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66246 上传时间:2024-06-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沭阳县潼阳中学高二年级第一次摸底考试试卷 政 治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涂写在答题卡内相应位置。每小题2分,共30小题,60分)1关于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就是哲学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 A B C D 2. 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曾说,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相处一个下午。乔布斯之所以愿意这样做,是因为 A. 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 B. 哲学能够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2、指导C. 哲学涵盖了所有具体科学 D.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3.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D.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4. “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和情感因素。当下,人们喜欢将所有积极的、催人奋进的、充满希望的行为,贴上“正能量”标签,这是因为 正能量能够给人带来信心和力量 正能量能够创造出独立于物质之外的精神 正能量能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 正能量能够将人们的愿望变成现实A B C D5. 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如“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非常

3、富有哲理。实际上,我们知道“画饼”并不能真正“充饥”,“望梅”也不能真正“止渴”,这是因为 A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物质 B.意识可以代替物质 C精神的东西并不重要 D. 物质第一性,意识不能代替物质6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是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客观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D先有物质后有意识7. “气者,理之依也”“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这两种观点都认为A物质是世界的本原B意识是世界的本原C世界是运动变化的 D世界是静止不变的8英国人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这种观点 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当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把人的主观精神

4、夸大为唯一的实在 A B C D9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而辍广”。这些话说明 A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可以由人的主观意识决定 B自然规律具有客观性,社会规律不具有客观性C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具有客观性 D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10.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有人将此称为三大哲学问题。这表明 A. 对人类起源的思考从根本上决定了哲学的产生 B.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D. 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11.“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

5、是不可想象的。”这说明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是运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也离不开物质,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A. B. C. D. 1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从哲学上对李白的这句诗的理解正确的是A.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无条件的 B.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状态C.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D.运动是静止的一种特殊状态13.天真的孩子常常把童话当成真事,而智慧老人则喜欢把真实看成童话。从中领悟到的唯物论道理是A.真理的标准可以因人而异 B.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有不同的特点 C.意识活

6、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D.客观随着主观的变化而变化14.现在的星空,“昨夜星辰”又添新客,人造地球卫星、空间站、太空探测器等“人造星辰”悠然转动;现在的人工湖、地面、人工林已不罕见,高峡出平湖,沙漠变良田。这些事实说明人的意识能够 A.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B.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C.指导人的实践活动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D.能够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15.意识具有能动性,其表现有A决定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B直接创造出世界上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C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人的生理活动依赖于意识活动16.为了深入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继续释放改革的红利,到目前为止,新一届政府取消

7、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已达到221项,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的成效正在显现。这说明 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 实践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A. B. C. D.17Google、Twitter、维基百科、微博,互联网正改变着人们学习和接受教育的方式。因此,有同学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这一结论已经不适合互联网时代了,这种观点A是正确的,因为直接经验是认识的来源 B是错误的,因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来自于实践 C是正确的,肯定了间接经验是认识的来源 D是错误的,否定了间接经验是认识的途径1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必须因势

8、利导,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使之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这表明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互影响、相互决定A B C D19.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主要体现了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个别规律 D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0.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

9、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指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21.总理李克强强调:“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这一观点体现的探索世界追求真理的观点是 A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B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C意识具有创造性和能动性 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22.哲学家康德曾说:“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这一观点是: A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可以认识并改造世界 B唯心主义观点,把人们发现规律等同于制造规律C唯心主义观点,认为规律是由上帝创造的 D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23.唯物主义和唯

10、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其根本区别在于A是否承认世界具有可知性B是否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C是否承认物质决定意识D是否承认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质24下列说法是世界观的是A、闻鸡起舞B、张三早上5点起床 C、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D、太阳东升西落25“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一说法A、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B、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它认为有一个主宰万物的天C、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它坚持人与规律的统一D、是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它割裂了人和自然的关系26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尊重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的基础上选择富

11、有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这说明A、存在决定着思维B、思维影响着存在 C、思维与存在不能分离D、思维与存在同为本原27孔子关于“民无信不立”“和而不同”等思想精华,对于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论述 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强调了意识的能动性 体现了意识的决定作用 A. B. C. D.28.有的同学说:“我多么希望上帝赐予我力量,让我变成一个学习上的天才。”下列观点与该同学观点一致的是A气者,理之依也 B.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C.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D.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29.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区

12、别是A.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B.思维与存在有没有统一性C.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D.世界的主宰是人的主观世界还是客观精神30.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下列观点符合这一根本思想的是A.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B.物是观念的结合C.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D.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二、判断题:(阅读下列各题,判断正确与错误并在答题卡上对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涂A,错误涂B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31.哲学思想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人人都有。( )32.凡是唯物主义其根本观点都正确。( )33.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唯一特性。( )

13、34.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 )35.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6社会运动的载体是社会;思维或精神运动的载体是思维或精神。( )37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密不可分。( )38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39实践是人们改造主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40.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 【第二卷 共30分】三、简答题:(请紧扣题意,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在答题卡上简要回答问题。本部分共2题,第41题8分,第42题10分,共18分)41.近年来,滥用添加剂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在世界各地发生。由食品添加剂引

14、起的恐慌情绪正在全球蔓延,而作为防止食品腐败的必需品防腐剂,更是被摆到了食品安全问题的风口浪尖。为解决防腐剂的毒副作用问题,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实验室通过技术攻关,成功地从人类内脏中提取出了一种无害菌,制作成了一种新型防腐剂,这种新型防腐剂不仅绿色安全,而且防腐时间可以长达几年。它的问世与应用,意味着“防腐剂有毒”的说法,即将成为一种历史。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8分)42. 材料一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物是观念的集合”,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材料二 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

15、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 (1) 材料一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 二者有什么共同点?(6分)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观点? 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4分)四、探究题:请你进入下列情境中,参与问题的探究与分析,并将你的观点与建议写在答题纸上。(本部分1题,12分)43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对于高考所做的改革一直从未停止:70年代重新恢复高考众人争过独木桥,80年代外语纳入总分引入标准化考试,90年代保送计划实施考试科目多元化,21世纪各地自主命题自主招生开始推广回溯37年间高考制度演变,一直在争议中变革和前行。

16、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成绩”等多项具体化的高考改革措施明确被提出。回溯这轮高考改革,从2010年底开始,考试招生改革组的专家团队,先后到上海、浙江、福建等16个省市进行调研,召开了近百场座谈会,形成了16个专题、共计80万字的专题报告。2017年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制订工作再次开展,方案经过了数轮讨论,几易其稿,多方征求意见。阅读上述材料,参与探究下列问题: 合我国高考制度的演变,说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6分)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出台过程体现了哪些认识论道

17、理?(4分) 如何确定高考改革方案,引发各方关注。请结合省情,为江苏高考改革方案的确定提出一个看法,并说明其辩证唯物论的依据。(2分)沭阳县潼阳中学高二年级第一次摸底考试试卷 政治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5BBBCD 6-10DADCC 11-15ACCCB 16-20ABBAC 21-2DBCCC 26-30ABCDC二、判断题 1-5BABAA 6-10BBABA三,简析题41.(1)滥用添加剂引发食品安全问题,通过实验室技术攻关,成功制作新型的防腐剂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为解决防腐剂的毒副作用问题,而研制出新型的防腐剂,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通过实验证明新型防腐剂不仅

18、绿色安全,而且防腐时间长,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为解决食品添加剂的毒副作用问题而研制新型的防腐剂,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每点2分,无材料分析且正确每点给1分)42、答:(1)贝克莱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第一性的东西,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黑格尔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其说法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二者都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把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6分) (2)材料二中的观点认为“气”是万物之源,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这一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43运动是

19、绝对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随着经济社会情况的不断变化,我国的高考制度也必须不断调整与完善。(2分)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和有条件的。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的高考总体上坚持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2分)我国高考制度不断调整与完善,坚持稳中求变,说明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2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们对高考制度的改革只能来源于实践并通过实践去检验。认识和真理是不断发展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几易其稿,最终“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等多项具体化的高考改革措施明确被提出。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新的高考制度顺应了当前教育的实际,达到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每点2分,任意两点得4分)示例一:看法:江苏高考改革,应考虑江苏人口多、教学水平较高的实际。(1分)依据: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1分)示例二:看法:江苏高考改革应遵循教育规律,不可盲目冒进。(1分)依据: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按规律办事。(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