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汇聚天下英才引领辽宁振兴过去不久的 2019 年,是辽宁人才事业创新发展的关键一年。这一年,重大人才工程“兴辽英才计划”结出累累硕果,“兴辽英才计划”杰出人才贾振元、冯夏庭、唐立新、尚红光荣当选“两院”院士,“兴辽英才计划”领军人才姜周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一年,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向“深水区”迈进,用人主体自主权进一步落实,人才培养引进、评价激励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这一年,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正在加速形成,创新创业、安家落户、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服务保障力度不断加强,真正让人才在辽宁安心、安身、安业。抓人才就是抓发展、兴人才就是兴辽宁。一年来,辽宁省上下坚持以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焦振兴发展,聚力英才兴辽,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深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用人才引领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坚持放权松绑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科学培养人才,广泛聚集人才,用好用活人才,最根本的是要有一套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辽宁省持续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着力调动用人主体内生动力、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深化人才领域“放管服”改革
3、。相继下放人才招聘、评审、薪酬管理等权限,全省已有 53 家单位开展自主招聘,161 家企事业单位实行职称(专业技术职务)自主评审。出台关于完善全省教育行业事业单位、医疗卫生机构事业单位、科学研究及其他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调控的 3 个文件,提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中小学和公立医院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结构比例。出台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的 14 条政策和深化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和资金管理“放管服”改革的 10 条政策,下放预算调剂权限,提高间接费用比例,改进结转结余资金留用处理方式,提高财政科研项目资金使用效果效益。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激励试点的工作方案,启
4、动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实行科研经费包干制、科研事业单位年薪制等新举措。创新人才评价激励机制。认真落实关于辽宁省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在科技人才、工程技术人才、技能人才、青年人才、基层一线和农村实用人才等 10个领域分类构筑评价体系,实现“干什么评什么”“用什么评什么”。出台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实施意见,统筹和精简“三评”工作,简化优化工作流程,切实为科研人员和机构松绑减负。开辟高层次人才职称评审“快车道”,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可直接聘任二级专业技术岗位。落实科
5、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成果转移奖励后补助政策,对 23 项企业成果转化项目、27 项院校成果转化项目、2 项科研人员携科技成果成立企业项目、6 家大学科技园、15 家科技企业孵化器、45 家众创空间予以后补助奖励,促进科技成果在辽转移转化。改进人才培养支持机制。出台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支持方案,筹集 70 亿元支持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支持辽宁大学等 11所高校建设国内一流大学。深入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超前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紧缺专业 75 个,做大做强专业 294 个,停招撤销过剩专业 171 个,转型升级本科专业 937 个,不断优化人才供给结构。推
6、动全省成立 57 家校企联盟,参与学校 178 所(次)、企业 3477 家,涵盖 237 个学科、1546 个专业,实现了校企联盟对全省主导产业的全覆盖。坚持引育并重着力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人才工程是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的重要载体。辽宁省紧紧围绕“一带五基地”建设和“五大区域发展战略”重大需求,以重大人才工程为牵动,为振兴发展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深入实施“双招双引”工程。坚持政策引才,认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人才集聚的若干政策,相继推出新引进或新培养人才奖励操作细则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操作细则等 17 项具体操作细则,持续释放政策红利。2019 年,全省累计引进拥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以上职称的高
7、层次人才 1923 人、国外“高精尖”专家 580 人。坚持平台引才,成功举办第 20 届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吸引 656 名海外优秀人才携带 237 个高科技项目参加现场路演,其中 1/3 的项目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并进入产业化阶段,23 个项目实现签约;成功举办 2019“一带一路”辽宁(铁岭)科技创新合作周,邀请俄罗斯、白俄罗斯等 6 个国家 33 名专家与省内科技企业开展对接合作,达成合作意向 26 项。坚持柔性引才,实施全国学会入辽计划,先后与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中国金属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 20 余家国家级学会开展对接,累计推动国家级学会在辽设立分支机构 38 个。坚持合作引才,举办
8、 2019 年“走进江苏、走进高校”人才招聘活动,组织辽宁省 210 家重点企事业单位,分别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程学院、河海大学举办多场招聘会,累计提供就业岗位 6987 个,达成就业意向 382 人。高质量实施“兴辽英才计划”。印发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对“兴辽英才计划”资助经费实行项目化管理,即每位入选专家要围绕重点领域和主导产业确定 1 项科研项目,通过项目实施解决辽宁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技术难题。据不完全统计,“兴辽英才计划”入选专家和团队已累计承担科研项目 550 余项,获得科研项目资金支持近 10 亿元,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1000 多篇,获得有效发明专利 500 多项,转化高质量科技成果 300 多项。2019 年,“兴辽英才计划”影响力和关注度持续上升,申报人数同比增长 15%,新评选出 6 名杰出人才、214 名领军人才、200 名青年拔尖人才和 36 个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成功举办 2019 年“兴辽英才”发布典礼,9 位省领导出席发布典礼并为入选专家和团队代表颁发证书,向全社会传递辽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的强烈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