铁制的犁铧、耧、锄、镰、斧、锯、刀、锤等农业生产用具普遍地取代了青铜器,并且推广到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这可从侧面说明当时()A民族融合进程加快B内外经济交流频繁C国内经济整体发展D耕犁技术逐渐成熟解析:汉代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也实现了铁农具对青铜器的取代,并不能直接说明民族融合的进程加快,故A项错误;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都属汉代的内部交流,并未提及涉外问题,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我们不难推断,汉代的铁农具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普及和推广,这就从侧面说明汉代整体的社会经济都获得了较大的
59、发展,故C项正确;铁农具的推广并不代表耕犁技术的成熟,故D项错误。答案:C10命题点:唐代土地制度与农业政策据文献记载,西北的高昌国原本保持着土地自由买卖的习惯。唐初,唐太宗灭高昌国,置高昌县,后设安西都护府统之。在该地出土的此后的唐时期吐鲁番文书中,就很少见到土地买卖文书了。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A唐朝重视保护自耕农经济B西北与中原贸易往来频繁C中央集权有利于经济发展D农业经济重心逐渐向南迁移解析:唐设安西都护府管辖高昌后,这一地区土地买卖文书减少,说明土地自由买卖被唐政府限制,反映当时唐政府重视保护自耕农经济,抑制土地买卖,故A项正确。答案:A11命题点:明清时期高产农作物的种植从16世纪中叶开始,玉米、番薯、马铃薯等原产于美洲的粮食作物先后传入中国,且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逐步成为主导性的农作物品种。这一情形()A缓和了明清的人口压力B改变了明初的农业种植结构C说明精耕细作走向成熟D说明当时耕作农具已经成熟解析:由材料可知,高产农作物的“种植面积面积迅速扩大,逐步成为主导性的农作物品种”,能够增加粮食产量,可以养活更多人口,故选A项;“16世纪中叶”是明代中后期,不是“明初”,排除B项;精耕细作强调单位面积产量的变化,而题干反映的是“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到耕作农具的相关情况,排除D项。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