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康复效果的作用薛育翠随着临床医学护理模式研究的深入和更新,产科的护理模式也有了更多的种类,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使产妇尽快康复,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则需要不断的创新护理模式1。本次研究就针对 90 例初产妇,施以不同的护理方式,通过对比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产后自我护理能力,以探究优质护理对初产妇的应用效果。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 2018 年 10 月2019 年 10 月,研究对象:在此期间来我院分娩的 90 例初产妇。所有产妇均为初产妇,其中有 48 例顺产产妇,42 例剖宫产产妇。将 90例初产妇根
2、据分娩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的 45 例初产妇的年龄范围是 2132 岁,平均(26.724.21)岁;参照组的 45 例初产妇的年龄范围是2231 岁,平均(26.253.35)岁,两组初产妇的一般资料通过分析和统计,结果均显示可比,P0.05。1.2 方法45 例参照组的初产妇接受的护理干预是常规护理,包括预防产褥期并发症、饮食指导、病房护理等。45 例研究组的初产妇接受的护理干预是优质护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优质饮食护理。在分娩临近几天,护理人员就要给予初产妇关于饮食方面的指导,保证产妇能够摄入充足的营养,也要叮嘱初产妇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防止影响产妇的状态和胎儿的健
3、康;分娩后,护理人员也要指导产妇的饮食要富含蛋白质等营养,保证奶水充足。(2)优质心理护理。由于研究中都为初产妇,难免会因为不了解和没有经验而在分娩前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护理人员要向产妇讲解分娩的过程,及时疏导产妇的情绪,尽量安抚产妇,使其能够用平和的心态去分娩2。(3)产中优质护理。在产妇分娩时,护理人员要尽量满足产妇的要求,给予产妇必要的支持和鼓勵,在一旁安抚产妇,指导产妇进行正确的呼吸,安慰产妇尽量保持放松的状态,以保证顺利分娩;如果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不良事件,护理人员也要积极配合医师进行处理,保证新生儿和产妇的生命安全。(4)产后优质护理。护理人员要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告
4、知产妇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和意义,鼓励产妇尽量进行母乳喂养,同时还要教给产妇必要的自我护理的方法,避免在产褥期出现并发症,指导产妇进行正确的母乳喂养,以提升母乳喂养率3。1.3 观察指标通过我院自制的母乳喂养认知度评定量表调查产妇母乳喂养认知度,总分为100 分,80 分以上视为掌握,8060 分为一般掌握,60 分以下视为未掌握。1.4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软件:SPSS 22.0,母乳喂养认知度用n(%)表示,X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研究组的母乳喂养认知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优势,P0.05。如表 1 所示。表 1对比两组患者母乳喂养认知度(%)3 讨论人们的健康意识在不
5、断的提高,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水平和要求也随之升高。尤其是在产科中,初产妇对分娩通常都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和焦虑,产后还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抑郁状况,加上对育儿知识的缺乏,导致产妇在分娩后无法快速转换角色,对新生儿缺乏自己照顾的能力。而传统的护理具有不全面的缺点,自我护理能力也较差4-5。优质护理主要以患者为中心,提倡护理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尽量满足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合理要求,在本次研究中,给予研究组患者优质护理,从饮食、心理、产中、产后分别进行护理,饮食护理能够使产妇摄入的营养较为充足,保证了胎儿在母体内的健康,也保证了新生儿接受充足的母乳,还能促进产妇在产后尽快恢复。心理护理避免了初产妇因为不了解而出
6、现的紧张和焦虑,提升了分娩的成功率,也有利于产妇产后的恢复,避免了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并帮助产妇尽快完成角色转换;产中护理有利于提升分娩的成功率,使分娩更加迅速、更加顺利,并且通过对产妇进行指导,也能有效减轻产妇所承受的痛苦;产后护理能够保证奶水充足,促进了产妇的快速康复,产妇认识到了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也提升了母乳喂养率。此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产妇的母乳喂养认知程度 97.78%优于参照组产妇 73.33%,P0.05。综上所述,给予初产妇优质护理,不仅可以促进初产妇产后康复,还能提升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知程度。因此,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参考文献】1罗闻俊.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中优质护理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3):492-493.2顾海静.产科护理人员对妊娠合并症产妇母乳喂养认识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探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02):163-164.3刘敏.产科护理人员对妊娠合并症产妇母乳喂养的认识及康复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0):260-261.4陈新颖.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运用方式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3):202-203.5孟丹妮.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03):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