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 题 第28课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班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1、 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2、 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学习重点】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教育的发展【学习难点】 了解高等教育受挫的原因及表现【导学流程】一、了解感知1、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发展的史实。2、“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含义二、 深入学习 高等教育发展的情况,特别是受挫的原因及表现三、迁移运用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 邓小平的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材料二 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
2、 邓小平的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材料三 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上的报告回答:(1)据材料一、二,邓小平是如何看待教育、科技与现代化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的?(2) 依据材料三,归纳江泽民报告的主要观点。(3) 简要概括上述三则材料的相同观点。四、当堂训练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重大进步,主要原因有“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三个面向”方针的推动统一高考招生制度开始确立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A B C D2“1
3、977年毛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费正清美国与中国)这种“制度”具体是指A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C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D推进九年义务制教育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以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里的“壮举”是指A袁隆平的“超级杂交稻” B中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C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成功 D中国基本普及高等教育4“某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高中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至黑龙江上山下乡。1978年考入厦门大学
4、经济学系,1982年分配到江西财经大学任教,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以上个人履历反映了A义务教育法保障了其受教育权利 B高考招生制度恢复为他的人生转折提供了机遇C“教育大革命”对其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D作为学者访问美国得益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5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推进教育发展采取的重大举措有A实施“教育大革命” B恢复高考招生制度 C颁布义务教育法D开始推行扫盲教育6国家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青少年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是A素质教育 B高等教育 C职业教育 D义务教育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从1950年到195
5、2年,中国先后与苏联和东欧各国达成了交换留学生协议并陆续开始执行。据教育部统计,19501963年间总共派出留学生9594人。分布于苏(8357人)、东欧(共925人:东德273,捷克238,波兰160,匈牙利88,罗马尼亚75,保加利亚68,阿尔巴尼亚23、西欧和亚洲各国17人。百年接力留学潮材料二 从1979年到2000年,仅由中国教育部门派出的留学生就达45.77万人,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20万、日本5.5万、加拿大3.8万、英国3.65万、德国2.6万、澳大利亚1.78万、法国1.63万、俄罗斯1.18万。此外,还有大批青年通过亲友和其他渠道出国留学,未包括在教育部门的
6、统计数据之内。 百年接力留学潮材料三 据统计:中国工程院与1994年成立,首批院士96人,留学专家46名,占48%。199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3名受奖者中21名是归国学者。 百年接力留学潮回答:(1)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末以来,我国先后两次大规模组织留学教育,形成了中国近代以来第9代和第10代留学教育的高潮。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扼要分析出现以上留学高潮的原因。(4分)(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上述两个时期留学主要目的地不同的原因。(6分)(3)结合材料三和有关史实,评价留学教育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产生的影响。(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