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2017学年湖北省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鉴定东北虎和华南虎是同一个物种的主要依据是()A都适宜于丛林环境B食性基本相同C存在地理隔离D存在生殖隔离2水稻非糯性(Y)对糯性y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用非糯性抗病和糯性不抗病的两纯种水稻杂交,让F1自交三代,在自然情况下,基因频率的变化是()AY逐渐增大、R逐渐增大BY逐渐减小、R逐渐减小CY基本不变、R基本不变DY基本不变、R逐渐增大3大熊猫体型与熊相似,但分布地区和喜食竹子的生活习性又同小熊猫相似,科学
2、家利用DNADNA分子杂交技术研究它们之间亲缘关系并绘制如图棕熊、马来熊、眼睛熊之间的性状差异体现了()A遗传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C生态系统多样性D基因型多样性4如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a、b、c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B、也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但不属于基因突变C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基因突变频率较高,主要是由于间期时间相对较长D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c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5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表述错误的是()A一般来说,只有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突变才能通过配子遗传给下一代B基
3、因突变不仅是可逆的,而且大多数突变都是有害的C基因突变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中D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基因A可以突变为基因B6相同条件下,一棵桃树下列哪一部位的细胞最难产生等位基因()A果肉B幼根C茎尖D花药7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都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都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都是先天性疾病近亲结婚可使各种遗传病的发病机会大大增加线粒体基因异常不会导致遗传病性染色体增加或缺失都不是遗传病ABCD8通过显微镜观察对胎儿进行产前诊断,难以发现的遗传病是()A特纳氏综合征B唇裂C猫叫综合征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9下列有关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类基因组计划简称
4、HGPB人类基因组计划可以帮助认识人类基因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对于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有重要意义C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23条染色体的全部DNA序列D人类将有可能根据个人遗传信息的构成特点,进行更加个人化的治疗方法10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A基因重组B染色体数目变异C染色体结构变异D基因突变11美国科学杂志刊登的一项“人的卵细胞可发育成囊胚”的报道,有人据此推测随着科学的发展,将来有可能培育出单倍体人下列关于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B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C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都是单倍体D单倍体都高度不育12基因型为AaBB
5、的个体,通过下列方法可以分别将它们的后代转变为以下基因型:AABB、aB、AaBBC、AAaaBBBB则下列排列正确的是()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细胞融合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13如图表示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该细胞中含有染色体组数、该生物体一个染色体组含染色体数分别是()A3、4B4、3C3、3D4、4141928年英国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做了如下实验,下列关于此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实验处理注射活的R型菌注射活的S型菌注
6、射加热杀死的S型菌注射活的R型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菌混合液实验结果小鼠不死亡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菌小鼠不死亡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菌A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四组实验必须相互对照B实验说明活R型肺炎双球菌发生了某种类型的转化C该实验结论为“DNA是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转化因子”D获得该实验结论的关键步骤是第4组小鼠死亡并分析出S型活细菌15某农科所通过如图所示的育种过程培育成了高品质的糯小麦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育种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Bb 过程提高突变率,从而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Ca 过程需要使用秋水仙素,只作用于萌发的种子Db 过程需要通过自交来提高纯合率1
7、6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大脑皮层 小脑 下丘脑 脑干 脊髓ABCD17长途步行之后,脚底常常会起“水泡”,把“水泡”挑开,里面会流出淡黄色的液体,该液体的成分是()A细胞内液B血浆C组织液D淋巴18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A大脑皮层,下丘脑B下丘脑,大脑皮层C下丘脑,下丘脑D大脑皮层,大脑皮层19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下列选项不会使液体增加的是()A中,蛋白质含量降低B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下肢淋巴管内C细胞局部代谢过强,代谢产物积累D健康成年男子一次性摄入大量蛋白质20研究人员培育了一种称为“裸鼠”的实验动物,这种鼠缺少胸腺,其免疫功能方面不可能表现为
8、()A体内淋巴细胞的种类减少B体液免疫功能维持正常C进入体内的细菌仍能被裂解D机体仍能产生浆细胞21如图为特异性免疫过程某个时期的示意图,图中“X”代表的细胞名称是()AB细胞B效应T细胞C记忆细胞D浆细胞22有三只生存状况一致的小狗,分别切除它们的下丘脑、甲状腺、垂体,然后检测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甲乙+丙+注:“+”代表增加,“”代表减少则甲、乙、丙三只小狗被切除的器官分别是()A垂体、下丘脑、甲状腺B垂体、甲状腺、下丘脑C甲状腺、垂体、下丘脑D下丘脑、垂体、甲状腺23实验组的小白鼠在实验前后血糖
9、含量变化如图所示,则T1时刻注入的激素和T2时刻小白鼠最可能出现的症状分别是()A甲状腺激素、异常兴奋B胰岛素、休克C胰高血糖素、休克D肾上腺素、正常24如图能正确反映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TSH)与甲状腺激素(TH)含量变化的是()ABCD25人在严重感冒时经常要“输液”,即静脉注射,可以短时间内注射大剂量的药物,快速达到组织,达到抗菌消炎的目的在“输液”之前,一般都要做“皮试”,即皮下注射,以预防人体对该药物的过敏反应“皮试”和“输液”时药液最先进入的内环境分别是()A血浆、淋巴B血浆、组织液C组织液、血浆D组织液、淋巴二、非选择题(共4个小题,共40分)261993年,生物学家利用太空搭载
10、的常规水稻种子做“太空条件下植物突变类型”的课题研究当年,科学家将这些遨游太空后的种子播种后长出2000多株禾苗,只有其中1株出现与众不同的特性在此后15年的种植培养过程中,这株水稻的后代发生了变异,有糯化早熟型、长粒型、高粗秆大穗型、小粒型、大粒型等十多个品种,有的植株高达1.8米左右(1)实验结果表明该变异最有可能是,属于(2)通过太空搭载获得新的水稻品种,这种育种方法是与之相比,传统杂交育种的时间较长,其依据的原理是(3)2000多株禾苗中,只有其中1株出现与众不同的特性,而其后代发生变异形成了十多个品种,说明突变具有、的特点27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基
11、因(Rb)是第一个被克隆的抑癌基因,它被定位于图类第13号染色体上医生Kundson在观察研究中发现,某些家庭中儿童恶性的“视网膜母细胞瘤”发病率比正常图群高1000倍如表是他记录的甲患者和乙患者的部分信息,基因A表示正常的Rb基因,基因a表示失活的Rb基因请回答相关问题:患者患者的T淋巴细胞患者的眼部癌细胞患者父亲的T淋巴细胞患者母亲的T淋巴细胞患者家族其它成员发病情况甲有患者乙无患者(1)图类13号染色体上的基因A通过和过程控制合成了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pRb),保证了正常的细胞凋亡过程,从而抑制了细胞癌变(2)甲、乙患者的正常细胞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都发生了(3)甲的父母计划再生育一个孩子
12、,他们向医生进行遗传咨询,医生认为子代的肿瘤再发风险率很高,基因A可能变异而失活的两个时期是和为达到优生目的,医生建议他们进行产前诊断,主要是用的手段对胎儿进行检查28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请结合下图回答(1)至(3)题(1)图中表示系统;“甲”表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浆细胞、效应T细胞或细胞(2)当人紧张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细胞的信息分子“丙”是来自神经元分泌的(3)由上图可知,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4)为研究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因素,研究者从刚宰杀的大白鼠体内分离出新鲜的下丘脑和
13、垂体,然后将这些结构单独或一起培养于含有或不含有甲状腺激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后测定培养基内TSH的浓度,结果如下:实验中A瓶作为空白对照,可以说明据图分析实验结果:D瓶与A、C瓶比较说明:E瓶与A、C瓶比较说明:29图甲表示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乙表示两个神经元连接处的部分结构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一个完整的反射弧,除了图甲所示结构以外,还包括、(2)假设图甲C处连接一块受到刺激可以收缩的肌肉,并在图示处剪断传出神经,刺激A端肌肉(能、不能)收缩;刺激B端肌肉(能、不能)收缩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能、不能)称为反射活动,主要原因是(3)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
14、器产生反应结束,这种单向传递的特点是由决定的,该结构由图乙中的、三部分构成(4)当兴奋传导到图乙中处时,兴奋部位膜电位为(5)乙酰胆碱(ACh)是一种兴奋型神经递质,是由图乙中释放的,当兴奋传到传出神经末梢时,ACh与 ACh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收缩,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ACh立即被分解若某种药物可以阻止ACh的分解,则会导致2016-2017学年湖北省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鉴定东北虎和华南虎是同一个物种的主要依据是()A都适宜于丛林环境B食性基本相同C存在
15、地理隔离D存在生殖隔离【考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分析】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形成2、东北虎和华南虎,处于两个不同的区域,存在着地理隔离,由于地理障碍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因此属于两个亚种【解答】解:A、东北虎与华南虎都适宜于丛林环境,且有多种生物都生活在丛林中,并不是同一物种,A错误;B、东北虎和华南虎食性基本相同,不存在生殖隔离,仍属于同一物种,B错误;C、东北虎和华南虎存在地理隔离,但不存在生殖隔离,仍属于同一物种,C正确;D、东北虎与华南虎由于地理障碍
16、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不存在生殖隔离,D错误故选:C2水稻非糯性(Y)对糯性y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用非糯性抗病和糯性不抗病的两纯种水稻杂交,让F1自交三代,在自然情况下,基因频率的变化是()AY逐渐增大、R逐渐增大BY逐渐减小、R逐渐减小CY基本不变、R基本不变DY基本不变、R逐渐增大【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水稻非糯性(Y)对糯性y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用非糯性抗病(YYRR)和糯性不抗病(yyrr)的两纯种水稻杂交,F1的基因型为YyRr【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非糯性抗病的基因型是YYRR,糯
17、性不抗病的基因型是yyrr,自交后F1的基因型是YyRr,F1的基因频率是Y=50%,R=50%,连续自交三代,对于水稻非糯性与糯性生活力相当,自然环境没有对其进行选择,对于抗病与不抗病个体,自然环境对其起选择作用,rr(不抗病)的个体可能会患病而被淘汰,而使r基因频率降低,R基因频率升高,因此在在自然情况下,Y的基因频率基本不变,R基因频率逐渐增大故选:D3大熊猫体型与熊相似,但分布地区和喜食竹子的生活习性又同小熊猫相似,科学家利用DNADNA分子杂交技术研究它们之间亲缘关系并绘制如图棕熊、马来熊、眼睛熊之间的性状差异体现了()A遗传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C生态系统多样性D基因型多样性【考点】生
18、物的多样性【分析】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解答】解:棕熊、马来熊、眼睛熊属于不同的物种,它们之间的性状差异体现了物种多样性故选:B4如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a、b、c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B、也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但不属于基因突变C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基因突变频率较高,主要是由于间期时间相对较长D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c之间可
19、发生交叉互换【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分析】1、基因突变的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2、基因重组有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类前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后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3、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位或易位等改变4、在自然界中,不仅存在单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而且存在多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以及环境对性状的影响等【解答】解:A、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是指基因突变普遍存在于各种生物中,A错误;B、为非基因片段,也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
20、、缺失和替换,但不属于基因突变,B正确;C、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基因突变频率较高,是由于间期进行DNA的复制,C错误;D、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b、c为同一条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D错误故选:B5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表述错误的是()A一般来说,只有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突变才能通过配子遗传给下一代B基因突变不仅是可逆的,而且大多数突变都是有害的C基因突变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中D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基因A可以突变为基因B【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分析】有关基因突变,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2、基因突变的类
21、型:自发突变和人工诱变3、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低频性(个体的基因突变率低,但种群中个体数,其突变率较高)、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4、体细胞突变一般不遗传给子代,生殖细胞突变一般可以遗传给子代5、基因突变的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解答】解:A、一般来说,只有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突变才能通过配子遗传给下一代,而体细胞的突变一般不能遗传,A正确;B、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随机性,并且具有多害少利性,B正确;C、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中,因为该过程中DNA解螺旋,分子结构不稳定,C正确;D、基因突变具
22、有不定向性,但突变后变成其等位基因,不会变成控制其他性状的基因,D错误故选:D6相同条件下,一棵桃树下列哪一部位的细胞最难产生等位基因()A果肉B幼根C茎尖D花药【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分析】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是变异的根本来源;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解答】解:桃树的果肉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已高度分化,在正常情况下没有分裂能力,所以不能进行DNA 复制,所以很难发生基因突变,产生新的基因而幼根分生区细胞和茎尖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花药中能进行减数分裂,都进行DNA分子复制,容易发生基因突变,产生新的基
23、因故选:A7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都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都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都是先天性疾病近亲结婚可使各种遗传病的发病机会大大增加线粒体基因异常不会导致遗传病性染色体增加或缺失都不是遗传病ABCD【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类遗传病的有关知识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染色体结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因为近亲婚配的双方从共同祖先那里继承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机会较非近亲婚配的大大增加,
24、结果双方很可能都是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这样后代隐性遗传病发病风险大大增加;多基因遗传病不仅表现出家庭聚集现象,还比较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解答】解: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正确;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其中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错误;遗传病不一定是先天性疾病,可能要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才会发病,错误;近亲结婚可使隐性遗传病的发病机会大大增加,不是各种遗传病,错误;线粒体遗传病是线粒体基因遗传导致的,错误;性染色体增加或缺失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错误故选:A8通过显微镜观察对胎儿进行产前诊断,难以发现的遗传病是()A特纳氏综合
25、征B唇裂C猫叫综合征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分析】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解答】解:AC、特纳氏综合征、猫叫综合征都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在显微镜下通过观察染色体的构型可以达到产前诊断的目的,AC正确;
26、B、唇裂为多基因遗传病,不能通过显微镜观察进行产前诊断,B错误;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为单基因遗传病,患者红细胞不同于正常的圆饼状,而是呈镰刀型,在显微镜下可以通过观察血涂片看到异常的红细胞,D正确故选:B9下列有关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类基因组计划简称HGPB人类基因组计划可以帮助认识人类基因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对于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有重要意义C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23条染色体的全部DNA序列D人类将有可能根据个人遗传信息的构成特点,进行更加个人化的治疗方法【考点】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分析】人类基因组计划:1、概念:人类基因的测序并了解其组成、结构、功能和
27、相互关系英文简称HGP2、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3、参加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法国和中国,中国承担1%的测序任务 4、内容:绘制人类遗传信息的地图,主要包括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转录图等5、意义:对于人类疾病的诊断和预防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可能导致争夺基因资源、基因歧视等负面效应的出现【解答】解:A、人类基因组计划简称HGP,A正确;B、人类基因组计划可以帮助认识人类基因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对于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有重要意义,B正确;C、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24条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Y染色体
28、)的全部DNA序列,C错误;D、人类将有可能根据个人遗传信息的构成特点,进行更加个人化的治疗方法,D正确故选:C10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A基因重组B染色体数目变异C染色体结构变异D基因突变【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基因重组及其意义;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分析】生物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其可遗传的变异又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这三者均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其中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据此答题【解答】解:A、基因重组属于生物变异,但不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A错误;B、染色体数目变异属于生物变异,但不是生物变异的
29、根本来源,B错误;C、染色体结构变异属于生物变异,但不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C错误;D、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D正确故选:D11美国科学杂志刊登的一项“人的卵细胞可发育成囊胚”的报道,有人据此推测随着科学的发展,将来有可能培育出单倍体人下列关于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B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C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都是单倍体D单倍体都高度不育【考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分析】1、单倍体是具有体细胞染色体数为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生物个体凡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称为单倍体体细胞中可以含有1个或几
30、个染色体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单倍体,雄蜂也是单倍体,仅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是单倍体2、凡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且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均称为二倍体几乎全部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都属于二倍体3、凡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且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均称为多倍体如香蕉是三倍体,马铃薯是四倍体,普通小麦是六倍体【解答】解:A、单倍体指体细胞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所以由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A正确;B、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不一定是单倍体如果该生物体是由配子发育而来,则为单倍体;如果该生物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则为二倍体,B错误;C、单
31、倍体指的是生物个体水平,而非细胞水平,C错误;D、由二倍体生物形成的单倍体一般不育,但由某些多倍体生物形成的单倍体则可育,D错误故选:A12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通过下列方法可以分别将它们的后代转变为以下基因型:AABB、aB、AaBBC、AAaaBBBB则下列排列正确的是()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细胞融合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考点】杂交育种;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诱变育种【分析】四种育种方法: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方法 (1)杂交自交选
32、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 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解答】解:AaBB的个体AABB,可以采用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AaBB的个体aB,aB是单倍体个体,需采用花药离体培养法;AaBB的个体AaBBC,AaBBC个体比AaBB个体多了基因C,应采用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育种,导入外源基因C;AaBB的个体AAaaBBBB,AAaaBBBB是多倍体个体,可采用多倍体育种故选B13如图表示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该细胞中含有染色体组数、该生物体一
33、个染色体组含染色体数分别是()A3、4B4、3C3、3D4、4【考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分析】1、细胞中同种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细胞内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2、根据基因型判断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根据细胞的基因型确定控制每一性状的基因出现的次数,该次数就等于染色体组数3、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植物细胞中同种形态的染色体有4条,故含有4个染色体组【解答】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生物细胞中同种形态的染色体有4条,故含有4个染色体组;细胞中共有12条染色体,所以一个染色体组中染色体数目是124=3故选:B141928年英国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做了如下实验,下列关于此实验
34、的分析错误的是()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实验处理注射活的R型菌注射活的S型菌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菌注射活的R型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菌混合液实验结果小鼠不死亡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菌小鼠不死亡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菌A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四组实验必须相互对照B实验说明活R型肺炎双球菌发生了某种类型的转化C该实验结论为“DNA是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转化因子”D获得该实验结论的关键步骤是第4组小鼠死亡并分析出S型活细菌【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分析】肺炎双球菌中,S型细菌有毒性,能使小鼠死亡,而R型细菌没有毒性,不能使小鼠死亡格里菲斯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有某种“
35、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接下来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解答】解:A、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时,四组实验必须相互对照,如将第一组和第四组进行对照,说明R型细菌不能自动转化成S型细菌,A正确;B、本实验说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B正确;C、该实验不能说明DNA是转化因子,C错误;D、获得该实验结论的关键步骤是第4组小鼠死亡,且能从死亡小鼠中分离出S型活细菌,通过与其他三种对照,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有某种物质能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D正确故选:C15某农科所通过如图所示的育种过程培育成了高品质的糯小麦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育
36、种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Bb 过程提高突变率,从而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Ca 过程需要使用秋水仙素,只作用于萌发的种子Db 过程需要通过自交来提高纯合率【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过程杂交育种过程为:杂交自交选优自交后代不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所以b表示连续自交过程单倍体育种过程为:先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在用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图中a表示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解答】解:A、图示表示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原理分别是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A错误;B、b属于杂交育种过程,其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而不是基因突变,所以不能提高突变率,且杂交育
37、种周期长,B错误;C、a过程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因为yR是单倍体,高度不育,没有种子,C错误;D、b表示连续自交,该过程可以提高纯合率,D正确故选:D16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大脑皮层 小脑 下丘脑 脑干 脊髓ABCD【考点】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脑的高级功能【分析】脊椎动物核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其中大脑皮层是调节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中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解答】解:跑步过程需要有平衡中枢参与、
38、呼吸中枢、躯体运动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等参与小脑有保持平衡功能,大脑能控制低级中枢,脑干有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脊髓是低级运动中枢,下丘脑有血糖调节中枢、水盐调节中枢等故选:D17长途步行之后,脚底常常会起“水泡”,把“水泡”挑开,里面会流出淡黄色的液体,该液体的成分是()A细胞内液B血浆C组织液D淋巴【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解答】解:脚有时磨出的水泡是由表皮被擦伤,组织间隙的组织液渗出造成,故主要为组织液故选:C18体温调
39、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A大脑皮层,下丘脑B下丘脑,大脑皮层C下丘脑,下丘脑D大脑皮层,大脑皮层【考点】脑的高级功能【分析】下丘脑地位和功能: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大脑皮层是控制人体的中枢神经,属于高级神经中枢,分为听觉中枢、视觉中枢、运动中枢和语言中枢,能够思考、学习、记忆【解答】解: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在
40、下丘脑,而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故选:B19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下列选项不会使液体增加的是()A中,蛋白质含量降低B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下肢淋巴管内C细胞局部代谢过强,代谢产物积累D健康成年男子一次性摄入大量蛋白质【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分析图示可知,表示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表示血浆,表示组织液,表示细胞内液,表示淋巴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
41、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解答】解: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血浆渗透压下降,水分子通过渗透作用透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组织间隙,组织液含量增加,A错误;B、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下肢淋巴管内,使组织液进入淋巴受阻,组织液含量增加,B错误;C、细胞局部代谢过强,代谢产物积累,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水分子通过渗透作用,透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组织间隙,使组织液含量增加,C错误;D、健康成年男子一次
42、性摄入大量蛋白质,通过代谢不会使组织液增加,D正确故选:D20研究人员培育了一种称为“裸鼠”的实验动物,这种鼠缺少胸腺,其免疫功能方面不可能表现为()A体内淋巴细胞的种类减少B体液免疫功能维持正常C进入体内的细菌仍能被裂解D机体仍能产生浆细胞【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胸腺是T淋巴细胞成熟的场所,T淋巴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体液免疫过程大多数抗原需要用经过T淋巴细胞的识别和呈递;细胞免疫过程在效应阶段发挥作用的细胞是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是由T细胞增殖、分化组成的,因此细胞免疫离不开T细胞【解答】解:A、缺少胸腺,则不能产生T淋巴细胞,体内淋巴细胞的种类减少,A正确;
43、B、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则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功能下降,B错误;C、机体还保留有少量的体液免疫能力以及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因此进入体内的细菌仍能被裂解,C正确;D、少数抗原会直接刺激B细胞,因此机体仍能产生浆细胞,D正确各项:B21如图为特异性免疫过程某个时期的示意图,图中“X”代表的细胞名称是()AB细胞B效应T细胞C记忆细胞D浆细胞【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
44、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的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解答】解:结核杆菌是胞内寄生菌,被结核杆菌侵染的肺泡细胞为靶细胞,效应T细胞能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因此,“X”代表的细胞是效应T细胞故选:B22有三只生存状况一致的小狗,分别切除它们的下丘脑、甲状腺、垂体,然后检测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甲乙+丙+注:“+”代表增加,“”代表减少则甲、乙、丙三只小狗被切
45、除的器官分别是()A垂体、下丘脑、甲状腺B垂体、甲状腺、下丘脑C甲状腺、垂体、下丘脑D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据此答题【解答】解: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控,而甲状腺激素又可以反馈调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1)甲切除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均降低,故说明甲为下丘脑;(2)乙切除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而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均降低,故说明乙为垂体;(3)丙切除后,甲状腺激素分
46、泌减少,而通过反馈调节分泌增多,故说明丙为甲状腺故选:D23实验组的小白鼠在实验前后血糖含量变化如图所示,则T1时刻注入的激素和T2时刻小白鼠最可能出现的症状分别是()A甲状腺激素、异常兴奋B胰岛素、休克C胰高血糖素、休克D肾上腺素、正常【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据图分析:图示小白鼠血糖浓度下降明显一定是降低血糖的激素在起作用,胰岛素是动物体内唯一将血糖的激素【解答】解: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血糖的去路,即使细胞加快摄入葡萄糖,促进肝糖原的合成,促进葡萄糖转化为非糖物质;图中T1开始血糖浓度降低,表明注射的是胰岛素;T2显示的血糖浓度为40mg/dL,当血糖浓度降到5060m
47、g/dL以下时若得不到补充动物就会休克故选:B24如图能正确反映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TSH)与甲状腺激素(TH)含量变化的是()ABCD【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解答】解:当TH增多时抑制TSH分泌使TSH减少,TH减少时反馈作用弱,TSH量增多故选:D25人在严重感冒时经常要“输液”,即静脉注射,可以短时间内注射大剂量的药物,快速达到组织,达到抗菌消炎的目的在“输液”之前,一般都要做“皮试”,即皮下注射,以预防人体对该药物的过敏反应“皮试”和“
48、输液”时药液最先进入的内环境分别是()A血浆、淋巴B血浆、组织液C组织液、血浆D组织液、淋巴【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为:血浆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组织液也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形成血浆,组织液还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即【解答】解:“皮试”为皮下注射,注射时,药液首先进入组织液;“输液”为静脉注射,而静脉注射则药液直接进入血浆故选:C二、非选择题(共4个小题,共40分)261993年,生物学家利用太空搭载的常规水稻种子做“太空条件下植物突变类型”的课题研究当年,科学家将这些遨游太空后的种子播种
49、后长出2000多株禾苗,只有其中1株出现与众不同的特性在此后15年的种植培养过程中,这株水稻的后代发生了变异,有糯化早熟型、长粒型、高粗秆大穗型、小粒型、大粒型等十多个品种,有的植株高达1.8米左右(1)实验结果表明该变异最有可能是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变异(2)通过太空搭载获得新的水稻品种,这种育种方法是诱变育种与之相比,传统杂交育种的时间较长,其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3)2000多株禾苗中,只有其中1株出现与众不同的特性,而其后代发生变异形成了十多个品种,说明突变具有低频性(发生频率低)、不定向的特点【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分析】太空育种又称为航天育种、空间诱变育种,是把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
50、乘返回式卫星或高空气球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解答】解:(1)太空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变异(2)通过太空搭载获得新的水稻品种,这种育种方法是诱变育种,与之相比,传统杂交育种的时间较长,其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3)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和不定向性故答案为:(1)基因突变 可遗传变异(2)诱变育种 基因重组(3)低频性(发生频率低) 不定向27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b)是第一个被克隆的抑癌基因,它被定位于图类第13号染色体上医生Kundson在观察研究中发现,某些家庭中儿童恶性的“视网
51、膜母细胞瘤”发病率比正常图群高1000倍如表是他记录的甲患者和乙患者的部分信息,基因A表示正常的Rb基因,基因a表示失活的Rb基因请回答相关问题:患者患者的T淋巴细胞患者的眼部癌细胞患者父亲的T淋巴细胞患者母亲的T淋巴细胞患者家族其它成员发病情况甲有患者乙无患者(1)图类13号染色体上的基因A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控制合成了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pRb),保证了正常的细胞凋亡过程,从而抑制了细胞癌变(2)甲、乙患者的正常细胞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都发生了基因突变(3)甲的父母计划再生育一个孩子,他们向医生进行遗传咨询,医生认为子代的肿瘤再发风险率很高,基因A可能变异而失活的两个时期是父方或母方形成生殖细
52、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和体细胞有丝分裂间期为达到优生目的,医生建议他们进行产前诊断,主要是用基因诊断的手段对胎儿进行检查【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形成蛋白质进而控制性状,基因突变发生的时期为DNA复制的时期,即为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产前诊断的措施可用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绒毛细胞检查、基因诊断等,它可避免患病胎儿出生【解答】解:(1)基因通过转录形成mRNA,进而通过翻译形成蛋白质(2)甲患者正常细胞的基因型为Aa,乙患者正常细胞的基因型为AA,而患者眼部癌细胞的基因型均为aa,故 甲、乙患者的正常细胞在个体发育的
53、过程中都发生了基因突变(3)基因突变发生的时期为DNA复制的时期,即为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产前诊断可用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绒毛细胞检查、基因诊断等,它可避免患病胎儿出生,是优生的重要措施,该病需检测是否有a基因,故需用基因诊断故答案为:(1)转录 翻译(2)基因突变(3)父方或母方形成生殖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体细胞有丝分裂间期 基因诊断28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请结合下图回答(1)至(3)题(1)图中表示免疫系统;“甲”表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浆细胞、效应T细胞或记忆细胞(2)当人紧张时,体内肾
54、上腺素分泌增加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细胞的信息分子“丙”是来自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3)由上图可知,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4)为研究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因素,研究者从刚宰杀的大白鼠体内分离出新鲜的下丘脑和垂体,然后将这些结构单独或一起培养于含有或不含有甲状腺激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后测定培养基内TSH的浓度,结果如下:实验中A瓶作为空白对照,可以说明培养基及培养过程中不会产生TSH据图分析实验结果:D瓶与A、C瓶比较说明:甲状腺激素能抑制垂体分泌TSHE瓶与A、C瓶比较说明:下丘脑能促进垂体分泌TSH【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
55、作用【分析】据图1分析,内环境的调节网络是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据图2分析,A瓶没加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激素,只有培养液,起空白对照作用,目的是排除培养基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因此A瓶与C瓶相比较说明垂体能分泌TSH通过CD二瓶对照,可以说明甲状腺激素能够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而E瓶比C瓶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量多,说明下丘脑有促进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作用,实际上下丘脑通过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实现促进垂体产生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解答】解:(1)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有关,故图中为免疫系统;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2)从图中可以看
56、出,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受神经系统的控制,故丙是神经细胞分泌的神经递质(3)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稳态的调节机制(4)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因素,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条件不同,因变量为培养液中TSH的浓度,分析题图可知,A瓶只有培养液,B瓶下丘脑和培养液基,C瓶是垂体和培养基,D瓶是垂体和甲状腺激素、培养液,E瓶是下丘脑和垂体、培养液,实验结果:A、B瓶检测不到TSH,C瓶中TSH较高,D瓶中TSH较低,E瓶中TSH最高实验中A瓶作为空白对照,无TSH,说明培养基及培养过程中不会产生TSH瓶是垂体和培养基,D瓶是垂体和甲状腺激素,C瓶中TSH较高,D瓶中TSH较低,D瓶
57、与A、C瓶比较,说明甲状腺激素能抑制垂体分泌TSH;E瓶是下丘脑和垂体、培养液,C瓶是垂体和培养基,C瓶中TSH较高,E瓶中TSH最高,E瓶与A、C瓶比较,说明下丘脑能促进垂体分泌TSH故答案为:(1)免疫记忆(2)神经递质(3)神经体液免疫(4)培养基及培养过程中不会产生TSH甲状腺激素能抑制垂体分泌TSH 下丘脑能促进垂体分泌TSH29图甲表示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乙表示两个神经元连接处的部分结构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一个完整的反射弧,除了图甲所示结构以外,还包括感受器、效应器(2)假设图甲C处连接一块受到刺激可以收缩的肌肉,并在图示处剪断传出神经,刺激A端肌肉能(能、不能)收缩;刺激B
58、端肌肉不能(能、不能)收缩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不能(能、不能)称为反射活动,主要原因是反射弧的结构不完整(其他合理答案也可)(3)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这种单向传递的特点是由突触突触决定的,该结构由图乙中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4)当兴奋传导到图乙中处时,兴奋部位膜电位为内正外负(5)乙酰胆碱(ACh)是一种兴奋型神经递质,是由图乙中突触前膜释放的,当兴奋传到传出神经末梢时,ACh与 ACh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收缩,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ACh立即被分解若某种药物可以阻止ACh的分解,则会导致肌细胞持续兴奋(或肌肉持续收缩)【
59、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应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效应器;兴奋的传导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的,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从而使后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具有单向传递的特点【解答】解:(1)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应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效应器(2)刺激A 端,兴奋可以传到效应器,能引起左后肢的收缩,但是该活动的进行,没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不符合反射的定义不能称为反射;刺激 B 端,兴奋无法传到效应器,不能引起左后肢的收缩(3)单向传递的特点是由突触决定的,该结构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
60、后膜组成,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从而使后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是单向的,即兴奋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递 (4)当兴奋传导到轴突时,兴奋部位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5)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完成一次兴奋后,即被分解由于乙酰胆碱(ACh)是兴奋型神经递质,如果不分解就会持续发挥作用,使肌细胞持续兴奋故答案为:(1)感受器 效应器(2)能 不能 不能 反射弧的结构不完整(其他合理答案也可)(3)突触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4)内正外负(5)突触前膜 肌细胞持续兴奋(或肌肉持续收缩)2017年4月11日